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各種的難題
“左一點,再左一點。”
“對就是這個位置,放下吧!”
一個正在建造中的工場里面,陳昊指揮著部落人搭建一個木棚。
這是一個能容納十人工作編織工場,這也是部落里工人數(shù)量最多的工場。
編織工場主要是制造編織品,比如藤籃、草席、漁具等。
工人大部分是由老人和行動不便的男女組成,別小看老人,他們的手藝一點都不比年輕人差,部落可沒有養(yǎng)老院這種高福利呢,這些老人都是勞動力。
編織工廠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也是消耗得最多的,所以需要的制造工人也是最多的。
而其它什么制漆、造鞋的工場其實只有兩三個人在干活,而冶煉工場更是只有一個工人,因為部落的人口不多,需求物品和制造人員也不多,就只有編織和紡織需要比較多的人手。
讓工人在工場干活,就需要一個可以遮風擋雨的工作車間。
大棚這種簡易實用的建筑,是最好的車間。
不過,建造大棚以及搭建泥屋頂所用到的木頭都很沉重、加工起來也很不方便。
而且這種木大部分需要比碗口幼的木材,連續(xù)幾年的大興土木,部落附近合適的木材已經(jīng)不多了。
再這樣下去,就得進入深山密林里尋找,可山路崎嶇難行,木材又重,到時候肯定十分費勁,甚至可能會導(dǎo)致明年的建設(shè)任務(wù)都無法完成呢!
尤其是搭建大棚這種建筑,現(xiàn)在用的材料都是木材,用木材建造大棚十分費勁,木材又重,又不好加工
想到這,陳昊也是愁壞了。
部落附近的樹木確實有很多,可適合作為建材的木材就不多了。
砍樹、晾曬、加工、運輸,這一系列工序都需要搬運木材。
一根直徑十厘米、長六米的松木就有五十多斤重,別說是加工了,就連搬運都費勁,取材地距離部落越遠,花費的人力物力就越多。
用青銅鋸鋸好一段木材,與三個族人一起將這根好不容易加工好的木柴,很費力地吊到棚頂。
陳昊累得擦了一把臭汗“木材太重了,如果有竹子就好了,竹子中空,堅韌、質(zhì)輕,是最容易加工的建材,不知道哪里才有竹子呢唉”
看到工場一角,藤嫂她們在編織藤籃。
陳昊又搖頭嘆息“竹子不但可以作為質(zhì)輕的好建材,還可以加工成各種的日用品,比如竹籃、竹連枷、竹笊籬、筲箕、竹畚箕、籮筐、竹扁擔等,甚至是家具和武器。”
“竹子的用途非常廣泛,幾乎所有的日用品和工具都可以用竹子這種材料來造,可惜找不到竹子”
棚頂上的工人搭建好大棚的框架后,就下來。
陳昊回過神來,對他們說道“好了,剩下的明天再干,我們回去吧。”
說完,陳昊就拿出一疊半巴掌大的樺樹皮,將這些樺樹皮分發(fā)給這幾個工人。
“你的。”
“還有你的。”
樺樹皮上寫著“酸菜一斤”的字樣,在字樣的下方還有一個“昊”字的印章,昊字的周圍有一圈花紋,這便是酸菜兌換卷,這印章起到防偽的作用。
因為現(xiàn)在建造工場的人手是從每戶人抽一些青壯過來修造的,加上剛做了二十多壇酸菜,陳昊為了提高大家的積極性,他便打算將酸菜分給過來做工的人。
至于怎么將酸菜準確地分給做工的人,這其中就涉及到一些比較繁瑣的管理問題了。
首先,過來做工的人就有三十多個,他們分散在好幾個工場里。
作為分配者,你是不可能把每個人的樣子和姓名都記下來的。
如果把酸菜搬到各個工場里,讓工人一下班就領(lǐng)取,這是可以,但就要花很多的人力和時間。
如果直接叫大家過去食品工場領(lǐng)酸菜,可那個分酸菜的人就肯定無法認全三十多個人。
酸菜這種美味的食物,很多人都喜歡吃,到時候,分配的人弄不清哪些是應(yīng)該得到酸菜的人,就會出現(xiàn)有人冒領(lǐng)的現(xiàn)象。
