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臭名昭著與美名遠揚共存
求索研究院這場轟轟烈烈的挖人動作,持續了近四個月才漸落下帷幕。
倒不是求索研究院停止招人了。
只是莫道給挖人團隊提供的名單,這時候都已經被掃了一遍,大肆挖人的動作自然就放緩了下來。
莫道在前兩世,作為EAST負責人,長夜堆,燧人示范堆負責人,
接觸大量遠不止可控核聚變領域內的研究人員,
除了實驗堆,示范堆團隊內本來就有的材料,物理,數學,工程等方面的研究人員,
還有上一世研制成功可控核聚變之后,事實上參與一些科技領域的戰略決策接觸到生物,化學,航天,電子,人工智能等各方面的人才。
而憑借著此刻莫道的記憶力,基本有過一面之緣的人,他都有記憶。
這就是他拿出這份名單的基礎。
在這個時候,已經做出一些成就的學者。
在上一世,后面二三十年成為大牛乃至行業領軍人物,此刻還初出茅廬的一些博士,副教授。
還有一些,莫道有過一面之緣,知道也是杰出人才的各領域專家。
憑借著優厚到離譜的待遇,研究條件,自在的研究環境,針對性的解決后顧之憂。
已經拿到優厚待遇的挖人團隊們的鍥而不舍,
求索研究院的整個挖人過程,無往不利。
這些名單上提到的人,大半都被求索研究院挖了過來。
當然,
求索研究院也不是所有研究員都是被挖過來的。
在外傳出一些名聲過后,
求索研究院就也開放了對外招聘。
只不過,真正通過求索研究院考核的,還是只占求索研究院內研究員的少數。
……
于是,短短四個月時間。
這個在首都郊區位置橫空出世的求索研究院,
就膨脹成了一個有著數千位研究員的大型研究院。
這還只是研究人員,事實上,由于給研究員提供的優厚待遇,
整個求索研究院內,此刻配套人員,后勤人員比研究員本身都多。
整個求索研究院的所在地,
也在原先求索研究院收購的那個民營科技企業的基礎上,
靠著華建的日夜趕工下,再擴大了幾圈。
為了給研究員們提供一個良好的研究環境,
還在研究院內移植大量綠植,鋪設了大量草坪,甚至在求索研究院內,挖了個人工湖出來。
新建的研究院各研究大樓,就沿著這個人工散落在綠植,草坪之間。
比起研究院,更像是一座占地面積廣闊的新建公園。
從衛星地圖上看,整個求索研究院也已經顯眼起來。
而在外界,
對于大多數人,因為此刻求索研究院還沒有什么耀眼的科技產出,所以沒什么關注,
只有很少數人,因為求索研究院的神秘偶爾有些討論。
不過,
在科研領域,這幾個月下來,求索研究院就矚目多了。
在華國內,乃至整個世界范圍內,就從來沒有冒出來過這樣一個民營研究院。
絕大多數大型民營研究院,基本都是附屬于某個大型企業,
小一點的私人研究所,也基本是有來自于企業的投資,類似于產研結合的模式。
而求索研究院不論是誕生的方式,還是此刻運行的模式,明顯都不太一樣。
是一個相當特別的產物。
求索研究院建立起來到底是干什么的,花這么多錢,能夠有足夠的收益嗎?
要是求索研究院很小的話,估計還會有人覺得,求索研究院被成立起來可能就是砸錢玩。
但求索研究院這么多錢砸進去之后,說這話的人自己都不自信了。
不過,拋開這些疑惑之外,
此刻求索研究院在科研領域的名聲,
基本就是‘臭名昭著’和‘美名遠揚’共存。
被求索研究院挖走的研究員,教授又不是從地里自己突然長出來的。
被挖走人的研究所,研究院恨不得把這個求索研究院負責人的皮扒了。
不過還好的就是,許多時候,求索研究院都是連著整個團隊一起挖。
而對于一眾各領域的研究員們來說,
要是求索研究院沒有邀請他們加入,那也就算了。
要是邀請他們加入的話……那可太好了。
這段時間以來,求索研究院的優厚待遇,在科研圈子里基本都已經有傳聞。
給后面求索研究院挖人的時候,也提供了不少便利。
不過這些種種,
都影響不了,隨著人員填充的差不多,
求索研究院這個橫空出世的研究院逐漸開始走上正軌。
……
求索研究院的資金來源,
對于許多聽聞求索研究院的人來說,都是一件很好奇的事情。
不過,對于一些知情者來說。
莫道每筆錢,每筆資金都是有明確來源的。
也沒有什么特別需要隱瞞的。
雖然這一筆筆資金來源,整合起來形成的這個滾雪球一般的資金飛速膨脹過程,依舊看起來相當離譜。
但這一世,莫道也沒打算在意這些。
這些其實也影響不了他。
就是這一世的其他人,認為他是個外星人又能怎么樣呢?
就是有一些極端的人想沖過來給他一槍,又怎么樣呢?
當一世走向終點,一切都又將清零重來。
這個世界本來就沒有什么東西能夠約束莫道。
他不需要去考慮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人的接受能力,
只需要這一世,這個世界上的人自己去接受他這樣一個超脫常理的存在。
現在大多數人無法理解怎么會有莫道這樣一個夸張的人突然冒出來,
但只需要莫道不停的往前,后面這些人自己就接受現實了。
可能現在都有人正拿著他這一世的資料撓頭,頭疼。
不過,先就這樣吧。
對于莫道來說,這一世的主要目標,還是盡可能走得更遠一些。
……
整個求索研究院的研究團隊,
莫道其實依舊是使用類似當初示范堆團隊的管理模式在運行。
求索研究院內,
直接由他負責,帶領一個核心團隊。
核心團隊中,每個人都是相關領域的領軍人員,
各自往下,都還帶著有一個研究團隊。
而領軍人員帶領的研究團隊中的主要成員,再往下,可能再有個研究小組。
由此,組成了整個研究院內的三級研究團隊結構。
核心團隊負責研究院的主要研究項目,涉及到多領域交叉學科超大項目。
組成人員全是研究院的核心研究員,
再往下,就是有核心研究員帶領,研究員組成的領域研究團隊,
專注于本領域內的項目研究。
最后,第三級的研究小組,由一些研究員和助理研究員共同組成,從事領域內單一問題的研究。
在核心團隊往下,各領域研究團隊,是可以在研究院主要項目之外,
自行開展一些各領域各團隊的自己的研究項目的。
比如說,之前搞材料學研究的,此刻依舊能夠在研究院內,使用研究院的經費進行繼續研究。
不過這些分支下去的各學科,最終同樣是服務于核心項目,
只是有些是作為基礎科技,有些是作為直接應用到核心項目的技術。
(https://www.dzxsw.cc/book/81991723/3636565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