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chapter74
chapter74
陳觀南走進自己的辦公室, 隔著一面玻璃墻看到顧燕清的辦公室一直亮著,打印機也在努力工作的聲音。
他想起有個外語文獻需要跟顧燕清借一下,便去敲了他的門。
顧燕清正對著電腦凝神,聽到他的來意, 指了下快被壓垮的書架說道:“在第三層, 你自己找吧!
陳觀南找到自己要的資料, 不由問道:“還不回去嗎?”
顧燕清一堆事沒忙完, 疑惑抬頭:“怎么了?”
陳觀南眼神示意了下外面,沒說話。
“嗯?”顧燕清沒明白, 但順著他示意的方向撥開百葉簾的兩片掃了一眼。然后看見他女朋友坐在外面,正低頭看手機, 側臉被一縷頭發遮住。
漂亮的模樣引起圍觀。
他心里一動, 回到辦公桌后關上電腦,拿起手機和車鑰匙, 對陳觀南說:“我回去了,有事明天說!
陳觀南了然地點點頭,看到年輕情侶身體毫不避諱地碰著,輕輕地抱了下, 然后一起走出玻璃門。
驀地, 他自己的心情也被擊中了一下。
顧燕清朝葉校走過去, 步伐略快, 葉校站起來在快被撞到時,伸手摟了他一下, 又快速松開。
顧燕清幫她拿了沙發上的電腦包,“怎么來這了?”
葉校仰頭看著他, 問:“我不可以來你這一層嗎?”
顧燕清不是這個意思, 問:“為什么不進去?”
葉?此, “我進去,你大概沒法工作了吧!
有同事走過,顧燕清沒說話,一起走入電梯。
電梯里也有人,葉校用空出的手拿出手機帶了幾個字,給他發過去。
【我今晚陪你睡覺,好嗎?】
顧燕清凝眉看手機,依然沒回復。
葉校在看他,只不過被他回視的那一眼,有點嚇到了,因為他眼底的情緒不怎么對。
電梯不斷向下,中間有加班的同事進來,喊了一聲“顧記者”
顧燕清舒展著眉目,與人聊天。
葉校偏開視線,向下移,看到拎著她電腦包的右手,食指沾了墨汁,他辦公室的打印機一直是自己換墨盒,壞了有一陣子,忙得沒來及報修。
只有黑色的一點,掛在秀窄的指尖。
她的臉頰有些許浮熱,聽見顧燕清和那個臉生的同事閑聊幾句工作上的事,不知不覺她的耳尖也有點熱了。
剛剛發的那幾個字,說的就只是躺在床上,陪他入睡,但是表達出來好像有歧義。
但是她不打算解釋了。
到了一樓,和他說話的同事先一步離開。顧燕清幾乎是瞬間把她拽過來,葉校鼻尖撞到他的手臂,又小聲提醒:“有監控啊!
于是,顧燕清沒再有任何動作。
“吃飯了嗎?”
“吃過了!
“還想吃宵夜嗎?”
葉校彎彎嘴角,“回你家吃嗎?”
“可以!
葉校站在門外,被他盯著輸密碼!芭尽钡囊宦,廊燈亮了一溜,葉校換好鞋子去抱他,手還沒抬起來,脖子上卻迎來一只溫熱的手掌,顧燕清掐住了她。
他一言不發。
葉校身體貼在墻上,被迫仰起下巴,承受著落下來的吻,密不透風,帶著兇意。
襯衫和手表被摘掉,掉在地上。
他們并沒有在走廊停留太久,這個地方經歷過太多兩人忽然而來的激情。顧燕清彎腰把她橫抱起來,進了臥室。
單面反光的鏡面上,似有黑色的墨點,掠過優雅的山脊線,撫慰風雨,溫柔又殘虐。
但仔細觀察,墨點已經被洗掉,是他的手指。
葉校用力咬緊牙關,可破碎的聲音還是從唇縫溢出來。她低下頭看他的發心,虛張聲勢了那么久,倒頭來宵夜是她自己。
葉校被咬的有點痛,狠心拍了下他的后頸,“我們這樣……”她輕輕嘆息。
“這樣如何?”顧燕清的唇從她身前移上來,含著她的耳垂。
葉校感受到癢意,懶洋洋地發笑:“為什么一見面就這樣?”
顧燕清看著她,“嗯?”
葉校自問自答,“也很合理!
