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約翰
電腦上市之前, 田為民向晏旻征求了定價意見。畢竟他是第一次賣電腦,晏旻是從西華信息出來的。
把電腦價格定在萬元以下,就是晏旻的建議。
因為當年西華信息就是靠著低于萬元的價格宣傳在殘酷的競爭中存活下來的, 晏旻打算讓新潮走西華的路,讓西華無路可走。
新潮一出場就以最低價亮相, 令人印象深刻, 但也容易造成低端品牌的形象。
事實上,9999元的電腦配置是386系統的基礎款, 配置高的,價格也會跟著往上升, 最新款的586電腦,價格也還是超過了兩萬一臺。
只是這個不足萬元的電腦是個極好的宣傳賣點, 其實絕大部分買電腦的人, 最后往往都不會買最便宜的那款,他們會在導購員的建議下根據自身需求重新配置,價格會超出預算一部分。
作為第一次推出電腦的品牌,跟其他的電腦品牌比起來,缺了點名氣。不過好在有新潮傳呼機做了幾年的鋪墊,大家對這個牌子的接受能力還不錯。
接下來田為民需要做的, 就是把控電腦的品質, 只要將產品質量把控好了, 新潮的品牌價值才能慢慢樹立起來,價格便宜, 質量不錯, 性價比如此之高, 還有什么理由不暢銷起來?
新潮推出萬元以下電腦之后的第一個月內, 就售出了三千臺電腦, 這對于一個新品牌來說,無疑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數據。
西華信息也緊隨其后推出了萬元以下電腦,看樣子是要和新潮電腦打價格戰。
西華信息一降價,新潮的電腦銷量便開始下降。
田為民有些擔心,找晏旻和藺征西商量對策,要不要繼續降價。
晏旻說:“不能降,你的電腦剛上市就降價,這會對品牌的價值造成不好的影響。就是現在這個價吧,接下來你們要做的,就是升級技術,提高電腦性能。”
他很清楚,現在的西華已經不是從前的西華,從前他還在西華的時候,帶著一群技術員攻堅技術,提高電腦的性能和性價比。
如今西華信息靠著臨時拼湊出來的團隊升級技術,同價位的電腦性能還真比不上新潮的。畢竟新潮電腦的技術團隊可是他們旻西科技。
同價位電腦打架,短期內西華信息會憑借品牌優勢贏過旻西科技,但長期還得以質量取勝,這將會是一場持久戰。
田為民把心一橫,決定豁出去了,目前新潮還可以依靠傳呼機的利潤支撐,他堅信一定可以支撐到盈利的一天。
去年11月成功推出的586系統讓瞿延寧大松了一口氣,加上操作系統的升級,586和486電腦都可以不需要加載漢卡就能正常使用。
這樣一來,就再也不用向晏旻賠付高昂的專利費了,雖然這筆錢晏旻是一分也沒要,但他還是不甘心把這筆錢支付給院里。
然而剛過完年,市面上就有人推出了萬元以下的電腦,還是一個第一次生產電腦的品牌,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品牌居然在短時間內超過了西華同期的銷量,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新潮這個名字頗有點耳熟,瞿延寧想了許久,終于想起來,就是當初他們狀告漢顯系統侵權的那家傳呼機公司,背后的技術支持是晏旻,看樣子,這個新潮電腦的技術支持也應該是晏旻。
瞿延寧對晏旻恨得咬牙切齒,認為晏旻是故意在和他作對。
但是為了搶占市場份額,他不得不也跟著降價,把386電腦降到萬元以下。
剛一降價,電腦銷量就跟著好了起來,但瞿延寧并不開心,386電腦價格降到萬元以下,他們能夠獲得的利潤就非常少了,這微薄的利潤還要給晏旻支付每臺260元的專利費,想想就忍不住要吐血!
四月份,藺征西接到了來自美國的越洋電話,是約翰打來的,他同意加入旻西科技,需要藺征西幫他辦理工作簽證,以及給他的家人安排住處。
藺征西興奮極了,掛了電話,就迫不及待跑到隔壁把這個好消息告訴給了晏旻。
現在他倆有了各自的辦公室,不過辦公室是挨著的,隨時可以進出,倒也方便。
晏旻一聽:“約翰真的答應來我們公司?那太好了!趕緊給他辦工作簽證。”
藺征西說:“還要給他安排住處,他們一家四口,員工宿舍不太夠。咱倆給他騰一個套間吧。”
晏旻笑了:“好啊。倒是給我們省事了。”
他倆一人住一個套間,平日里為了掩人耳目,還是分開住的,只有深夜熄燈入睡的時候,才會到一個房間去,雖然是自己家,但也跟做賊似的偷偷摸摸。畢竟誰也不知道樓下的員工們會不會臨時上來找他們。
晏旻和藺征西無時無刻不想早點搬到外面去住,目前為止,他們還沒在附近發現有合適的樓盤。
現在約翰過來,騰出一個套間給他們一家,他倆就能夠名正言順地同居了。
約翰說要過來的時候,藺振華也回到了國內,他以極低的價格在浦東張江鎮拿到了一塊地皮,正在準備動工修建晶圓廠。
這個公司不是他獨資的,而是跟幾個朋友合伙辦的,畢竟投資晶圓廠的成本可要比一個芯片設計公司高多了,需要的設備、潔凈車間等全都是高成本投入,至少需要上億美元。
藺振華在美國工作多年,積累了一定的資金,但也絕不可能富有到能辦得起一座晶圓廠,所以他需要合伙人,還需要找投資方。
跟藺振華一起創業的大多是在美華人,他們有的跟藺振華一樣有家國情懷,有的則是看中了中國這個大市場的潛力,這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市場前景不說,光低廉的人力成本就能夠產生巨大的利潤空間。
藺振華這個晶圓廠的投資規模雖大,融資卻沒遇到什么困難,因為這個時候中國大陸還很少有同類型的工廠,整個市場還是一片藍海,投資人都看好這個市場。
藺征西沒過問過父親的事業,只在五一的時候去見了他爸。晏旻也要回家看看,兩人便一起坐飛機到上海,到上海下飛機后就分開了,各找自己爹媽。
辦晶圓廠最難的便是設備,目前最先進的八寸晶圓生產設備對中國大陸還是禁售狀態,六寸晶圓的設備則在能賣和不能賣之間搖擺。
藺振華現在的工作重心就在購買設備上,他在美國、歐洲、中國三地之間來回奔波,試圖尋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藺征西過來的時候,藺振華正為這事忙得焦頭爛額。
藺征西問:“爸,要是買不到六寸的設備,那就只能生產小尺寸的嗎?”
