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名揚天下!
“李白二十五歲那年,遇見了司馬承禎,兩人一見如故,成了忘年交。
于是大名鼎鼎的‘仙宗十友’就此結成。
在司馬承禎這位道家高人的指點下,李白寫下了《大鵬賦》這首神作。
激三千以崛起,向九萬而迅征。背嶪太山之崔嵬,翼舉長云之縱橫。噴氣則六合生云,灑毛則千里飛雪。
由此大鵬也成為了李白身上一個極其鮮明的個人符號。
告別司馬承禎后,李白與好友吳指南結伴同行,到達了岳陽。
提及岳陽,大家可能會第一時間想起洞庭湖,想起岳陽樓,想起在此地誕生的無數經典詩詞。
的確是一塊福地!
但對李白來說,這一天的岳陽樓是黯淡無光的,這一天的洞庭湖也是波云詭譎的。
因為,他的好友吳指南,也許是因為水土不服,或者其他原因,竟然意外在此地病逝了。
李白自然也沒能于這一次在岳陽樓留下詩篇,只是匆匆厚葬了好友,就離開了這片傷心之地。
順流而下,李白很快就來到了江夏,也就是武漢。
此地有鸚鵡洲、赤壁、黃鶴樓,同樣是歷朝歷代文人騷客喜歡舞文弄墨的地方。
收拾好心情的李白,站在黃鶴樓頂,看大江之上,氣象蒼茫,龜蛇對峙,又眺望遙遠的漢陽城,煙樹如畫。
他這次有了題詩的興致,只是抬頭一看,好家伙,已經有一個叫崔顥的家伙,早已在此留下了一首七律——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手握著筆,竟然好長時間都沒能落筆留墨,這在他二十多年的經歷之中,只怕也是頭一回。
而倔強的李白,一生從不甘居于人下,既然覺得自己寫黃鶴樓,肯定是比不過崔顥留下的這一首了,于是他干脆就不寫詩了。
但卻有點孩子氣地留下了一句話: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寫詩比不過前人的故事,比比皆是,但像李白這般天真灑脫,還留字自嘲的,我印象之中,還從未有過。
確實是大鵬一樣率性自由的人物啊!
離了黃鶴樓,李白繼續向東,轉眼又到了廬山。
這是謝靈運、陶淵明等人隱居的地方,還是張道陵等道教圣人的修煉場所。
本就從小接觸道教的李白,對廬山是喜歡異常,在此隨手寫下了一篇詩作——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可能聽到這里,諸位會開始疑惑了,這李白不是說立志要考取功名,成為輔弼之臣嗎?
怎么自打離開家鄉,一路上就只見他游山玩水,到處題詩作樂了?
如果有這種想法,那還真是誤會了人家李白。
前面說過,李白的身份,是犯官和商賈后代,按照唐朝的律例,他這種身份的人,是過不了政審,參加不了科舉的。
李白當然也清楚這一點,不然就不會到處投名片求見大官了。
既然科舉之路走不通,難道就沒有當官的機會了嗎?
實則不然。
像有大官舉薦是一條可行的道路,然而李白經過蘇颋和李邕兩次挫折后,也大概清楚,這條路也是走不通了。
還能怎么辦呢?
求人終不如求己。
既然那些大人物瞧不起自己,那我李白,就要讓這天下人,好好睜眼瞧一瞧自己!
你們不是不愿幫我遞交舉薦信嗎?
沒關系。
即便沒有你們的人脈和渠道,我也有辦法讓我李白的名字,傳到皇帝那里。
只要——
天下人提及詩賦文章,皆知我李白的大名即可。
比起阿諛奉承,比起低頭求人,比起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拜門,這條路,可謂是簡單多了。
我李白需要做的,僅僅是,寫!
不停地寫!
用我的筆,用我胸中的才華,用我如泉涌般的靈感思緒,寫出一條屬于我李白的道路!
讓腳下的山川、河流、汪洋、山谷,讓每一座我途經的城市,都在傳頌我李白的詩,我李白的賦,我李白的名!
事實上,在科舉制出現之前,這種以名入仕的方法,已經在這片神州大地上流傳了上千年。
如今,李白不過是在沒有辦法的前提下,走上了文藝復興的道路,使用了祖宗留下來的方法。
只不過,以前刷名望,更多的是靠人脈,靠人捧人,靠互相商業吹噓。
而李白,卻是在實打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用自己的實力和實際行動,鑄造屬于自己的名。
但他沒想到的是,這一路走來的歷程,不僅讓他在當時名聲大噪,未入長安就已經名滿天下。
更是為自己塑造了一尊金身,即便在千百年后,人們提及李白,依然會歌頌他的名號——
詩仙!
開元十三年秋末,李白終于進入了六朝古都金陵城。
此地有鐘山環繞,有玄武湖盤踞,長江在此匯入大海,虎踞龍盤,氣象萬千。
更是孫吳、東晉、宋、齊、梁、陳的六朝帝都。
比起偏僻的蜀地,不知繁華了多少倍。
這里也是買名望的最佳去處。
于是,帶著‘億點’家財而來的李白,在金陵開始了揮金如土的任性模式。
半年時間不到,李白西蜀才子的大名,幾乎金陵城內,人人皆知。
為什么宣傳效果這么出眾?
古往今來,想要達到卓越的營銷目標,都有一物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錢。
據說,李白在金陵城一年內,就耗金三十萬兩。
什么概念?
如果用唐朝的貨幣簡單兌換成今天的購買力,就是他一年內花掉了一個小目標(1億)不止。
金陵城的畫舫上,青樓中,李白的新詩代替了南朝陳后主的亡國之音。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成語青梅竹馬就是由此而來。)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在才華和金錢的雙重加持下,李白就此名揚天下!”
(https://www.dzxsw.cc/book/80697987/3636583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