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冰海事件,聊天與揭密(7k)
簡單地掂量了一下,彈指讓青銅巨柱發出輕微鳴響之聲,趙青心中若有所思,這根柱子應該是實心,長達兩三百米,從頭到尾有數萬噸重,這東西是怎么運到內陸來,塞進山體內部的?
看上去,根本沒有起重機能吊得起它,走的只能是尼伯龍根空間的轉移路線。
很快,她就找來了一臺3d成像掃描儀,把銅柱顯露在外的部分龍文記錄了下來,給芬格爾發了一份,緊接著便從對方處得到了一份關于「冰海銅柱表」的資料,可以將兩根柱子進行對照。
作為親身經歷過「格陵蘭冰海事件」、僅幸存下來的一個半人之一,芬格爾在得知這個消息后顯然相當震動,不惜違背條例,把學院最絕密的文件發了過來,還補充上了當年之事的詳細過程。
2001年的秋天,獵人網上有個id叫「太子」的人發布消息,說他的拖船在格陵蘭海深處捕撈到奇怪的青銅碎片。
他公布了照片,從照片看來碎片上有復雜的古代文字,跟卡塞爾學院秘密收藏的「冰海銅柱表」完全吻合。
「冰海銅柱表」是秘黨能找到的最詳細的龍文資料,記載著龍族的戰爭史,但至今無法解讀,因為沒有用來對比的文本,不過加上另一根新的銅柱表,也許就能解讀出龍類的真實歷史。
然而當「太子」提供了坐標,學院在海床上并未發現巨型柱狀物,卻捕捉到了龍類的心跳信號,于是由施耐德帶領的6名a級學生,下潛到了冰海深底,并在海水中看見了一扇門。
下潛小組因為某個未知的原因,自己切斷了安全索,鉆入了那扇門中,就此「失蹤」,施耐德隨之下潛救援,結果遇上了剛孵化出的古龍幼體,被一口龍息噴成了冰雕,因為沾染了龍血恰巧進化才活了下來。
接下來就是芬格爾的個人經歷,由于他的女友eva正是下潛小組中的一員,芬格爾原本打算暗中跟著一起下潛提供保護,明明不是任務中的專員,硬是靠手段拿到了一個隨行的名額,還自己備了一套特制潛水服。
但當天他喝了很多酒,被發現后禁止下潛,給強行拖了一段時間,直到六人小組和施耐德先后失事,才得到允許進行緊急救援。
當他為節省時間沒穿潛水服,直接拎著刀躍入冰海,潛入水中之際,卻并未像施耐德那樣只注意到了初生龍類的存在,而是靠著eva沿途留下的幾絲痕跡,成功追蹤發現到了那扇神秘的門戶。
在那扇很可能代表著尼伯龍根入口,一去不復返的大門前猶豫了一瞬,芬格爾就下定決心,直接沖入了門內,然后,見到了他此生難忘的一幕:
一名纏著白色裹尸布、帶著濃烈的衰朽氣息的人形生物在門后默默地注視著他的到來,卻并不怎么意芬格爾這個小角色,只是緩緩抬起了自己的手臂,手中抓握著一根微微彎曲的枯枝長矛。
下一瞬,這名疑似龍王級別的存在,便用力擲出了他的長矛,漫天金光一閃而逝,轉眼間貫穿了門外一只氣息無比驚人、同樣帶有王之威嚴的龍類,鮮血從對方的傷口中肆意流淌而出。
似乎意識到長矛帶有遠程鎖定的特性,在門外躲避并無作為,初生的幼年古龍,一邊全力療愈著傷勢,一邊釋放出了數個強化型言靈,以超乎想象的極速沖入了門內,跟持矛者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搏斗。
「這是兩名古老王者之間的決戰,雙方移動與出手的速度之快,均達到了我難以看清的地步,到處都是冷熱交織的爆裂激波,縱然我開啟了青銅御座的防護,也根本抵擋不住,很快就受了重傷。」
芬格爾在發過來的信息中這樣說道:「但正如施耐德教授能從海底生還,是因為他吸入的龍血激發了自己的潛能,古龍們在近身搏殺中也同樣流出了不少血,并滲透進入了
我的身體,不斷修復傷勢,使我得以幸存下來。」
「明白這是我沒資格摻和的戰斗,我立刻選擇了撤退逃離,但由于"門"正是雙方交戰的中心,根本沒法接近,我只能往尼伯龍根的深處而去,且希望能發現自己不久前陷落的同伴……」
「實際上,我也真的好運遇到了他們,但終究是不夠好運……包括eva在內,下潛小組的六人,全部沾染了那條幼龍的血液,不是每個人都像我那樣恰巧有著可進化的基因,他們已經被龍血深度侵蝕污染了。」
