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wǎng) > 我才七歲,老朱你讓我監(jiān)國? > 第390章 地方吏治煥然一新!休養(yǎng)生息之

第390章 地方吏治煥然一新!休養(yǎng)生息之


第390章  地方吏治煥然一新!休養(yǎng)生息之策!

        這個楊榮是誰?怎么突然間就冒出來了?

        還一躍直接坐上了百姓監(jiān)督司主管的位置!要知道,這個位置雖然不算是位高權(quán)重,但卻絕對是朱允熞心腹才能待的位置!

        之前楊士奇也就算了。

        畢竟是朱允熞一手提拔出來的,可現(xiàn)在這個楊榮又是什么來頭?

        朝中大臣仔細(xì)思考。

        好一陣才反應(yīng)過來這個楊榮是誰,這不正是今年朝廷科舉選拔出來的人才?只是當(dāng)時,這個楊榮雖然頗為出眾,但卻因為年紀(jì)太小,資歷又淺,沒有被大家重視。

        可現(xiàn)在。

        卻一躍成為了百姓監(jiān)督司主管。

        成為了朱允熞的心腹,自此踏上了仕途之上的快車道。

        上一任百姓監(jiān)督司的主管楊士奇,可是直接跳到了吏部尚書的位置!可以說離位極人臣的位置,也沒有太遙遠(yuǎn)的步伐了!

        可楊士奇才不過二十來歲出頭!

        但這還不算完。

        只見朱允熞又說道:“之前傅友文的位置,便交由楊溥來擔(dān)任,輔佐楊士奇管理吏部,整頓吏治。”

        “還大明一個朗朗乾坤!”

        什么情況?!

        又是一個姓楊的?!這朝堂之上,姓楊的都快扎堆了!

        難道說姓楊就能得到殿下的青睞?

        已經(jīng)有不少官員心中都開始想著,自己要不要也去把自己的姓給改成楊姓了……可他們又怎么知道,朱允熞乃是從后世而來,知道三楊的大名,知道未來的治世能臣。

        在此刻就開始培養(yǎng)起來了。

        楊士奇經(jīng)過此前澄城縣一事之后,已經(jīng)于監(jiān)牢之中悟道,心性大進(jìn)。

        已經(jīng)可堪重任。

        而其他兩人則是還依舊稚嫩,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磨練,才能夠各自擔(dān)任重要職務(wù),所以朱允熞將兩人分別放在百姓監(jiān)督司主管和吏部侍郎的位置上磨練一番。

        假以時日,必然可堪重用!

        下方。

        百官心中一陣嘀咕,想不明白為何殿下這么看重姓楊的年輕人,但無論如何,大家至少想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殿下極為重視百姓。

        這一點(diǎn),從朱允熞將楊士奇放在百姓監(jiān)督司。

        而隨后又將楊士奇升到了吏部尚書就可以看出朱允熞的喜好,重視民生,有明君之相!

        一念至此。

        不少官員就連背都忍不住挺直了幾分,跟著一個相當(dāng)明君的皇帝雖然很累,可若是做出一番功績,同樣能換來名垂青史的贊譽(yù)。

        更是能夠讓子孫后代都享福。

        可比當(dāng)貪官要來得好太多,只是卻更為考驗官員的能力。

        當(dāng)今殿下,對待貪官的手段十分血腥。

        而對忠臣、干臣,則是不吝賞賜,甚至多次破格封賞,這顯然是傳遞出了一個明顯的信號,要是朝中的百官連這都領(lǐng)會不到,那簡直是半輩子白活了!

