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我才七歲,老朱你讓我監(jiān)國? > 第151章 朝堂烏龍,祭天祭祖!

第151章 朝堂烏龍,祭天祭祖!


第151章  朝堂烏龍,祭天祭祖!

        黃子澄是真的急了。

        他只是想給朱允熞挖坑,可不是真的要嘉獎他的軍功。

        怎么能來真的呢?

        報捷的錦衣衛(wèi)一愣,連連向著老朱磕頭道:“陛下明鑒,此事千真萬確,絕無半分虛假之言。”

        馮勝三步并作兩步,也從高臺上沖了下來,一把將他手中的捷報抓住,翻開一看,頓時滿臉皆是不可思議之色。

        “這……這……這是真的嗎?”

        他蹬蹬蹬向后退了幾步,險些跌倒。

        一恍神,才發(fā)現(xiàn)皇帝陛下正看著自己。

        捷報是應該先上呈陛下的。

        但他剛才情緒激動,便沒顧上這些。

        馮勝連忙請罪,道:“陛下恕罪,是微臣失禮了。”

        “呈上來吧。”老朱恢復了鎮(zhèn)定。

        他趕緊上前,將捷報呈上。

        “料敵先機,攻敵不備,再奪其心智,震其心魂……好啊!”

        老朱一看,仰天大笑,拍掌叫好:“不愧是咱老朱的孫子,這仗打得漂亮!”

        文武百官一個個面面相覷。

        真的收復松江府城了?

        下一刻。

        卻見老朱臉上笑容驟然收斂,盯著下方跪著的錦衣衛(wèi)道:“你是不是勾結了倭寇,給朝廷送來假軍報?從實招來!”

        他手中捷報猛地往地上一砸,殺機驟起。

        送信的錦衣衛(wèi)愣了一下。

        他也懵逼了。

        這名來報捷的錦衣衛(wèi),正是當初被藍玉攔住的那個。

        他如今又前來京城,向陛下報捷。

        松江府城到金陵,六百余里,為了迅速將捷報送進京,他這一路在驛站中連換了二十一匹馬,自己卻不曾休息片刻。

        跑進京城后,馬不停蹄的進宮。

        這種報捷的差使,可是一般人搶都搶不來的。

        原來滿心想著,陛下看了捷報,必定龍心大悅,對他給予重賞。

        沒想到,陛下也懷疑不是真的。

        再看上面滿朝文武大臣,一個個皆是質疑的眼神。

        這名送信的錦衣衛(wèi)真是欲哭無淚了。

        明明是真的啊,為啥你們就不信呢?

        “陛下,臣一家老小皆在金陵城中,縱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與倭寇勾結,欺瞞陛下啊!”

        送信的錦衣衛(wèi)拼命解釋,可偏生,渾身是嘴都說不清。

        主要是沒人信啊!

        就在這時。

        遠方又響起一陣陣高喊聲。

        “前線大捷!”

        “前線大捷!”

        ……

        此時是在殿外,雖然距離外面的宮門還有一段距離,但那人的嗓門極大,又是順風,聲音傳得很遠,直入老朱和文武百官的耳中。

        什么情況?

        老朱怔了一下。

        很快,報信的人進入宮中。

        “前線大捷。太孫殿下率新軍乘船出海,直搗倭寇在海上的據點,已將其老巢焚毀。所有倭寇,或被大火梵燒而亡,或葬身大海魚腹之中。困擾我大明數十載的東南倭患,一朝蕩平!”

        語落,他將捷報呈上。

        場中。

        詭異的安靜。

        所有人都呆呆望著報信之人。

        不敢相信。

        誰都不敢相信。

        是真的嗎?

        大明開國的時間不長,在場的許多大臣,都是經歷過不少戰(zhàn)事的。

        此次松江府倭亂,對大明來說,其實都算不上多大的戰(zhàn)事。

        只不過,因為發(fā)生的地方在東南沿海,距離京師很近。

        倭寇登陸后,威脅著朝廷的賦稅重地蘇杭地區(qū),才會那般重視。

        平倭之戰(zhàn),同樣不算是多大的戰(zhàn)事。

        誰都知道,只要朝廷大軍一到,倭寇必定是可以驅除的。

        本身倭寇也沒有和大明的正規(guī)軍正面硬抗的實力。

        就算加上張士誠舊部,私鹽販子等反賊,那也不行。

        當年張士誠勢力龐大,尚且敗在老朱的手中。

        何況如今的大明,已一統(tǒng)九州,國力較之當初,何止增長了十倍。

        而張士誠舊部殘留的勢力,早不及當年張士誠的十分之一。

        兩相比較,差距百倍之遙。

        大明的大軍一到,鎮(zhèn)壓他們,易于反掌。

        可問題是,大軍還沒有到啊!

        還在半路上啊!

        僅靠太孫殿下的幾百新軍,就將數萬倭寇和反賊的叛亂給平定了?

        連倭寇老巢都燒了?

        要知道,倭寇最讓人頭痛的一點,就是依靠大海之利,進退自如。

        大軍一到,他們就逃到海上去了。

        即使這次朝廷糾集了五萬大軍出征,兵力雄厚,有心立威,可誰也不認為,此次出征,可以順利找到倭寇的老巢,將其搗毀。

        能收復失地,將倭寇驅趕下海就行了。

        可皇太孫,竟然一把火燒了倭寇老巢?