顧燕清輕啄她的嘴角,接著問道:“感覺好嗎?”
葉校抱住他的腰,一見面就恨不得把自己貼在對方身上,把他拆了吞進肚子里。原來不止她一個人有這種感受。
這是愛一個人的表現,還是饞一個人的表現?她分不清。
“我說陪你,是真的睡覺啊。”她解釋,真的不只是圖他的身體。
顧燕清動了動,觀察她凝著眉,“不是正在睡?這個睡的姿勢不舒服嗎,要我出去點嗎!
他真的變壞了。
……
后來洗完澡,顧燕清已經躺下了,眼皮闔著,薄被蓋到腰腹。
葉校護完膚鉆進被子里,莫名覺得他被碎發遮住額頭的模樣很乖。
“要睡覺嗎?”她想睡了,做完很累,但是又怕自己太快睡著留他一個人孤單。
顧燕清低低地“唔”了聲,沒再開口,似乎被困意侵襲。
葉校不知道是真是假,她伸手把顧燕清攬到自己懷里,輕輕地摸了摸他的頭發,“晚安。”
她希望他能睡個好覺。
葉校隔天很早起床。
她只睡了四五個小時,走到工位上的時候還哈欠天。
要戀愛,兼顧伴侶的狀況,還要忙碌工作和自己的生活,在時間上其實是有點緊的。
之后的一周她都沒能去顧燕清那過夜,抽了兩天時間回家看父母,陪葉海明檢查身體。
葉校臨離開家的時候,葉海明小聲念叨著,“你工作好了,再談個男孩子,就齊活了。”
葉校跟爸爸開玩笑:“你們想得還真多!
葉海明不好意思地笑笑,怕自己說多了:“好好好,我不說!
葉校這次回家跟顧燕清提前說了。
他有意陪葉校一起去看她的父母,作為男朋友,分手的時候就算了。但是重新在一起后,于情于理他都應該去看望。
只是兩個人的時間湊不到一塊,葉校笑了笑調侃,“干嘛啊,你趕著去盡孝嗎?”
這話很正常,但聽著又不像好話。
顧燕清卻盯著她問:“不行么?”
葉校被他盯得愣住,也不是不行。她以前敢直接把顧燕清帶回家,在家附近的街上亂逛。
那個時候也沒想太多。
但是現在么,情況又稍稍不同。
“下次吧!比~校推脫道。
她不清楚顧燕清在這方面的想法,至少她自己是沒有準備在戀愛之余,涉及家里人的接觸。
顧燕清愿意給葉校舒服的相處空間。
他很忙,葉校比他還要忙,能湊到一起的時間只有偶爾一起過夜,戀愛都在爭分奪秒。
這事過去就過去了,最近顧燕清則是在思考,怎么把葉校弄到自己那去。兩人一起睡覺質量會很好,他也可以照顧她那越來越挑食的胃。
葉校不想在私事上多花心思,是因為她有一套時間緊迫的工作計劃。除了學習編導和策劃的業務,她也在考慮晉升的事情。
記者工作兩三年就會迎來一個轉折階段,要么繼續做新聞,轉管理崗,不必親自出去跑新聞,要么跳槽去做營銷類的工作。
市場化的媒體會因工作成就評出職級,電視臺的編制也有職稱評選,像顧燕清那樣的級別記者,就是根據業績和新聞獲獎情況評定出來的。
晉升的本質不僅僅是薪水的問題,還涉及資源選擇和話語權,總之關系重大。
這兩到三年時間很短,在這種地方又總是人才輩出。
葉校不能浪費時間,要忙著積累經驗和成績,在明年評職稱時拿出一份讓人挑不錯的答卷來。
六月份,他們欄目的一位資深記者轉崗,葉校接替他擔任欄目的固定出鏡記者,在屏幕上“出聲露面”。
她在年初元宵晚會的時候嘗試過一次,后面又陸續練習過錄播形式的現場報道。但出鏡記者的要求很高,需要面對不同的新聞現場,及時應變。
要有鏡頭感,會思辨,有口才,甚至還要以情動人。
葉校的記者基本功沒問題,就是以情動人這一方面有點挑戰,在某些場合,她不習慣露出具有感染力的表情和語氣。
盡管出鏡的需求并不頻繁,但是葉校那一個月來仍然很忙碌。在塌方,火災等各大新聞現場做出報道。
工作中并沒有出什么失誤,葉校一直以為自己做得很不錯。
直到七月下旬,網上一條視頻沖上熱搜榜。
是一位古稀之年的老人,坐在一戶人家門口,他的行李都被扔了出來,從門里還傳出一道哭腔,“你不要再來了,我們家不歡迎你!
