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有些盲目的信任
距離莫道那次講話過去兩個月。
克爾納自克爾納青年接管以來,最大的一次危機算是度過了過去。
南北部族的問題沒有得到徹底解決,
但不因此影響生產活動,不使用暴力,已經成為大多數的人共識。
南北部族之間矛盾的影響被壓到了一定范圍。
然后再被克爾納內此時高速的發展,覆蓋了剩余的大部分。
整個克爾納基本恢復了之前那種繁忙而百廢俱興,日新月異的發展狀態和面貌。
不過,
看起來這場危機有驚無險,輕易就解決了。
但事實上,在這整個過程中,特別是開始那段時間,稍有不注意,就是克爾納兩年多以來的一切都付之一炬。
在阿菲卡洲,有的是小國,就在這種危機中傾覆了。
就是克爾納青年之前,沃波爾,卡爾遜,乃至卡爾遜之前那位‘國王’,遇上這種事兒都是完蛋。
“莫,這次的危機能夠度過過去,你發揮了最大的作用!
辦公室里,莫道,帕爾斯,伯恩再交流時,帕爾斯再笑著說道。
這次危機解決,后面肯定是因為克爾納青年將部族平等這件事情和大多數克爾納的利益綁定在了一起。
但能夠走到后面,最開始還是利用了莫道的影響力和身份。
就因為‘該抓的抓’‘該殺的殺’這樣的命令是莫道下達的,才堵得克爾納大多數人都說不出命令有問題的話來。
“只是因為克爾納大多數人對這件事情有了新的共識!
莫道應了句,再轉過頭,望了眼辦公室墻壁上的軍事地圖,
“我發揮的作用很少,最好以后還是少發揮這種作用。”
這話算是有兩層含義。
一是這種危機希望以后少發生。
二就是,這次解決克爾納內南北部族沖突的方式,某種程度上是條邪路。
因為莫道的命令,克爾納青年對一些人員的抓捕,才在克爾納大多數人面前沒了異議。
這事實上,讓本應該是克爾納青年賦予莫道的命令法理性,顛倒了過來。
反倒是,莫道賦予了克爾納青年的行動的法理性。
而這種情況,還是從克爾納青年內擴散出去的,
克爾納青年內部,更加嚴重。
包括帕爾斯和伯恩,都對莫道有一些盲目的信任,
這是從克爾納青年崛起之初,一步步累積到現在的。
因為從克爾納青年開始,到現在,莫道從未犯過錯,做過錯誤的決策。
在克爾納青年內其他高層,戰士,指戰員眼里,
莫,教導員,彷佛處在一個超越時間和空間的視角,總是能夠從錯綜復雜的艱難環境中,
為克爾納青年挑選出唯一正確的那條道路。
在此時此刻,很難去說,這種已經有些盲目的信任,是好是壞。
或許帕爾斯,伯恩等人也能夠意識到這一點。
但這有什么問題嗎?不信任莫道,那還能信任誰?
“莫,不用否定你的作用!
帕爾斯和伯恩再笑著先后說道。
莫道笑了笑,也沒再多說什么。
……
20年。
當年,在年初那場危機過后。
克爾納依舊在年內,迎來了自克爾納青年接管整個克爾納之后,第一個真正的糧食大豐收。
在統計數據對整個克爾納公布之后,
不分南北部族,整個克爾納的人們都歡欣鼓舞,倍感振奮和激動。
因為,對于整個克爾納來說,這都是一個偉大的成就。
在克爾納青年從外部力量手中收回大量屬于克爾納內的良田和農場過后,
雖然整個克爾納內的克爾納人都在短時間內吃飽了肚子,
但事實上,在18年,19年,也就是開始的兩年多時間里,
克爾納的糧食總產量,是不如這些農田和農場還在那些敵人手里時的。
這是受限于種植技術,肥料,種子,管理等多種原因的結果。
而大概是感受過太多,太長時間饑餓的滋味,
雖然第一年克爾納內的糧食供三千多萬克爾納人吃就綽綽有余了,
但對于繼續提供糧食產量這件事情,
克爾納青年,克爾納人,從上到下都沒有太多意見。
這兩年,通過采購和引進了不少從華國的糧食種植技術和糧種,
克爾納人自己同樣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在一九年時,糧食的產量就比當初差得不多了,
而到了20年,不出預料的,克爾納內糧食產量順利超過了當初那些大面積農場還不在克爾納人手里時。
為了這個關鍵而振奮人心的時刻,
帕爾斯代表克爾納青年的首領,還進行了一次演講。
“……朋友們,克爾納的戰士們!”
“這是克爾納人用自己雙手創造出的偉大成就!這是整個克爾納,所有人取得的成就!”
“事實上,克爾納人沒有一些人所說的那么不堪,全世界的所有底層人們,都沒有一些高高在上者們所說的那么不堪!”
為了這個時刻,
克爾納青年宣布整個克爾納當天休假一天,作為慶祝。
消息傳到網絡上的時候,
不少其他國家的人,都有些不理解。
“就糧食豐收了,就放假嗎?”
“……朋友,你不知道這對克爾納的意義!
當然,也有很理解的。
“……看著這些人們歡呼的視頻,我總是有些熱淚盈眶。”
“覺得奇怪的人,大概是沒餓過……”
……
同樣是當年,
克爾納青年在將整個克爾納內產出的糧食,留夠了克爾納內人食用的,并且戰備了一部分過后,
多余的部分,歷經這近三年的時間,
克爾納再次實現了糧食對外銷售,
銷售的對象,自然就是華國。
對于價格和質量合適的糧食,華國自然是來者不拒。
畢竟,華國即便自己產出糧食不少,但十幾億人,每天一張嘴就是一筆巨額的糧食消耗。
就克爾納出售的那部分糧食,真吃起來,都不一定夠華國整個吃半個月。
對比起來當初克爾納內的糧食產出供給一些歐羅巴洲國家。
最大的區別就是,
克爾納自己留夠了,
克爾納的糧食賣出去,克爾納自己得到了收入。
算是雙方互惠互利的一次貿易。
而事實上,
當年,同樣有某歐羅巴洲國家的企業和克爾納青年聯系,
希望采購一些糧食。
但被克爾納青年直接給拒了。
倒不是克爾納青年記仇,不愿意和白旗國緩和關系。
實在是克爾納青年與其緩和關系也沒有什么好處。
隨著克爾納繁榮和壯大起來,在克爾納附近,乃至整個阿菲卡洲,影響力天生的,必然的就會擴大。
天然就和勢力范圍主要在阿菲卡洲的白旗國不對付。
這種情況下,緩和關系也沒有用。
那與其考慮敵人的態度,還不如加強和友方的聯系。
造成的結果就是,
白旗國等幾個歐羅巴洲國家,食品價格在持續了兩年過后,這一年,再有些略微上漲。
(https://www.dzxsw.cc/book/81991723/3636579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