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wǎng) > 我才七歲,老朱你讓我監(jiān)國? > 第178章 隱情,將黃子澄明正典刑

第178章 隱情,將黃子澄明正典刑


第178章  隱情,將黃子澄明正典刑

        朱允熞微微愣了愣,不明白為何楊士奇會有這樣的判斷。

        蔣瓛笑問道:“何出此言?”

        楊士奇看了看四周,見店家已然自顧自的忙活去了,旁邊桌上的客人也已離開,再無外人偷聽,方低聲道:“此事也不難分析。當今太孫雖年僅七歲,卻是絕世天才,文韜武略,無所不精。”

        “落筆有神,用兵如仙,朝政國事,無有不通。常作出人意料之舉,卻令人拍案叫絕,以他年齡,說是生而知之的神仙,亦不為過。”

        “加征商稅之事,乃是太孫提出來的。據(jù)我所知,當時太孫就已經(jīng)提了要設監(jiān)察機構之事,此奏還刊在邸報上,明發(fā)全國。”

        “可時至今日,加征商稅之事已在全國推行,監(jiān)察機構卻遲遲未設。”

        “個中情由未明,我推斷這背后必定有什么隱情。”

        隱情就是我將這事忘了。

        朱允熞在心中暗暗嘀咕了一句。

        但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對。

        無論是加征商稅還是設置監(jiān)察機構,都是他提出來的。

        此后,他便都沒有再過問。

        畢竟,他的事情多著呢。

        具體的細節(jié),哪里會管得那么寬。

        可如今看來,征稅的事做了,監(jiān)察機構卻未設立,也無人向他稟報此事。

        朝廷官員無數(shù),自有人去做。

        難道還真有什么隱情不成?

        自己莫不是燈下黑?

        楊士奇又道:“陛下出城休養(yǎng),國事悉數(shù)委于太孫殿下,在一些無知之人眼中,太孫已大權獨攬,可越是越這樣,此間越是兇險。”

        蔣瓛聽到這里,忽然有點后悔問話了。

        涉及太孫和陛下關系的事,哪里是他這個錦衣衛(wèi)指揮使應該過問的呢。

        何況太孫就在旁邊聽著。

        但此時也無退路,只能硬著頭皮問下去,道:“兇險在何處呢?”

        “自古儲君最不好做,兄臺亦是明白人,其中道理,就不須我多言了。”

        “若陛下在皇宮,太孫殿下監(jiān)國理政,便只須踏踏實實的辦事,將國事做好了即可。”

        “可陛下去陽山休養(yǎng),那太孫殿下能做的,就只有明哲保身。多做多錯,無為而治,才是明智之選。”

        “如若不然,當年漢武巫蠱禍事,恐在我朝再度上演了。”

        巫蠱禍事,指的是漢武帝出城休養(yǎng),太子劉據(jù)監(jiān)國理城,其后漢武帝殺劉據(jù)的事。

        “太孫殿下也深知此事,故而才會放手不為。”

        “只可惜了朝政大局,好在總歸不過幾年時間,待太孫登臨大位,一切便將迎來轉變。”

        蔣瓛聲音變冷,道:“當今陛下對太孫寵愛無比,豈可用漢武舉例,你適才所言,未免太過于武斷。妄言人心,非是讀書人之語。”

        若不是朱允熞以眼色阻止,蔣瓛恐怕立時就要將這胡說八道,挑拔陛下與太孫關系的奸賊拿下了。

        此時強忍怒意,語氣不免冰冷。

        楊士奇也察覺他語氣不對,但此時正在興頭上,說到隱秘之事,不免情緒稍有激動,便沒有多想,仍接著道:“我知道陛下對太孫萬般寵幸,可架不住朝中總有奸詐小人,挑拔是非。”

        “如今太孫和陛下分居兩地,若是有人挑事,無論陛下信與不信,總歸是要查的,那就大有文章可做了。”

        “太孫豈有不防之理?”

        朱允熞愕然。

        楊士奇這番話,倒是十分在理。

        以前老朱在皇宮,兩人隨時可以見面,有什么誤會,也馬上就能解釋清楚。

        如今老朱去了外面,就沒有那么方便了。

        蔣瓛不想問下去,半天不出言,他干脆自己開口問道:“那依公子之見,那些人會如何挑事呢?”

        音色十分稚嫩。

        落在楊士奇耳中,總有幾分怪異之感。

        覺得這種朝中秘聞,不是一個六、七歲的孩子能參與的事情。

        偏生他說得這么淡然。

        楊士奇不由得想起那位天縱之才的太孫殿下,似乎也是這般年齡?

        金陵臥虎藏龍,奇才無數(shù),果不能以常理視之。

        “這也簡單得很,無非是“江山社稷,帝王安危”幾個字。”

        “似巫蠱之禍,似玄武門之變,大抵都是如此。”

        他沒有再接著往下說。

        剩下的話,實不能隨意宣之于口。

        以這小娃娃的年齡,若能聽懂,那便是世之奇才了。

        江山社稷,帝王安危?

