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尋寶之旅之《石門頌》
小道看著古寶齋的藏品,心中有了另一種想法,他不想單純的購買這里的藏品了,古寶齋是有不少好東西,但是除了讓小道驚艷的熊窯瓷器,其它的在他眼中并沒有什么。
“蔣老這是明崇禎五年的官窯瓷瓶并帶有開片,器型還不小,明崇禎五年就是1632年,它的特點是,高嶺土制胎,胎質(zhì)大多粗糙、疏松、胎色灰白色,胎體普遍較厚,釉層稀薄,釉面不平整,光澤度不強,釉色白中閃青,也有青灰色,部分開片。”
蔣老點著頭,說道,很不錯,說出了崇禎瓷器的特點,又問小道這是為什么,小道笑著回答因為是戰(zhàn)亂,清軍都要入關(guān)了,哪來的精力去做精美瓷器呀。
這樣的瓷器國內(nèi)售價去年只有幾千元,今年由于大千收藏館的大量收購,價格已經(jīng)翻番,在六千到一萬元之間,這里的瓷器售價八千元價格還是很公道的。
蔣老點著頭贊許,說的很不錯,崇禎瓷器在美國幾乎很難銷售,他又拿出幾件瓷器考驗小道,小道可不是當(dāng)初對文物一知半解的時候了,勉強算得上一名專家級別的人物了。
一對永樂龍紋梅瓶,好東西終于來了,器型大,是用進口的“蘇泥勃青料”,燒造時有自然的暈散,形成濃重凝聚的結(jié)晶斑點,呈凸凹不平狀。
永樂時期瓷器在我國的陶瓷工藝史上是有重要地位的,此時的鮮紅釉、甜白釉和青花瓷器獨樹一幟,清代青花就是學(xué)習(xí)的永樂制瓷手法。
永樂瓷器的特點是造型清秀、圓潤、靈巧。青花器造型工整精致色調(diào)凝重古雅,絢麗鮮艷,體態(tài)優(yōu)美俊秀。
永樂時胎土淘煉精細(xì),胎體輕重適度,尤其以白砂底之細(xì)膩而著稱,琢器胎體接痕微露。
釉面肥厚,瑩潤平凈,無桔皮紋。白釉器的口、底、邊角與釉薄處多閃白色或黃色,釉汁厚聚處閃淺淡和蝦青色。
圓器中的口沿,以手試之有鋒利感。而后仿的口沿多圓潤,不見棱角。這種器口特點,是我們斷定年代和區(qū)分真?zhèn)蔚闹饕罁?jù)之一。
常見器足有,里直外收式圈足、齊平式圈足、高深外撇式圈足,圈足露胎處多泛火石紅斑。盤碗類,器心多微下凹,器底外凸,呈塌底狀,永樂時,開始書寫帝王年號款,均為四字篆書。
“好小子你還真不簡單,說的這些完全正確!”蔣老越看小道越喜歡,心里想著他要是我的孫子就好了。
“蔣老其實你這里面還有一件寶貝!”小道拿起一個青花人物大罐說道,“這是真正的元青花,而且還是精品中的精品!”
“何以見得?”
元青花瓷以景德鎮(zhèn)為代表,其制作精美而傳世極少,故而異常珍貴,根據(jù)時間大致分為延祐期、至正期和元末期三個階段,其中又以“至正型”為最佳,而此瓷罐正是“至正型”精品。
判斷它最大的特征就是厚重,以及琢器胎體接痕明顯,這才是元青花最大的特點,要是不知道這點你很難分清是元青花還是明清花,要知道明初的青花也是用的國產(chǎn)原料。
小子你讓我這個老頭子佩服了,我也不考你了,要不然在你面前就出丑了,我決定拿出我的鎮(zhèn)店之寶,價格隨你說,哪怕是一塊錢我也認(rèn)了。
小道明白蔣老說是不考驗自己,其實最大的考驗已經(jīng)來了,小道也躍躍欲試想看一看他拿出的到底是何方寶物了。
一旁無聊的佳妮,也來了精神,看到小道懂得這么多,比她自己懂得都高興,“小道好樣的,今晚佳妮姐獎賞你!”
小道聽得眉開眼笑,獎賞范圍可就大了,小道喜歡的獎賞就是她了,小道擠眉弄眼一番,“佳妮姐,陌生地方我不習(xí)慣睡著,要不你獎賞我晚上睡覺抱著你?”
佳妮白了小到一眼,抿著嘴,也不知道想什么了,最后自己憋不住笑了,“你要是把蔣老的鎮(zhèn)店之寶弄明白了,我就依你!”
“說話算數(shù)呀,看我的,我要看穿蔣老的寶貝!”小道興奮一喊。
蔣老領(lǐng)著小道來到了后面密室,密室內(nèi)也都是一些藏品,不過大多都是民國時期的東西,這些東西入不了小道的眼睛。
來到一個帆布面前,蔣老掀開帆布,露出一個帶著很多裂紋的石碑,小道皺眉,石碑有什么好看的,再說一般石碑上面都有時間、事件記載,一看就明了了。
“我靠!”小道還沒怎么看就激動地喊了出來,“摩崖隸書!”
小道興奮的跳了起來,老師啟功最絕的是什么,不是畫畫也不是鑒定,而是他的書法,小道被他熏陶最多的就是書法了,看到石刻后不激動才怪呢。
《石門頌》,國之魁寶!
石刻為豎立長方形,20行,行30、31字不等,縱261厘米,橫205厘米,全文共655字。
“東漢安帝永初元年刻石”小道起身忍不住又大叫一聲,“蔣老是正宗的漢朝刻碑!”
“蔣老這是大寶貝,上面是用隸書篆刻!”小道又驚叫起來,“楷書的早期書寫刻文!”
“蔣老,了不得了,這是歷史性的時刻,這是對隸書向楷書的變化時間說明,這是真正的國寶!”
中華民族傳承最偉大的是什么,毫無疑問是文字,漢子是世界唯一流傳使用至今的古文字,而且還是世界性傳播的古文字,那么這幅石碑的價值就毫無疑問了——無價之寶!
碑刻為東漢時期西北駐軍所刻,文字內(nèi)容有“北置朔方,西置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列郡塞,西界張掖居延”;“王莽之亂”等20行、約100余字,為東漢時期在沙漠彰顯漢威的勒石記功碑刻。
“蔣老這東西價值了不得,我根本開不出價格,這應(yīng)該是在107年——113年所刻,這里面可研究的東西實在太多了!”
“小子就憑你張口就說出,公元107年——113年我就要免費送給你,你小子了不得,腦袋跟電腦一般,當(dāng)初我為了弄清東漢安帝永初元年可是廢了好大的力氣,而且你的見解遠(yuǎn)遠(yuǎn)超過了我,讓我不佩服都不行呀,我這老頭子不如你!”
(https://www.dzxsw.cc/book/8190/504726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