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24章 天子醒悟
袁術(shù)大婚之后,劉獒也就沒有繼續(xù)留在袁府,回了他的東宮,他也不能繼續(xù)煩擾袁術(shù),就這樣,在東宮待了七八日,他這才回了袁府,剛剛進(jìn)了府邸,他就察覺到氣氛有些不同尋常,袁府里的老卒們,看起來并不欣喜,大多都是面有憂色。
劉獒去了書房,拜見師君。
兩人聊了片刻,便有婢女進(jìn)了門,將一些吃食放在了案前,笑著說道:“聽聞殿下前來,家母特意讓奴婢將這些送來....還讓我問問,殿下可要吃些果子?”
劉獒連忙起身,說道:“代我謝過師娘的好意,不必勞煩了...”
婢女朝著兩人行了禮,這才走出了書房。
袁術(shù)皺著眉頭,看起來,習(xí)慣了獨處的他,如今倒是有些不適,劉獒笑著說道:“師娘賢惠,當(dāng)賀師君大喜。”
“好了,這些事,不必多說了,最近,你還在看那本歪書麼?”袁術(shù)有些不悅的問道。
“師君是說聞人公的筆錄?”劉獒反問道,而心里有些無奈,在攻讀經(jīng)書之外,在這段時日里,他還接觸到了很多的雜書,其中包括像一些農(nóng)書,崔公所留的農(nóng)事巨著,還有就是律法,數(shù)科之類的,《九章算術(shù)》,他看的津津有味,還常與太學(xué)里治算學(xué)的大儒們辯論商討。
故而眾人皆以他有仁廟之風(fēng)。
仁宗孝康皇帝,就是個鉆研算學(xué)的大家,孝康帝曾與建寧時期的算學(xué)大家劉洪徹夜辯論,不分上下,深得諸多大家的認(rèn)可,在后來,還在朝議里與群臣辯論算學(xué)之事,算是歷代天子里,在算學(xué)領(lǐng)域最有造詣的天子了,劉獒或許能成為第二個。
當(dāng)然,想要超越孝康皇帝,那是不可能的,要知道,劉大家注釋《九章算術(shù)》,那都是從孝康皇帝這里得到了啟發(fā),這境界,太子殿下自然是不可能得到的,可惜啊,這位精通算學(xué),歷法,乃至醫(yī)術(shù)的大家,與四年前逝世,這算是大漢算學(xué),歷法學(xué)的一大不幸。
劉獒在觀看這些書籍之后,又捧著聞人公所留的筆錄,整日閱覽,極為上心,這讓袁術(shù)有些惱怒,你讀農(nóng)書,律法,算學(xué)也就罷了,為何這經(jīng)商的書,你也要去看呢?你可是大漢的太子啊,怎么能看這些?
劉獒說道:“師君啊,作為太子,我若是連國庫的情況都不知曉,將來如何能夠治理家國啊,聞人公下筆雖有些粗鄙,可言語之中,都是家國之要事,百姓之所需,軍旅之所需,此書使我知之也。”,劉獒知道袁術(shù)為什么會這么反對他看這本書,這本書,只是聞人公的筆錄,用詞很是粗鄙。
他至今都忘不掉,他將此書交給師君觀看的時候,師君那鐵青的臉。
筆錄開頭的話語,如此寫著:“天下諸事,因錢財而實,沒有錢財支撐,天子亦虛而不實...”,袁術(shù)看到這里,險些就要燒了這本書,還是劉獒苦勸,才留下來的。
袁術(shù)早就知道劉獒會辯解,“看便看罷,不過,你要記得,商賈為賤業(yè),他們無視家國,平行低賤,所有舉止,只為牟利,不為其他,你不能深陷進(jìn)去,大漢太子,萬萬不能是個愛慕賤業(yè)的...”,袁術(shù)說著,劉獒聽著,做出一副受教的模樣來,極為的認(rèn)同。
不過,心里卻是想著,商賈牟財,名士求名,官吏謀權(quán),何人無欲無求呢?
看到劉獒如此恭敬的模樣,袁術(shù)也就沒有訓(xùn)斥,繼續(xù)講解經(jīng)學(xué)。
走出書房,劉獒心里還是在思索著,在前院里,站著七八個老卒,他們就那樣站著,有些著急,有些手足無措,而一旁還有些奴仆,正在清掃院落,老卒們有些呆滯,茫然的看著周圍的奴仆們,不知該做些什么,劉獒走了上去,奴仆以及老卒們連忙拜見。
“諸君可是有什么煩心事?”劉獒看著那些老卒們,有些疑惑的問道。
老卒們沒有言語,搖了搖頭,無奈的長嘆了一聲。
“我視諸君若家親,諸君何以對我隱瞞呢?”