「原來,他們自己切斷了返回冰面的安全索,其主因并非是遭到了精神控制,而是自知用不了多久就會變成死侍,因此拒絕了返程與生的機會,想要自我犧牲,以免讓船上的人被死侍所傷。」
「但我實在是太想救回他們中的那個人,于是甘冒奇險,靠著剛被龍血洗禮進化的血統,強行令"青銅御座"進階到了僅存在于古老典籍中的"不動明王",把eva的靈魂以近似于活靈的狀態保存了下來,暫時融入到了刀內。」
「也就在這個時候,兩名王者間的決斗也已迎來了尾聲,不知是其中的那一位,抽出時間發動了一個極其高階的言靈,釋放出了九條巨型冰龍,將整片尼伯龍根中的海水全都冰封了起來,然后爆燃炸成了碎片。」
「言靈?九嬰,兼具精神系、水系、火系的復合超級言靈……當這個言靈被完成之后,尼伯龍根空間都似乎被撕裂了一般,狂暴的元素亂流席卷,把我與凍住眾人的冰塊分了開來。」
「最終,我順利地尋找到了一開始的那扇門戶,回到了現實世界,但那些鎖在那些金屬潛水服里的同伴,卻永遠沉睡在了冰海深處,或許不會"死去",但再也不能歸來……」
看上去,像是奧丁隔著尼伯龍根對正在孵化的海洋與水之王雙生子之一出手,應該是在戰斗中取得了勝利,得償所愿?
但他為何要讓卡塞爾的下潛小組加入其中?區區六個a級,就算言靈比較特殊,也難以左右初代種級別的大戰,總不會是需要學院發射幾枚賢者之石子彈來打傷海王吧?
趙青心念微動,感覺此事沒那么簡單,多半并非巧合,而是「太子」專門設計的陰謀,目標是摧毀卡塞爾新一代的精銳,從而逐步完成他在混血種世界的布局。
比較類似的事件,是1900年的「夏之哀悼」,干掉了一批秘黨的長老和幾乎全部初代獅心會成員。
考慮到圣殿會手頭上竟然有那次事件失蹤的銅柱,圣殿會高層,以及與之相關的圣宮醫學會、共濟會等組織,應該跟「太子」有著一定的聯系,沿著這條線索,或許能夠發掘出當年的真相。
至于言靈?不動明王,估計便是暝殺炎魔刀的來源,以一般言靈進階的規律來看,效果可能是身體強化進一步增加,且能覆蓋到煉金武器與自身精神上,但負擔也成倍提升。
不動明王是佛教密宗八大明王之首,大日如來的忿怒身,原型為「不可移動之主」,濕婆的一個稱號,一座山的守護神。
《諸說不同記》第四內曰:「在第一重西方西南隅,通身青黑,身相圓滿極忿怒形,蹴眉怒目……右手向內垂當腰側持劍,左手屈臂開肘仰掌指端向左持索,面向右方,坐盤石上,光焰如迦樓羅之勢……」
可能是因為使用高危言靈容易加重龍血侵蝕,以及芬格爾的血統也只是勉強夠到「不動明王」的緣故,大多數時候,他并不會將穩健安全的青銅御座進階升級。
……
一邊思索著格陵蘭冰海事件,并推測奧丁和他的面具傀儡可隨意穿梭在所謂的「卡俄斯之淵」之中,趙青一邊整理起
了圣殿會總部的資料中,價值較高的可用技術。
除了核煉金技術、基因改造、腦部芯片植入等技術外,先前那些冬眠艙運用到的技術,也吸引了她的注意,仔細瀏覽了一番,發現該技術源自于純血龍類的基礎能力,目前還有著不少限制。
表面上,只是單獨的冷凍休眠,實際上卻需要特定的基因技術支持,且長期冬眠僅限于言靈冬的擁有者和a級及以上高階混血種,對于普通人來說,最多只能冬眠一兩年,否則就有變成植物人的風險。
由于標注了相關的基因序列和腦部組織影響,在趙青的手中,或許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實現一指點下去,讓別人陷入休眠狀態,封在玄冰里面,壽命的流逝速度減緩數十倍,理論上可以活幾千年。
雖然對她自己來說,用處不大,但極易實現的延壽之法,無疑對旁人有著超乎想象的吸引力,可以產生巨大的影響,且在未來的星際航行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
深夜,北大西洋的波濤在月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寧靜,而在這片看似平靜的海域上空,一艘龐大的空天母艦——共濟會的「拉斐爾號」正以800kmh的速度,悄無聲息地飛掠著離水面百米的低空。
它全長294米,翼展382米,重約兩萬五千噸,裝備四臺高效核沖壓發動機,十二臺巨型渦輪風扇發動機,八十臺小型渦噴矢量發動機,利用其獨特的地效飛行技術,既保持了高速又確保了隱蔽性。
