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農(nóng)歷一月的長安并不溫暖,二更天不到,李三娘便從榻上起身,穿戴嚴實往堂前去了,廚房里吹著刺骨的過堂風,全家都在風聲里。
李三娘表情不變,只將背上的“包袱”取下來,她看眼睡得香甜的孩子,露出淺淡的微笑,右手拽幾下皮子,讓厚實的皮面將嬰孩的頭包住,之后攏了攏領(lǐng)口的布料,將他身上一層又一層的襁褓捂得更嚴。
請來的幫廚起得更早些,一更天時就開始忙活了,林大娘拎著一桶還沒調(diào)配的餡料進來,對李三娘笑道:“大郎還沒起?”
李三娘接過木桶道:“還睡著!彼虼揭恍Φ,“他倒是好,夜里不哭不鬧很給我省心!彼龑⒛就跋确诺侥_邊,又到旁邊屋子拿了幾顆菘菜。
菘菜就是現(xiàn)代的白菜,李三娘在房間內(nèi)存的是秋白菜,這種蔬菜比較好存放。小雪后收的秋白菜,長成后找個晴朗的冬日,讓溫暖的陽光將白菜中殘存的水分蒸發(fā)干凈,隨后將其收回室內(nèi)儲存。
冬日的長安溫度很低,存儲時要預(yù)防菘菜被凍壞,她先在地上鋪了一層稻草,隨后再把菘菜一顆一顆整齊排列在稻草堆上,最后再在菜上鋪一層稻草保暖,如此存法只要注意調(diào)控溫度,便能存到來年二月。
李三娘家做餅屋營生,在西市旁的光德坊有一個不大不小的院子,院前開了家店鋪,平日里多賣蒸餅和籠餅。
蒸餅由麥面所制,沒有餡兒,她家的蒸餅比走街串巷推著賣的小販還要厚實許多,而且在賣之前一直存在蒸籠里,拿出來時還熱乎乎的,在寒冷的冬日,小商販都愿意來她家買一塊厚蒸餅,揣在懷里暖烘烘的,能當手爐用。
籠餅和蒸餅不同,麥面里包餡兒,相較于其他家,她家的籠餅餡料多,味道好,街坊鄰居時常來她家買餅,即去西市的商人也會在入市前從光德坊的坊門口走過,帶幾個籠餅走。
她將菘菜過水洗了,撕去最外層的老葉子,隨后將其置放于砧板上,從刀架上抽出菜刀,菜刀被磨得锃亮,手起刀落,噔噔噔噔噔噔噔噔。
白黃相間的菜葉被切成一條條細絲,與生菜刨刨出來的菜絲差不多細。
被李三娘背著在上的小孩兒眼睛睜開一點縫,聽這聲音就知道美人娘又開始切菜了,他眼睛眨巴眨巴,發(fā)出“啊”聲。
李三娘道:“大郎醒了?等會兒給你喂米湯!
