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有軌交通
羅沖對瀝青湖的事情很重視,在確定了這處資源點的戰略價值之后,連忙給游野回了一封信,讓他立刻對瀝青湖周邊的環境仔細調查。
包括最方便大宗礦物運輸交通路線,周圍氣候和土地情況,有無放牧或耕種的可能,有無充足的淡水資源,是否符合人類長期居住的條件等等。
畢竟想要開采瀝青湖,就得有充足的人手,人多就要有食物和淡水,要不然就沒辦法維持,當然,漢部落完全可以從別的地方調集糧食過去,但是那樣采礦的運營成本就太高了,不符合現實利益。
不過這事暫時也不能著急,這么重大的事情,這么大的面積需要探索,肯定不是幾天就能完成的,所以這事還得等,再說了,漢部落目前的建設任務也很繁重,就算現在弄出了詳細資料和計劃,恐怕羅沖也沒有余力開采。
一到了這種需要用人的時候,羅沖就不禁想起了湯部落和鑫部落,這兩個人口資源大部落要是能立刻為自己所用就好了。
但這很明顯不可能。
......
漢部落,新鋼郡。
年前隨著漢部落煉焦廠和新鋼郡的建立,數十座高爐日夜不停的冶煉鋼鐵,漢部落的鋼鐵產量甚至一度出現產能過剩的情況。
這樣的情況隨著羅沖對火炮和炮彈的研發,使得鋼鐵消耗掉了一部分,緩解了庫存壓力,但是隨著兩百門火炮的交付完成,鋼鐵產量再次超出了消耗。
不過這種像是開玩笑的情況,隨著春天的到來又有了緩解。
漢部落今年新建了許多郡縣,草原洪湖三郡,拓海郡,南張郡,汝陽郡的新縣城,東薪郡的新縣城......
隨著這些地方陸續投入建設,還有大量人口的加入和增長,漢部落對于鐵質工具和農具的需求也與日俱增,這就更大的緩解了鋼鐵庫存的壓力,已經讓部落勉強達到了收支平衡。
不過這并不是長久之策,隨著這些新設郡縣的逐漸穩定,他們的鐵器需求也會逐漸冷卻下來,為了保持漢部落煉鋼工業的發展活力,羅沖覺得有必要再尋找一樣可以大量消耗鋼鐵的產業。
其實他已經找到了,那就是自行車和三輪車,這兩種車輛不管是哪一種,其主要結構都是鋼鐵制成,如果能成功推廣開,那么漢部落的鋼鐵產量絕對能快速消耗。
但是受限于手工制作的技術難度和工時成本等問題,現在想要快速推廣無異于癡人說夢,所以暫時還要想別的辦法。
羅沖思考良久,不得不準備再次重啟蒸汽機計劃,只要有了這種原動力,那么金屬加工機床就不再是難題,蒸汽機車也將成為可能。
而且因為之前開發過火炮的原因,漢部落對鏜床技術也已經有了一定的儲備,那么蒸汽機中最重要的結構件高壓氣缸也有了一定的研發基礎,羅沖準備現在就開始嘗試一下,不成功沒關系,可以慢慢積累。
同時,他也已經把漢部落第一段鐵路的行程在腦中做好了打算,那就是從衛山郡通往新鋼郡的這將近八十公里的路程。
這段路程是漢部落目前陸路交通的重中之重,每天都有大量的馬車拉著焦炭、糧食、布匹和各種鐵制品來回奔波,天天如此,已經成為了最繁忙的一條線路。
如果能在這修建一條鐵路,那將為漢部落節省大量的人力畜力和物力。
雖然火車暫時還沒有,但是鐵軌可以先鋪上,沒有火車頭,那也可以先用馬匹來拉著嗎,總之像這種重型運輸線路,有軌交通絕對要比土路來的效率更高。
至于鐵軌的軌距,羅沖了解的不多,但也多少知道一點,畢竟他前世就是研究戰爭的人,一戰二戰期間,很多戰役都是圍繞鐵路展開的,他也分析過不少戰役,當然,分析的不是鐵路。
關于鐵軌,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是火車剛問世的時候,私人建造的鐵路,那時候大多都是為運輸礦物而服務的火車,修建的也極其簡陋,大部分都是用鑄鐵鐵軌直接鋪在地上,連個枕木和碎石都沒有,軌距也以窄距為主。