該項目最初基于1969年洛克希德公司設計的起飛重量高達5440噸的cl1201核動力飛行器而開發,幾經更迭,最終建造出了最新一代的地效空天航母,以及側翼護航的兩艘地效導彈驅逐艦。
只見它在夜間航行時,艦體邊緣的六芒星標志亮起了柔和的藍光,與居中的全視之眼涂裝交相輝映,下方的艙門緩緩打開,像投彈一樣放出了一架yf23戰機。
戰機借助著慣性向前滑翔,迅速啟動引擎,伴隨著尾部噴射而出的熾紅焰流,偏轉方向從空母的水平翼處下方鉆了出來,隨后連續爬升,開始了它例行的巡航。
而幾乎與此同時,一架關閉了火箭引擎的cx15,則從后方以高速追趕上了空母的尾部,跟這里另一個打開艙門處探出的吊鉤連接在了一段,互相配合著快速完成了回收。
除了極高的巡航速度以外,出動效率,起降架次遠遠超過普通航母,可以直接進行空中加油,艦載機續航顯著提升,亦是地效航母的重大優點,使得它的綜合戰斗效率抵得上四五艘大型航母。
跟一般的航母不同,由于無需甲板,再加上氣動外形的要求,地效航母的艦島共有左右兩個,下方各布置著一套marauder超高定向能和輻射磁環武器系統,可將環形等離子體加速到400kms。
其中左側的艦島內部,燈光柔和,兩名身著筆挺軍裝的高級軍官,艦長與大副,正站在巨大的舷窗前,凝視著窗外那片深邃的夜空。
「……目前所掌握的信息,盡管令人震驚,卻已是不爭的事實……圣殿會總部的核心成員突然集體失聯,原定的支援行動不得不緊急暫停,并預計在徹底查明戰場局勢后,全面轉為撤退指令,加速返回安全區域。」
艦長接收到這份沉重的指令時,臉上的表情難掩錯愕與憂慮。
他深知所羅門圣殿會作為老牌勢力,其防御體系之嚴密、準備之充分,竟能在面對單一對手的突襲下迅速崩潰,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靂,令人難以置信。
「他們怎會如此不堪一擊?」艦長心中暗自嘀咕,思緒萬千,隨即得知圣殿會的慘敗,可能與高度先進的網絡滲透與信息戰術緊密相關。
他迅速調整策略,果斷下令正執行任
務中的1架yf23隱形戰斗機和2架sr91偵察機立即返航,并即刻啟動全艦無線電靜默程序,以最大化降低被敵方偵查與鎖定的風險,確保艦隊的安全。
「我們艦隊的雄厚軍事實力,絕非圣殿會所能企及,尤其是應對先前情報中的那個巨大空中目標。」不過,大副卻似乎有著不同的意見,不忿地開口道:
「泰坦v型搭載的9mt噸當量核彈頭,配合龍勃透鏡相控陣雷達的精準定位,以及等離子炮與核防空導彈系統構建的銅墻鐵壁,我們構建的立體防御網絡,足以讓任何敵人望而卻步。」
畢竟不是正式的國家,一次空天艦隊的出動,耗資以億萬計,若是無功而返,這絕對會讓艦隊軍官們留下不好的資歷。
「但李維斯,你敢賭嗎?」
艦長海伯利安搖了搖頭:「造價幾百億的東西若是損傷毀壞了,誰承擔得起這么重的責任?在缺乏可靠情報的狀況下,任何輕率的行動都可能讓我們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
「艦長,我明白您的擔憂。」李維斯打破了沉默,語氣變得更為沉穩:「歸根結底,還是"拉斐爾號"不夠強大,無法確保取得戰斗的勝利,以至于首次公開亮相,卻不得不選擇撤退。」
說到這里,他的話鋒一轉,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自己心中的疑問:「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我一直有個不解之處——為什么拉斐爾號沒有采用那些已經證明其強大潛力的技術,比如前蘇聯的可控核聚變技術?」
「我聽說他們的聚變堆功率驚人,達到了3億千瓦,這簡直是我們船上現有核裂變反應堆的百倍有余,所帶來的能源效率提升,無疑將極大地增強我們的作戰能力和續航能力。」
「這樣的技術革新,難道不是我們一直在追求的嗎?新一代正在建造的"席茲級"空天母艦,是否能夠運用上呢?」