莫文遠心說,米湯可以放放,先讓我看下你怎么切菜的!他的腦中響起了機械音。
。廴蝿(wù):基礎(chǔ)刀法觀摩(0/1)]
。郦剟铧c:1]
他原本不過是現(xiàn)代一皰房小廚,意外事故死亡后穿到唐代,而且和那些穿到古代開疆拓土隨身攜帶超大金手指的穿越者不同,他的金手指很小,而且還要通過他做任務(wù)才能用的起來。
莫文遠閉上眼睛,默念開啟,一電子面板便出現(xiàn)在他眼前,廚神系統(tǒng)四個大字爍爍閃光。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摸索,他對廚神系統(tǒng)已經(jīng)有了基礎(chǔ)了解,廚神系統(tǒng)分為廚神養(yǎng)成系統(tǒng)與廚神輔助系統(tǒng)兩部分,養(yǎng)成系統(tǒng)中有橫貫中華國五千年的各種菜系,一旦他接觸到了其中的某種菜系,就會啟動“基礎(chǔ)美食課程”,在入睡后便能進入虛擬空間學(xué)習基礎(chǔ)課程。
而廚神輔助系統(tǒng)的內(nèi)容則更加多元化,從糧食儲存方式,到作物種植、嫁接還有醬料制作應(yīng)有盡有,目前為止他因為旁觀李三娘儲存白菜的方法出發(fā)了“基礎(chǔ)儲存課程”。
但是“基礎(chǔ)儲存課程”比較雞肋,現(xiàn)在解鎖的只有用稻草土法存放白菜,如果想要學(xué)習更多的課程,他必須用積分點兌換,最便宜的“埋藏法詳解”還需要2000點積分。
想到這莫文遠老氣橫秋地嘆口氣,心說以他現(xiàn)在的速度還不知道要積累多久才能到2000點。
積分方式很簡單粗暴,要不就是他完成日常任務(wù),要不就是他賺錢,一文錢一點,但考慮到他現(xiàn)在連三頭身都沒有長到,賺錢什么的都是浮云。
他還是老老實實觀摩學(xué)習吧。
莫文遠又“啊啊”幾聲,李三娘終于感覺到他想要從自己背上下來的決心,叫來了在門外揉面的林大娘。
她讓林大娘把莫文遠抱出去喂米湯。
說是米湯,其實是稠粥最上面的一層汁,白胖的大米粒擠在陶甕內(nèi),散發(fā)著誘人的米香,粥是一更天就開始熬煮的,現(xiàn)已進入了文火慢燉的環(huán)節(jié),林大娘用勺子撇最上面的濃汁,裝了滿滿一碗,吹冷了后一勺一勺往莫文遠嘴里味。
莫文遠沒有看成今日的基礎(chǔ)刀法,很悲憤,小嘴長得大大的,都要把勺子給吞下去了。
林大娘一邊喂一邊呵呵笑道:“大郎真有精神,吃得多,身體肯定壯實!
莫文遠吃著吃著,胃口被打開了,慢燉出來的稠粥別有一番天然風味,而濃縮整碗粥精華的米湯更是香甜,濃濃的米香沁入唇舌,讓他忍不住胃口大開,一口接著一口吞。
。廴蝿(wù):熟悉米湯熬制過程(3/3)]
[獎勵點:3。
無論是器具還是燒火方式,唐代同現(xiàn)代都有很大不同,又加之林大娘不欲他在火爐邊上多呆,每日莫文遠只有一會兒時間能看她熬粥,用了三日他才徹底搞清火如何控制。
有了三點積分入賬,他心情大好,終于不悲憤了。
莫文遠表示:=!
。
四更天時,鐘樓響鐘,宵禁結(jié)束,往外走的販夫走卒聚集在城門口,他們中偶爾還有趕著上朝的小官員。
絕大部分官員都居住在皇宮附近的坊內(nèi),他們光德坊中僅有小貓三兩只。
李三娘抱著莫文遠坐在店門口,小嬰兒僅有腦袋露在外面,細軟的頭發(fā)上戴著一頂小氈帽。
竹編蒸籠立在店鋪口的臺子上,石板面下是灶臺,干草、小木棍火柴堆積在一起;鹧嫘苄苋紵艋\里的蒸餅與籠餅發(fā)出好聞的麥香。
裊裊炊煙順著風向路中間飄,莫文遠眼見一票人朝店門口涌來,早高峰營業(yè)期來了!
人與人擠在一起,像是罐頭中的沙丁魚,一個挨著一個。
“三娘,兩塊蒸餅!
“三娘,今有甚籠餅?”
李三娘道:“有羊肉的、菘菜的、菘菜豚肉……”一口氣報出了五六種餡兒。
“來兩塊菘菜的!
“豚肉的幾文?”
