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wǎng) > 金句制造機,我一手打造最強電臺 > 第184章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第184章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王維出生于武則天統(tǒng)治的時期,號摩詰居士,王維的父親是河東王氏,母親是博陵崔氏,因為王維的母親崔氏信仰佛教,所以以摩詰菩薩之名給王維取字摩詰。
  和我們熟悉的王守仁、蘇軾等人一樣,王維的家庭也屬于當?shù)氐拿T望族,所以王維在如此的家庭中長大其見識和才華遠不是一般人士可比。
  但在王維九歲時,其父的去世導致家中家道中落。
  盡管如此,母親崔氏仍然沒有落下孩子的教育,王維的少年和童年時期就在陪母親賣畫以及學堂中度過。
  開元三年,十五歲的王維赴長安游學,求取功名。
  那時候,交通可多有不便,長安與故鄉(xiāng)蒲州,用現(xiàn)代的距離測算,也有將近180公里,開車都要兩個多小時。
  每一次別離,都很有可能成為永別,王維身為家中長子,身后還有五個高高低低的弟弟妹妹,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但他沒有辜負母親的悉心栽培,即便只有十五歲,胸中才氣已是要蕩漾而出。
  在過秦始皇陵之時,他便寫下了一首《過秦皇墓》:
  古墓成蒼嶺,幽宮象紫臺。
  星辰七曜隔,河漢九泉開。
  有海人寧渡,無春雁不回。
  更聞松韻切,疑是大夫哀。
  當時的王維,還年輕氣盛,居然以嘲笑的口吻,說當年積土為冢的古墓,如今已經(jīng)變得林木茂盛,郁郁蒼蒼,化作山嶺,從表面上已經(jīng)完全看不出宮殿的痕跡。
  不過,地下冥界里的宮殿應(yīng)該還和長安皇宮里的樣式一模一樣吧!
  在年輕的詩人想象之中,秦皇陵的墓宮應(yīng)當是日月星辰間隔排列在穹頂之上,燦爛的銀河呈現(xiàn)于九泉之下。
  可即便如此奢華,里面的滄海卻是水銀制成的,人怎么能渡過呢?
  里面連春天都沒有,大雁又怎么會飛回來?
  哪怕再輝煌壯闊,再富麗堂皇,也終究不過是死氣沉沉的墓穴罷了。
  秦始皇當年到泰山封禪,遇見暴雨,躲在一棵松樹下避雨,后來就把這棵松樹封為五大夫。
  連一棵為秦皇遮雨的樹,都能受到冊封,可想當年的秦皇,是何等志得意滿,是如何權(quán)傾天下,然而,如今不還是埋在了土里?
  這松濤陣陣,或許正是那棵被封為五大夫的松樹哀泣的聲音吧?”
  我去!
  聽眾們驚呆了。
  一個十五歲的小孩,這么牛哄哄的嗎?
  要知道即使在現(xiàn)代,秦始皇陵也是無數(shù)人向往的旅游圣地啊,想想里面的兵馬俑,想想那從未面世的地宮,就夠讓人熱血沸騰,恨不得一睹為快。
  比如湯光遠,在大一暑假的時候就去過一次兵馬俑參觀,后來得知地宮被水銀灌滿,不具備開掘條件,可能在幾代人的有生之年,都沒機會一睹秦皇地宮的恢弘壯麗了。
  他當時還很是遺憾,甚至在離開時還依依不舍,多次回頭眺望。
  相比起來,十五歲的王維,同樣是面對秦皇墓宮,內(nèi)心的情感,卻是如此不同。
  他不是不了解地宮的壯闊偉岸,星辰七曜隔,河漢九泉開,王維比任何人都能欣賞地宮之美。
  然而,他卻是以手中之筆,以胸中才氣,發(fā)出了穿透千古歲月的最強譏諷之聲。
  不得不讓人對這個少年郎驚嘆不已。
  “別人的青春和我的青春,別人的志向和我的志向,真是比我和狗的差距都要大!”
  “狗:感受到了侮辱呢親!”
  “我服了,難怪家里老人總說七歲看大,八歲看老,我以前不信,總覺得一個小屁孩身上能看出什么鬼東西?現(xiàn)在我服了,天才真的是從小就能看出坯子好壞的。”
  “是啊,像我鄰居家那小孩,讀小學的時候就自學會了初中的數(shù)學題,一口英文說得那個叫流利,參加所有比賽都能輕松獲獎,那些好學校都搶著要,而我家的那小子,唉,不說了,先去把他揍一頓出出氣!”
  “真實了,我就說詩佛詩佛,怎么可能有人從小就展露佛性啊,這樣的王維才符合年輕氣盛的標準,我開始期待他后來的轉(zhuǎn)變了。”
  “別,哥,你別期待,我害怕著呢,總感覺一個人從鋒芒畢露到佛法無邊,多少得經(jīng)歷一番挫折,我真受夠流眼淚的日子了!”