“殿下...校尉大婚,我等甚是欣喜,為校尉而喜...只是,主母帶了不少的奴仆婢女前來,清掃院落,服侍校尉,我們都不如他們,到了如今,我們啥也做不了,憑白住在校尉府里,白吃白喝...吾等不愿也...”老卒有些落寞的說著,他也曾是北軍最為精銳的一員,他有自己的驕傲。
“何況,吾等面目殘缺,怕嚇到了主母...”
聽著他們的言語,劉獒只覺得心里有些酸苦,因故張?zhí)局Γ鬂h在熹平初曾有軍旅十八萬人,常備軍旅近于六萬人,經(jīng)過了這數(shù)十年,這些常備軍旅里的精銳士卒們返回到了家鄉(xiāng),卻有些不知所措了,阿父施行仁政,贍養(yǎng)這些老卒,好似與師君一般,也沒有想過,他們會不會接受,心里又是如何想。
不能只是贍養(yǎng),還得安排好他們。
劉獒心里思索著,忽然有了些想法,他看著幾位老卒,說道:“諸君莫急,且等我兩日....”
離開了袁府,便去了姑父家中,諸葛府的奴仆們對于劉獒是格外的近親的,都沒有稟告家主,就將他迎接進(jìn)來,不由多說,剛剛走進(jìn)府邸里,姑姑就已經(jīng)跑出來了,拉著劉獒的手,就去往了主廳,上了吃食,寒暄起來,問及天子,皇后諸事。
兩人聊了許久,諸葛亮這才走了進(jìn)來,看到劉獒,下意識的便要給他行禮,還是劉獒急忙起身,拜道;“姑父安好!”,饒陽公主瞥了諸葛亮一眼,有些不悅的說道:“獒兒是你晚輩,你不能總是以臣禮拜見啊!”
“雖為我親,卻為大漢儲君,禮法不可廢。”諸葛亮說著,坐在了劉獒的身邊,劉獒說起了袁府里那些老卒們的事情,饒陽公主也有些好奇的聽著,諸葛亮正要開口,看到一旁的饒陽公主,皺著眉頭,不悅的訓(xùn)斥道:“我與殿下商談,你一婦輩,站在這里作甚?!還不回屋去!!”
饒陽公主盯了他片刻,說道:“夫君所言甚是。”,她這才回了屋。
看到她這般模樣,諸葛亮精神大好,這才對劉獒說道:“殿下明慧,這袁府老卒之事,乃是小事,七八人,都不需殿下吩咐,只要我開口,他們都能在雒陽內(nèi)找到差事...成家立業(yè)...”,諸葛亮又說道:“不過,天下之間,老卒何其多也...”
“從建寧起,軍旅制度有了變化,從前常備軍旅,都是有家室的壯年,而如今,卻大多都是招募未曾成家的余丁,這些余丁,沒有家產(chǎn),沒有家室,更能拼命奮戰(zhàn),不過,當(dāng)他們年老歸鄉(xiāng)的時候,卻大多已經(jīng)忘卻了農(nóng)事,也不愿為之,脾氣易怒,又好動武...武藝還不差...”
“在地方上,不是容易做出些違法之事,便是與當(dāng)?shù)氐泥l(xiāng)野官吏們起沖突,先前還有個從北軍歸鄉(xiāng)的伍長,手持鐵鋤,竟殺掉了一位亭長,四位亭卒...此時,大鴻臚趙公曾上奏廟堂,不過,因太尉等人不在,故而沒有引起太多重視...”
“我想,對待這些老卒,光是有贍養(yǎng)費(fèi)用,是遠(yuǎn)遠(yuǎn)不夠的,他們無法成家立業(yè),大多數(shù)人都不愿將女兒嫁與他們...不過,我發(fā)覺一件事,在建寧時期,討伐鮮卑之后,眾多的士卒們歸鄉(xiāng)退伍,惹出了不少的事端,唯獨在賀州與新州,卻沒有出現(xiàn)任何的動蕩...”
“我仔細(xì)觀摩,發(fā)現(xiàn),當(dāng)時的兩位刺史,曾一同制定了新策,其中便有以退伍士卒為當(dāng)?shù)赝だ飺?dān)任士卒的...”
“哦?此事可行!”劉獒說著,又問道:“我記得,司徒公曾在賀州擔(dān)任刺史,另一人,不知是何人?”
