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十章
有個很會破案的英國佬跟他基友說過一句著名的話:“當你排除一切不可能的因素,剩下的不管多難以置信,都是事實。”
顧樹歌很嚴謹地用排除法,得到了真相,覺得特別感動。
沈眷是個很溫柔的人,顧樹歌從沒有見過她有過幅度特別大的動作,連算計商場上的競爭對手,都姿態優雅。可是為了她,她已經做好跟惡鬼戰斗的準備了。
她想原來現在連鬼的生存環境都這么艱難了,她也要多學點本事,總不能拖后腿。能不麻煩姐姐就不麻煩她了。沈眷很忙的,那么大的集團要她一個人管,她還是不要給她造成負擔了。
顧樹歌想著,又朝沈眷身邊坐得近了一點,把頭探到書本上方。幸好沈眷看不到她,也就沒有被擋住視線。
沈眷看書很快,顧樹歌學習能力很強,竟然也跟上了她的速度。
帶著學習的心態,書里描述的慘狀也不那么可怕了。編寫這本書的人大概有些促狹,行文風趣,用詞簡明,一些基礎概念的講述很深入淺出。
魂魄是人死亡后離體的精神靈氣,承載人類的思維情感。魂魄離體會下黃泉,審判一世功過善惡,衡量獎懲,確定下一世輪回的去處。
而逗留人間的亡魂,就是鬼了。
按照那本書上的說法,亡魂成鬼,一般只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比較常見的,執念化就。簡單講就是亡者有很大的執念,執念凝成了魂體,使他留在人間。而失去肉身后,魂魄飄渺無依,神智薄弱,意志稍差點的,甚至會直接被心魔控制。再加上失去性命,肯定有天大的怨氣。怨氣堆積,不能調節,不出兩三天,鬼就會被惡念控制成惡鬼。
惡鬼如果傷了凡人性命,那就會變成厲鬼。
一旦成了厲鬼,背上業債,就只剩下被僧道或是地獄來使打得魂飛魄散一條路了,不能再入輪回。
看到這里,顧樹歌就明白為什么在寺外,她會產生那么多邪惡的念頭了。成鬼之后,本來就是會產生惡念和心魔的。
只是不知道是沈眷讓她神思清明,還是那枚符袋起的功效。
從沈眷自她遺體上拿走符袋,顧樹歌就猜到這枚符袋肯定不尋常。然后今天,燕京這么多聲名在外的寺廟,沈眷都不選,偏偏跑了老遠的路,去到那座深山老林里的廣平寺。顧樹歌就猜測符袋和廣平寺應該有什么聯系。興許就是寺中某人所贈。
接著往下看,亡魂成鬼的另一種情況,是被魂魄被法器禁錮,下不了黃泉,就變成了鬼。上古之時,人間靈氣充裕,修士遍地,各式各樣的法器時常能見,禁錮魂體的法器只是很平常的一種,但后來,靈氣散去,凡人不能修煉,法器也就漸漸少了,到現在已經很多年沒有現世過了。
顧樹歌看完兩種情況,就把自己進行對號入座了一下。她覺得應該是前者吧。她對沈眷的執念可深了。如果執念可以用想念來衡量,她這四年的執念,都可以裝滿整個太平洋了。
雖然,真正對面沈眷時,她其實連跟她對視都不敢。
不過跟那枚符袋應該也有關系。她回想起來,昨天在事故現場,遺體被搬上救護車時,有一股力量吸引著她跟著遺體走。而沈眷把符袋拿走后,那股力量又出現了,驅使她跟著沈眷走。
兩次情況綜合起來,她應該既不是被自己的遺體吸引,也不是被沈眷吸引,而是有什么神秘的力量驅使她跟緊符袋。
顧樹歌的邏輯很清楚,她思考問題的能力一直很強,有些之前忽略的東西稍微一聯系,就串起來了。
她一邊思考,一邊還在繼續看書。
沈眷看完一頁,翻過去。書的排版是豎行,從右往左讀,是古代人的書寫閱讀習慣。顧樹歌讀了大半頁,突然間,凝住了。
還魂術三字,映入她的眼簾。沈眷捧書的手也抖了一下。顧樹歌明顯地感覺到她的呼吸都停滯了兩秒。
如果能還魂,她就能變回人,就……不用擔心以后再也見不到沈眷了。顧樹歌心跳急促,她忙鎮定心神看下去。
還魂術是佛心宗的秘法,魏朝時,蕭氏皇族的一位王爺喜歡四處行善做好事。有一回出京賑災,遇到一孩童,魂魄離體,成了具走尸。蕭王爺用了這還魂術,將孩童魂魄喚回,從而積了大功德。
至于皇族中人,怎么會這秘術,就不得而知了。
但還魂術就此流傳了下來。
接下去就是講還魂術必備的一些條件。顧樹歌往下看了一句,就被兜頭潑了盆冷水。
首要條件,就是遺體完好。
她的遺體肯定不完好,那么厲害的撞擊,身體內部的五臟六腑,肯定都撞壞了,腦部的情況也不好。
才燃起的希望,瞬間就被撲滅。顧樹歌死后,根本沒想過能還陽,看到還魂術的驚喜,簡直是把她的整片天空都點亮了。可驚喜撐不到三分,就黯淡無光,宣告破滅。
顧樹歌失落地看向沈眷,想要尋求安慰。沈眷的臉色很沉凝,但她仍在繼續往下讀,并沒有放棄。
顧樹歌抿了抿唇,學著沈眷的樣子,把失望都放到腦后,也繼續看下面的內容。
還魂術的要求很苛刻,首先遺體完好,然后魂魄完好,二者都不能有損壞,接著離體時間不能超過十二個時辰,也就是二十四小時。再接著點還魂燈,念還魂咒,召回魂魄,附回肉體,最后還要以靈氣養體固本。
她不止第一個條件不符合,離體不超過十二時辰也不符合,她是昨天中午沒的,不用細算也知道,早就超過十二時辰了。然后這本書里對還魂燈怎么制作,還魂咒怎么念,也都沒有記載。至于最后那一步靈氣養體,作為現代人,靈氣她只在電影小說里看過,現實生活里,聞所未聞。
一綜合下來,除了魂魄完好,其他的,沒有一個能做到的。顧樹歌也沒那么失望了。這跟考試的時候,考九十五分的人會比考九十九分的人坦然是一個道理。
差距大了,連想都不敢去想,當然也就說不上遺憾不遺憾了。
“小歌。”
顧樹歌條件反射地坐直身體,看向沈眷。
沈眷不能像昨晚那樣,準確地找到她的位置。她的目光在空氣里找尋了一圈,像是在找她在哪里。
顧樹歌在她說話前,先開了口,安慰道:“沒關系,我們還能想別的辦法。”
沈眷當然是聽不到她的聲音的,她停了三秒鐘,說出了跟顧樹歌一樣的話:“肯定有別的辦法行得通,我們不能放棄。”
顧樹歌忍不住笑了起來,點頭:“嗯!”
