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改變點什么
報業從來就不是一個用來賺快錢的行當。
資本進入報業是看重它的影響力,投資報紙,本意也不是想賺錢。是想透過辦報,增加他們的人脈、社會地位和社會影響力。
這是孫立文從一開始辦報就明白的道理。
事實上也確是如此,香港辦報紙賺錢的很少,賠錢的很多,但問題是老板不在意賺錢,最重要的是不要賠很多。
不賺錢都不關門,依舊堅持出版發行,其主要目的自然在于掌握話語權,一些老板把在其他地方賺的錢投入到報紙中,看重的是報紙能發聲,能發出自己的聲音。
但在孫立文看來,撇開這些來講,辦報也是一件文化事業,能給市民許多好處,任何一張新報紙創刊開辦,都是值得贊揚的。
遠方日報是孫立文多年心血,報館從當初三兩人,自己既當主編又當記者發掘新聞,發展到如今編采二十余人,日銷三萬多份,有自己的印刷廠,專業駐外記者,他傾注了太多精力和感情。
他希望的是遠方日報可持續發展,能保持穩定盈利,蒸蒸日上,而不是畸形發展只被當成一份喉舌。
此時李安能基于報社穩步發展,成本作出考慮,無疑是讓他松了口氣,面色也舒緩了下來。
孫立文一口答應:
“李先生能考慮這么周全,我沒理由不同意。”
李安臉上帶出笑容。
他侃侃而談道:
“孫主編不要有顧慮。我的態度一如以往,你是專業新聞人,我是門外漢,所以只提出建議。其實我們目的是一樣的,都是為了報社的前景。不用我多說,你也清楚,報紙要有自己的特色,才能收獲一批穩定讀者。遠方日報的特色在于正刊,社會新聞報道面廣,時效快,但副刊內容終歸過于單薄,這次增加半張副刊版面,我覺得可以考慮出些通俗易懂的文章欄目,以適應不同年齡讀者的口味。”
孫立文聽著這話,不自覺點頭:
“沒問題,文章欄目的事,我會同報社的編采人員商量。”
李安語氣溫和:“那就辛苦孫主編了。”
“應該的。”
孫立文拿起筷子夾了塊蝦餃放進嘴里,咀嚼咽下。
“對了,不知李先生準備打什么廣告,我好排版布局。”
“廣告的事,以后由馮小姐同你商議。”
李安目光示意馮慧雅。
………
半晌,三人從茶樓走出來,孫立文臉色疲憊地接連打了好幾個哈欠。
“抱歉。李先生,馮小姐,我要先回家休息了,晚上還要趕稿。”
孫立文歉意地笑笑,同兩人告別。
李安點了點頭,送別了孫立文,驅車回了尖沙咀。
電梯停在五樓。
“你自己回公司,我還有事。”
“知道了老板。”
李安出了電梯,進了一家商鋪。
馮慧雅瞥了一眼,陳記繡鞋,這是一家經營繡花鞋的老字號。
李安似乎是去買鞋?
她發現花曼很喜歡穿旗袍,但好像一直穿的是女士皮鞋,自己要不要提醒一下老板呢?
馮慧雅念頭閃過,電梯門已然關閉,電梯勻速上升。
……欸,還是下次有機會再提醒老板吧。
她還有很多事要做,很忙的。
當務之急,是地產代理公司廣告的事,必須要在排版布局之前,把廣告文案送去報社,才能趕上明天的報紙發行。
忙完這個,她還要同商貿大廈那些業主接觸。
安德里律師事務所是香港知名律所,自己幫李安打理的這間代理公司雖然只是間剛注冊的小公司,但有知名律所的律師作為法律顧問,無疑能讓業主信任。
這樣一來,不論是前期的報紙廣告,還是與業主接觸,都能加分不少。
公司不是慈善機構,不是學校,要生存就必須以效益為根本。她相信自己很快就能打開局面,為公司帶來效益。
馮慧雅信心十足。
步入店內,繡花鞋漂亮的鞋面上精心繡綴的牡丹、鳳凰、菊花、梅花爭奇斗艷,艷紅、絳紫、翠綠或鮮黃的顏色,把店堂點綴得花團錦簇。
李安挑選了好一會,才選了兩雙尺碼不同的繡花鞋。
一雙艷紅鞋面,上面繡有牡丹。一雙素雅淺藍,繡有梅花。
正合兩個女人的性子。
“終歸不能厚此薄彼……”
李安如是想道。
轎車平穩地停在街邊。
兩間公司分別有花曼和馮慧雅打理,碼頭上又有伍世豪,李安并不是很忙,離開尖沙咀后,他就來到了南京街。
“啊,你來了。”
林招娣抬起頭,見著步入醫館的李安,嘴角勾出一抹溫柔地淺笑。
挑明關系后,兩人感情升溫很快,但也發乎情止乎禮,暫未越界。
“這個給你,看看,喜不喜歡?”
