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極限大佬一心向學 > 第97章 第一次巨浪挑戰

第97章 第一次巨浪挑戰


第九十六章

        很冷。

        伊瑞克說過,就像掉進了冰水里,即便在海面上的時候已經充足地感受到了海水的溫度,但落進水里的瞬間,杭峰還是有種瞬間凍僵的感覺。

        杭峰努力控制四肢活動,用最快的時間去適應溫度。但這還不是他目前唯一需要關注的地方,與此同時,從腳底下能夠清晰的感受到有股力量在將他往上送。

        上升的速度很快,視野也在不斷地拔高,一開始他什么都看不見,但是很快他就看見了岸上的建筑物。

        看見了那座高高的裁判席,還有坐在裁判席后面,掌管每一個選手“生死”的裁判們。

        接著他又看見了位于裁判席兩側的觀眾臺,黑壓壓的人群,隔得遠了像是黏在了一起,偶爾會有一頂帽子、或者是一件衣服在眼前舞動。

        接著。

        杭峰就轉頭看向了位于他此刻右手邊的亂石灘上,在那塊巨大的石頭上,第一眼就看見了站起來正朝著自己揮手的老杭同志和唐雋。

        雖然只是隨意的一掃,沒有任何的想法和目的,可在看見人的瞬間,杭峰還是感覺到了一種莫名的力量注入。

        注意力變得集中。

        或者說,現場的環境不集中也不行。

        當他被不斷推高到了極限后,那種猶如坐在跳樓機上,關鍵跳樓機的座位還是冰塊做的時候,所有散亂的思緒都會在這拔高的過程里被迅速地斬斷。

        杭峰不確定這個浪好不好,甚至說他連自己應該在什么時候上浪更合理都不確定。

        沒有經驗的壞處就是身處在這個環境里,哪怕賽前了解的再多,也依舊腦子一片空白。

        于是當大腦不管用的時候,過去很多年普通沖浪的習慣就會出現。

        杭峰在感知到這個浪似乎要破開,出現浪尖的時候,一翻身就上了沖浪板。

        水波的動蕩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劇烈,膝蓋與浪板接觸,身體的平衡感就自動接過了所有的細微操控,搖晃的身體很快就穩定了下來。

        這也是核心力量的體現。

        尤其是他開始站起來的時候,全身都在用力,無數的肌肉纖維猶如緊密的儀器一般,瘋狂迅速的在身體里不斷矯正。

        站起來。

        搖晃。

        站起來。

        搖晃。

        一切都發生的很快,卻又格外的驚險。

        杭峰直到站起來的瞬間,才知道巨浪的力量有多大,腳下的沖浪板不但顛簸的厲害,還被海浪輕易推動著往左邊偏。

        要倒!!

        根本就是去挑戰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只有親身經歷,才知道多難,才能理解其他選手為什么倒下。

        用渺小的人力去挑戰大海的巨浪,猶如螳臂當車。

        可這正是挑戰賽的目的!

        極限運動得魅力!

        超越自我,挑戰不可能!

        杭峰不想在第一步就倒下,他集中注意力,調動身體的力量往右邊送,以快速地平衡。

        右邊的力量似乎給多了,于是更大的力量加入進來,就像是海浪明目張膽壓下的籌碼,賭他一定翻。

        我拒絕《極限大佬一心向學》,牢記網址:m1!

        杭峰在心里嘶吼,無論是什么,我都拒絕!

        我一定要站穩給你瞧!

        他的手臂舞動了一下,與顛簸得力量對抗。

        失衡。

        找平。

        失衡。

        再找平!

        終于在不斷地對抗中,杭峰勝利了!

        站穩了!

        成功了第一階段!

        當杭峰穩穩站在沖浪板上后,更多的信心被找了回來。

        他從未低估過巨浪的難度,但也從未小看過自己,如果他連在浪上站穩都做不到,那么這些年的沖浪就白練了,還想代表國家去參加世界大賽,參加奧運會?

