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但行前路
【黃銅鎖(清)】
價值:300金幣
三件東西加起來差不多有1萬金幣了,算是意外之喜了。
當下給老漢稱量一番,“三件加起來一共5斤不到,4.7斤。”
“那這一斤能給多少錢?”
“老人家你這黃銅的成色很好,可以給到一斤1.5元。”
這是收購站里對于黃銅的最高定價了,其實這些的黃銅真按站里的標準算,只是0.9~1.1元一斤的水平。
但是,這三件是古董,李學文收上來肯定不會登記在冊,而是收進自己的口袋里。
所以,他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給出自己最大的誠意。
老漢頓時大喜,連連感謝李學文。
算是一次皆大歡喜的交易,雙方都得到了令自己滿意的東西。
從兜里掏出7.05元付給老漢,老漢鄭重的接過,一雙渾濁的眼睛放出光來。
“小同志,多謝,多謝,這下家里幾個孫兒也能吃頓飽飯了。”
李學文正欲離去,無意中瞥到老漢身后的供桌,只見上面擺放著兩個牌位。
待看清牌位上的字后,李學文身體輕顫。
“先男言益軍之靈。”
“先男言益民之靈。”
原來,老漢的兒子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樣去上班了,原來造成兩個兒媳面色悲苦除了日子苦還有其它原因,原來老漢說的不在身邊,竟是再也無法相見......
李學文剛邁出的腳懸著半空,心里忽然覺得有些不是滋味。
“小同志,怎么了?”老漢見李學文突然停下了腳步,疑惑地問道。
“老人家,有件事我給忘了。”李學文把邁出的腳收回,拍了拍腦袋,隨后把老漢拉到一角。
“老人家,這次咱們收購站為了獎勵第一個主動為國家做貢獻的居民,特地拿出2斤棒子面出來作為獎品。”
老漢驚喜無比,左右看了看,“小同志,我不是排在呂亦民后面嘛?怎么我就成了第一個?”
李學文呵呵一笑,“老人家,不妨告訴你,他的銅不是什么正規渠道來的,上交給收購站算是將功贖罪,不作數。”
李學文從軍綠色小挎包中拿出一個布袋,“老人家,你拿個罐來裝棒子面。”
老漢動作迅速的取了個陶罐來,接住李學文從布袋中倒出的棒子面。
看著黃澄澄的玉米面不斷倒入陶罐,老漢眼里閃爍著一抹淚光。
“小同志,你們收購站的領導真是太好了,回頭我要組織群眾多去貢獻。”
“老人家,這獎勵的名額只有一個,你拿到后切莫對其他人說起,免得后面有人拿不到來收購站鬧。
到時候,領導第一個問責的就是我,我的工作可就保不住了。”
老漢連連點頭,“不說,關于獎勵這事兒我保準爛在肚子里。”
老漢是個懂得感恩的,而且,說出去對他自己也沒有好處,平白得罪收購站,其它沒得到獎勵的人也不可能從他這里分到糧食,不會記他的好,反而還會嫉妒他得到了糧食。
百害而無一利!
李學文心中考慮良久,才做出這個決定,如果是在收購站里把古董收上來,他付了錢就了事。
但是現在看到老漢家里的情況,再加上三件黃銅古董的價值接近一萬金幣,李學文怎么都無法做到無動于衷。
而且只是2斤棒子面,不是十斤百斤,就算事后老漢說漏了嘴,事情鬧到收購站去,也不會對他有什么影響,汪樹成自會為他掩蓋。
看著老漢小心翼翼的把陶罐藏好,李學文心情愉快的告別老漢,準備找郭澤會合。
他本來以為10斤黃銅的收購任務需要費些功夫才能完成,結果碰到了呂亦民這個好心人。
李學文出了大雜院,將10斤黃銅廢件固定在后座上,隨后騎車前往郭澤負責的街道。
等李學文找到郭澤時,他正和一大媽在討價還價。
大媽苦著臉,和郭澤打著感情牌,又把一旁身上打著補丁的孩子拉過來,花費無數口水,只是為了讓郭澤把定價往上提一分錢。
郭澤滿臉無奈之色,他們收購站對于廢品的定價從來不會惡意打壓,該是什么等級的廢品就該是多少錢。
這都是有數的,需要登記在冊,回頭會有專門的職工查看賬冊,如果給高了,是會影響站里對相關職工的評價的。
婦人見郭澤油鹽不進,最終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郭同志,我之前還到你那里賣過廢品呢,我這么支持你的工作,你真是一點也不講舊情。”
“大媽,在收購站里,到誰那里賣廢品都是一樣的,都是給國家做貢獻,怎么就成了幫我呢。”
郭澤笑呵呵的接過大媽手里的小銅片,給她放秤上稱量。
“大媽,您這紫銅片一共0.2斤,紫銅收購站里給的價格是2元一斤,算下來您能拿4毛錢。”
大媽面無表情的接過,浪費不少口水才掙這么點,讓她難受至極,當下拉著小孩轉身就走。
郭澤擦了擦臉上的汗,顯然他應付大媽也不輕松。
這時,他才看到躲在一旁偷笑的李學文,“好啊,你小子,不干活在這偷懶,專門來看戲是吧?”
郭澤表情忿忿。
“郭哥,我完成任務了。”李學文指了指二八大杠后座上的廢銅件。
郭澤看著二八大杠后座上的廢銅件,頓時驚喜莫名。
“你這是去工廠那邊了?這么多邊角料廢銅,這些加起來,咱們能省多少功夫啊!”
站里的任務是回收10斤的廢銅,他今天費勁巴拉的才從大媽這里弄來0.2斤的紫銅,按照這個進度,想要完成任務得外勤至少半個月的時間。
“沒有,我就在先前的那條街上收來的,剛好碰到一個急著出的男人。”
李學文當即把剛才和呂亦民扯皮的遭遇說了一遍,讓郭澤忍俊不禁。
“學文,這件事你處理得很好。”郭澤拍了拍李學文的肩頭。
按理說呂亦民的行為已經違法了,只要向工廠舉報,呂亦民的下場會很慘。
但是舉報了,這些銅最終會被工廠那邊追回,二人再想要完成收購站里的指標就得靠著時間苦熬了。
如果不是家里困難,誰會做這種鋌而走險的事情呢?
二人都不是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對于呂亦民的事情,打算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https://www.dzxsw.cc/book/80863682/2085319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