別看部落人看上去很老實,可他們一點都不笨,私有制度下的人們,一但沒有約束,他們便會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要是派酸菜的那個人,認不得該領(lǐng)酸菜的人,就肯定會有貪心的人過去冒領(lǐng)。
所以,陳昊就用樺樹皮造了一些酸菜票,為了防偽,他還用陶土造了陶印章。
印章是必不可少的,假如只是寫幾個字就當菜票,保證不用多久就有人搞出一些山寨菜票。
特別是那些會字的的隊長,他們看到有利可圖,肯定會做這樣的事情來。
所以陶印章就必不可少了,有印章在,他們就不能仿造。
做工前把菜票分發(fā)給各個“工頭”,再由工頭分給下班的工人,工人們憑借這種菜票,直接到食品工場那里領(lǐng)領(lǐng)自己的勞動所得。
食品工場的人只需認票就行了,不需要認人,這樣就能大大地增加部落的運作效率。
分發(fā)完菜票,陳昊又過去食品工場幫忙分發(fā)酸菜,最后回收到所有的菜票。
菜票本身沒有價值,但它卻是一種憑證,可以大大地提高商品流通率,這也是錢幣的前身。
不同的是,錢幣可以換到所有的東西,而菜票只能換到指定的東西。
錢幣的流通條件是商品的數(shù)量都非常充足,如果商品缺乏,就必須采取商品有計劃地分配,發(fā)放各種商品票證,這就沒有錢幣的意義。
將所有的菜票帶回家,陳昊又拿出戶籍名冊、樺樹皮和筆墨等工具資料,開始準備明年分配人口的事宜。
主要是計算農(nóng)業(yè)人口、工業(yè)人口的比重,農(nóng)業(yè)人口的產(chǎn)出可是養(yǎng)活整個部落人口的基礎(chǔ),這一點非常重要。
目前部落擁有四百畝地,而今年部落的人口也增加到一百九十多人,近兩百人,陳昊覺得明年應(yīng)該再擴建二十畝田地,還要將農(nóng)戶的數(shù)量確定下來。
“部落現(xiàn)在有四十五戶,共一百九十五人。”
“讓每戶農(nóng)戶管理二十畝地,明年再擴建二十畝地,我們部落就需要二十一戶農(nóng)戶,剩下的二十四戶從事工業(yè)、畜牧業(yè)、管理等工作。”
“明年耕地面積要達到四百二十畝!”
計算完明年該分配的戶口人數(shù),陳昊舒服地伸了一個懶腰。
他看著木桌上的樺樹皮,突然想到了日益嚴重的樺樹林問題。
部落現(xiàn)在使用的樺樹皮來自西北面那片樺樹林,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使用樺樹皮造鞋和蓋屋頂了,但還會用樺樹皮造漆器、水桶、灌溉桶以及用作書寫記錄工具等,陳昊還會用樺樹皮擦屁股。
隨著部落的發(fā)展需求,那個樺樹林已經(jīng)被部落用了一半,按照部落現(xiàn)在的發(fā)展速度,估計不足兩年的時間,那片樺樹林資源必然會枯竭!
樺樹皮水桶可以用木桶替代,漆器可以用藤或木頭制造,但書寫工具就比較難,如果加工木片用來造記錄工具,這花費的人力非常多。
造紙?
造紙需要將材料捶打成“漿”,還要進行泡、挫、搗、炒、烘等一系列的工序,需要的人力物力也不少。
對于現(xiàn)在不到兩百人口的部落來說,根本沒有必要花那么多人力去造紙!
“我記得在紙張發(fā)明之前,古人是用竹子制成竹簡作為書寫工具的,竹子很好加工,直接將竹子破成一片片烘干,然后并排綁起來就能直接用,這非常方便,可我現(xiàn)在根本沒有找到竹子啊!”
(https://www.dzxsw.cc/book/81268/450272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