“另一位,喚作陽球,不過,風(fēng)評不好,據(jù)說是個酷吏...”
劉獒點點頭,陽球?看來也是個有才能的大臣啊,不過,他先前卻從未聽聞過。
“那具體該如何行事呢?”劉獒又問道。
“此事,朝中無人在意,若是殿下能夠開口,定然是可行的...”諸葛亮說著,又說道:“不過,還是要給天子告知一聲...”
劉獒點了點頭。
走出諸葛府邸,劉獒深吸了一口氣,看向了遠(yuǎn)處的皇宮,靜靜的站立著,不知在思索著什么,卻遲遲沒有動步,身后的護(hù)衛(wèi)問道:“殿下?可是要前往皇宮?”
劉獒還在思索著,想了片刻,他搖了搖頭,說道:“我們返回袁府...”
過了兩日,天子這才召開了朝議。
朝議的主要中心還是在戰(zhàn)事上,如今,袁紹也有些頂不住壓力,希望天子能夠撤軍,作為司空,對于國庫的情況,他是看的最為透徹的,戰(zhàn)事再進(jìn)行下去,國庫就要毀在自己的手里,這一點,他心里已經(jīng)明白了,無論如何,戰(zhàn)事都必須要結(jié)束了,這罵名,不能讓我來背負(fù)啊!
朝議剛剛開始,朝中百官就表現(xiàn)的格外的團(tuán)結(jié),紛紛要求天子結(jié)束戰(zhàn)事,有的哭訴,有的直諫,而目的都是一樣的,天子還是不理會,他比袁紹還要清楚國庫的實力,也知道國庫能支持多久,對于群臣的苦勸,他選擇了無視。
太子坐在三公之側(cè),聽著群臣商議。
在群臣漸漸平息之后,他這才站起身來,廟堂頓時寂靜,太子上朝之后,從未有過任何的上奏,或者言語,他總是靜靜的聽著大臣們敘說,從不開口,今日,他是要表態(tài)了麼?
他站起身,說道:“我尚且年幼,不知戰(zhàn)事,諸公之論,不敢冒然開口...不過,我卻有其余事,上奏陛下!”
他看著天子,說道:“陛下,先前大鴻臚趙公曾上奏老卒之事,群臣未曾理會,我在這幾日,聽聞了更多事,老卒們歸鄉(xiāng)之后,多有違法之舉,有抗官殺吏的行為...”他又挑出了不少的事情,一一舉例,最后,他才開口道:“昔日有名臣陽球,諸君可知?”
盧植渾身一顫,看向了太子,不少老臣們都陷入了回憶中,皺著眉頭,不知在想些什么。
劉獒看向了盧植,笑了笑,說道:“昔日,司徒公與陽公商談,以老卒為亭卒,使得賀州,新州大治,無憂賊寇,無有動亂,實為上佳,故而...”,他看向了天子,肅穆的說道:“兒臣上奏,請陛下與國內(nèi)實行此策,使老卒為亭里之卒,治理一方,防御賊寇,此策,善老卒,又善鄉(xiāng)民,還望陛下應(yīng)允!”
他朝著天子大拜。
天子一愣,皺了皺眉頭,這么大的事情,這小子為何沒有告知與朕呢?
他正想著,諸多大臣卻開始了上奏,從司徒盧植開始,百官莫不贊同,也唯獨郭嘉,邢子昂這兩人,沒有開口,其余人全都是支持太子的提議的,甚至還有人希望天子能夠讓太子來主辦此事的。
劉獒站在百官之中,抬起頭,看向了天子。
迎著劉獒那溫和淳樸的目光,天子心里還是有些疑惑,他為何不提前告知與朕呢?若是如此,也就不必他來上奏,朕直接下令施行,不是便捷了很多麼?
“太子心懷百姓,實有仁廟遺風(fēng)!”
“太子此令,只怕那些老卒們都要為殿下立下牌匾,日夜參拜了!”
天子忽有些呆滯。
“阿父,我一人在袁府進(jìn)讀...我..我有些怕...”
“阿父..我想..想..去執(zhí)..金吾大營...”
“阿父!那些殘卒好可憐啊!”
“阿父,我可以住在袁府麼?”
“阿父,盧公,諸葛君,說我有...有明君...之資...”
“陛下,袁公教導(dǎo)有限,殿下應(yīng)當(dāng)前往太學(xué)!”
天子冷吸了一口氣,心臟劇烈的跳動起來,他看著下方的太子。
好像,他一直都看錯了這個長子。
:。:
(https://www.dzxsw.cc/book/82024/421877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jī)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