        朱允熞反復咀嚼,頓覺眼前一亮。

        之前徐妙錦向他匯報朱允熞,常茂,齊泰等人的事,他還猜不透這些人到底要做什么,只能以不變應萬變。

        此際聽楊士奇一說,卻有若拔云見日,豁然開朗。

        是了。

        這些人一定是想做出對老朱安危不利的事情,然后不管成與不成,將這個罪名安到他的身上。

        以他和老朱的關系,這也是唯一能做之事。

        “那太孫殿下,又該如何應對?”朱允熞脫口問道。

        他發(fā)覺楊士奇果然有才。

        未入朝堂,卻對局勢洞若觀火。

        對朝堂斗爭,皆了然如胸。

        這份能力,勝過常人不知凡幾。

        但想想也對。

        歷史上的他,能當二十余年的首輔,歷經(jīng)幾朝而不倒。

        拋開治國理政的本事不說,在朝堂斗爭上,絕對有其過人之處。

        “小娃娃倒是喜歡刨根問底啊。”楊士奇笑道。

        他并不生氣,反而十分歡喜。

        如此聰明伶俐的孩子,委實難見,不免就有愛才之意。

        “我與太孫殿下一般年齡,常日聽大人說起他的事,對他好生欽佩,不免為其擔擾,你快說說吧。”

        朱允熞明亮的雙眼閃動,態(tài)度誠懇。

        楊士奇嘆道:“我非局中人,有些事情不明就里,不好斷言。”

        “比如,我一直不懂,為何太孫不將黃士澄交三司審理,明正典法,卻一直關在鎮(zhèn)撫司詔獄,罪名亦密而不宣。”

        “以太孫殿下的聰明,原應不致于此,或許有我等不知道的隱秘。”

        朱允熞聽到這里,想要再問,又覺得自己一個小孩子,不能表現(xiàn)得太過于妖孽,剛才說得夠多,繼續(xù)說下去,就有些過了,便在桌子下輕輕踢了蔣瓛一腳。

        蔣瓛剛才一直眼觀鼻,鼻觀心,只恨不能將耳朵堵上,不聽這些話才好,此際見太孫示意自己,又無法推托,只好硬著頭皮問道:“這有什么不對呢?”

        楊士奇笑道:“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

        “黃士澄為朝中文官清流之首,他被捕入獄,朝中人人自危。”

        “此案不定,人心難安。”

        “太孫殿下畢竟還只是太孫,所做之事,應堂堂正正,使朝中人人信服,使天下盡皆安心。”

        “如此方是儲君之道。”

        “既不能似天子般乾綱獨斷,也不能如權臣般行陰謀詭計,唯以正合,以事明,才是正理。”

        “若想治不法之官,以儲君之尊,又何須一個黃子澄?”

        “若要掀起如胡惟庸案那一般的大獄,也不是一名儲君該做的事。”

        “既是如此,為何要關心他不審呢?”

        楊士奇搖頭,道:“此事我想不通,以太孫殿下的聰慧,應不致犯這樣的錯誤,或許黃子澄一案,還牽涉某位至親宗室……”

        他喃喃自語。

        朱允熞卻是已聽得愣愣發(fā)呆。

        對啊。

        以他今時今日的地位,要對付某一個官員,還需要利用黃子澄來“咬”人嗎?

        根本沒必要。

        如果說要借黃子澄清洗朝堂,掀起驚天大案,那將老朱置于何地?

        老朱是寵他,可也不是任他胡作非為,想干啥就干啥吧。

        清洗朝堂,將大臣全部換掉?

        老朱還活著呢,你還沒登基當皇帝呢,伱想干啥?

        既然這樣,那黃子澄留在手中,又有何用?

        還不如早些將其明正典法。

        是自己想錯了!

        朱允熞驚出一身冷汗。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他是深知這個道理的。

        自己也并非孔明之才,不能算無遺策。

        但這段時間,一直順風順水,無論朝堂上,還是領兵打仗,皆所向披靡。

        不知不覺間,便有些自傲起來。

        做事沒有反復推敲,自以為是。

        實際上,黃子澄之事,老朱已經(jīng)提醒過了,他還出言反駁。

        現(xiàn)在想來,老朱當時沒有糾正他,一則是有些話不太好明說,二來嘛,也是對他一個考驗,看他究竟會如何行事。

        “一定要小心謹慎啊!”朱允熞在心中暗暗告誡自己。

        有些事,還是要多與別人相議一下。

        一人智短,眾人計長。

        自己身邊明明有姚廣孝這號人物,為何不用呢?

        他心中想著,不覺又看了楊士奇一眼,對他更加了幾分欣賞之意。

        朱允熞點了點頭:“公子所言有理,我也覺得太孫殿下,應該將黃子澄從鎮(zhèn)撫司大獄,移交給刑部,再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會審,將其罪名,公之于天下。”

        此言一出,蔣瓛微微怔了怔,他不太明白,這句話是太孫的正式教令,還是應付楊士奇的場面話,忙道:“待我回去之后,定與我家大哥好好說說,讓他與上面的大人說一下,勸諫太孫殿下如此行事。”

        “好極了!”朱允熞清楚蔣瓛是在做確認,興奮拍手贊同。

        楊士奇毫無察覺,并不知道自己今日一番話,已定了一位朝廷高官的生死。

        就在這時,外面又傳來一陣騷動。


  (https://www.dzxsw.cc/book/80669602/13785042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乡县| 张家港市| 达拉特旗| 招远市| 玉树县| 济源市| 澎湖县| 武宁县| 石嘴山市| 滁州市| 新丰县| 和田市| 中宁县| 宣武区| 乌拉特中旗| 永宁县| 前郭尔| 临西县| 金平| 望都县| 河东区| 景东| 建阳市| 宁陵县| 龙南县| 连云港市| 岢岚县| 衡水市| 东方市| 兴海县| 宁远县| 如皋市| 清水县| 武宣县| 七台河市| 阿巴嘎旗| 江安县| 册亨县| 安庆市| 太白县| 德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