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回到明朝當海盜 > 149 保障

149 保障


  瀝海,村人驚嘆且作嘔。

  兩個男人紅塵作伴,策馬奔騰,高個子在前面飛揚架韁,矮個子為了不掉下去不得不抓著高個子的衣服,兩個人黏在一起,矮個子不斷叫罵“慢些!慢些!”高個子不斷狂笑。

  楊長帆終于得到了他想要的男人。

  楊壽全的書齋也從此被霸占。

  二人沒時間深談,首先要解決眼前的問題。

  趙文華逼自己出兵,出不出,怎么出?

  具體的情況在路上都已經說過,書房落座,計策落定,不出則已,一出就是三條。

  并非上中下三策,而是激、緩、穩三途。

  最穩的是“從命”,楊長帆親自調遣募兵與龐取義一同出擊,但要注意行軍速度與路線,不要撞到倭寇,事后一句“倭寇狡詐東躲西藏”糊弄過去,上面也說不出什么。

  最緩的是“離間”,趙文華這種時候沒道理難為楊長帆,攤上這事必是胡宗憲所為,他不想讓浙江有一個他拿不住的人。他之所以有能耐這么做,無非就是憑著自己與趙文華更近一些,楊長帆遠在瀝海是干不過他的。解決方式就是投身杭州,天天在趙文華眼皮子底下晃悠,逐漸拉近與趙文華的關系,扯平其對胡宗憲和對自己的信任程度,甚至信任自己更甚。

  最激的是“將計就計”,領命且奮勇殺敵,揚名立萬,進一步獲得功績壯大名聲,私下則開始策劃不為人知的事情,時機一到,奪命一刀。

  穩策暫且保全自己,但不根治。很快會有更多的麻煩。

  緩策去了杭州慢慢搗鼓官場那一套,只是楊長帆不確定在這個套路上自己搞得過胡宗憲。

  激策則存在雙重風險,第一是正面與這些鬼倭開戰。自己可能會死,會敗;二則奪命一刀確實令人振奮。但一不小心自己也會被奪命。

  有沒有辦法,為激策加一重保險?

  保險,很快就找到了。

  紹興府外,兩隊人馬合二為一,交付一位比楊長帆和龐取義靠譜很多的將軍來統領。

  寧紹臺參將戚繼光親率大軍,龐取義為副將,楊長帆強行掛職參謀,寧紹臺聯軍就此出發。

  戚繼光近來很煩躁。因此他非常感謝有這樣解除煩躁的機會。

  他剛搬到寧波,準備潛心練兵的時候,誰知一隊不要命的倭寇奔著紹興就來了。好不容易得到兵權,本該是他揚名立萬的機會,卻成就了楊長帆。其實楊長帆也很煩,他不想這么早就有這樣的成就。

  于是,龐取義受命出征之前,很自然地向上級領導報告楊長帆手上的兵也準備全員投入,即使這樣,為加大取勝把握。還是懇求上級領導支援。戚繼光自然不愿錯過這次機會,火速率軍從寧波趕來會和,理所應當成為了統軍大將。楊長帆更是毫無私心。深有自知之明,將手上兵權通通交予戚繼光,等于戚繼光可以用別人的兵,打自己的仗,心理上終于舒服了一些。

  楊長帆舒服的更多,跟在戚將軍屁股后面,有特七特八護衛,想找死也難啊。

  三股軍隊交匯在一起,各有其制。戚繼光隨身五百募兵軍法最嚴。一路齊整,龐取義瀝海三百眾雖然不堪。可到底是世代軍戶,基本的軍紀也有保障。唯有楊長帆帶來的這二百來號人混雜不堪。

  二百人中,多數狼兵出身,此前特七特八領了楊長帆的銀子一人往西,一人奔北,老家前線兩不誤邀募精壯狼兵,稀稀疏疏投來一百五六十,其余則為募來的打手以及江湖人士,他們包括逃亡的軍戶農戶家奴盲流賊寇等等。當時匆匆募兵為了充戰力人數,現在這批人與戚家軍一比,高下立辨,別說行軍,規規矩矩走路都很難,見只兔子都能一幫人撲上去抓。

  徐文長大考剛過,就算持之不懈再考也要等三年后,暫入楊長帆幕下得以隨軍同行,己方的隊伍與友軍反差太過明顯,搞得他也是愁上眉頭。

  二人并馬隨軍前行,徐渭不禁嘆道:“想不到,就是這批人竟勝了鬼倭。”

  楊長帆搖頭笑道:“其實真正打起來的時候主要是特七那一批人,其余人多是充軍威的。”

  “若不是虎銃殺得鬼倭措手不及,那一戰還真不好說啊。”徐文長轉而問道,“工部撥的經費要養多少兵?”

  “不打仗,不扣餉,足夠三千人。”

  “扣過之后呢?”

  “別的不算,只算趙文華那一劫,腰斬一下。”

  “打起仗呢?”

  “論功行賞,依戰績算,小仗幾十人個人頭還賞得起,成千上萬就算了。”

  “如此算來……公費養一千人較為穩妥。”徐文長輕描淡寫道,“至于私兵,戚將軍養多少,你少五百便是。”

  “私兵?”

  徐文長指著前列的戚家軍道:“你不會認為這是兵部出錢養的兵吧?”

  “不是么?”

  徐文長搖頭苦笑道:“兵部的錢可沒工部那么富裕,連衛所都養不起了,還能給你銀子募兵?此類募兵都是將領自負盈虧。此前滸墅關一戰,俞大猷寧可只身領著幾千浙兵去死戰,也不愿領著哪怕一個俞家軍便是這個道理。”

  “將領哪里來的這么多錢?”

  “無所不用其極。”

  楊長帆看著整齊劃一的戚家軍,又看了看正規衛所出身的瀝海軍,四個字脫口而出:“飲鴆止渴啊。”

  為了打仗,將領不得不貪污養兵,衛所生活越來越苦,隨著軍戶逃亡衛所戰斗力不斷下降,將領只好更大程度的募私兵。農戶的情況同樣如此,在不斷的逃亡之中落草為寇,于是出現了兵越打越少,匪越剿越多的局面。不過大明底子厚,這么惡性循環還能持續很久,只是在這段時間,別人卻一日千里的飛速發展,巨人終有倒下的一天。

  徐文長顯然沒有在意這些,只是指著眼前所謂的楊家軍道:“不過如果兵都是這樣的,不如不要。”

  “我不過是個門外漢,還望文長多加管教。”(未完待續。)


  (https://www.dzxsw.cc/book/8077/546729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