        “看來……咱們也得想辦法做一個好官才行。”

        一些奸猾、心思活泛的官員已經(jīng)開始領(lǐng)會了朱允熞的精神。

        打算從明日起就當(dāng)一個好官。

        如此一來,必然能夠討好太孫殿下,獲得提拔。

        而就在這一進(jìn)一出,潛移默化之間,大明的吏治陡然就清澈了不少,許多人的歪心思都往心底藏了藏,至少表面上看起來,已經(jīng)是一副清高到不行的樣子。

        在說完人事的任命之后。

        朱允熞又開始說起另外一件事。

        大明連續(xù)幾年一來,多次征戰(zhàn),各地基建,已經(jīng)用盡了大明之人力、物力,朱允熞此次陜西承宣布政使司一行,方才發(fā)覺,原來大明的人力、物力并沒有他想象的那么充沛。

        若是再這么下去。

        或許有那么一絲可能重蹈隋朝的覆轍。

        盡管只是那么一絲的可能,但朱允熞也不愿意見到,反正他還年輕,不到十歲的年紀(jì)完全可以等待,所謂潛龍在淵,為了騰飛九天之日,朱允熞愿意花一段時間去等待。

        洪武朝,本就是在殺伐之中建立起來。

        當(dāng)年北地被打的一片荒涼,老朱終其一生,都在調(diào)人口往北邊,去修復(fù)北邊大地的滿目瘡痍。

        而除此之外,洪武朝的戰(zhàn)爭其實一直沒停下來過。

        老百姓真正過好日子的時間,其實并不多,大明真正的人口大爆發(fā),還是得等到永樂之后去了,畢竟雖說朱棣成日里在北邊浪,但好歹有一個太子朱高熾監(jiān)國。

        幫他處理政務(wù),恢復(fù)民力,緊抓財政。

        這才讓朱棣有了整日在北邊打仗的資本。

        但現(xiàn)在才不過是洪武年間,甚至連建文時期都沒到,大明可用的人力物力,當(dāng)真是沒有想象中那么多。

        就連開墾荒地,都成了一個麻煩。

        更何談,將更多的人力化作勞力,去工廠打工或者成為基建的勞工呢?

        所以朱允熞這些時日的思路已經(jīng)轉(zhuǎn)變。

        不再想著圖快,而是穩(wěn)固當(dāng)前的局面,好好休養(yǎng)生息一段時間,奉行黃老之學(xué)、無為之治,讓大明蓬勃發(fā)展一段時間。

        還富于民。

        在與此同時,也給大明的百姓造孩子的時間。

        多多生孩子,擴(kuò)張人口。

        畢竟大明帝國疆域遼闊,區(qū)區(qū)幾千萬人,甚至都不足以滿足華夏大地的需求,又哪兒來的內(nèi)在需求去追逐海上的霸權(quán)?

        于是朱允熞直接宣布道:

        “前些時日,孤巡視陜西有感。”

        “大明之百姓,過得還是有些太苦了,自大明建國二十余年以來,雖朝堂穩(wěn)定,百姓安定。”

        “但百姓能夠享受到的卻還是不足。”

        “雖國道尚未完成,水利也沒能畢其功于一役,卻也不能再苦了百姓。”

        “大明之政,當(dāng)是仁政。”

        “于是孤打算奉行黃老之策,無為之治,修養(yǎng)生息數(shù)年,待大明恢復(fù)蓬勃生機(jī)之時。”

        “再行開拓之事。”

        當(dāng)即。

        朝中未免再度一片嘩然,不少朝臣正準(zhǔn)備大展身手,卻聽到朱允熞說要休養(yǎng)生息,恢復(fù)大明國力。

        頓時不由感到心中一陣?yán)Э唷?

        錯過了時機(jī),這接下來幾年之內(nèi),怕是再沒有什么能夠施展的機(jī)會。

        只能固收本分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如此又怎么出彩?

        又怎么惹得朱允熞的關(guān)注?又怎么盡可能的提高自己的地位?