到了第二階段,就變成了運輸和客運為主的公共交通,為了追求客運列車的舒適性,鐵路才逐漸出現了枕木和碎石,以及標距和寬距的各種軌道交通。
而縮小到軌距這個范圍,也能大致分為三種,窄距鐵路、標距(標準距離)鐵路、寬距鐵路。
窄距大多是指鐵軌中間的距離從60公分到100公分之間的鐵路,這種細長的鐵路交通大多是從礦車上發展而來,因為它早期就是專門用來在礦山上拉礦石用的。
不過后來這種窄距鐵路因為鋪設比較方便,不太挑地形的原因,也經常出現于戰爭當中,一戰和二戰中,西方國家為了在戰場搶運物資和兵力,就臨時鋪設過這種小火車,甚至可以一邊開一邊鋪,隨時轉移,這就是它的優勢。
其次便是進入軌道交通發展的第二階段,貨運和客運,以這兩種需求制造的火車,軌距最小的便是標距一米五五左右的火車,這個軌距的列車不管是用來客運還是貨運都很常見,一直沿用到現代當代也沒有淘汰,而這個數據的來歷,據說只是因為當時西方的馬車,尤其是雙馬駕轅的馬車,它的車輪軸距就是這個距離。
一米五五,這個寬度正好能夠容下兩匹馬并排奔跑,也是當時西方最常用的交通方式,所以就這么被定成了(標準軌距)。
寬距鐵路的出現,大多都是比較少見的超重型貨運專列,客運一般從不使用,這種寬距的范圍,也就是兩根鐵軌之間的距離,一般都在一米八到兩米四之間,專門用來運輸重型貨物或者大件貨物,就是一次拉一列坦克,火車也能裝得下,拉得動。
漢部落基于現在的狀況,最需要的也是窄距和標距的軌道交通,窄距的不用來拉人拉貨,但是不管放在煤礦還是鐵礦上,都十分適用,雙馬寬度的標距軌道,則更適用于載人載貨,兩種鐵路各有各的用處,并沒有什么高下之分。
有了這個數據作為參考和依據,那么接下來研制蒸汽機車也就有了明確的目標,不用再走那么多的彎路了,想到這里,羅沖立刻制定了蒸汽機和鐵路兩腳同步走的研發計劃。
=====================
這段路程是漢部落目前陸路交通的重中之重,每天都有大量的馬車拉著焦炭、糧食、布匹和各種鐵制品來回奔波,天天如此,已經成為了最繁忙的一條線路。
如果能在這修建一條鐵路,那將為漢部落節省大量的人力畜力和物力。
雖然火車暫時還沒有,但是鐵軌可以先鋪上,沒有火車頭,那也可以先用馬匹來拉著嗎,總之像這種重型運輸線路,有軌交通絕對要比土路來的效率更高。
至于鐵軌的軌距,羅沖了解的不多,但也多少知道一點,畢竟他前世就是研究戰爭的人,一戰二戰期間,很多戰役都是圍繞鐵路展開的,他也分析過不少戰役,當然,分析的不是鐵路。
關于鐵軌,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是火車剛問世的時候,私人建造的鐵路,那時候大多都是為運輸礦物而服務的火車,修建的也極其簡陋,大部分都是用鑄鐵鐵軌直接鋪在地上,連個枕木和碎石都沒有,軌距也以窄距為主。
到了第二階段,就變成了運輸和客運為主的公共交通,為了追求客運列車的舒適性,鐵路才逐漸出現了枕木和碎石,以及標距和寬距的各種軌道交通。
而縮小到軌距這個范圍,也能大致分為三種,窄距鐵路、標距(標準距離)鐵路、寬距鐵路。
窄距大多是指鐵軌中間的距離從60公分到100公分之間的鐵路,這種細長的鐵路交通大多是從礦車上發展而來,因為它早期就是專門用來在礦山上拉礦石用的。
不過后來這種窄距鐵路因為鋪設比較方便,不太挑地形的原因,也經常出現于戰爭當中,一戰和二戰中,西方國家為了在戰場搶運物資和兵力,就臨時鋪設過這種小火車,甚至可以一邊開一邊鋪,隨時轉移,這就是它的優勢。
