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搬家
藺振華和藺向東是從美國先飛臺灣, 再從臺灣飛上海的。剛到上海安頓下來,就給藺征西打了電話, 得知人不在北京, 便讓接電話的人轉告他一聲。于是公司員工便發傳呼給了藺征西。
翌日藺征西就和晏旻趕到了上海,在酒店見到了藺征西的父兄。
藺振華看到晏旻,有點意外:“小晏也來了?”
晏旻笑著說:“我和征西正好在深圳出完差,準備回北京, 聽說藺叔叔回來了, 就跟著過來看看叔叔和大哥。”
藺振華說:“謝謝!”
藺征西問父親:“爸打算在哪兒辦公司?”
藺向東說:“還沒有確定, 我這次陪爸爸過來考察一下, 在上海和上海周邊的城市看看,應該就會是在這一帶了。”
藺振華說:“我有幾個認識的朋友在蘇州昆山開廠, 那邊臺商多, 可能會去那邊。”
晏旻聞言,便說:“叔叔,我覺得上海就挺不錯的,浦東正在開發, 還要打造一個高新技術園區, 不如去浦東看看?”
中國的半導體行業從業者, 誰不知道浦東張江, 這里半導體公司云集,有中國硅谷之稱。要不是為了避開父母, 晏旻其實也想把公司搬到這里來的。
藺振華笑著說:“你說的也有道理, 回頭你們陪我去看看。對了, 我聽小西說, 你們要把公司搬到深圳去?”
“是的, 公司已經建好了, 這次去就是為了驗收,打算年底就搬去深圳。”晏旻如實交代。
藺振華說:“你們當初怎么沒想到把公司搬到上海來呢?”
晏旻笑著說:“我們也考慮過,不過當時上海還沒有科技園這個規劃,就去了深圳。”
“看樣子深圳很不錯啊,要不然我也去深圳好了!”藺振華開玩笑似的說。
他這話把藺征西嚇出了一身白毛汗,完全不知道該怎么跟父親說。
晏旻說:“深圳是挺不錯的,叔叔也可以去深圳看看,選擇您認為最合適的地方。”
藺振華哈哈笑:“好。”
兩人在藺振華入住的酒店開了個標間住下,藺征西對晏旻說:“你怎么還勸我爸去深圳了?萬一他要是去了呢?”
晏旻說:“我難道還勸他說不行嗎?那不等于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叔叔是成年人,他不會感情用事,只會從利益角度出發。我認為他不會舍棄上海去深圳。”
晏旻認為藺振華不會去深圳,對臺灣人來說,上海不論是實際距離還是心理距離,都明顯要比深圳近得多,上海是大陸目前經濟最好的地方,張江的高新技術園又有大量優惠政策,總體得分要比深圳高得多。
藺征西將信將疑,說:“希望能像你說的那樣,他不會去深圳。”
第二天,他們陪藺振華去浦東了解情況,上海市政府為了開發浦東,吸引外資,給予了很多優惠政策,條件比深圳的還誘人,更重要的是,浦東這個時候的土地價格要比深圳便宜。
晏旻也就只在上海住了一晚,就先回北京去了。藺征西留下來,繼續陪父兄考察市場。
過了幾天,藺征西才回來,回來第一件事就是跟晏旻報喜:“我爸決定在浦東新區辦廠。”
晏旻笑著說:“我說了吧,他不會去深圳的。”
藺征西把心放進肚子里:“幸虧大陸夠大,要是在臺灣,那就避無可避了。”
晏旻問:“叔叔呢?”
藺征西說:“回美國去了,這次過來是為了選址,要到明年才能過來。”
既然決定要搬家,他們剩下的時間也不多了,得好好準備了。
說服公司員工是最大的問題,雖然晏旻答應過大家,想留在北京的就繼續留在北京工作,事實上,公司也是有規劃的,不是想留就能留,而是分項目留下的。
行政人員去深圳還是北京選擇權比較大,負責對接新潮公司的項目組都能留在北京,但移動電話這個項目全體都要搬到深圳去。
有些在移動電話項目組的人想留在北京,這就比較麻煩,需要勸說。
前幾年公司招聘的員工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從北京的高校招來的,他們從心理上對北京更為認可,也是因為想留在北京而進的私企。
現在公司要搬到深圳去,顯然就有很大的落差,深圳跟北京比起來,幾乎就是農村和城市的差別。
沒辦法,為了吸引員工,晏旻只得亮出兩個法寶:加薪和落戶。
深圳公司的辦公條件明顯要優于北京,還能提供住宿,但深圳的整體環境沒法比北京比,不論是基礎配套設施、教育、醫療、娛樂文化等資源還隔著十萬八千里的距離。
南下打工,最大的吸引力就是機遇和薪資,所以加薪是無可避免的,去深圳的員工加薪都是20起步。
還有戶口問題,公司許多同事都是在北京上大學,并在上學期間將戶口遷到了北京,但這只是集體戶口,一畢業,就要隨檔案一起遷到分配單位。
像旻西這種私企是沒有落戶資格的,他們的戶口就不得不遷回原籍,來自大中城市的還好辦,來自偏遠地區的,雖然已經是非農業戶口,但也不想回鄉,有的甚至把戶口連同檔案一起還捏在自己手里,等待在北京找機會落戶。
晏旻承諾,公司搬到深圳之后,會盡快為大家辦理落戶問題。深圳是個新興城市,正是大量吸納外來人口落戶的階段,除了在深圳買房贈戶口,在深圳創業的公司也會有落戶指標,根據每家公司的納稅規模而定。