        但太孫殿下既然直接宣布了此事。

        那就代表著此事根本沒得商量,而且朝中有識之士也紛紛理解太孫殿下的所作所為,因為當(dāng)今的大明,其實就在懸崖邊上。

        現(xiàn)在回頭,反倒是上佳之選。

        一味固執(zhí)的在懸崖邊上走下去,倒未必真的會出事,可風(fēng)險的的確確會增加許多。

        若是論對大明的了解,只怕就算是朱允熞都沒有他們對大明了解深厚。

        大明的國力,其實一直在一個勉強(qiáng)維持平衡的邊界線上,北地開荒需要人手,北地打仗需要人手,西南邊維穩(wěn)需要人手,倭國運(yùn)輸、看守需要人手。

        而工廠、國道、水利、金陵長江大橋,又有哪一個不需要人手?

        可大明的人口,就連自己南邊的地都還未必能夠耕種的過來!

        近些年來,大明的糧食總產(chǎn)量都是逐年上升的,其原因就是因為大明其實連耕地都沒有完善的利用完。

        <div  class="contentadv">        還有不少地界是處于一片荒蕪之中。

        在幾十年前接連的戰(zhàn)亂之中,被打成了一片白地。

        足足二十余年過去了,也沒能完全的整頓回來。

        人口,也沒能恢復(fù)。

        要知道,宋朝末年時期,人口約莫就有一億左右了,元朝幾十年,外加后面各地起義軍戰(zhàn)亂不休,到了建立大明的時候,人口也就不過五千萬左右。

        一直到了洪武二十七年方才恢復(fù)到了六千多萬,不到七千萬。

        而這部分人,又大多集中在南方,北邊依舊是赤地一片,所以太孫殿下的決策絕對是英明無比的。

        朝中大臣根本不會反對。

        而且操勞的日子過多了,總會想要過一些輕松點(diǎn)的日子。

        好不容易大明的國力日漸昌盛。

        大臣們也都想要過幾天安生日子,好好享受享受。

        盡管出發(fā)點(diǎn)不盡相同,但這一次朱允熞和大臣們的想法,卻不約而同,都想要停下來安歇一陣。

        只不過朱允熞想法的根源。

        卻是奮六世之余烈,暫時的停下,實則是為了更好的出發(fā),為大明積累底蘊(yùn)。

        但不管如何,此事卻是推行了下去。

        ………

        陽山。

        自陜西回來之后。

        朱允熞還未曾來過陽山,而這一次終于處理完了大部分事情,朱允熞也總算是得了空閑。

        來找老朱稟報最近的大明事務(wù)。

        畢竟老朱可還是大明的皇帝陛下,若是什么事都不和老朱說,就自己一個人獨(dú)斷乾綱。

        未免顯得太人走茶涼了一些。

        失了一分人情味,同時更是讓老朱心中不免會難受一些,盡管這對朱允熞的太孫之位不會有任何影響。

        但朱允熞還是不想讓這位已經(jīng)失去了好幾個寄予厚望的兒子。

        以及孫子的老人家再度失望。

        無論老朱的一生功過,自然有后人去評說,作為老朱的皇孫,朱允熞現(xiàn)在該做的就是在老朱有生之年多陪陪他。

        “皇爺爺,陜西之事,便是如此。”

        陽山之上。

        朱允熞先是同老朱講了陜西一行發(fā)生的諸多事情。

        引得老朱陣陣喝彩。

        “好!不愧是咱的孫子!殺伐果斷,有咱的風(fēng)采!”

        “對這些貪官,凌遲都算是便宜他們了!”

        老朱對于貪官的厭惡,幾乎是不言而喻。

        但隨后。

        老朱卻忍不住嘆了口氣。

        說道:“唉,就是可惜了又一位老兄弟,不得不以他的人頭,震懾百官。”

        “否則,熞兒你此次陜西之行,未免就廢了大半。”

        當(dāng)查到陜西這些貪官朝中的保護(hù)傘是傅友文時,那么傅友德便不得不死了,因為誰都知道,傅友文是靠了誰的面子,才有底氣當(dāng)這些貪官的保護(hù)傘。

        若是傅友德不死。

        日后那些貪官有樣學(xué)樣,找到同樣地位尊崇的開國功臣當(dāng)靠山。

        屆時,朱允熞是殺還是不殺?