言語之間,已透露出了共濟會掌握了前蘇聯研發出的、連俄羅斯都不知道的絕密科技。
「你的問題很有深度。」
艦長海伯利安轉過身,目光深邃地望向大副:「確實,可控核聚變被視為未來能源的終極形態,其清潔、高效、幾乎無限的能量供應潛力令人向往,但現實總是比理想更為復雜。」
他緩緩踱步至一旁的戰術沙盤前,手指輕輕劃過代表「拉斐爾號」的模型。
「首先,我們必須明確一點,雖然前蘇聯在核聚變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但真正將這項技術應用于實際,尤其是像我們這樣高度集成的軍事裝備上,還面臨著諸多難以逾越的障礙。」
「實際上,目前理論上可以制造出的氘氚聚變托卡馬克裝置,其能量密度與成本效益比,在現階段仍無法與我們使用的最先進核裂變引擎相媲美。」
艦長進一步解釋道:「再者,核聚變技術的小型化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目前的技術水平下,一個能夠產生足夠推力的托卡馬克裝置,其體積和重量都遠超想象。」
「它至少也有40萬噸重,相當于十二艘滿載的"拉斐爾號"。這對于一艘需要靈活機動、快速響應的空天母艦來說,無疑是不可接受的。」
大副聞言,臉上露出了驚訝的表情:「40萬噸?我還一直以為通過技術創新,可以將托卡馬克裝置做到幾百噸以內呢?外界關于托卡馬克裝置的研究報道,似乎并沒有提及如此龐大的規模。」
聽得此言,艦長搖了搖頭:「那些報道往往只展示了研究成果的一面,而忽略了背后的復雜性和挑戰。過于追求小型化,正是許多團隊在可控核聚變領域遭遇挫折的根源所在。」
「前蘇聯之所以不惜斥以巨資,選擇建設一整座城市來研究制
造托卡馬克裝置,反應堆的總重量以百萬噸計,就是因為他們深刻認識到,托卡馬克建得越大,就越有可能接近成功的邊緣。」
「這是因為大型裝置能夠提供更穩定的磁場環境、更有效的冷卻系統以及更多的空間來進行復雜的實驗調整,同時,功率越大的核反應堆,性價比也越高。」
「實際上,3億千瓦的聚變堆真能小型化,蘇聯就算處于解體的前夜,也可以靠著它啟動超級激光武器迅速滅了m國,立即重振旗鼓,成為這顆星球上的唯一霸主。」
「在第一步——實現穩定可控的核聚變反應——都尚未完成的情況下,就談論小型化與商業化,無異于空中樓閣。如果人類一開始就試圖制造米粒大小的蒸汽機,那么工業革命或許永遠不會到來。」
「那么,如果我們真的裝備了那些所謂的小型化托卡馬克聚變堆,情況又會如何?」大副李維斯繼續追問,似乎覺得核聚變的潛力不止于此,想要了解更多。
艦長再次解釋道:「即便那些小型化的聚變堆真的被制造出來,并且實現了q值大于1,按照它們不過幾百兆瓦的設計功率,甚至還不到我們核裂變反應堆輸出功率的一半,又能頂什么用呢?」
「就算是巨型化的托卡馬克裝置,在氚自持和快中子屏蔽上仍存在著重大的問題。」
「來源稀缺的氚終究做不到100的循環利用,極大地增加了聚變的成本,快中子則具有極強的穿透力和破壞力,如果不能有效屏蔽,它們將對艦船的結構和人員造成嚴重的損害。」
「因此,在安全性方面,最新一代的核裂變氣冷反應堆,依然是我們目前最可靠的選擇。」
大副聞言,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但隨即又提出了新的疑問:「可是,我聽說為了應對2012年的世界末日,組織內部正在秘密建造的諾亞方舟,就采用了核聚變引擎。這個項目真的存在嗎?」
艦長聞言,臉色微變,他壓低聲音,用只有兩人能聽到的音量說道:「小聲點,大副。雖然諾亞方舟的存在是一個高度機密,但既然你已經提到了,我就告訴你一些內幕吧。」
「方舟之所以采用核聚變引擎,自然是因為它的巨大超乎想象,真正達到了一座城市的規模,足以容納得下不止一臺的巨型托卡馬克裝置。」
「而且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它所使用的技術,可能已超過了當初的蘇聯許多,功率密度大幅提升,第二代的氦3反應堆,也未必沒有實現的可能。」