老人模樣凄慘,自述是來b市投奔女兒的,但是被女兒拒絕贍養,趕出家門。
老無所養是個社會問題,但是視頻的信息量并不大,而且這種家庭糾紛并不是典型的事例,不適合當選題。
葉校便沒有再繼續關注。
這件事還有后續,甚至具有戲劇性。老人的女兒是領養的,撫養成人后便跟父親斷絕了關系。
主人公走投無路選擇跳樓,當然是沒跳成的,被圍觀群眾給攔了下來,養女仍拒絕露面。
電話關機,大門緊閉。
現在網絡一邊倒,全都在罵他的女兒,還人|肉出了對方的工作單位,家庭關系。
這件事造成的社會影響有些惡劣。
葉校最終領了臺里下達的任務,去了解這件事情,她嘗試過聯系老人的女兒,依然無果。
有多家媒體聯系了采訪,老人最終選擇了電視臺的專訪。
葉校聽他說完事件原委,如果表述的是事實,建議對方走法律程序解決這起贍養糾紛。她這樣說的時候,老人沒搭話,不知是沒聽懂,還是不想告。
但葉校覺得這件事的因果環里有許多漏洞,網絡的傳播威力很大,網友甚至沒有采集清楚信息點就已經被煽動情緒。
換句話說:被氣到了。
但是葉校作為一個調查記者,職業素養讓她的第一反應是理智,查找信息根,而不是被“同情心”帶著情緒走。
媒體有責任將事實報道出來。
她補充了一些自己的疑問,比如:“您還有一個兒子,那可以聯系他嗎?”
老人說兒子不在這,并且婉拒了葉校的請求。
“你的養女什么時候與你斷絕的關系,是因為什么?”
“……因為她沒良心!
“您以前住的房子現在是怎么處理的?”
“……”
后面老人有些不在狀態,匆匆結束了采訪。葉校不知是否是自己的提問給對方造成了壓力還是不快,很多問題站不住腳,她就難掩好奇心深層挖掘。
依然聯系不到老人的養女,考慮再三,編輯還是把那些提問剪了進去,發在了欄目的官方賬號上。
審編過后,大家都沒覺得有問題。
葉?紤]過新聞發出去后會遭到質疑的聲音,在這個全民情緒激昂的時候,因為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遭到質疑不奇怪。
老人這么可憐,憑什么還質疑他?
媒體為什么不幫助老人討伐壞人?
大家都在路見不平,你潑冷水就是別有用心。是真路見不平還是借機宣泄情緒,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謾罵的數量,多到出乎葉校的預料。
“這個女記者是有什么毛病嗎?人斥責女兒不贍養你扯什么兒子?”
“問因為什么斷絕關系,你故意殺人會因為有理由不判刑嗎?”
“聽你的語氣覺得自己很高貴嗎?你們記者就是以民情為蠶食,孝死,好賤啊。”
“記者是幫他養女洗白的嗎?”
葉校坐在辦公桌前,翻看著視頻下的評論。她沒覺得自己的采訪有什么問題,也有很多理智的網友覺得她的提問是符合邏輯的,這是不可回避的問題。
葉校自己是學新聞的,按理說不會把這些聲音放在心上,過眼云煙,過了這個時效也就沒有了。
但是沒想到會引火燒身。
她已經出鏡過一段時間,部分人對她的履歷有一定的了解,扒出她念的鄉鎮初中到大學,往期寫過的稿子。
曾經有人喜歡她清冷的報道風格,但是看到她如此“冷漠”,又討厭她了。
小鎮做題家的奮斗史以前是勛章,現在她的出身卻成了嘲點。
“這個記者本人小地方出來的,擺脫了農村身份啊,一躍枝頭變鳳凰,肯定更多站在老人女兒的角度上吧,我猜她自己也很想甩開草根的過去吧,裝清高,這樣的例子還少么?”
這條猜疑的離奇程度,讓葉校驚嘆網絡世界的神奇。
而發出這些文字的人,如果在現實中見面,三觀和見識不合到葉校不會同對方多說一個字,但是這種無端猜疑和造謠卻明晃晃擺在葉校的眼下。
(https://www.dzxsw.cc/book/80862486/3117144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