深圳戶口相對于北京戶口來說,顯然缺了點吸引力,但北京落戶難啊,買房暫時別想,別的渠道現在也沒開通,幾乎沒有門路,對不少偏遠地區出來的員工來說,深圳戶口似乎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這幾個月,晏旻和藺征西兩口子就忙著給員工做思想工作了。
用后來時髦的說法,就是晏旻不斷地給他們畫大餅,說深圳的發展前景有多好,氣候條件好,工作環境也不錯等等。
以過來人的眼光看,選擇深圳當然錯不了,但對當下的人們來說,還是需要做出不少犧牲的。
不過雖然艱難了點,結果還是不錯的,八成以上的員工都愿意跟隨搬遷到深圳去,畢竟這些年晏旻和藺征西都待他們不薄,他們也愿意跟著老板一起打拼。
余下的有的會被安排進入北京的項目組。
還有少數幾個打算離職,在北京另找工作,這些通常是在北京已經成家了的,北京的項目組沒有合適的崗位,或者說他們已經另外找到了更合適的崗位。
這還是旻西創辦以來第一次有員工主動離職,但也很正常,工作是雙向選擇,接受不了公司的條件,離職也不難理解。
公司決定于1月下旬搬遷,辦完年會后再搬。
為什么年前搬,當然是為了年后回來就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以往的年會的氛圍都是歡快的,因為有好吃好喝的,有豐厚的年終獎和豐富的獎品,怎么能夠不高興。
今年的年會氣氛有些沉重,吃完這頓飯,大家就要分開了,留北京的,去深圳的,還有離職的。
盡管年終獎依舊沒少發,抽獎的獎品也很豐富,但還是沒能調動起大家的情緒。
不過天下無不散的筵席,吃完這頓飯,第二天大家就打包收拾東西,開始搬家。
要搬的主要是電腦,顯示器太過笨重,而且顯示屏易碎,就留在了北京,只帶走了每個人的主機,編好號,打包封箱,走火車托運。
員工們則收拾好自己的行李,搬不了的東西也可以跟公司行李一起托運,能自己帶的自己帶,一起乘坐火車南下,從北京直達深圳。
這一趟,他們一共過去了七十多人,其中六十多是技術員,十來個其他崗位的工作人員。北京雖然是個分公司,絕大部分行政崗的人員還是不能缺的,這么一分家,兩邊都有崗位缺人,待年后再招聘。
公司所有的人,除了晏旻和藺征西,以及那位負責在深圳監工的工作人員,就沒人來過深圳,因此大家對深圳的感情是忐忑又充滿期待的,深圳到底是個什么樣子呢?
當大家從冰天雪地的北京來到溫暖如春的深圳,那種感覺,宛若穿越到了另一個世界,身上的厚棉襖根本就穿不住。不得不說,第一印象還是不錯的,至少以后冬天不用凍得跟孫子似的了。
從火車站出來,印象還不錯,深圳比想象中要繁華,甚至比北京都要繁華,隨處都能看見高樓大廈。
當然,這是最早開發的羅湖區景象,當從繁華的羅湖區開到逐漸荒蕪的南山區,說實話,大家的心情也逐漸開始低落起來,果然還是個農村啊,不能有太高的期待。
這一路上由于期待值降低,等到車子在公司樓前停下,大家仰頭看著嶄新高大的辦公樓時,心情頓時又好了不少。
尤其是當大家進了公司之后,看著里面美麗整潔的小花園,以及帶著獨立衛浴的宿舍,心情瞬間又更為敞亮了。
光這個獨立衛浴就太加分了,要知道,他們在北京的時候,由于公司人多,大家不得不去附近的公共廁所解決三急問題,就算是自己租房,也都是沒有獨立衛浴的,那個衛生條件就別提了。
當時也沒覺得有什么不好,畢竟這幾十年來都是這么過的,如今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就沖著這個獨立衛浴,深圳的生活條件就比北京強太多了。新興城市最大的好處,就是什么都是新式的。
當晚,他們就在公司食堂聚餐,做飯的師傅是藺征西提前過來聘請的,一來就讓大家都吃上了熱乎飯。
師傅是廣東人,做的菜都是粵菜口味,魚蝦是少不了的,還有廣東特色老火靚湯、白斬雞、叉燒、牛肉丸等,大部分都合大家口味,人人都吃得心滿意足。
不管是吃還是住,深圳的條件都是極好的。
晏旻趁機問大家是否還習慣這邊的生活,眾人都表示滿意,總而言之,精神狀態都很不錯。
晏旻和藺征西也放了心,就怕大家對工作環境有情緒,工作起來效率就會打折扣。
剛來公司也不用上班,因為托運的電腦還沒到位,還得去采購顯示器等辦公用品,晏旻就給大家放了兩天假,讓他們自己去熟悉一下深圳的環境。
剛來就放假,大家當然高興,于是結伴去逛街,有的去看海,還有的跑去蛇口隔著蛇口港遙看香港,都是非常新奇的體驗。
等到辦公用具到位,大家對深圳也有了大致的認知,便開始上班。
總體來說,深圳超出了他們的預期,盡管這個城市還在發展中,但它是開放的,向上的,充滿活力的,是走在時代前端的,也是充滿希望的,他們相信,在深圳,也能創造出一片新天地來。
(https://www.dzxsw.cc/book/80726626/2949516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