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大唐第一廚 > 7.第7章

7.第7章


  是否讓莫文遠到興善寺學習的事情尚未談妥,鐵娘子李三娘卻與慧遠法師說好了特供素齋的生意。

  在經過給西市酒肆供餅之后,李三娘的眼光變得更加長遠,她深知做些零售生意雖然能夠滿足溫飽,卻不足以讓餅屋規模擴大,只有成為大供應商才能賺得更多。

  都說是為母則強,李三娘相較于一般婦人,本就更有商業頭腦,做起生意來更是一副錚錚鐵骨,現在又有了莫小狗莫文遠倆要養,她全身上下都燃燒著掙錢的熊熊火焰。

  慧遠僧人精通俗物,除了俗講之外,興善寺的油糧米面采買等一系列事務也是他負責,寺內的蒸餅自做沒錯,籠餅饅頭等卻都是別店供應,在盂蘭盆節過后,寺內就刮起“桃子饅頭”的旋風,他也品嘗過,確實好吃。

  光憑借這饅頭,便可給李三娘的店一個機會,競爭大興善寺的籠餅供應商,更不要說還有天賦卓絕的莫文遠在,慧遠和尚更是愿意賣好。

  李三娘知道機會來之不易,更是十二萬分的盡心,在與寺院眾僧約好八月頭試吃后,就帶倆小兒回家,開始琢磨素饅頭的內容。

  ……

  店內全素包子出的不多,有蘆菔餡、菘菜餡韭菜餡還有慈姑餡兒的,以上這些都是常見蔬菜,價格又便宜,李三娘將菜剁了之后加入葷湯,熬制餡料,明明是素食包子卻帶肉味,很受買家歡迎。

  但給僧眾做得包子卻不能如此,肉湯甚至雞蛋都不可入料,李三娘雖沒讀過佛經,卻也聽聞過“一切卵不可食”的告誡。

  在沒了肉湯與雞蛋過后,如何將素包子做的好吃,已成為難題。

  莫文遠對此倒有看法,他當庖廚時雖不是專門研究素齋的,卻知道全素宴的根本核心是將素食做得跟葷食一樣,也就是說,帶肉味的素餡料才是好餡料。

  眼看李三娘在灶前急得團團轉的模樣,他將好不容易攢滿的2000點花了出去,購買了《全素宴入門》。

  莫文遠:哎,要學會開源節流,等成了大興善寺的供應商,什么獎勵點沒有?埋藏儲存法就等下次吧!

  是夜,莫文遠閉上眼睛,意識沉入海底,進入廚神系統,他兌換的《全素宴入門》靜靜躺在“我的課程”里。

  這是他在獲得系統之后第一次購買學習資料,莫文遠很好奇,課是怎么上的。

  他念了一聲:“《全素宴入門》,開始學習。”眼前場景便為之一變,空蕩蕩的房間里多出了料理臺,煤氣灶,還有蔬果等一系列材料,更夸張的是,眼前忽現一頭戴高廚師帽,表情嚴肅的廚師。

  翻看菜譜后,他找到三道可用的菜,分別是“素排”“素漢堡肉”還有“無肉版京醬肉絲”,初級的全素宴中沒有素肉餡,不過,一旦知道“素肉”的做法,還怕弄不出餡料?

  他道:“先京醬肉絲吧。”

  一臉嚴肅的老廚師點點頭,料理臺上出現相應食材:雞腿菇、米酒、鹽、蔥、甜面醬、黑胡椒鹽等等。

  佛教不食五辛,蔥是不能放的。后兩者在這一時代并不適用,胡椒之類的辛香料雖然可以買到,但價格過于昂貴,放在餡料中實在有點小題大做,而甜面醬更不用說,現在還沒發明出來。

  不過,如果只是醬的話,卻可以取代,用豆醬或者醬清豈不更好?

  傳說中,醬是由范蠡無意中制得,在唐代已經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韓鄂的《四時纂要》秋令卷中就記載了多種醬的制作方式。魚醬、肉醬、蟻卵醬等平頭百信吃不起,但是豆醬卻已經深入長安百姓的生活中,西市上五文錢可以打一罐,灶上現在就有一陶甕的醬擺著。

  醬清則指從醬中提取的汁液,味道與醬油相似,但相較于普通豆醬價格更加高昂,用他來做調味料未免太過奢侈。

  想到這莫文遠嘆了一口氣:“任重而道遠啊!”他還想要把醬油、xo醬、豆瓣醬等的制作方法全部兌換出來,但看他換了素食后再度清空的獎勵點,只能望洋興嘆。

  他心說自己在現代時怎么不多學學如何制作基礎調料?廚房里用鍋鏟接老抽調味可爽?可惜他只會釀酒,做些加工過后肉醬,如何發酵黃豆,將其制成基礎調味品一竅不通!

