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三國之西涼鄙夫 > 第一五五章、馬兒雄起

第一五五章、馬兒雄起


  藍色的天穹之上,有許多白云相互追逐,讓落在連綿起伏的山脈的陽光,顯得十分斑駁。

  即使是在邊陲荒涼之地,夏秋之交充足的雨水也讓山脈上的樹木們換上了綠意蔥蘢,顯得額外颯爽。

  西縣歸來的隊伍穿行在山脈之間,紅色的軍服十分耀眼。

  人數雖然不多,只連綿了一公里,這是因為道路狹小的關系,也是滿載而歸的緣由。

  華車和直屬麾下的一百羌騎,并不在其中。

  在華雄和臨洮那邊談妥,以幫忙抵御臨洮西邊白馬羌為利益承諾后,就成功變成一顆棋子落在了隴西郡的土壤上。

  本來,杜縣尉的兩百羌騎也要隨去的。

  但是屯田自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前期光是選定適合屯田的河谷,以及探知周邊小部落的敵友態度,就要夠忙一陣的。而且如今已經將近秋收時節,這些羌騎不少人還惦記著已經在鐵籠山一帶種下的麥田呢。

  他們是要在秋收后,再帶上族里婦孺以及物資過去。

  羌道元棘亓首領,已經拍著胸口說會資助一些基礎物資了,華車扎下根來難度不大。

  是的,元棘亓很大方。

  還將劫掠王國塢堡那邊最值錢的一部分:五百余匹馴化好的河曲戰馬,都送給華雄了。

  當然,這不是白給的。

  惦記著“歸義羌長”名號,想當名副其實的羌道之主的他,看到李參的首級后,眼中瞬間蹦出了精光,就變得慷慨無比。然后又隱晦的提及,希望華雄在給朝廷的上表中,說斬獲大漢叛亂太守李參的首級之戰中,他元棘亓是參與了的。

  比如將劫掠狄道之舉,說成牽制叛軍主力,讓華雄一舉斬獲。

  那五百匹河曲戰馬,三百匹作為給華雄的報酬,其他兩百匹則是獻給朝廷,歸入天子的西邸中......

  好嘛,天子劉宏的賣官鬻爵,果然是名聲遠揚,深入人心!

  連邊陲之地的羌胡部落,都知道要對癥下藥了。

  華雄聽完,就露出了慨然應諾。

  還很會做人的,直接表明上峽門關隘一戰,元棘亓首領的作用不只是參與那么簡單。

  而是功不可沒!

  沒有元棘亓共襄大義,不顧族人傷亡率軍前去牽制叛軍,他華雄就砍不了李參!

  嘖嘖!

  那副睜著眼睛說瞎話的模樣,真夠不要臉的。

  不過呢,效果是很明顯的。

  元棘亓,大悅開懷。

  華雄一行歸西縣過境羌道的時候,他元棘亓連家中都不回,一路送到了武都道境內才依依不舍的作別。

  也讓姜敘一路上,心中不停的嘀咕。

  什么“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什么“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等等。

  他已經決定了,回去了以后,先不將表弟楊阜推薦給華雄了。

  不能將所有雞子放在一個籃子里。

  免得哪一天華雄的奸詐作風被人唾棄,身敗名裂,也牽連導致他這一系連個撐門面的人都沒有。

  對于姜敘這個心思,華雄是不知道的。

  并不是襲擊狄道的計劃成功,讓他變得得意忘形了。

  而是在擔憂,被王國大軍寇境的西縣,如今戰況如何了?

  得知自己塢堡被劫掠一空,王國會不會在憤怒之下,孤注一擲將所有兵馬全壓上,和西縣來個不死不休呢?

  華雄縱馬在武都道境內馳騁著,憂心忡忡,歸心似箭。

  只不過,他是白擔心了。

  王國退兵回冀縣了。

  不是不想攻破西縣有仇報仇,而是實屬無奈。

  本來抱著臨陣練兵心思的他,進攻張都尉布置的營寨,還保持著不急不躁的態度。

  塢堡被襲、李參身亡的消息傳來后,他就恚怒難當。

  當即拉出督戰隊,并頒發了“不進則死”的軍令,讓攻防戰變得颶風暴雨。

  也讓當時華雄給張都尉提及的“淺薄之見”,“營內有營”的布置派上了用場。

  張都尉與叛軍連續苦戰數次后,就放棄了前部的營寨,在叛軍以為迎來勝利的時候,退守后面的營寨。

  讓叛軍們體驗了一把,希望與失望瞬息轉變。

  可以想象的,叛軍的士氣一下子大崩,低迷無比。

  也導致了,王國拿人命臨陣練兵的舉動,終于迎來了惡果。

  投奔他的羌人部落,不愿意再戰了。

  就連他麾下的嫡系兵卒,都人人面露厭戰的情緒。

  之前久攻不下不斷死人,如今又士氣大崩,誰還會惦記著攻下西縣后肆意掠奪的利益?連木門道這里都舉步維艱,還要面對西縣鹵城和歷城的城墻,到時候他們部落里還剩多少族人,是有命去劫掠的?

