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講各朝歷史,開國皇帝們破防 > 第318章 儒家三巨頭

第318章 儒家三巨頭


“還有儒家的溫良恭儉讓,培養奴才五大利器。

我的孩子上學我會堅定告訴他不要學習儒家東西。

老師講了你就笑著當驢叫喚就行了。”

“回復樓上:“儒家的精髓在于教怎么做一個人,做人之本。

做人謙虛,善良,但是有度。”

“回復樓上:凡事都是相對的,溫良恭儉讓不是做人最基本的嗎?難不成教孩子暴躁、邪惡、無禮、浪費,爭奪?不敢茍同。”

“回復樓上:把老師當驢叫,你這家長教的好,以后必定成定國之棟梁。”

“回復樓上:越是眼界低的人,越是極端。

延續數千年的大家族,祖訓就有溫良恭儉讓。”

“回復樓上:這個溫良恭儉讓是給詩書傳家三五代以上,培養后代的。

不是培養奴才。

也不是給為生存拼搏的人準備的。

退一步講,良和儉怎么就成奴才了?

有點錢亂花,還不存點善良,這種人是什么玩意?”

“后世的儒學是被故意改過的!原意丟了很多。”

春秋。

孔子皺眉搖頭。

他主張的儒家思想,從來沒有覺得有錯。

為什么后世如此不喜歡。

教人仁義,懂禮。

難道不對?

孔子是百思不得其解。

【儒家學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

【值得一提的是。】

【無論是春秋的孔子,還是戰國的孟子。】

【他們主張的以儒治國。】

【都是被那個時代的國君拒絕的。】

【孔子提倡的仁義禮,是希望恢復周禮。】

【而孟子的戰國時期,大國吞并小國的事情時常發生。】

【戰爭頻頻,苦的是天下百姓。】

【恢復周禮已經完全沒有了希望。】

【孟子的主張便是仁政。】

【他游走數國。】

【對各國國君闡述君王只要對百姓好,得民心,就一定會被百姓擁護。】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便是孟子說的。】

【有人認為儒家偽善。】

【也是因為孟子所謂的仁者無敵、舍生取義、君臣父子。】

【可若是你換個角度來看。】

【孟子不是說給百姓聽的,而是給那些擁有權利的諸侯和貴族聽的。】

【是為了約束這些有資源的人說的。】

【像戰國時的百姓是沒有選擇的權利的。】

【而且那個時候的百姓,你給他說,也不一定能聽得懂。】

【是不是有點那味了。】

【孟子讓諸侯王施以仁政。】

【也只是想讓百姓有幾畝田種,能穿上衣,能吃飽飯,能吃上肉就更好了。】

【然而可惜的是,孟子提倡的仁政。】

【并不適合那個時代。】

后世實時彈幕——

“孟子生錯了年代,要是在太平盛世。

未嘗不可。”

“孟子性本善,后面又出了個荀子性本惡,荀子后面又教出倆徒弟,是法家的倆大哥。”

“性善論是告訴人們,人生來就要善良。

這是與生俱來就有的。

性惡論的主張是,人生來就是惡的。

需要法律來勸人向善。

兩者其實不沖突,都是想導人向善。

核心都是教化人向善。”

“我一直把儒家以董仲舒為分界點,先秦儒家確實有優點。

特別孔子與老子對話后。

思想有一部分改變。”

“天人合一五德始終是道家陰陽家的東西,董仲舒融合了很多的東西。”

“應該以朱元璋為分界點,你看那種捐軀赴國難,為民請命。

為萬世開太平的人,都多多少少受到了儒家的影響。”

“儒家我也就看看孟子。”

“最開始的儒家、道家、墨家都是思想。

都是哲理。

現在的道家成為了道教,儒家兩極分化嚴重,墨家直接沒了。

至于法家,刑不上大夫了解一下。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然后呢?庶民(商鞅)消失了(笑哭)!”

“孟子替百姓說話,怎么會是偽善。”

“心善但不切實際。”

“君子論跡不論心。”

“沒有改進的儒家,不適合拿來治國。

滿足不了生產力需求。

不符合戰國君主的利益。

所以戰國時期吃不開。”

“孟子主張國君要是不適合當,就可以換個國君,怎么可能吃得開。”

戰國。

孟子重重嘆息一聲,喃喃道:“改進的儒家?”

“那是怎么樣的?”

“唉,什么樣的儒家,能在戰國時期讓天下百姓能過上安穩的生活。”

“能讓國君們施以仁政?”

“我是想破了腦袋,都想不出來啊。”

【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荀子。】

【荀子是儒家集大成者。】

【卻教出了李斯和韓非子這兩個法家名士。】

【主要原因應該和荀子的性本惡有一定關系。】

【孟子認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而荀子卻認為人生下來本性惡。】

【吃喝玩樂,好逸惡勞,這屬于人的天性。】

【因此,人才有了七情六欲。】

【這些天性要是任其生長,一定是不行的。】

【所以要加以引導教化。】

【荀子認為想要治理好一個國家,應該禮和法并存。】

【禮是以道德層面約束人遵禮節。】

【刑法也不能少,這樣才能威懾那些禮無法約束的人。】

【如此方能長治久安。】

【這么一看,荀子的觀點,其實和后世的華夏很相似的。】

【但是因為孟子被儒家的人奉為圣賢。】

【而孟子的性本善,又和荀子的性本惡看似相互不容。】

【所以當時的荀子被不少儒家學派的人攻擊。】

【其實兩者都是讓人向善。】

【只是觀點不同,并無對錯。】

【荀子的禮和法共存,當時也僅僅是秦國的刑法,讓他認同,可是少了禮,讓他又有些惋惜。】

【縱觀儒家三巨頭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

【其實都是當時大環境下的產物。】

【春秋的孔子的思想是想要恢復周禮,教人知禮節】

【戰國的孟子的思想是以性本善為基點。】

【延伸出讓諸侯和貴族們施以仁政,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便能仁者無敵的治國理念。】

【戰國的荀子的思想是以性本惡為基點,結合當時環境,認為最好的治國,應該禮和刑法并存,才是長治久安的基礎。】


  (https://www.dzxsw.cc/book/80710659/3636574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