  扼腕嘆息過后接著學習,素肉的重點是如何讓雞腿菇有肉味兒,高帽廚先將其炒軟,潔白的菇身上微微泛黃,隨后加入鹽米酒去腥,最后爆炒后調味。如何將起炒得軟硬適中,口感同肉相似是關鍵。

  雞腿菇包入醬汁,素京醬肉絲便制作完畢。

  他伸手撓撓下巴,心中有了主意。

  ……

  第二日,莫文遠提著小籃子幫李三娘跑腿,坊內雖有果蔬攤子,種類卻沒有西市齊全,再加上李三娘指明要買筍干,光德坊內的攤子可沒這什物。

  筍有春筍秋筍之分,夏日斑竹也產筍,嚼起來口感同嚼蠟,又味苦,無人想吃。

  儲存到今日的筍干都經過脫水處理,春日挖出來瀝水切片,在陽光下暴曬幾日,直至曬干筍片中的水分再收起來,放在干燥通風的環境中保存。

  儲存方式都差不多,但筍干質量卻有三六九等之分,故而李三娘遣莫文遠去買,她曾對林大娘說過:“我兒年紀尚小,對食材的敏感卻是天生的,論其好壞,就算是我都比不過哩!”

  眼下便是如此,貨攤的老板見莫文遠邁著小步子來了,臉上帶笑:“莫大郎來了?可是幫你阿娘跑腿?”

  莫文遠笑嘻嘻的,露出缺牙巴,他道:“要菇和筍干,不要外面的筍,要曬得更干好吸水的。”

  老板老神在在道:“菇要什么?白玉菇?香蕈?猴頭菇?”

  莫文遠盤算一下,白玉菇切絲后口感與雞腿菇相似,咀嚼起來很有肉的感覺,而香蕈也就是香菇,是李三娘常買的,切成丁后與吸飽了湯汁的筍干加入豆醬翻炒,褐色的醬汁顫巍巍掛在蘑菇丁上,鮮香誘人。

  他道:“香蕈與白玉菇。”

  幾分鐘后他領著一籃子食材搖搖晃晃往家去了。

  “阿娘,香蕈與筍買來了。”

  “擱臺上便是。”

  “供給寺廟的饅頭,可決定了?”

  李三娘道:“香蕈筍餡兒、桃餡、醬青炒冬瓜,還有菘菜餡兒。”她皺眉道,“就是單純菘菜餡味不夠濃,還要尋些蔬菜一起燙了才是。”

  “就不知有何蔬果味道與肉相似。”

  莫文遠道:“白玉菇啊。”

  李三娘萬萬沒想到會從他口中得到答案,嗯了一聲后猛地抬頭。

  莫文遠裝可愛咂嘴巴道:“前幾日阿娘做了,我和堂兄都說好吃,很有嚼勁跟肉一樣。”說著他還拿出一把白玉菇道,“阿娘,晚上想吃菇。”

  李三娘可沒閑心管晚飯了,羊肉豬肉多帶一股腥氣,她烹調時喜歡加入蔥段與醬清,如果用相同方式做白玉菇,會如何?

  想到這她就把白玉菇從莫文遠手上接過去道:“晚上做給你吃。”

  莫文遠道:“先用油炒一下,再加入料酒,汁水更多味更香。”

  李三娘哭笑不得道:“曉得了。”

  ……

  到了飯點,莫小狗與莫文遠坐在坐墊上,眼巴巴看向臺前。

  莫小狗:“嬸嬸做了甚?好香。”

  莫文遠隨口道:“肉吧。”

  莫小狗:“但以往做肉味可沒這么香。”雞肉羊肉還好,與后世口味相似,但沒劁過的豬總有股揮之不去的腥臊味,饒是李三娘用蔥蒜壓味,也揮之不去。

  但今日莫小狗卻聞到了一股清新的香味。

  莫文遠道:“許是換了別的肉。”

  莫小狗奇道:“莫非誰家跟耕牛死了?”

  不多時,一大碗黑乎乎的“炒肉”上桌,李三娘還切了筍丁放進去一同翻炒,用的油也是素油。

  素油即菜籽油,價格比葷油還貴,早在漢時,人們便開始嘗試素油提煉,而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也壓榨取油的記載。

  長安僧侶眾多,許多人又嚴守清規戒律,故而此地素油很有市場,無論是僧人還是富有的信眾都會購買。

  李三娘見素油價高,雖有些心疼,卻還是買了一甕。

  她心說,素肉包子的價得定高些。

  “開吃吧。”

  三人的筷子齊齊扎到裝滿“肉”的碗中,莫小狗也不顧燙,直接塞入口中。

  “唔——”

  他含糊不清道:“太好吃了!”

  “嬸嬸這是牛肉?”

  李三娘搖搖頭道:“是白玉菇。”

  莫小狗大驚:“白玉菇怎會有肉味?”

  “不,比肉還要好吃。”

  莫文遠也為其味感到驚訝,這年代的豬肉實在不好吃,相較之下白玉菇偽裝的肉絲味道更好。

  他道:“阿娘,這菜叫什么名字?”

  李三娘一錘定音道:“就叫素肉吧。”


  (https://www.dzxsw.cc/book/81069/443776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