        “陛下,此事一定是假的!”一名大臣出列道:“太孫殿下只帶了五百新軍,以及五百錦衣衛(wèi),怎么可能將收復松江府城,再搗毀倭寇老巢呢?”

        “臣也以為,這定是倭寇設的計。”另一名大臣跟著進言。

        其他大臣也紛紛開口。

        “倭寇以假亂真,欺瞞朝廷,陛下不可相信。”

        “可惜,他們編造的故事太過于離奇,讓人如何不疑?”

        “倭寇是當我大明朝廷的文武百官,都是三歲小孩嗎?會受他們的欺騙?”

        ……

        大臣們一個接一個的發(fā)言,沒有一個人相信。

        打贏倭寇是不難。

        但前提是得等軍隊都到齊啊!

        太孫殿下帶的五百新軍,都是肉體凡胎,又不是天兵天將,怎么可能就這樣將倭寇全滅了呢?

        對方可也有幾萬人馬!

        更別說,這仗也打得太快了吧?

        按正常速度來說,走路都應該還沒有走到那里呢,仗就打完了?

        如何能信?

        如何敢信?

        更有大臣憂心忡忡,道:“倭寇接二連三以涼國公藍玉和太孫殿下的名義,發(fā)出捷報,欺騙陛下,該不會是前方戰(zhàn)事有變,涼國公藍玉和皇太孫都落入倭寇之手了吧?”

        此言一出,眾大臣心里都有點打鼓。

        難道前線遭遇慘敗了?

        朱元璋臉色一沉,目光微轉,問道:“馮勝,傅有德,此事你二人怎么看?”

        此時,老朱的心也緊張起來了。

        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呢?

        熞兒該不會真有什么不測吧?

        他心中擔擾,連喊馮勝,傅有德都直呼其名字了。

        朝中在場的眾臣,屬他們兩人的軍事經驗最豐富,故而才問他們。

        馮勝思索了片刻,道:“此事確實奇怪,連同昨日送捷報的人,已經是第三人送來捷報了。而且關防印章皆是無誤,辨認字跡也看不出偽造的痕跡。臣以為,此事須得好好查探。”

        傅有德道:“臣以為,陛下不可輕信。暫時仍嚴令令各路軍馬,加快速度,趕往松江。同時向蘇州,嘉興,湖州等地發(fā)出急遞,詢問情況,查明原委。”

        老朱微微點頭。

        也只好如此了。

        不管怎么樣,先將情況查清楚再說。

        就在這時。

        通政使匆匆忙忙走了過來。

        “陛下,今日收到數十封軍情急遞,皆是前往松江府的統(tǒng)兵大將所呈現(xiàn),言他們收到涼國公藍玉發(fā)來急遞,松江倭寇之亂已平,讓他們不要再率軍前去了,即刻搬師回朝。”

        “這些將領收到急遞后,不敢自做主張,皆派來了加急軍報,向朝廷詢問情況,查證真假。”

        通政使說著,手中已托舉起厚厚一疊的奏章,低頭呈上。

        “什么?”老朱臉色驟然一變。

        后方的文武百官,更是一個個驚得目瞪口呆。

        如果說有一個人投靠倭寇,傳遞假軍情,欺騙朝廷,那也說得通。

        但各路兵馬,都收到藍玉傳達的急遞,那就不可能是倭寇所為了啊!

        難道……難道……難道捷報都是真的?

        并不是倭寇造假,也沒有人欺瞞朝廷和陛下?

        一切都是真的?

        黃子澄愣在那里,人完全麻了。

        他完全無法接受。

        “啟奏陛下,蘇州知府劉翰墨送來急報,說他收到確切信息,松江府城已被太孫殿下收復。”

        “啟奏陛下,浙江都指揮使朱正河送來急報,言太孫殿下已收復松江府城,平定倭寇之亂。”

        又有兩名通政使司的官員,將兩封剛剛送來的急奏呈上。

        百官皆驚得無言。

        馮勝和傅有德對望了一眼,彼此從對方的眼神中,看到滿眼驚愕。

        剛剛才提議要詢問蘇州等地官員呢,沒想到,奏章已經送上來了。

        老朱也怔在那里,揮了揮手,示意他們將奏章都呈上去。

        他用顫抖的手,一本本翻開來看。

        捷報、各路將領的請奏、地方官員的急奏……

        不同的信息渠道,皆指向了同一個答案。

        松江府城真的已經收復,倭寇之亂平定了!

        至此,再無疑慮。

        滿朝文武百官,也終于回過神來。

        “臣等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平定倭寇之亂。百年倭患,一朝蕩平,此全賴陛下洪福!”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一聲聲的道賀聲,響徹在皇宮內。

        “哈哈哈!”

        老朱仰天大笑:“傳旨,咱要祭天、祭祖。”


  (https://www.dzxsw.cc/book/80669602/13785044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吉沙县| 中超| 望江县| 宝山区| 纳雍县| 海城市| 临邑县| 迁安市| 芜湖市| 禹州市| 柳江县| 黄大仙区| 青阳县| 安吉县| 罗江县| 那曲县| 噶尔县| 玛纳斯县| 白河县| 渭源县| 昭通市| 垫江县| 犍为县| 安阳县| 扬州市| 集安市| 当雄县| 闽侯县| 汤原县| 黑水县| 纳雍县| 平昌县| 长海县| 共和县| 灵宝市| 岗巴县| 闵行区| 陆良县| 梨树县| 龙陵县| 农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