她們互相安慰打氣后,繼續往下看。
這本書講得很雜,有點像那種民間怪談。什么都說一點,什么都不會講述得很詳細。大多數都只是潦潦的幾語帶過。
說完了還魂術,它就開始介紹怎么溝通亡靈。
沈眷讀了五個小時,每一句都仔仔細細地讀下來,反復琢磨。到十一點半,她停下時,剛好把整本書全部看完。
她把書藏到抽屜里。然后打開從廣平寺帶來的那只黃色布袋,拿出了香燭、符紙,又拿出好幾本經書。那布袋特別大,東西放得都鼓起來了。
顧樹歌都懷疑沈眷是不是把寺里能找到的東西都買了一份回來。她拿完香燭符紙之類的小件,還拿出了兩個銅制的燭臺,一個小香爐。
顧樹歌看看沈眷,抿嘴笑了一下,她把頭鉆進布袋想看看里面還有什么。可惜布袋里太黑了,她看不清,于是又把頭拔了出來。
沈眷在幾本經書間翻找了一遍,拿出其中一本。顧樹歌瞄了一眼,是《地藏菩薩本愿經》。《本愿經》是講因果報應,勸人棄惡揚善的。能滌蕩心魔,喚醒亡靈的神智。
顧樹歌一看,就知道了,沈眷想要嘗試讓她現形。
她深深吸了口氣,緊張起來。
這種事情是第一次做,以前聽都沒聽過的,顧樹歌很怕不成功。她擔心自己太緊張,會配合不好沈眷,于是就勸自己放松。
她吸氣呼氣了好幾輪,總算把緊張的情緒消減下去。
“我感覺到你在了。”沈眷忽然說。
她精準地找到了她所在的位置,筆直地望過來。顧樹歌看了眼墻上的鐘。時針與分針都剛好指向十二。
沈眷笑了一下,笑容溫柔和平和:“你還在,真好。”
經她這一笑,這一句,剛剛緩解的緊張又回來了,甚至變本加厲。顧樹歌像是零件都生了銹的機器人,僵硬地點頭:“我也覺得很好,我還能看到你。”
她一說完,就連忙捂住自己的嘴。后半句太泄露她的心思了。她一緊張,就說漏嘴了。
她忙盯緊了沈眷的面容,見她的神色沒有任何變化,才松了口氣。還好,沈眷聽不到。她那么聰明,這樣顯露心意的話,肯定一聽就能明白弦外之音。如果沈眷知道了她的心思,該多困擾呢。
沈眷哪里知道她一下子想了這么多,她能感覺到顧樹歌存在的時間不長,于是抓緊時間說起了正事:“你就站在那里不動,我想試試能不能看到你。”
顧樹歌也正經起來,點點頭:“好。”并且坐得端端正正的,在心里默默祈禱菩薩神明的保佑。
接下去的儀式并不復雜,甚至還出乎意料的簡單。
沈眷點燃了香燭,分別插到燭臺和香爐中,然后朝向東方,念了一段《本愿經》,接著她點燃現形符,在符紙即將燃盡的時候,朝著顧樹歌的方向,說了一聲:“現。”
時間好像停止了。沈眷和顧樹歌都一動不動,看向對方所在的位置。
一秒,兩秒,三秒……一分鐘過去。
沒有任何變化。
顧樹歌沒有顯形。
她們失敗了。
顧樹歌失望,肩膀輕輕地低落下來。但她并沒有氣餒,失落了一會兒,就振作起來,回憶沈眷剛剛的步驟有沒有跟書上描述相左的地方。畢竟是第一回,因為生疏而弄錯細節也很正常。結果,想了全過程,發現沒有。沈眷每一步,都做得很精準。
相對于顧樹歌的失望,沈眷的神色沒有任何變化,既沒有失望,也沒有沮喪,只是稍微有點沉凝。她把注意力放到了香爐上,拿起香爐看了看,思索了一會兒,把那三炷香拔了出來,將香灰倒在地上,然后用手把香灰表層撫平。
顧樹歌看著她的動作,很快就明白她的用意了。
那本書里的辦法,鬼能在香灰上寫字!
(https://www.dzxsw.cc/book/81017/443219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