李安拿出那雙素雅淺藍的花鞋。
“很漂亮。”
林招娣把花鞋接在手里,打量著繡綴在鞋面上的梅花圖案樣式,溫婉地說。
“尖沙咀買的,顏色和你很搭,我覺得你穿上會很漂亮。試試看,合不合腳?”
“好。”
林招娣抿著嘴笑了笑,坐在椅子上換上花鞋,又走了兩步。
“大小正好合適,不過你怎么知道我鞋子的尺寸?”
“每次切磋你都用撩陰腿,我照著你鞋子大小,估摸著買的。”
林招娣聽得臉上有些羞紅,李安見好就收。
“你忙,我去師兄那看看。”
“嗯……”林招娣低聲道。
李安出了門,來到街對面的武館。
白天大家都要上工,來武館學拳的學員不多,都是些半大少年,李安步入武館的時候,只有七八名學員正在學拳,著長衫的三江水坐在椅子上,不時盯著這些學員。
“師兄。”
“你來了,公司不忙啊?”
三江水起身招呼李安坐下。
“得閑過來轉轉。”
李安看著那些扎著馬步的半大少年:“師兄,有沒有好苗子啊?”
“怎么,你想收徒啊?”三江水頓時來了點興趣。
“我哪有時間。”李安啞然失笑。
“那你還問?”
“我這不是關心一下嘛。”
李安呵呵笑著,對三江水說道:“師兄,我看有幾個學員都過來學拳好幾天了,沒教點拳架。”
“下盤都不穩,學了有什么用?”
“也不能這么說,我當初學拳時,師父不也教的拳架來考教我的。”
三江水并不認同:“這哪能一樣,開館教拳與擇徒不一樣的。學員們良莠不齊,扎馬步除了讓他們下盤穩健,也是考驗他們的心性與毅力。”
“師兄當時為什么學八極拳?”李安循循善誘。
三江水想都沒想就脫口說道:“當然是看師父能打,我才拜師的啊。”
兩人是師兄弟,李安也不藏著掖著了。
他從容不迫地講訴:
“這些學員慕名過來學拳也是一樣,不少都是一時盲目沖動,天天讓他們扎馬步會厭煩的。我知道學拳是件辛苦的事,勤奮毅力不可少。但可以適當的變通一下,并不一定要按部就班,何況扎馬步與練拳架并不沖突,等他們學過一段時間,再安排他們搭手對練,培養他們的興趣,讓他們樂在其中,這比督促他們練拳更有成效。”
三江水并未否決李安的意見,而是斟酌了片刻,答應下來。
“那我試試啊。”
李安終究是練武之人,雖然他沒教拳,但也覺得自己該做點什么,力所能及的改變點什么。
面對泰拳的沖擊,以及緊隨其后的搏擊,武館很難再維持幾百家的盛景,必然衰落。
原因,一是保守,固步自封。二是敝帚自珍,分學員真傳,師父不教真。長此以往,武館的后人們哪還有高手可言。
怎么出人才?
其實李安覺得如今的武術界,分南北立規矩,是一個很好的障眼法。到最后,大家都不用憑真本事立足,而是比誰更會玩弄“規矩”,誰更懂人情世故。而那些有真本事的人,最終只能被規矩束縛至死。
可只有武行才是如此嗎?
高手在流浪,小丑在殿堂。
這各行各業,所有的庸常之人,都逃不過這個局。
(本章完)
(https://www.dzxsw.cc/book/80693791/13573775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