藺振華說:“也不是一定買不到,肯定有辦法的。我們的投資人里有民主黨的捐款人,他正在想辦法。你費叔叔是教會的成員,他在教會里認識不少行業內有影響力的人,他們也在幫忙想辦法。”
藺征西聞言說:“有教會出面,我感覺能行。還是爸你們厲害,人脈廣。”
藺振華說:“那是,好歹你爸我比你多活了三十年,這可不是白活的。”
藺征西笑著說:“爸,我們以后可能要做芯片加工,到時候也得買設備,要是我們搞不定,你能不能也幫我們想想辦法?”
藺振華斜睨兒子:“你現在不是在做移動電話嗎?怎么又想起做芯片加工了?也不怕撐死。”
藺征西說:“這不沖突啊。移動電話也需要芯片,我們要是做芯片,還可以消化你們的晶片,難道不好嗎?”
藺振華有些懷疑地看著兒子:“芯片加工那可比我們做晶片投入還多,你們這小打小鬧的,能有錢搞芯片加工?”
“現在是沒有,以后沒準有呢。我們也可以找人投資啊。而且我們也不算小打小鬧了,等你有空了,可以去我們公司看看,規模還是可以的。”藺征西給他和晏旻找場子,他也知道,他們公司現在場地是夠大,但人數還真算不上什么大公司。
藺振華笑了:“行,我看你忙得腳不沾地,回頭去看看到底辦了個多大的公司。”
藺征西也知道,跟父親的晶圓廠規模比起來,他們這個確實算是小打小鬧,不過飯得一口一口吃,他和晏旻現在還年輕呢,未來有無限可能,誰說將來就比不過父親呢?
藺征西沒有等晏旻一起,自己先回了深圳,因為約翰一家近期到中國,他們是直接飛香港,然后從香港到深圳,倒是比飛北京上海更為方便一些。
晏旻過年沒有回家,本來說好從美國回來就回家的,結果一回來就忙著招聘,一直拖到現在才回去。
父母自然又免不了要問女朋友的事,只能胡亂搪塞一下。
等他回到深圳的時候,約翰一家已經到了。
公司里來了幾個老外,在公司里自然引起了轟動,雖然大家在北京也不是沒見過老外,但現在是老外要來他們公司上班,老板真有魅力,居然能請老外來公司。
何況來的還不止一個,老外帶著老婆孩子過來的,說明這個老外要在這里長干,看來老外都看好他們公司的發展前景呢。
藺征西接到約翰的時候,就跟他打過招呼了,深圳是個快速發展中的新興城市,不及北京上海歷史悠久,不過他可以在這里見證歷史。
約翰來過中國,知道真實的中國是什么樣,所以見到深圳的時候,雖然有點不在他的預期,但也不至于失望,畢竟他以為自己會去一個充滿古典氣息的城市,沒想到居然是個還在建設中的新城。
約翰的妻子賽琳娜則有點失望,深圳到處都在施工,環境遠比不上已經發展了上百年的美國。
但好在她還是個比較樂觀的人,不喜歡抱怨,既來之則安之。
兩個孩子就覺得新鮮,充滿了好奇,沒表現出太明顯的不適。
晏旻開始還擔心兩個孩子的上學問題,但約翰早就安排好了,送兩個孩子去本地的幼兒園,跟本地孩子一起上學,讓兩個孩子從小就學習中文。
晏旻說:“我以為你會把孩子送到香港去上學。”
約翰說:“不,不,不,我喜歡中國文化,太有意思了。我要讓我的孩子們學習中國文化,讓他們成為中美友誼的橋梁。”
晏旻聽他這么說,倒也放了心,至少不用擔心他會在這里干不長久了。
賽琳娜不上班,專職做家庭主婦,這在當下的中國是很少見的。
她除了照顧兩個孩子,有空的時候便主動去學漢語,有一天晏旻很驚奇地發現她用潮州話跟自己打招呼,頓時有種哭笑不得的感覺,這多半是跟食堂里的潮汕阿姨學的。
約翰在摩托羅拉的時候是負責做基帶芯片的,正好這塊公司還沒有開始做,晏旻便讓他主持基帶芯片的研發,雖然可能趕不上產品上市的進度,但遲早是要做的,現在開始做并不算遲。
(https://www.dzxsw.cc/book/80726626/2945032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