莫文遠坐在阿娘懷里,一雙大眼睛提溜提溜地轉(zhuǎn),他還沒有出門過,每日能見的世面僅限于廚房與坐在店鋪內(nèi)觀望街上的景象。
見各式打扮的人來來往往,倒挺有趣。
身材健壯的胡屠戶大步走近店鋪,他邊對手上哈氣邊道:“大娘,五個羊肉饅頭!
莫文遠打了個小小的哈欠,他算是明白了,這年頭的饅頭就是包子,也叫籠餅,都是有餡兒的。
林大娘干活動作很是利落,應(yīng)過后便從胡屠戶手中接過布,將蒸籠里的饅頭包了遞給他,莫文遠看那些松軟的饅頭,心說他娘手藝真好,包的蒸餅尖頭肚圓,模樣大小都一樣。
胡屠戶接過饅頭便咬,一口下去,小半個饅頭都沒了,也不知李三娘用何種方式料理羊肉,肉質(zhì)鮮美多汁,一口下去還有迸濺的油花,油燙口,其中又混雜著羊特有的腥香,湊近聞令人食指大動。
胡屠戶趕忙吸了口油,才與李三娘議事:“今店內(nèi)來了兩頭羊,三娘看可要?”
莫文遠一邊搬弄胖乎乎的小手指一邊心道,要羊腿肉和羊油啊,羊腿肉剁碎做餡最為勁道,再加上蔥蒜、吸汁的冬瓜丁,羊肉切碎放入面餅內(nèi),等蒸熟后羊油化開,嘶——
李三娘看眼流口水的莫文遠笑著給他擦嘴:“怎流哈喇子了?”
胡屠戶也好奇道:“這是大郎?真是生了一副好相貌。”
小孩子長得好看無非就幾點,臉圓眼睛大,莫文遠這一世長相隨李三娘,大眼睛小鼻子小嘴巴,再加上皮膚雪白,小小年紀便如同畫上的金童一般,只要是見過他的人少不得夸一句好相貌。
但他自己對此倒是很不滿意,他心說長得像娘倒是無所謂,以后年紀大了,可別還長得細嫩,他可是要在廚房里顛鍋鏟的男人,電影中的廚神不都是硬派型男模樣,誰長得細巧?
還好他現(xiàn)在年紀尚小,看不出以后會長什么樣,只希望他年紀大一點后別再白嫩可愛,長得糙一點好。
李三娘道:“大郎眼睛隨我,鼻子嘴巴像他阿爺!闭劦皆缡诺睦删直穷^一酸,心情沉郁。
好在李三娘并不柔弱,暗自神傷一會兒后就同胡屠戶報道:“給我三只羊腿并羊下水,羊蹄羊血不要!
胡屠戶道:“可是要熬膏?我熬好送你便是,不勞煩三娘!备嗉囱蛴,內(nèi)臟熬制幾小時后可以得到一塊一塊的羊油塊。
李三娘道:“熬完膏后,下水我還有別的用處!彼蜃煨Φ,“你何時宰羊?我去挑幾只腿。”
胡屠戶的羊肉饅頭也吃完了,他用手背揩了一把油便道:“巳時二刻,到時帶只碗來,接點羊血回去!
三娘大大方方道:“我省的!
莫文遠聽的一愣一愣的,心說阿娘真彪悍,手起刀落剁肉、挑腿、看殺羊,樣樣全能。
而且……
他的心思活絡(luò)起來,從穿越到現(xiàn)在,他可還沒有出門過呢,既然都來了繁盛的唐代,怎么能不出門看看外面究竟有多精彩?
而且在路上,他說不定還能見到更多的新食品,觸發(fā)更多的廚師輔助技能,就連白菜儲藏法都算是輔助技能了,殺羊難道不算?
莫文遠的眼中有兩團火焰熊熊燃燒,他軟綿綿的小手在李三娘肩膀上拍拍。
阿娘!阿娘!看我!
帶我一起出去呀!
繁華大唐我來啦!
(https://www.dzxsw.cc/book/81069/443776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