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有壓力嗎?
這是EAST自建成第一次成功運行開始,
最大的一次調整。
莫道給出的是一個基于更精準的近似模型的整體調整方案。
莫道當然沒辦法負責整個方案的所有細節。
但這時候,莫道廣闊的知識面發揮了作用。
他能夠理解整個托卡馬克裝置各系統的運行邏輯,面臨的問題,目前的狀態,
在花費了一年多的時間,熟悉了整個EAST各系統之后,
莫道在這次整體方案中,對負責整個托卡馬克裝置各系統各團隊,都給予了一個精確的,各團隊目前能夠調整做到的數值指標。
雖然莫道沒有直接參與所有團隊在這次調整中的工作,
但實際上,所有負責托卡馬克裝置各系統的各團隊,都以莫道這份整體方案作為主體以及調整大綱,進行著整個調整工作。
而在整個方案中,莫道幾乎將EAST所有能夠調整的地方,都做出了調整。
以期整體上更契合新的近似模型。
毋庸置疑,
這就是一次很激進的調整。
不過,在確定下來的確要這么做之后,
整個EAST的各團隊倒是沒了什么顧慮,
只是更多的,有些斗志昂揚,甚至熱血沸騰地朝著快速推進著自己的手里的工作,
朝著EAST本次大調整的最終目標靠攏。
因為,每一個看到莫道那份整體方案的人,都對這次的調整方案是高度認同的。
莫道整個方案,解答了EAST各系統各研究員之前不少疑問。
在這種情況下,
自然而然的,一眾研究員都對莫道在做方案陳述時,提到的,突破此前上限,并且大幅度提高到0.8的Q值,
產生了一些期待。
這是此前各托卡馬克裝置,乃至一切可控核聚變實驗裝置都未曾達到過的數字。
這是原本在所有人的預期中,可能還需要幾年時間才能夠達到的數字。
而現在,一下就變得觸手可及了。
此刻,所有研究員,仿佛能夠感覺到自己正在見證,甚至創造歷史,
這種情況下,怎么能夠不有些激動呢。
……
在EAST所有研究員高漲的熱情下,
雖然這次的調整很大,但進度推進的還是很快。
這樣一次算得上是EAST裝置整體升級的大調整,
自然需要耗費不少經費。
不過,在EAST所有研究員共同申請,甚至立下軍令狀,
乃至算是這會兒莫道的老家,首都大學物院也做了一些擔保的情況下,
EAST升級調整的經費還是比較快的撥了下來。
“莫道,有沒有感覺有些壓力。”
依舊站在第一次到來時的,EAST裝置邊上的平臺上,
俯瞰著這寬闊更像是廠房的實驗室里,忙碌著的各研究人員和那對比起人來說,顯得有些龐然的環形托卡馬克裝置。
洪教授站在莫道身側,看著忙碌著的各研究團隊,笑呵呵地問了句。
現在整個EAST的一切工作都圍繞在莫道的方案和莫道給出的新的近似模型在進行。
如果莫道給出的方案存在問題,
就意味著,巨額經費打了水漂,整個EAST研究團隊所有人幾個月的工作白費,
EAST的研究和原本的實驗被耽擱數個月,甚至超過一年。
因為有些改動調整,再想調整回去,也同樣需要時間。
甚至更嚴重點,
浪費如此巨額經費,下次再有類似情況想要申請一筆經費的時候,
也會變得比現在困得多。
整個EAST都有可能完蛋。
對于莫道的個人發展來說,更不用說。
“按照目前的情況,Q值是能夠達到0.8的。”
莫道搖了搖頭,神情還算平靜。
即便莫道是經歷了無事的上一世,
情緒稍緩和一點。
但指望他和尋常人心態一樣,顯然還是不太可能。
他會有什么壓力呢。
如果失敗了,他只會自己砸錢,讓EAST再來一次。
另外,
他是知道,在未來,在超導和湍流理論,AI技術沒有那么大的質的突破下,
基于現在的可控核聚變研究模式,
Q值是有提升到過0.8以上的,他現在只是將這個時間提前了一些。
旁邊,
洪教授認真望了望莫道,然后再笑著說道,
“你還挺自信的。”
笑完了過后,洪教授再認真地說道,
“不過這樣就很好。你也不用感覺到有壓力。雖然你拿出了方案,但事實上,這個大調整的方案是我們所有人認同的。”
“我們現在做這份大調整,就是因為我們自己判斷它是對的。既然是我們自己的判斷,那出了什么事情,自然也是我們自己負責。”
“用不著莫道你來承擔責任和壓力。”
整個理論團隊,倒是沒有掩蓋莫道在這份方案中做出的主要貢獻,
但在申請經費,確定這整個大調整時,
包括EAST的負責人張院士以及洪教授等人,是主動向上攬下了責任。
說明了,如果這次調整存在問題,那也是他們的判斷和決策出了問題。
和拿出方案的莫道沒有關系。
他們愿意承擔這份責任和所有后果。
莫道望向洪教授,
“謝謝洪教授。”
“哈哈,不謝。下次再有類似方案的時候,你還拿出來就行。”
……
雖然整個研究團隊一眾研究員,都緊鑼密鼓,斗志昂揚的快速推進著進度,
但整個大調整和升級,最終還是花費了超過四個月時間。
四個月時間下來,
整個EAST從外觀上倒是看不出什么變化,
主體依舊呈現原先的模樣。
但其中的軟硬件,各處能夠調整的地方,都出現了大量變化。
最終,
洪教授提到的,需要承擔后果的意外,還是沒有發生。
裝置各系統在做完調整過,都有單獨運行過,一切進行的都算是順利,
偶有問題,都在短時間內,得到了解決。
然后,
關鍵的那一天還是到來。
18年,五月中旬。
在確定完成EAST的整體調整升級過后,
大調整后第一次運行的時間也被確定下來。
……
當天,華新社一位副社長作為記者,也是唯一的媒體,進入到EAST的室內實驗場。
華新社會拍攝下這次實驗的過程,
不一定所有內容都能夠被報道,
但將作為歷史資料,留存在歷史中。
如果未來可控核聚變能夠成功,
那這次實驗如果的確能夠達到0.8的Q值,
那同樣會是整個可控核聚變研究歷史中,重要的一個節點。
所有EAST的研究人員,也都悉數到場,見證著絕對算得上歷史性的一刻。
“歐姆加熱變壓開機,開始預熱管道。”
“加入燃質吧。”
實驗人員依照流程,往托卡馬克裝置中,灌入了用作加熱后等離子體的物質。
物質快速深入,進入到等離子體狀態。
這次的EAST等離子體約束實驗開始。
(https://www.dzxsw.cc/book/81991723/3636573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