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偶遇
玉帝眸光微閃,輕咳一聲說道,“篆神錄并沒有大的變化,除卻宓妃、大羿,還有利風和夢尚在。”
“只剩下四神?”這個消息讓嫦娥大吃一驚,她記得上次查看篆神錄時,上面還亮著七位神名,這短短七百年究竟發生了什么,怎會有三位隱神離世?
篆神錄正如其名,是記載了一千二百八十一名上古神族的名冊。也是靠著這份名冊,仙族才能對神族有的放矢,不然追捕隱神的工作無異于大海撈針。
不過這篆神錄世間獨一無二,就連仙族知道它存在的都屈指可數,那又是誰能在短短七百年間精準地找到藏匿在三界內的三名神族,并且還有能力將他們都殺死呢?
還有消失不見的宓妃。
當年兩人在密林拼殺數日,嫦娥用盡手段也只能重傷宓妃,最后還不慎中了宓妃的暗算,被她偷襲得手。昏迷前,嫦娥好像看到同樣身負重傷的宓妃想要一劍殺死她,卻因為傷勢太重踉蹌幾步便倒地不起。
待嫦娥醒來后,已是七百年后。青鳥說是在圣域附近發現奄奄一息的她,幸運的是這一次昏迷的時間不長,想必那宓妃的神力自神魔之戰后已然耗損甚重。而嫦娥更在意的是,她居然是在昆侖山腳被發現的,沒人知道究竟是誰將她從密林帶出并送到昆侖。
聽青鳥之言,當時的她虛弱不堪,便是凡人也能輕易要了她的命。這個人若想害她,在密林便能神不知鬼不覺地殺了她;可這人若是想救她,為何不將她送至圣域中?難道是怕圣域認出來?那這人究竟是敵是友?宓妃的消失也是這人的手筆嗎?她究竟藏在什么地方?
至于大羿……
嫦娥心中一嘆,努力不去回想那些痛苦的記憶,深深幾個呼吸,嫦娥平靜地對玉帝說道:“小仙打算去最后見到宓妃的地方看一看,望陛下恩準。”雖說天廷肯定早就派人將那密林挖地三尺地排查過一遍,但嫦娥直覺想要知曉宓妃的下落,還是得她親自去一趟,或許有什么線索是別人沒有注意到的。
玉帝隨意地揮揮手,不甚在意地說道:“這些事你自行安排便是,不用問朕。”
見玉帝同意,嫦娥正欲轉身告退,卻又聽玉帝說道:“廣寒宮中的吳剛,你……罷了,此事日后再說,你先下去吧。”
嫦娥神色不改地離開皇極殿,心中卻對玉帝最后的欲言又止感到不解,是想讓她把吳剛的事情處理了嗎?但處理罪囚不該是由有司處置,怎會由她出面?還是說吳剛與隱神有牽連?不過這似乎也說不通,若真是與隱神有關,玉帝豈能讓吳剛安安穩穩地在廣寒宮砍樹?
可一想到今日談話間玉帝對于追捕隱神一事流露出的拖延態度,嫦娥又有些遲疑。她對玉帝了解不深,但在追捕隱神這件事情上,玉帝的態度一向是積極的。所以如果玉帝對于追捕隱神之事立場沒有變化,那么先前在殿內玉帝表現出來的不耐,就是對她不滿?
如果是因為這個原因,那她還真的是一點怨言也沒有啊……
想到這兒,嫦娥臉上不由自主地泛起一絲苦笑。
嫦娥腦中想著事,便有些心不在焉,連前方來人都沒有注意到。她走得極快,來人似是來不及躲閃,兩人正正好撞上。
“抱歉,沖撞了仙駕,還請仙君勿怪。”嫦娥尷尬地連聲道歉。她想到過于入神,若不是對方抓緊她的手腕,恐怕她今日就要在皇極殿前大出洋相。
“無妨。”說話的是名男子,他的聲音醇厚悅耳,有股常年發號司令的上位者特有的威嚴感,“仙子可有受傷?”
