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十二磅鐵炮
金門島的火炮作坊,鄭成功召喚過來的英格蘭火炮工匠帶來了新的冶金技術、鑄炮工具,17世紀中期鉆膛法工藝有所發展,數學家可以手算出較為復雜的彈道公式。較為遺憾的是鑄炮工匠還無法運用數學的理論研究在火炮鑄造上,人工的成分依然較高。
應鄭成功的要求,這些召喚過來的工匠要將冶金、鑄炮技術傳授給本土招募的工匠,讓鄭成功麾下的工匠學會自主鑄造火炮。
鄭成功令他們鑄造的第一門火炮是12磅的鐵鑄加農炮。
按照17世紀西歐三十年戰爭的經驗教訓,鄭成功記得每千人搭配1到2門火炮為最優解。這里的千人是陸軍,而不是海軍。
他的部眾大約有13000人,所以應該要有20門左右的新式野戰炮。
20門火炮看上去很少,不過火炮在陸地上的運輸是一個極大的負擔,需要幾匹馬甚至是幾十匹馬運輸一門火炮和彈藥,行進非常緩慢。
鄭成功見到幾十個工匠拼盡老命才鍛造出來的第一門12磅火炮,發現它的確頗為沉重,重量達到了驚人的3000斤,加上實心彈等物資、炮隊編組,至少需要十匹馬甚至是二十匹馬為它服務。
而且一旦固定了火炮陣地,想要轉移似乎非常困難。
鄭成功撫摸冰冷的炮身:“炮是好炮,只可惜太重了,用來攻城、守城不錯,用于快速機動迂回則略顯不足。”
鄭成功看到17世紀中期英格蘭人自己制造的鐵炮,再比較荷蘭人、葡萄牙人賣給鄭家的次品,感受到了差距。
幾十個火炮工匠因為連夜在金門島鑄造火炮而精神疲倦,有人問道:“大人,我們接下來還要繼續制造這種款式的火炮嗎?”
“讓我再想想……”
鄭成功手中馬匹數量不多,一門12磅炮已經是一個沉重的負擔,還要制造更多嗎?
以后還得想辦法虜獲一批馬匹,用它們牽引火炮。
“我希望在出征前能夠制造出輕便一點的6磅火炮。12磅火炮則再添一門。”
理論上3磅火炮的機動力更強,但是嶺南地區村寨林立,3磅火炮威力顯得有些不足。
鄭成功要求這群工匠在出征前將鐵炮的數量增加到兩門,同時鑄造四門6磅火炮,合計六門新式鐵炮裝備神機營,正好做到每千人兩門火炮。
至于舊式規格不一的野戰火炮,鄭成功將其劃分給其他營。
在對神機營訓練之時,他專門成立了一個炮兵連,使用一門紅夷大炮進行訓練。
鄭家常年在東南沿海活動,接觸過大明、荷蘭、葡萄牙、英格蘭的火炮,自己的戰船上也裝備有從荷蘭東印度公司購買的火炮,找到合格的火炮手并不困難。
鄭芝龍年輕的時候縱橫東南沿海,給鄭成功留下的底子和人脈還是頗為雄厚。
鄭鴻逵是鄭芝龍時代的元老,他見到火炮作坊竟然自產出比從荷蘭東印度公司購買的火炮還要精良的產品,大為驚訝。
“真不知道你是從哪里找來這一批工匠……以前紅毛人賣這樣一門鑄鐵的紅夷大炮給我們,價格昂貴。而我們自己生產,原料、工錢還不到支付給紅毛人的一半。甚至它比紅毛人賣給我們的火炮還要可靠許多。”
“叔父,讓我們的火炮手試驗一番它的威力。”
鄭成功與鄭鴻逵對這一門重達3000斤的重炮威力充滿期待,他們還專程帶來了一組火炮手。
火炮手按照訓練,將火炮對準了一面木盾。
火藥和12磅重的實心彈從炮膛前方裝填而入,火炮手點燃引信。
轟!伴隨著一聲巨響,炮口冒出濃煙,巨大的后坐力讓它向后位移。
鄭成功看向木盾,百米外的木盾上已經出現了一個窟窿。
鄭鴻逵感慨道:“聽說清兵主力攻城時善用楯車,覆蓋牛皮、鐵片,碗口銃、小炮不能擊穿。唯一能夠對付楯車者,唯有紅夷大炮。”
鄭成功不可置否,要對付楯車,沒有比重炮更好的火器。
鄭鴻逵和其他將領一樣,將歐式造型的重炮全部視為紅夷大炮。
清軍也有俘虜明朝工匠,仿制紅夷大炮,只不過清軍稱之為紅衣大炮。
但是鄭成功知道紅夷大炮有嚴格的磅數體系,不同時期的火炮威力也有所不同,還分野戰炮、攻城炮、艦炮等不同的類型。他并不會籠統地稱呼所有的歐式火炮為紅夷大炮。
15世紀的火炮使用黑火藥,18世紀的火炮也使用黑火藥,名字上都是黑火藥,但實際上威力和射程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鄭成功打算建立嚴格的火炮體系。他開啟的技術是17世紀中期英格蘭內戰時期的鐵炮技術,比16世紀的火炮有了長足的進步。
鄭成功說道:“我們攻城拔寨就要依靠這些大家伙。希望我們進入廣東后能夠從李成棟手中繳獲足夠的馬匹,這樣一來我們才有足夠的蓄力運輸火炮。”
鄭鴻逵見金門島可以自主生產火繩槍和鐵炮,對打敗李成棟有了信心。
鄭成功又對這位鄭氏集團的元老說道:“叔父,此次即將進入廣東,你來統帥南澳島的兩個營,我們一同對付李成棟。他的好日子也要到頭了。”
鄭鴻逵點頭:“好,我就算是豁出性命,也要協助你打敗李成棟,以報在閩地之仇。如果你我都前往南澳島,那么該由誰來守家?”
鄭成功說道:“讓鄭泰來守金門島。”
鄭氏集團有一個優勢,鄭家眾將年紀都不算大,即使是作為叔父一輩的鄭鴻逵也只有三旬。除非是患上急病或者被害,否則他們還有幾十年的時間一起打天下。
按照歷史,鄭成功好像沒有活過四旬,也不知道是在夷洲水土不服病死還是被人毒害。
鄭成功想到這一點,不禁有些擔心,不過他轉眼想要自己體內有個系統,只要自己小心防備,應該不會那么容易讓他英年早逝吧,而且工業系統似乎還能夠通過開啟醫學技術獲得來自未來的藥物……
(https://www.dzxsw.cc/book/81183/446540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