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那個人,要來了
湯光遠把自己的分析放到了網上,頓時又是引起一陣熱議。
原來古詩之中,還有這么多的門道,還有細分領域!
杜甫真是天才,把律詩帶到了一種全新的高度,而且還是用這種和風細雨,不彰不顯的方式。
牛!
但更多的人,關注到的是湯光遠提及的一個概念——
“執唐詩牛耳者,唯李、杜二人也!”
原本這是顧知書在節目里就提出來的一句評語,但當時留心到的聽眾不多。
后來被湯光遠單獨摘錄出來,放到網上后,才漸漸形成了討論的風潮。
執牛耳者?
王維都不能上榜?
大家仔細想了想,似乎也的確是這么一回事。
一方面杜甫是以詩寫史,現實性更強,也更有時代意義。
另一方面他把律詩這個體裁發揚光大,創下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成就,在藝術性上也更為高超。
杜甫能壓過王維一頭,不算讓人意外。
但問題是——
李白。
詩仙李白!
那個從北大的讀書交流會開始,就一直被顧知書掛在嘴邊,吊足人胃口的李白,啥時候能讓聽眾們目睹其真容?
一直都說李白是寫詩最牛的人,寫歐陽修有提及他,寫王維有提及他,寫很多牛哄哄的歷史人物時,都有提及他!
仿佛此人已經是天下公認的寫詩第一人。
就連杜甫,按照顧知書在節目里的意思,他的偉大是在身后才被后人追封銘記的,杜甫的詩在當時因為太風格獨特,反而讓同時代的人號不著脈,沒有獲得匹配的名聲。
的確,杜甫的偉大,在于他為百姓發聲,為天下寒門吶喊。
但在那個時代,掌握了輿論話語權的權貴士人階層,又有幾個人是真正心系百姓呢?
杜甫聲嘶力竭的吶喊,在他們耳中,也許不過是一個笑話罷了。
如果說,凡事都有兩面性,大唐亦是如此。
那杜甫的詩,他所寫的史,只是記錄了大唐自安史之亂后,混亂、頹廢、沉淪、幽暗的一面。
可所有讀過歷史的人都知道,要說拎出來一個夏國文明最強大昌盛的朝代,漢唐,必占其中一席!
從情感上來說,杜甫的詩,注定不會被人們所喜愛,所津津樂道,被時常掛在嘴邊,在和朋友閑談喝茶時背誦。
因為它太苦了。
苦到了極致,如同一劑中藥,雖然是苦口良藥,明知功效卓著,但要把它喝下去,還是得硬著頭皮皺起眉頭。
然而,杜甫的詩越是苦澀,越是深沉,越是絕望,就越是讓人不由得在內心期待,極致黑暗的另一面,到底是什么?
就如同黎明前的黑暗,雖然深沉,但卻在黑暗中醞釀著澎湃生機,帶給人無限的希望。
李白和杜甫,一個象征著大唐的光明,另一個見證了大唐的黑暗。
如今,黑暗面到底有多么淪喪,人們已經見識過了。
那接下來,是不是可以期待光明了呢?
苦難固然是人生成長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環,但追求苦難沒有意義。
我們這些聽眾讀者啊,還是希望多聽一點積極向上弘揚正能量的故事。
懂?
顧知書你小子給我悠著點!
網上的聲浪很大,但以杜夕月、湯光遠和安卉等一眾熟悉顧知書的老粉看來,這份急切和等待,并不會持續很長時間。
他們已經逐漸掌握了顧知書的節目規律,那就是——
環環相扣!
從蘇軾開始,逐漸引出蘇轍、蘇洵的故事,連帶著其他的唐宋八大家,也逐一登場。
王安石的改革,王陽明的心學,王維的禪意淡泊等等。
他深諳一個面向公眾的電臺節目,應該以什么樣的節奏來呈現內容。
不會一直讓聽眾哈哈大笑,每天快樂得像頭沒心沒肺的哈士奇。
也不會一直講述那些憂傷陰郁的故事,把晚間電臺節目變成大型emo現場。
他就像一個手握魔術棒的魔法師,手上好像總有一根無形的絲線,在牽引著所有聽眾的情緒。
偶爾開懷大笑,偶爾沉思靜默,偶爾唉聲嘆氣,偶爾肝腸寸斷,然后再次開懷大笑。
輪回!
對稱!
既然顧知書已經講述了杜甫的故事,那作為天秤上的另一個極端,李白的到來,也注定會為時不遠。
周一,《故事人生》官博發出預告,將在本周六的晚上,由顧知書親述李白的故事!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個消息瞬間就在各大論壇網站上被引爆。
久等了!
你顧知書知道我們這些粉絲這些天來都是怎樣地度日如年嗎?
總說在年輕的時候,不能遇見太驚艷的人。
那一天,在北大的大禮堂內,距離顧知書用一首“恐驚天上人”將詩仙帶入大眾視野之中,中間甚至過了一個年!
離譜!
往后,在一個又一個的節目里,無論是顧知書親口講述,還是陳樂瑤代為替班,總是能從別人的故事里面,從只言片語之中,從一些恭維書信的字里行間,瞥見那一位詩仙的風采。
似乎他站在那里,就奪走了人間的所有光芒,以至于后來每一個寫詩的文人,不提一兩句李太白,就如同對開山鼻祖不敬一般。
自古以來,都有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的說法。
武人間的較量很直接,上擂臺分個高下便是,第一的走下擂臺,第二的躺著下去。
但文人間的較量,那就復雜多了,所謂文人相輕,就和當代網民在網上罵戰一樣。
想要靠一張嘴皮子就讓對線的那人臣服,簡直是癡人說夢。
對面哪怕只剩下一具尸體了,全身腐爛軟綿綿,那張嘴巴都還是硬的!
連普通人都尚且如此難以說服,何況是那些滿腹經書,從小就眼高于頂,胸中醞釀遠大志向和恢弘理想的讀書人?
但偏偏就是出了這么一位人物,威壓古今,你但凡是個寫詩的,無論你內心再怎么驕傲,筆下的文字再怎么錦繡華麗。
在這個門庭內,你都只能低頭俯首,認作第二。
因為第一的冠冕,從那人的光芒照耀大唐那一刻開始,就無人可以撼動,甚至——
連生出撼動的心思都沒有!
那個人,名為李白。
(https://www.dzxsw.cc/book/80697987/3636584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