或許是怕她跌倒,男子抓著她手腕的那只手用了幾分力道,兩人間的距離也過于靠近,呼吸間嫦娥甚至能嗅聞到男子身上的淡淡河水氣味。這讓嫦娥很不自在,她下意識地想要掙開男子的手,卻不想男子卻抓得更緊了。嫦娥錯愕地抬頭,一張俊美非凡的面孔就這么印入她的眼簾。
這是一位儀表堂堂的年輕仙君,高大的身形便是在女仙中顯高的嫦娥也不得不仰視他。他一身黑衣甲胄,想來是天廷的武將,不過男子周身散發的書卷氣沖淡了一般武將特有的殺戮感,加之他臉上帶著的淡淡笑意,倒有幾分文官的儒雅隨和,只是眉眼間毫不掩飾的凌厲顯示出他久居高位的威儀。
但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將,此刻緊抓著女仙手腕不放依舊不妥。
好在男子在嫦娥的示意下立馬就松開了她的手,嫦娥趕緊后退幾步。男子的動作雖讓嫦娥感到不快,但事發突然,嫦娥認為這大庭廣眾之下男子也不會是有意為之,不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己有要事在身,遂整理外袍后言道:“多謝仙君,告辭。”言罷,轉身急急而去。
這男子便是天廷赫赫有名的司法天神楊戩。他的臉上一直保持著先前的笑容,但是眸光卻冷似冰,就這么望著嫦娥離開的方向動也不動。過了許久,久到殿外的仙侍們都忍不住偷偷打量楊戩,他才冷哼一聲,面無表情地轉身踏進了皇極殿。
嫦娥,我們來日方長。
皇極殿內安靜得一絲聲音都聽不見,楊戩看向玉帝,此刻他坐在御座上凝神思索,向來不輕易顯露情緒的臉上看起來疲憊不堪,左手一直無意識地摩挲著一塊翠綠色的玉牌。直到楊戩在御案前站定,玉帝才仿若驚醒般收斂神色,輕咳一聲道:“回來了?有什么發現?”
日前有巡值靈官發現黃河附近有妖族出沒,接此奏報后玉帝極為重視,他一向視妖族為眼中釘,奈何因為當年誓約的束縛讓他無法將妖族連根拔起,這么多年也只能暗自等待時機。這一次如果查實真的是妖族偷偷離開妖域潛入凡間,那么他就有了一個合適的理由可以問責妖皇,若再運作一番,說不定就是個一了夙愿的大好時機。
楊戩雖然在天廷任職不過幾百年,卻也清楚玉帝對妖族恨意至深,他去凡間幾日,將黃河上下游全部查探了一遍,確實發現了有異族出沒的痕跡,只是這些痕跡卻并沒有指向妖域。就算是哮天犬也沒辦法確認留下這些痕跡的妖族的位置,他只能先安排人在那附近日夜監視,以期能有所得。
聽完楊戩的匯報,玉帝心生不悅。倒不是不滿意楊戩的能力,只是對這個結果玉帝心有不甘。但轉念一想,這世間能逃過哮天犬鼻子追蹤的妖族,能力非同一般,在以能力為尊的妖族地位肯定不低;他行事如此小心翼翼,必然是所圖甚大,就暫且再等等,總會有新的發現。
心中有了計量,玉帝的神色也松和幾分,他看著楊戩,語帶欣慰地贊道:“你做得很好,這一趟辛苦了,你好好休息,那邊若有動靜,立刻來報。”
楊戩拱拱手,想著方才在殿外遇到的嫦娥,若無其事地問道:“聽聞圣域的嫦娥仙子已經到天廷任職,如今是廣寒宮令?”
玉帝點點頭,說道:“西王母性子雖然偏執,但教出的弟子還是有幾分能力。”卻又不知想到什么,玉帝的臉色忽地變得有些難看。他擺擺手,轉頭又說起了別的事情。
玉帝的變化楊戩都看在眼中,他口中應和著玉帝的問話,心中卻想起別的事情來。
西昆侖名義上雖受天廷管轄,但西王母乃洞陰之至尊,三界內地位尊崇,且西王母本身也不是甘于平淡之輩,與玉帝常有爭執,因此天廷與圣域間素有嫌隙。
這一次西王母突然將門下弟子全都召回閉關,卻又獨獨讓嫦娥作為圣域使者來到天廷,這突兀的舉動不由得楊戩不多想。
更何況有些事外人不知,統管三界靈官的真君殿卻清楚,幾個月前西王母曾來天廷與玉帝會晤,沒人知道兩人具體說了些什么,楊戩卻知道這場談話的結果是兩人不歡而散,幾個月后西王母就對外宣稱閉關,并遣嫦娥來天廷。若說其中沒有關聯,楊戩是不信的。
對于西王母,楊戩從來不曾因為她是位女仙就看輕她。相反,她的威望和手段讓楊戩覺得無論她生出什么心思都十分正常。在權力面前,只有強弱之分,沒有男女之別。
所以西王母所稱的閉關在楊戩看來不過是障眼法——倘若真的不再戀棧權勢,又何必派出自己的得力干將到天廷呢?
但楊戩沒料到的是玉帝看起來毫不在意,甚至讓嫦娥做了這廣寒宮令。倒不是這廣寒宮令有多重要,司令月華聽起來厲害,但說白了也不過是監督月華是否依著常例正常散播凡間罷了。可這廣寒宮地勢偏遠,獨在一處,若是嫦娥圖謀不軌,真君殿想要第一時間發現異常恐怕不是那么容易。
只可惜玉帝旨意已下再無轉圜,不然楊戩定會想法子讓玉帝重新再議。
(https://www.dzxsw.cc/book/80864559/3161783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