        并且傅友德不死,豈不是說明在朱允熞心中,百姓的死活根本沒有權(quán)貴重要?

        無疑是從根本上動搖了朱允熞給百官灌輸?shù)那谡勖袼枷搿?

        對朱允熞將來統(tǒng)治大明不利。

        所以不管是誰,到了這一步,他就必須得死!

        好在,傅友德足夠聰明,沒有讓朱允熞太過為難,只是犧牲了自己,便換取了全家的榮華富貴。

        朱允熞還會記掛著他的死,照拂一下他的家人。

        在說完陜西之行后,朱允熞又聊起了自己打算休養(yǎng)生息的想法。

        老朱當(dāng)即一拍大腿。

        贊嘆道:“本以為熞兒你不懂得收手,還需要咱來提醒你。”

        “沒想到,你竟然能悟出這一層。”

        “這些年來,大明南征北伐,方才有了如此寬廣的疆域,但為了北方這片地,大明卻也著實付出了太多!”

        “大明國力雖然蒸蒸日上。”

        “可在這緊要關(guān)頭,選擇停下來歇息一陣,或許比勉強(qiáng)發(fā)出政令。”

        “帶著疲憊不堪的大明走下去,要好得太多。”

        說到此處。

        老朱便忍不住想到,自己死去的大兒子朱標(biāo)。

        雖然名義上是太子。

        可實際上,在老朱后面的時期,朱標(biāo)監(jiān)國同樣是代行皇權(quán),各個事項都處理得非常好。

        若不是陜西巡撫一行,感染上了重病身亡。

        應(yīng)當(dāng)也會選擇讓大明休養(yǎng)生息一段時間,好讓大明國力發(fā)展到鼎盛。

        此乃明君之選。

        為什么老朱從未考慮過最像自己的朱棣來繼承皇位?有一點(diǎn)很重要,便是老朱知道,如果朱棣來當(dāng)皇帝,絕對是一個忍不住折騰的主!

        而事實上,朱棣也的確如此。

        作為皇帝不安穩(wěn)坐在朝堂,卻成日往北邊戰(zhàn)場上跑。

        封狼居胥的皇帝,朱棣絕對是頭一個,更是歷史上的獨(dú)一個!

        可這樣做卻也有不少壞處。

        至少大明的國力,在他這幾十年中,并沒有得到該有的發(fā)展,因為以大明的潛力,在這幾十年中,應(yīng)當(dāng)是有更好發(fā)展空間的。

        甚至如果不是生了個好兒子,有朱高熾在朝中掌管大局。

        說不定這大明還真有可能被朱棣折騰的破產(chǎn)。

        永樂盛世,文治武功的確不凡,但要說在經(jīng)濟(jì)上嘛,卻根本沒有正常的發(fā)展,得在永樂之后才緩緩達(dá)到鼎盛。

        但到了哪個時候……

        大明也就開始隨之由盛轉(zhuǎn)衰了。


  (https://www.dzxsw.cc/book/80669602/13700093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jī)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时尚| 建湖县| 三原县| 石景山区| 白水县| 平定县| 兴文县| 河间市| 保亭| 德保县| 响水县| 成武县| 抚顺市| 临夏市| 湘阴县| 稷山县| 铜鼓县| 瑞金市| 新丰县| 聂拉木县| 万荣县| 西乌| 延寿县| 涟源市| 安龙县| 洛川县| 凌源市| 木兰县| 方城县| 家居| 郓城县| 绩溪县| 扶风县| 乐山市| 会泽县| 都匀市| 阿鲁科尔沁旗| 兴义市| 绥中县| 尼玛县| 枣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