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三章、小廚房
家里來了客人,墨嬸早早的就在廚房忙和開了。
她是土生土長的hk人,廚藝有一把子,可因為地理環境和主家的習慣,做出來的菜肴基本上屬于粵菜系列,清鮮淡雅,很適合老年人食用。
可是洛富貴老漢卻總閑她做的菜太素凈(墨嬸很少做茄子土豆塊燉肉等雜,就連赤醬濃香的大塊紅燒肉做的次數也少,有肉啥的都偏小炒,或是蒸肉餅,釀肉丸子等等。)
然洛周氏就比較喜歡她炒的菜。
墨嬸的廚藝上還有一點欠缺,那就是在面食上的功夫不太足。
好在經過洛周氏指點過幾回,又有洛仁打下手,一個多月來也學會了幾種面點,比如做手搟面,拌湯、饅頭包子和餃子。
洛家的饅頭是用酵頭做的,如果第二天要吃饅頭就得提前幾個小時將面和好以備第二天能用上。
洛家四口人,加上墨氏兩口子,飯量大的也就是洛瑜旻姐弟倆,洛周氏一直以來飯量就不是很大,以前在崖頭溝的時候,兩個饅頭,一碗小米粥就能吃了個飽。
現在吃的精細了,油水也足了,這連飯帶菜啊,一碗就飽了。
到是洛老漢,每天在地里忙個不停,還要推菜出去賣(洛瑜旻讓大頭給自家姥爺做了一個輕便的三輪推車,推著菜菜去市場就要輕便了許多。)
人老了沒有幾個真得能閑得住的,而往往閑下來的老人通常很容生病,病著病著就沒了,所以哪怕是家里很有錢,老人不愁吃喝,也得給老人找點事情做,分散他們的注意力,這樣他們才會覺得自己沒被人遺忘,自己老了老了還有些價值。
洛瑜旻曾給過姥爺一張十萬元的存折。去北京前她又給了姥娘一張百萬的存折,洛周氏差點沒暈過去。
因為她一輩子連個萬元都沒見過幾回,更甭提一下就是百萬了。
所以她不肯收。
最后還是洛瑜旻給姥娘做了工作,說這錢是給自家弟弟備用的。以后高中,大學,結婚,都得花錢,自己現在有,就提前給預備下來。
洛周氏和洛老漢那個心啊,重重的,心想自己那短命的兒子走了,媳婦也跟人跑了,老倆口硬撐著省吃儉用的想給孩子攢點錢。能不能上大學的沒個定數,可是娶媳婦的錢總得給攢出來吧。
這苦日子過了這么久,他們也早已習慣了,這冷不丁的一點預兆也沒有的,就舉家搬進了小鎮。然后又得了百萬的現金,這一樁樁一件件的砸得他們幾乎透不過氣來。
晚上睡覺也都睡不踏實,總以為自己是在做夢,時不時的要把那存折拿出來看上幾遍。
即使有了錢,老倆口也是很節省的,這菜地伺候的杠杠的,每天的菜一推到市場就有人搶著收。
每天回來。老漢漢都會把收入和自家老伴報上一遍,洛周氏有一個本子專門用來記帳的。
兩口子商量著,這錢啊,孫子和外孫女一家一半,誰也不偏袒。
他們也知道洛瑜旻能拿出百萬給自己弟弟,就根本不在乎這點錢。但這是他們的心意,他們必須得做到。
虞姐知道洛家種菜賣時還把洛瑜旻給說了一通,說她的飯店好些菜都需要去縣城買,洛家賣菜居然不先賣給她,真是太不夠意思了。
洛瑜旻被虞姐訓得差點沒找個地洞鉆進去。這菜地本就是她弄給姥爺玩的,沒想到還玩出了一點名堂,只得紅著臉和虞姐解釋,說這菜地是她姥爺在伺候的,賣菜的也是姥爺,她根本沒插手。
如果虞姐那要菜,她可以和姥爺說一下,讓他勻出一部份菜留下。
知道洛瑜旻家搬來鎮上之后,虞姐到洛家來過兩次,一次是恭喜搬遷,第二次則是因為洛瑜旻這個高考狀元的身份。
洛瑜旻考出全省最好的成績,虞姐很是欣慰,她早就看出了這個女孩子不簡單,特別能吃苦耐勞,所以她才會一次又一次的幫她。
可以說,虞姐是洛瑜旻成長過程中需要她感恩的人。
但是對方卻從未想過要讓她來報答。
洛瑜旻從hk回來,給虞姐送了一套高級化妝品和幾件營養品。只是沒人知道,這化妝品內物件已全被洛瑜旻更換成了綠綺親手制做的美容養顏品。
用了一星期不到,虞姐整個人就有了一些變化,當然,這些變化是很細微的。
虞姐第一時間發現了自己臉上的皺紋少了,特別是額頭那幾道很重的抬頭紋,不經意間的淡化了許多。
一個月后,虞姐在一次洗澡時無意間發現自己的皮膚居然恢復了少女時的光澤,而且身體的某一個已有些許下垂的部位已然恢復了挺拔。