  網(wǎng)友的這番話立即引起了無數(shù)人的共鳴。
  顧知書太狡猾了,居然在喜劇里面也摻雜那么多悲傷的元素。
  聽完那三篇歐·亨利的短篇小說故事后,整個人都心情抑郁了好些天。
  既有為愛情友情而感動,也有因為世事往往不隨人愿而憂傷,更多的是為自己連故事里的愛情與友情都沒有而感到痛苦萬分。
  現(xiàn)在年關(guān)將至,實在是不想再接觸悲傷故事了。
  希望王維的這一生,能走得順暢點吧,我們聽眾的要求也不高,能夠讓王維的結(jié)局,像王陽明一樣就差不多了!
  “如果說十五歲的王維,還有些鋒芒畢露,等到十七歲的時候,他的詩句風格,就已經(jīng)有了些后來大成之后的影子。

  這一年,他寫下了《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千古名篇——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是重陽節(jié),古人以九為陽數(shù),連個九陽數(shù)相重,故稱重陽。
  這是古代很重要的節(jié)日,人們在這一天拜神祭祖,飲宴祈壽,登高賞菊。
  往往是親友齊聚,闔家團圓的時刻,但去了長安的王維,山高路遠,卻是不能在這一天享受團圓的快樂了。
  于是在當時全世界最大的城市——長安,寫下了這首詩。
  后來人們都稱贊王維年輕時候就相貌氣質(zhì)俱佳,《唐才子傳》說他‘妙年潔白,風姿都美’。
  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帥呆了,酷斃了,好看極了,真帥!
  可在我看來,當時的王維,混雜在長安的茫茫人海之中,入目之處,皆是一張張陌生的面孔,舉目無親,孑然一身,當時的少年郎,肯定不會感到快樂和歡欣。
  詩里的‘獨’字和‘異’字,就將他這份心境表露無遺。
  重陽節(jié)登高有佩戴茱萸的習俗,古人以為可以避邪驅(qū)災(zāi)。
  此時的王維,內(nèi)心一定很想念過去的節(jié)日畫面,王家兄弟五人,呼啦啦一群,登高你追我趕,佩茱萸你插我戴,好不歡喜熱鬧。
  可是今年的這個重陽節(jié)呢?
  身為長兄的王維獨自來到長安考取功名,他固然自己感到孤單寂寞,可家里的弟弟妹妹們,難道就能像往常一樣開心玩鬧嗎?
  想到自己不在他們身邊,遍插茱萸少一人,他們也會感到傷心落寞,惘然若失吧?
  ‘唉!’
  王維抬頭仰望星空,在明亮皎潔的月色下,發(fā)出一聲深沉的嘆息……”
  由于今晚是停播前的最后一期節(jié)目,第二天又是除夕夜,不少聽眾都是在路途上收聽的節(jié)目。
  聽到這首詩的瞬間,眼眶就有點紅了,心里頭百感交集。
  如此應(yīng)景!
  這首詩寫得非常樸實,通俗易懂,卻擁有異常強烈的打動人心之情感。
  當今年代,無論是讀書上學還是工作打拼,有很多人都是遠離家鄉(xiāng),一個人在外拼搏謀生的。
  即使有飛機、高鐵、輪船等現(xiàn)代交通工具,一年到頭能回家探望親人的次數(shù),也是少得可憐,一只手就能數(shù)得過來。
  像五一、國慶、春節(jié)這種大的節(jié)日,有長假期還好說。
  平時那些一兩天的短假期,甚至是許多不放假的小節(jié)氣,回家?guī)缀醭蔀橐环N奢望。
  最常見的,就是隔著手機屏幕,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給在電話另一頭聚餐的父母親戚們,送上一句節(jié)日的祝福問候。
  當關(guān)掉手機視頻的時候,環(huán)顧四周,又只剩下了自己孤零零一個人待在出租屋內(nèi)的身影。
  可不就是“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對那些這個春節(jié)也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回家的人們而言,此刻聽到這首詩,更是內(nèi)心凄涼,悲苦萬分。
  而王維竟然在十七歲就能寫下情感如此強烈,能引發(fā)無數(shù)人共鳴的詩句,稱之為天才一點不為過。
  還有,聽聽顧知書又在說什么胡話了?
  這么一首詩,你告訴我,僅僅只是有后來“大成”期的影子?
  那王維巔峰期的詩作到底得有多么嚇人啊?
  什么?你說《相思》?那沒事了……
  “開元九年,王維來到長安已經(jīng)整整七個年頭了,這一年,他終于進士及第,蟾宮折桂。”
  杜夕月嘴角一抿,伸出手指頭數(shù)了數(shù)。
  十五加七,是多少來著?
  噢,是二十二!
