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利益不一致
就如同克爾納青年出現在克爾納,
即便是此刻的克爾納青年全部犧牲,變質,腐朽,
但始終會有新的克爾納青年出現在克爾納這片土地上。
此刻的問題也是一樣。
有些話,說出口之后,即便是不再提及。
但還是發生了一些根本性的轉變。
總會有人再提起。
因為這件事情,本質上,是有人想到:有些時候,莫的利益,并不一定就和他們一致。
……
53年,克爾納慶祝日后的這起針對莫道以及整個克爾納青年的事件。
在極短的時間內爆發,又在克爾納青年真正出面,以強硬的姿態回應過后,很快被平息。
由于整個過程很短,
介于克爾納與華國之間的良好關系,
華國只是在這件事情開始時,由外事人員發來了照會,表示對克爾納內用工和生產環境變化的擔憂。
不過隨后事情很快平息后,倒是沒有更嚴重影響到雙方多個領域的繼續合作。
當年,
在這件事情過后,也沒再有其他標志性的事情出現。
剩下的幾個月時間,整個克爾納都顯得格外的平靜。
然后,時間,繼續往下流逝。
54年。
克爾納青年再公布了上一年的經濟數據。
如同所有人預料的一樣,
沒有衰退,隨著克爾納所占據的二級市場的一些區域的發展,克爾納的經濟也在增長,
但是增長速度很慢。
比起克爾納增長快速的那二十幾年,更是有極大的落差。
數據公布過后,
也不出預料的,在克爾納內引起了不少的反響。
有了前一年的教訓。
倒是沒再出現太多將矛頭指向克爾納青年,或者華國的聲音。
但克爾納發展速度變緩的問題,根本上還存在。
對于大多數克爾納人來說,
要么接受克爾納作為一個中等國家,在現階段它就是有發展上限的。
接受克爾納可能還需要原地踏步很多年的事實。
要么就是為這種憋悶的局面,找一個出口。
前者,對于大多數克爾納人顯然都是有些難以接受的。
二十多年的快速發展,現在說停就停,誰受得了。
整個克爾納的網絡和現實中,依舊議論紛紛。
另外,希望進一步提升克爾納內大多數克爾納人的福利的訴求,
也在這種克爾納發展陷入僵局的情況下,比上一年愈加強烈。
……
這一年,莫道60歲。
相比于早些年,身軀明顯再衰老了一些。
克爾納崛起之初,所留下的那些傷疤,偶爾依舊有些做疼。
常年緊密的日程安排,以及繁密的各項克爾納事務,占據了莫道大部分時間和精力。
休息時間并沒有那么充足,有時候也會略微有些疲憊。
“教導員,十分鐘之后,有一個您和帕爾斯負責的會議。”
這一年的慶祝日前夕,中午。
莫道的辦公室,克爾納青年的一位工作人員,敲了敲莫道辦公室門,
進門后,見莫道還在閉目休息,
暫時站在一旁,又再等了一陣,直到莫道睜開眼睛,才出聲說道。
“我知道了。”
莫道看了眼時間,
再取過辦公桌上一份文件翻看起來。
等翻看完,恰好到時間。
便起身走向會議室。
……
這是一次克爾納青年很重要的會議。
克爾納青年一眾高層,難得湊得這么齊。
莫道,帕爾斯,伯恩,第一軍負責人,地方事務幾位負責人都在。
莫道與帕爾斯分別在長桌左右首位相對坐著,其他人也分坐在兩側。
而這次會議的核心議題,就是克爾納接下來的戰略方向。
克爾納內發展速度放緩,
不光是克爾納內大多數人對此很難滿意,
事實上負責著克爾納命運的克爾納青年,也不得不考慮克爾納接下來的發展和增長點。
既然縱向發展,即提升克爾納工業水平,從整個生產貿易鏈條中獲取更多收益,克爾納暫時無法實現。
那最快最直接,讓克爾納恢復快速發展速度的方式,自然就是橫向發展,繼續擴大克爾納在阿菲卡洲乃至其他歐羅巴洲的貿易市場。
但之所以先前克爾納發展速度放緩下來,
自然是因為克爾納目前能夠輻射到的市場,某種程度上已經達到一定極限。
這一點,既跟克爾納青年的敵人在阿菲卡洲其他地方施加的阻力有關系,
也和貿易成本和運輸線路有關系。
“我們現在有兩個發展方向。”
“第一是繼續向南,通過鐵路網往利特的方向延伸,形成一條更遠的陸上貿易線路,擴大我們的整個貿易范圍。”
“第二個選擇是,我們再獲得一個港口。”
一位克爾納青年的地方事務負責人說道。
這是兩條貿易線路,
雖然都是想將克爾納的商品覆蓋到更大的范圍,讓克爾納這個阿菲卡洲的貿易和工業生產中心的影響力輻射到更大范圍,
但這是兩種貿易邏輯。
往利特方向,繼續建設鐵路貿易線路。
好處是,陸上鐵路經由的每一個點,都能被納入克爾納的貿易輻射范圍。
同時,鐵路覆蓋的這些地方,也會帶動這些地方本身的發展。
發展會增加貿易需求,從而反哺克爾納。
壞處就是先不說和利特那邊溝通的問題,和整條鐵路沿線其他地方的協調問題,
還存在投入資金巨大,同時建設周期很長的問題,
貿易方向固定的問題。
總的來說,這是一整條線的貿易線路。
而海港貿易,
這就是典型的點對點的貿易,
好處自然就是,可以從這一個點,就將克爾納生產的產品,輻射向許多方向,
還不用途中一定要經過某些國家。
從克爾納的港口出發,只要目的地有港口,就能夠做到點對點的貿易。
從克爾納,將克爾納的生產的商品輻射到阿菲卡洲的另一頭也沒有問題。
但這個選擇,最大的問題就是……克爾納只是一個內陸國家。
“我傾向于,我們再增設一個貿易海港。”
“貿易海港從哪里來?”
克爾納此前唯一的一個港口,
就是從白旗國手里要來的,也本蒙海岸邊的港口。
而現在,這個港口基本處于滿負荷的狀態,
其能夠輻射到的貿易市場,已經達到一定程度的極限。
某種程度上,這個港口也限制著克爾納的海上貿易量,以及克爾納內產品能夠覆蓋的范圍。
“馬特爾。”
一位地方事務負責人在旁邊一人問出先前那個問題過后,
吐出了一個名字。
馬特爾是克爾納臨近的另一個國家,
這是一個小國,比也本蒙,隆倫角都小許多。
這個國家是有海岸的。
在許久之前,克爾納與也本蒙方的戰爭中,
也本蒙方的艦船曾經停在過馬特爾附近的海域。
在這位地方事務負責人吐出這個名字過后。
整個會議上,一下安靜了下來。
不是馬特爾這個選擇不好。
而是另一個問題。
“怎么讓馬特爾同意?”
(https://www.dzxsw.cc/book/81991723/3636577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