說起來虞姐是一個聰明人,細心的她發現自己身體的變化之后仔細的回想了最近吃過的,用過的物品,第一時間就鎖定了洛瑜旻送來的東西。
隨后她托人去hk打聽了一下,這不打聽還不要緊,一打聽嚇了一跳,那一整套化妝品居然價值近萬元,補品也是上層社會里那些有錢人家都不一定舍得經常食用。
這下她無法淡定了,洛家的條件沒有比她再不清楚的了,小姑娘來自家飯店打工,為的是攢點錢能繼續讀書。
可是現在距離她辭職才過了多久啊,這一出手就是過萬的東西,她不得不多想了。
就在洛瑜旻去京城的第二天,虞姐拎著禮品再次來到了洛家。
墨氏兩口子的出現,讓她更加意外了。虞姐是有故事的人,也見過世面,她這個世面可不同于洛柳青被人**當成金絲雀養起來。
虞姐那可真真實實的是憑自己的實力在打拼的。
洛瑜旻不在家,虞姐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放下禮物說過幾天再來就走了。
墨嬸在大廚房忙著做早飯,洛瑜旻沖完澡以后也進了小廚房,她準備做幾樣小菜拿到前頭的客廳招待客人。
第一個就是晉北這一帶人最喜歡吃的酸辣油沷雜菜。
雜菜所需要的主打菜是,紫甘藍,其次就是結實而有q性的豆腐干,香菜,以及少許的蒜頭,鹽、辣椒粉,花椒粉和二大勺的陳醋。
紫甘藍還有一個很大眾化的名字叫做紫包菜,它富含著豐富的維生素c、u和較多的維生素e和b族。
因為它獨有的色澤非常漂亮,西餐中常用它來拌沙拉。
系統農場里種了一分地的紫甘藍,系統農場無農藥,無蟲害,出產的所有農作物無論是生吃還是炒著,還是包著烤肉吃那味道都是極美極美的。
摘下一個有如足球般大小的菜球,洛瑜旻習慣性的剝去菜球最外面的一層皮,用刀切了約有三分之一下來,然后把這一部份切成細絲。
如果有人此刻站在洛瑜旻身邊,會發現這些菜絲每一根都是一般寬窄,大概在2毫米的樣子。
然后她又把系統食堂廚房里的白色醬豆腐干挪出來了幾塊,同樣也是切成了絲,與菜絲一般粗細。
摘下香菜,去根,斬成幾段,拍上幾個蒜瓣,將切好的菜絲,豆腐干線,香菜,黃瓜籠統的放在一個盆里。
當她準備加調料時,小姑娘是猛的用手拍了自己的腦殼一下,“我怎么會把它給忘了,沒有這個,味道可是要差好多啊。”
意念所至,農場中幾根碧綠的黃瓜凌空飛起,出現在了洛瑜旻眼前的案臺上。
小姑娘的嘴角不禁的微微彎起,用意念隔空取物她早已是練的不能再熟了。
手里的刀一揮,黃瓜直接拍碎,再斬成小段扔進盆里。
調上些許鹽,味素,兩大勺醋,一勺醬油,拌勻后再灑上一層的辣椒粉和花椒粉。
這個時候爐上已坐起了油鍋,說到這里,洛家目前吃的油全是出自系統農場,種植油菜,收獲菜籽,壓榨出油整體一條龍全都被專業的傀儡菜農給包圓了。就連做豆腐用的黃豆,系統中也種了有一畝地。
除了供應自家發豆芽,做豆制品以外,還榨了一部份的大豆油。
系統出產的油幾乎沒有多少油煙,就連在即墨家族工作了大半輩子的墨嬸在剛開始的時候也非常好奇主家這些食材的來源。
油鍋燒熱后,直接將滾熱的油潑在拌好的雜菜里面,一大份彩色的油沷酸辣拌雜菜就做好了。
紫色的甘藍,白色的豆腐干,綠色的香菜和青白交夾著的拍黃瓜,單看顏色彩就很有食欲。
更甭提那濃濃的酸香味,吃上一口,又有些許的辣和麻,回味無窮。
第二道菜是洛瑜旻自己**創作的開花饅頭。
開花饅頭與普通的饅頭不同之處就是發酵用的不是酵母,而是酒釀。
用酒釀汁替代酵母和水揉面,其余方法與做普通饅頭的一樣。
因為洛瑜旻提前做了準備,在做油沷雜菜前就將面和好放進了系統時間地帶,這個時候取出來,剛好可以用。
再看看這取出來的發面,用手指輕輕的一壓,一個深深的洞就出現了。
將面全數挖到案板上,加了少許的生面柔搓到位,再搓成嬰兒小腿粗細的長條,揪下一個劑子,搓成小山包狀就可以了。
不一會功夫,洛瑜旻就將一整鍋,上下五屜,每屜有十個饅并,給做好了。
(https://www.dzxsw.cc/book/8081/502290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