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整軍
一直來到中軍大營,終于看到幾個年輕點的。除了幾個盔甲鮮明的,那十幾個后生估計是他們的衛兵。
“自我介紹一下,本王是現任瑯邪王,這位是我瑯邪國護國中尉祖逖祖士稚,以后他就是你們的將軍,所有軍務皆由他全權處理。還有,原瑯邪國兵從現在起正式更名為瑯邪國護國兵,下轄三軍共五千人!
“屬下領命!”
“都自我介紹下,讓大家認識認識!
“屬下是原中尉王全,小字純玉,臨沂王氏族人。”右手邊第一個人首先回道。此人長相文質彬彬,面貌姣好,儒雅瀟灑。
“王全,本王現在任命你為我瑯邪護國兵副中尉,祖中尉的副將!
“謝王爺。”
“屬下別部司馬蕭乾,小字建進,繒縣蕭氏族人。”左手邊第一個人接著說道。
“屬下別部司馬諸葛運,小字尚行,陽都諸葛氏族人”右手邊第二個人說道。
這兩個別部司馬,皆五大三粗,虎背熊腰之輩,一看就是正經八百的武將,看來雖然現在是各個世家大族把持官府的時代,個別地方還是有靠譜的人才的嘛。
其余六個牙門將皆是來自瑯邪國各個世家大族,有費縣顏氏,臨沂姜氏,東安袁氏,繒縣徐氏,華縣劉氏以及即丘陳氏。
瑯邪國內名門望族都到齊了,看來世家大族還是知道不管什么時候,槍桿子才是財富的有力保障。
“諸位都是我護國兵的高級將領,對你們的手下的軍兵有何看法?”
蕭乾及諸葛運以下,皆面顯赧色,唯獨王全面不改色。
“回王爺,現在的軍兵大多是當年跟隨第一代老王爺(司馬伷)出生入死的老兄弟們。大家情同手足,所以許久沒有新兵進營了!蓖跞f道。滅吳之戰時司馬伷是其中一路大軍的主帥。
“大家情同手足就可以把軍營當濟老院?看來承平太久,諸位都忘了軍兵是干什么的了吧!我護國兵是護國安邦的擎天柱,是能外御強敵,內靖四方的勁旅!”
“屬下知錯!”下面軍將們齊齊下拜道。
“知錯需改,眼下的濟老兵們本王一個也不要,該回家養老的養老,年齡小于十六及高于三十的,全部回家。至于新兵招募章程,明日再下發給諸位。都散了吧!
其實對于目前的這些將領,我是都想換掉的。但是由于初到封國,人生地不熟的,如果貿然撤換全部軍官,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屬下遵命,屬下告退。”
“啟稟王爺,有無家可歸的軍兵怎么處置?”王全問道。
“統統送到王府,做王府侍衛吧!
“屬下遵命,屬下告退!
“等等,除了老弱,營里還有多少兵?”
“只有主將的衛兵,二十余人!蓖跞氐。
“好嘛!算是一個兵都沒有了!
想想我這個只有二十余兵的光桿王爺,真是無語?磥硪磺卸嫉脧念^來,不過這樣也好,可以按自己的要求建立一支全新的軍隊。
……
很快我和祖逖返回王府。
“士稚兄啊,我想把護國兵建成類似宿衛軍那樣的職業軍隊,但我又不想搞世兵制的那一套,我想以糧餉酬其勞。”
“不知主公所說的糧餉是什么?”
“糧餉都不知道?當兵的沒有糧餉?就像做工的工錢一樣的!
“屬下從未聽說過糧餉一說。”
“大家當兵都不發工錢的嗎?”
“不發,世兵是世代為兵,一般的兵役也只管兵役期間的口糧。不論是世兵還是兵役,兵者自家都有耕地,不用再發工錢了吧!”
“啊,原來這樣啊。但沒有糧餉,士兵就始終有后顧之憂。我想建的是職業軍隊,不能讓他們有后顧之憂!
“主公仁慈!”祖逖感慨的說道。
“還有,在我的構想中,萬民不應有戶籍區別,只有從事的職業不同,至少在戶籍上,大家都是平等的,當兵作戰只是同農人種地商人經商一樣的職業。”
“萬民平等?主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主公的想法有點……。”
“不切實際或者說天馬行空,是吧?”
“主公恕罪!
“算了,算了,先不管是不是萬民平等,至少我心里知道萬民平等就可以了。士稚兄看看招兵應該怎么安排?”
“按主公所構想,護國兵將要打造成天下強兵,出則能戰,戰則能勝。我建議士兵當選十六至三十歲的青壯年,力能舉三石者為優,二石次之,一石最次,挽弓七斗以上者可入強弓營!弊驽崖晕⒊了己笳f道。
“還有,為了保證軍兵戰斗力,當兵五年如果沒有升職的,應該退出現役軍隊。”我補充說道。
“是從進入兵營開始算還是升職后開始算!弊驽褑柕馈
“沒有升職過的從進入兵營開始算,升職過的升職后開始算!
“這樣豈不是會浪費很多老兵?”
“浪費不了。我想在各縣、各村建立民兵,作為護國兵的補充。老兵退役可以進入民兵隊,當國家有敵入侵時可以隨時成軍。民兵先暫定五丁抽一,人多的村民兵多,人少兵少。目前由村民推舉隊正,以后有退役的老兵也可以加入縣、村的民兵做隊正、隊副!
“民兵?屬下擔心其會成為禍亂的根源!
“我想不會,我相信百姓對保家衛國的忠誠!
“還望王爺三思!”
“士稚兄不用擔心了。至于糧餉,以前尚無定例,不好定啊。但我希望我們的士兵每家都要衣食無憂,讓所有國人都以能成為護國兵為榮。武器及各種作戰裝備按例均由王府提供!
“由于現在招募的兵丁均是有家室,有田地者,可以定每人每月糧二斛,布二匹。”
每月四百錢的收入,還包吃住,在和平時期也是不錯的收入了。當然和東漢亂世的高物價沒法比,那時一個普通雇工都要四百錢一個月。
“好吧,就依兄言。護國兵應免除雜役及上交王府的稅,讓士兵和王府保持一致的利益關系。還有撫恤制度,若以后出戰傷殘或陣亡的,應以撫恤多少為宜?”
“以前世兵均無撫恤,主公仁慈。屬下認為可撫恤傷殘者錢一千,糧二斛,布二匹,陣亡者錢二千,糧五斛,布五匹。”祖逖思考了一會說道。
“少了點,這是將士們出生入死換來的撫恤。這樣,傷殘者錢二千,糧五斛,布五匹,陣亡者錢五千,糧十斛,布十匹。士稚兄看怎么樣?如果以后有父兄傷殘或陣亡者,年齡十六以下可進稚羽營,男女皆可,算是撫恤之一吧。”
“可,主公仁德,乃全軍將士之福。”
至于撫恤多少其實主要是王爺的事,祖逖主要考慮的是士兵的士氣和戰斗力,撫恤高士氣自然高。
“好了,就按我們擬定的要求,士稚兄請盡快安排招兵事宜,如果軍營人手不夠,王府護衛及書吏皆聽從士稚兄調遣,我瑯邪國九縣均應設招兵點,每個村落也要派一到兩人去招兵,六戶選一兵,我要把最優秀的全招來!
“末將遵命!”
(https://www.dzxsw.cc/book/82063/423922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