  整整七個年頭,終于進士及第,顧知書說得好像經(jīng)歷了滄海桑田一樣,仔細一看,又是個二十出頭就高中進士的天才人物。
  搞得現(xiàn)在大家好像都對進士這個身份有點脫敏了,平時討論某個歷史人物,習慣性都問一句:
  他是幾歲考中進士來著?
  三十以上啊?
  嗯,也不錯……
  也不知道那些四五十歲才考中進士,全家鞭炮鑼鼓齊鳴,喜極而泣的那些先人,知道自己的聲譽被來自后世的一個電臺主播如此輕辱,會不會氣到跳進夢里找他算賬?
  “關(guān)于王維具體是第幾名高中,歷史上存在爭議。
  南宋人計有功在《唐詩紀事》中,有一段大意如下的記載:
  王維未滿二十歲,寫文章的才華就名滿長安,而且他極其擅長彈奏琵琶。
  某一天,岐王把他帶到公主府第,讓他假扮演奏者,到公主面前獻藝。
  王維演奏了《郁輪袍》新曲,并出示所寫詩文。
  公主大為驚奇,令宮中侍女傳教,還將考官召來,內(nèi)定王維以解頭登第。
  古代府試和州試的第一名稱‘解頭’,進士的第一名稱‘狀元’,史書上并未記載王維奪得狀元,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精通詩作音律,并以此躋身進了皇室貴族的圈子,背后有貴人賞識,本身有才華卓越,想必名次是不會太低的。
  這里還有一樁趣事,那就是上面提到的公主,有人認為就是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

  這位玉真公主雅好藝文,李白初到長安時,也是住在玉真公主的終南山別館之中。后來也是玉真公主向唐玄宗舉薦的李白。
  如此一來,王維和李白也在玉真公主這條線上,產(chǎn)生了交集,詩仙和詩佛之間的醋海情浪,也由此誕生。
  不過這些都是坊間傳聞,不在正史記錄之中,如果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展開腦補,或者去看聽眾里的大才撰寫的同人文章……”
  顧知書一番話直接讓無數(shù)被勾起了吃瓜之魂的聽眾大感掃興。
  誰要聽什么正史啊?
  我就要看李白和王維搶公主的瓜!
  要說這位玉真公主,可真是人生贏家啊,兩個青史留名的天才詩人,為你癡狂為你瘋癲。
  這種奇妙經(jīng)歷,不亞于你讓香江四大天王中的兩人在90年代為你爭風吃醋,如何叫一個爽字了得?
  想想都讓人羨慕!
  想看!
  坐在回家順風車上的周薇,更是直接眼前一亮,也顧不得堵車帶來的鬧心體驗,立即就從背包里掏出了筆記本電腦,開始在車上構(gòu)思起來。
  她腦海里已經(jīng)有電影畫面浮現(xiàn):
  岐王府中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宴會,貴客如云,來者非富即貴。
  如此盛況,僅因宴會的女主角是大唐的明珠,皇帝最疼愛的妹妹玉真公主!
  宴會上觥籌交錯,人們載歌載舞。
  突然,人群之中出現(xiàn)了一個身著白衣的男子,年輕俊朗,風姿綽約,一下子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用來形容這位公子再合適不過了。
  他懷抱琵琶,一曲《郁輪袍》讓在場的賓客們陶醉其中,無不為之動容。
  當曲終之時,玉真公主好奇的詢問岐王李范此人的來頭,并起身相迎這位公子。
  由此王維與玉真公主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
  她點他為狀元,幫他揚名天下。
  他們在山莊中暢聊,彼此交流著詩意和音樂。
  他們一起賞花觀月,品味著山莊中仙境般的生活。
  他們的友誼之花在山莊中綻放,成就了一段美麗而難忘的佳話。
  王維也許本以為自己會這樣和玉真公主度過幸福快活的一生,卻不曾想到,她所愛所惜者,也許只是他身上那份奪目耀眼的才華。
  在無人可以爭輝時,他就是她眼中的一切。
  直到有一天,一名三十七歲的詩人,身披白衣,又一次來到長安城尋求仕途上的機會……


  (https://www.dzxsw.cc/book/80697987/3636587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州市| 徐水县| 阳朔县| 定结县| 布拖县| 新蔡县| 通辽市| 榆社县| 舟曲县| 团风县| 清原| 泸溪县| 濮阳市| 贵南县| 封开县| 湟中县| 雷波县| 牡丹江市| 当涂县| 石台县| 黎城县| 绥芬河市| 毕节市| 酒泉市| 双江| 阿拉善右旗| 连云港市| 嘉黎县| 芒康县| 海南省| 渝中区| 通辽市| 吐鲁番市| 垣曲县| 佛坪县| 黄龙县| 东方市| 卓资县| 盐边县| 崇义县| 宁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