第一百九十章 白土村的陳家
六月,螢惑入太微。
白土村中,新近起了一間兩進的大宅院,占地一畝余,有東西廂房,堂屋兩側耳房,游廊瓦楞,青石臺階。
庭院中,正面堂屋的地方,移植著兩株羅漢松,才落的土,枝條上牽連著鐵絲,定著樹型。游廊下的木質地板上,擺著幾盆盆栽,從山中挖來的,倒也是綠意盎然。
院內地上鋪著青磚,堅硬平直。
六月的天,雖說是入了夏,可溫度卻是正好,冷熱適中,太陽也還溫和,庭院中,擺著兩張?zhí)僖危瑑扇朔痔芍p聲低語。
“這是你讓我搜集的村人信息,村中凡是入了鄉(xiāng)兵,或是府兵的,都在里面。”藤椅內的人似乎還不太習慣,借著遞送冊子的時機,干脆是是坐了起來。
另一藤椅中的人接過小冊子,搖搖頭,嘀咕了一聲不懂享受,便翻看起來。
戶主,年齡,家中成員,是否為鄉(xiāng)兵或是府兵,與村中何人親近,家中情況等一些基本的情況在這冊子中都有體現(xiàn),如若是讓那管戶籍的曹吏看見,也得是贊一聲,當真是詳細。
“不錯,有了這個,我們才能是對癥下藥,一一的攻陷。”將小冊子收入袍衫內的口袋中,陳平對邊上不斷挪動屁股的來平東道,“這藤椅可是休閑的好東西,等日頭足了,搬去涂水邊的那處小沙灘,就更是美妙。”
“太軟了些,不安生。”來平東回了一句,總覺得臀下無處著力,再有那冊子的事,弄得是心神不寧,“我們什么時候動手?”
“急什么,走,我們先去走訪,了解民情是很有必要的。”陳平起了身,扭動了下腰板。
三旬的時日,縣中的飯館早已是落成,磚窯的第一批青磚在兩月前也是出了磚窯。
**山中,馬廄牲畜屋舍也是立了起來,一應的青磚,頂上鋪著茅草,外用木板為柵欄,圈了一個草場。
陳家這處新宅子卻是稍慢了些,七日前方才是完工,布局依著此時的樣式,標準的四合院,兩進的宅子,廂房、耳房、罩房,家中是一人一間,廚房也終于是從堂屋挪到了罩房。
兩人也未從正門處,踩著青石階上了游廊,拉開了西耳房同西廂房之間的旁門,順著村路往西面去。
才出村子,就看到一條夯實拓寬的村路,延伸向**山下,一直是到磚窯處。
一輛馬車緩緩而來,馬車后的木板內擺放著整齊的青磚,駕車的馬夫遠遠的瞧見陳平,便揚起了馬鞭,響亮的招呼了聲:“東家這是要去磚窯?”
馬,車,磚,這都是陳平提供的,馬夫卻是從旁村雇來的,陳安一位同學的阿爺。
白土村有個陳家,陳家有個大郎,最是仁善,給他家做工,不只是能拿到比旁的東家高的工錢,且是一旬能休上四日,逢著節(jié)日再休上一日,還能是白得些油面肉食之類的。
這節(jié)日里若是出工,得的工錢比平日是要翻上一番。
這趕馬送磚的馬夫名李二,清明節(jié)前來的白土村。李二也是聽在劉夫子那進學的兒子回家中說,白土村有一戶人家在請車夫,得會是趕馬。
工錢高,一旬休上四日,節(jié)日再休且是工錢翻倍。
當時聽兒子如是說,李二只當是玩笑,可連著幾日,平日里放了學就不知哪去的兒子居然是一直勸自己,讓去白土村中的陳家做工。
一次兩次李二不放在心上,可這次數(shù)多了,再加上那幾日讓薛主簿家中的主事給罵了,李二便抱著看看的心思,往白土村尋來。
到了村中,一打聽,還真有這事,且聽村人談起,都是夸贊的詞,只說陳家大郎仁善,萬不會讓人吃了虧。
仁善,工錢多,主家脾氣好,李二未進陳平家中宅門,這換工的心思便有了,等入了門,便見一壯實的少年迎來,得知來此的緣由后一一的敘說細講。
當日李二直是簽了那合同,按下了手印。
清明那日,李二因著祭祖忙碌,也未提前給陳平招呼,是未去做工。本是心中忐忑,可清明那日晚間,一半大的小子騎了一頭毛驢,到了自家門前,送來了一斤的豚肉,五斤白面。
李二一問才知,騎著毛驢的半大小子是自家兒子的同學,也是那陳家大郎的胞弟。
“東家仁善。”提著豚肉,拎著白面,李二哽咽著說了一句,差點是落了淚。
有哪個東家會想著幫工?未去做工不但是不責怪,反倒是讓自家胞弟送來豚肉白面,再想想往日在薛主簿家中做工,如牛馬一般使喚,偶是幾日還得挨罵,李二對陳平就更是感恩戴德。
“恩,去轉一轉。”陳平點頭回著,“你家中田地可是播了稻種?如若是忙,我準你幾天的假,別是耽誤了農(nóng)事。”
李二提了下韁繩,馬步放慢了些,回頭笑著道:“不用,娃他娘一人也是忙的過來,家中田地不多,等過幾日就輪著我休假,再回去幫襯著也不遲。”
六月,稻谷播種,小麥收割。
陳平阿爺如今正在村北的麥地中割著麥稈,金黃的小麥長勢喜人,稻穗多且是飽滿。至于陳平家中那十數(shù)畝的田地,卻早是插上了秧苗。
白土村周邊村落水田中采用稻谷播種,一歲一季,按著時間來說種的該是晚稻,六月播種,十月收獲。播種的時日與麥種的收割沖突著,陳平便提議育秧,三月下旬育的秧苗,五月中旬得是插秧。
較村中他人卻是要早半旬的時日完成稻田勞作,不只是如此,今歲陳平家中的稻谷收獲也會提前兩旬,在八月時就能收割稻谷。
育秧的田地挪出半畝的來,秧苗長起后就能給十數(shù)畝的田地插秧,土地的利用率是大大的提高。
一片田地,一年內可以是做到兩熟。
陳平家中的那片麥地往歲本是遲播了些時日,今歲等稻谷成熟收割后播下麥種,翌年的五月就能是收割,翻地過后,再插上稻苗。
只是這一樁,一年的糧食便能比往日翻上一倍。
過了磚窯,外的空地上已是整齊的碼放一道道的青磚,兩輛馬車,一輛驢車正裝著青磚。
馬車外送,驢車內用。
磚窯出磚兩旬,已是給陳平帶來了近五十兩銀錢的收入,除卻工錢等一應的成本,每旬是能賺上近十五兩的銀錢。
“去哪一家?”正想著這幾月來發(fā)生的事,邊上來平東問了句,陳平這才發(fā)現(xiàn)下涂村到了。
“張善安。”陳平早就是選好了人戶。(未完待續(xù)。)
(https://www.dzxsw.cc/book/8248/550979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