「至于具體的細節,」艦長海伯利安停頓了一下,目光透出幾分凝重:「我不能透露太多。但我可以告訴你的是,我們這支空天艦隊中,有資格登上諾亞方舟的,恐怕不會超過十人。」
大副點了點頭,表示理解,但他的好奇心并未因此減弱:「艦長,如果那一天真的到來,我們共濟會以及諾亞方舟,將會何去何從?依靠核聚變引擎,我們是要移民到比鄰星這樣的遙遠星系嗎?」
「盡管可以使用冬眠技術"跳躍"時間,那艘方舟灌注的核燃料,足夠支撐著我們找到新的家園嗎?」
艦長微微一笑,仿佛看穿了大副心中的渴望與擔憂:「比鄰星?那太遠了,即便是以1的光速航行,也需要數百年甚至數千年的時間才能到達。而且,那里的環境是否適合人類生存還是一個未知數。」
「事實上,若是黑王尼德霍格無可阻攔地成功復蘇,末日浩劫降臨之后,諾亞方舟并不會直接前往遙遠的星系。相反,它會撤退到土星軌道,隱藏在土星環內,利用那里的資源與環境建立臨時避難所和反擊基地。」
「不過,到時候我們這些人,或許另有別的任務……比方說,嘗試聯絡各大行星上可能存在的外星龍類,希望
能夠跟他們互相結盟,共同面對接下來的危機,最終重返地球,奪回家園。」
「外星龍類?」大副李維斯驚訝地瞪大了眼睛:「您不是在開玩笑吧?就算外星球上真有智慧生命,它們不應該被稱為"外星人"嗎?」
「很簡單,這些外星龍類并非來自遙遠的星系,而是地球本土的龍類,在黑白王之戰的時候,為了躲避災難而逃難到了外太空。」
艦長神色嚴肅:「經過一萬多年的繁衍生息,他們應該已經恢復到了一定的實力。」
「你或許聽說過,在冷戰時期,蘇聯對金星的探測一直抱有獨特的熱情。」海伯利安解釋道:「1960年代至1980年代間,蘇聯實施了多個金星探測項目,其中最著名的莫過于"金星"系列探測器。」
「這些探測器不僅成功穿越了金星那令人窒息的濃厚大氣層,還傳回了大量關于金星表面環境的數據和圖像。然而,在這些看似平凡的科學任務背后,隱藏著一個更為驚人的秘密。」
「蘇聯科學家在金星的云層之下,發現了疑似古老文明的遺跡。」
「起初,一些探測器在接近金星表面時,捕捉到了疑似能量場的波動,它們有規律地分布在某些特定區域,就像是……某種超自然的防御系統,而當"金星7號"正式著陸之后,更是接收到了一次不可思議的通訊。」
「雖然蘇聯人沒有搞懂龍類發出的聲音,也沒法隔著4000萬千米嘗試翻譯交流,但雙方不約而同地想到了最普適的數學語言,進行了基礎的溝通,議定了下一次探測器抵達的時間……」
「自此之后,金星探測的真實內容,均遭到了嚴格的保密、封鎖與修改,除極少數人外無人知曉……或許,正是這些外星龍類在后續的幾次交流中,為蘇聯人提供了攻克可控核聚變技術的關鍵線索。」
「可金星的生存環境不是很惡劣嗎?那些龍類為什么要逃難到那里?又是如何生存下來的?」大副李維斯質疑道:「跟表面溫度高達四百多攝氏度,硫酸雨不斷肆虐的金星相比,火星顯然是個更好的去處。」
「最重要的,自然是金星離地球最近,重力環境也相差不遠,在尚未探測金星之前,誰也想不到那里會是人類眼中的地犾。」海伯利安淡淡開口:「其次,這可能與金星上更為充沛的能量資源有關。」
「金星雖然表面環境惡劣,但卻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大氣層中頻繁發生的閃電、雷暴等現象,以及它作為太陽系中離太陽第二近的行星所接收到的強烈太陽輻射,都可以為太古龍類提供豐富的能量來源……」
「相反,火星的環境顯然要貧瘠得多,因為引力較小的緣故,元素濃郁度也會低上不少……人類以自身條件評判出的環境宜居度,并不一定適用于別的物種。」
「……總的來說,由于極大可能保留了當年的先進煉金術,金星龍族的實力在未來舉足輕重……可黑王尼德霍格,作為"地球之子",只要在地球大氣層內,絕對無法戰勝,但出了保護圈后,一切就未必了……」
……
免費閱讀.
(https://www.dzxsw.cc/book/80715433/3477111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