  王國無奈,只好下令讓各部修整數日。

  心里卻想著,將這些士氣以衰的兵馬調回去,換成留守冀縣的兵卒過來攻打西縣。

  這番算計,自然是深諳兵事的。

  只是很可惜。

  有些事情,一旦錯過機會了,老天爺就不會再給他機會了。

  因為他如果再繼續不計傷亡攻打西縣,漢陽郡恐怕就沒有了他王國的立足之地。

  占據漢陽郡北邊的馬騰,出人意料的崛起了。

  被李參鄙視為負薪樵夫、賤羌奴的馬騰,卻也因此得到了大部分東羌部落以及聚居于漢陽郡、安定郡一帶的氐人部落擁護。

  恩,原因得從大漢朝對及羌人的政策說起。

  漢武帝在河西之戰后,對羌人進行的是懷柔政策。

  將戰敗或者臣服的羌胡部落,劃分郡縣定居,以“大雜居,小聚居”的分布特點,進行分而治之。后來光武帝延續漢祚,定都于雒陽,朝廷對西北的控制力下降,各個種羌部落也開始大舉內遷。

  不僅隴山以西、河西以東的涼州諸郡被大量遷入羌人部落,隴山以東的北地、上郡、西河等郡乃至關中的三輔地區,都散布有羌人的安置地。

  原來的西北羌人,就有了“東羌”和“西羌”之別。

  內遷聚居在隴山東西、渭水流域的羌人屬于東羌范疇;而生活在金城郡、河西四郡、河首地區的羌人屬于西羌范疇。

  這成為了東羌群起擁護馬騰、前來依附的原因。

  首先,馬騰的母族,就出自東羌部落。

  從血緣關系上,雙方就有合作的基礎。而且剛好,馬騰如今占據的地方,就是朝廷內遷安置東羌的地方之一。

  其次,是馬騰出身于關中扶風馬氏,是大漢伏波將軍馬援之后。

  內遷的東羌,因為長期和漢人接觸,被華夏文明慢慢同化,對朝廷權威早就有了一定的敬意。馬騰有這一層祖上萌蔭在,東羌部落選擇依附他,而不是選擇韓遂或者王國,也是在情理之中。

  再次,則是馬騰的為人。

  由于其父失官早亡、家境沒落的關系,馬騰歷經貧苦生活,養成了賢良忠厚的性格。

  備受人稱贊尊敬。

  也讓人覺得,依附于他,會有“共富貴”的事情發生。

  是故,聚集于漢陽顯親、略陽縣一帶的氐人酋帥楊騰,以及六盤山(安定、右扶風和漢陽三郡的接壤處)一帶的興國氐人酋帥阿貴,也旗幟鮮明的站在了馬騰這邊。

  讓原先只有五千西涼從叛官兵的馬騰,一躍成為擁兵五六萬的大勢力。

  比起韓遂、王國兩人的勢力,都絲毫不遜色。

  對此,韓遂心里有些異樣,卻沒有什么擔憂。

  馬騰的崛起,對他沒有形成利益沖突。

  最先叛亂的羌人和擁護他韓遂的部落,都屬于西羌范疇。而且馬騰兵強馬壯后,也會兵鋒指向富庶豐饒的關中。

  但對于王國而言,則是極大的威脅。

  漢陽郡最富庶的渭水流域,他們兩個共同分據著呢!

  豐饒的土地,誰都不想和別人分享不是?

  王國自忖,就不想和馬騰分享。

  而且,馬騰麾下的兵馬多了,糧秣輜重等物,就變得匱乏了。如果王國和西縣拼個兩敗俱傷的話,馬騰會沒有生出擴大地盤的心思?

  恰好此時,韓遂及馬騰都派人來約定,請王國一起前去關中三輔劫掠。

  理由是馬上七月了,關中麥田即將豐收,正好以戰養戰。

  不然去得晚了,糧秣收割進了城里的官倉,想劫掠還得自運送糧秣。

  這個邀請,作為被推向為西涼叛軍首領的王國,根本無法拒絕。

  因為劫掠關中三輔,也是依附他的羌胡部落們,統一的心思。他如果不答應下來,這些依附的羌胡部落,就會轉去依附韓遂或者馬騰。

  反正跟誰都是叛亂,干嘛不跟一個能給自己部落帶來利益的?

  是故,王國即使恨不得生啃了華雄的肉,也不得不壓下心思,罷兵會冀縣,和諸多叛軍首領們商議出兵劫掠的適宜。

  也就說是,西縣在叛軍內部多方勢力博弈之下,竟然神奇的逃過一劫。

  除了雙方對壘消耗了大量物資糧秣外,兵卒及弓箭社都沒有什么大規模傷亡。

  這種詭異,讓火急火燎趕回來西縣的華雄,也詫然不已。

  和閻忠、張都尉商談了一夜,都想不明白王國是要玩什么詭計,索性就不管了。反正無論是什么詭計,亮出來以后也是水來土掩兵來將擋。

  他很忙,正絞盡腦汁的給朝廷上表。

  比如何如哭窮賣慘。

  會讓天子劉宏,覺得西縣的不被叛軍攻陷,是多么的不容易!

  比如如何表忠心!

  能讓天子劉宏覺得,他華雄是大漢忠直之士,是朝廷可以在西涼倚為股肱的良將!

  呵!

  :。:


  (https://www.dzxsw.cc/book/81182/511694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泽县| 安陆市| 青海省| 堆龙德庆县| 江华| 孝昌县| 宝鸡市| 辽阳县| 石狮市| 普兰县| 海安县| 眉山市| 内丘县| 辽中县| 遂昌县| 紫金县| 晋宁县| 双辽市| 克东县| 阜阳市| 扬中市| 宜城市| 蒙阴县| 南充市| 洪雅县| 襄城县| 龙泉市| 安新县| 凉山| 广昌县| 六安市| 安塞县| 大渡口区| 沅陵县| 内乡县| 海伦市| 澳门| 巢湖市| 高邑县| 孝昌县| 花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