其次便是進入軌道交通發展的第二階段,貨運和客運,以這兩種需求制造的火車,軌距最小的便是標距一米五五左右的火車,這個軌距的列車不管是用來客運還是貨運都很常見,一直沿用到現代當代也沒有淘汰,而這個數據的來歷,據說只是因為當時西方的馬車,尤其是雙馬駕轅的馬車,它的車輪軸距就是這個距離。
一米五五,這個寬度正好能夠容下兩匹馬并排奔跑,也是當時西方最常用的交通方式,所以就這么被定成了(標準軌距)。
寬距鐵路的出現,大多都是比較少見的超重型貨運專列,客運一般從不使用,這種寬距的范圍,也就是兩根鐵軌之間的距離,一般都在一米八到兩米四之間,專門用來運輸重型貨物或者大件貨物,就是一次拉一列坦克,火車也能裝得下,拉得動。
漢部落基于現在的狀況,最需要的也是窄距和標距的軌道交通,窄距的不用來拉人拉貨,但是不管放在煤礦還是鐵礦上,都十分適用,雙馬寬度的標距軌道,則更適用于載人載貨,兩種鐵路各有各的用處,并沒有什么高下之分。
有了這個數據作為參考和依據,那么接下來研制蒸汽機車也就有了明確的目標,不用再走那么多的彎路了,想到這里,羅沖立刻制定了蒸汽機和鐵路兩腳同步走的研發計劃。這段路程是漢部落目前陸路交通的重中之重,每天都有大量的馬車拉著焦炭、糧食、布匹和各種鐵制品來回奔波,天天如此,已經成為了最繁忙的一條線路。
如果能在這修建一條鐵路,那將為漢部落節省大量的人力畜力和物力。
雖然火車暫時還沒有,但是鐵軌可以先鋪上,沒有火車頭,那也可以先用馬匹來拉著嗎,總之像這種重型運輸線路,有軌交通絕對要比土路來的效率更高。
至于鐵軌的軌距,羅沖了解的不多,但也多少知道一點,畢竟他前世就是研究戰爭的人,一戰二戰期間,很多戰役都是圍繞鐵路展開的,他也分析過不少戰役,當然,分析的不是鐵路。
關于鐵軌,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是火車剛問世的時候,私人建造的鐵路,那時候大多都是為運輸礦物而服務的火車,修建的也極其簡陋,大部分都是用鑄鐵鐵軌直接鋪在地上,連個枕木和碎石都沒有,軌距也以窄距為主。
到了第二階段,就變成了運輸和客運為主的公共交通,為了追求客運列車的舒適性,鐵路才逐漸出現了枕木和碎石,以及標距和寬距的各種軌道交通。
而縮小到軌距這個范圍,也能大致分為三種,窄距鐵路、標距(標準距離)鐵路、寬距鐵路。
窄距大多是指鐵軌中間的距離從60公分到100公分之間的鐵路,這種細長的鐵路交通大多是從礦車上發展而來,因為它早期就是專門用來在礦山上拉礦石用的。
不過后來這種窄距鐵路因為鋪設比較方便,不太挑地形的原因,也經常出現于戰爭當中,一戰和二戰中,西方國家為了在戰場搶運物資和兵力,就臨時鋪設過這種小火車,甚至可以一邊開一邊鋪,隨時轉移,這就是它的優勢。
其次便是進入軌道交通發展的第二階段,貨運和客運,以這兩種需求制造的火車,軌距最小的便是標距一米五五左右的火車,這個軌距的列車不管是用來客運還是貨運都很常見,一直沿用到現代當代也沒有淘汰,而這個數據的來歷,據說只是因為當時西方的馬車,尤其是雙馬駕轅的馬車,它的車輪軸距就是這個距離。
一米五五,這個寬度正好能夠容下兩匹馬并排奔跑,也是當時西方最常用的交通方式,所以就這么被定成了(標準軌距)。
寬距鐵路的出現,大多都是比較少見的超重型貨運專列,客運一般從不使用,這種寬距的范圍,也就是兩根鐵軌之間的距離,一般都在一米八到兩米四之間,專門用來運輸重型貨物或者大件貨物,就是一次拉一列坦克,火車也能裝得下,拉得動。
:。:
(https://www.dzxsw.cc/book/81272/507908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