        有一個說一個,今天在這里挑戰巨浪,并且成功的選手,哪一個不是在常規賽場也有出色表現,世界冠軍級的運動員?

        杭峰從未小看過自己,高比分拿下的“世青賽”冠軍,足以說明他就算去了成年組的賽場也是最優秀的運動員之一。

        既然同是優秀的運動員,他們都可以完成巨浪挑戰,自己憑什么就不可以!

        遇見困難。

        解決!

        克服!

        繼而成功地完成挑戰!

        杭峰高高站在浪尖上,渾身肌肉繃緊到極致,但看向前方的眼睛卻很亮。

        這么高!

        這么搖晃!

        可我還是站在了這里!

        站在了浪的最高處!

        杭峰第一部分的成功引起了關注。

        對于這位最后一個報名,一開始都沒有印刷在宣傳logo上的選手,現場的觀眾大部分都不知道他的身份。

        但是認識一個運動員并不需要記住他的臉,只需要看見他的成績,看見他能不能做到別人做不到的地方。

        所以當杭峰成功在浪上站起來,順利完成第一個部分的時候,現場的很多觀眾都對杭峰投注了目光。

        “這個選手很不錯,他站起來了!

        “我已經在等第二輪了,沒想到還有一個不錯的選手!

        “這是第幾位了,他是這一組的最后一個嗎?”

        議論著,并不狂熱。

        因為接下來還有很多的挑戰,杭峰到目前為止做到的只是一個讓人覺得還不錯的“開始”而已。

        但比起現場,網絡直播平臺上的觀眾就沒有那么淡定了。

        “x-games”在全平臺追加了杭峰的鏡頭,而且還把杭峰安排在了第番位,所有點擊進來看直播的觀眾,都會注意到杭峰的存在。

        就連本尼·馬龍這位常規賽場的新晉短板沖浪王者都沒能進入“全明星”百強呢,可想而知杭峰的人氣有多高。

        很多人在杭峰上場的時候,就在留言區里叫著他的名字,為他加油。

        有人如果不懂:“很有名嗎?為什么我不知道?世界冠軍都沒拿過。”

        就會被很多人刷屏一樣地說:“世界滑板速降巡回賽冠軍,u型池總決賽第七,前兩天還高分碾壓拿到了世青賽的冠軍!

        “一位潛力非常強的年輕運動員,今年只有17歲,他的板類運動全精通,簡是他的教練。”

        “我不在乎他拿了多少冠軍,也不在乎簡是不是他的教練,我只想說我很喜歡他!比賽加油!!挑戰成功!”

        “挑戰成功!!”

        “比賽加油!”

        留言區里很熱鬧,直播間也很熱鬧。

        解說和布魯爾更是非常激動地討論著杭峰。

        “從上場順序就知道,這是我們最后一位報名的選手,我們差點就失去他了。我們的記者在采訪時得知,他在出發前并沒有計劃巨浪挑戰,他來澳洲是為了參加世青賽!

        “是的,在世青賽的決賽上,他拿到了10分的滿分,據說比賽那天的浪況也很糟糕,浪高一度超過5米,而杭峰卻在那樣的浪況下,完成了轉體一周的技巧!

        “作為技巧類的選手,轉體應該很容易!

        “你可以試試在海里和在冰上的差距有多大,我特意找過那段比賽視頻,真是太精彩了,我可做不到。”布魯爾說完笑了一下,“伊瑞克也不行。他只會在長板上走來走去,男人更應該挑戰的是彰顯力量和控制力的短板!

        布魯爾不客氣地走在“黑紅”的路上,兩句不離伊瑞克。

        但在解說的耳返里,導演正提醒他:“只說杭峰!

        解說強行打斷:“杭峰準備上浪了!”

        他大聲地說:“浪起來了,讓我們看看杭峰在巨浪挑戰賽上的第一次表現!起來!他站起來了!動作非常地流暢!讓人驚訝的平衡感!!幾乎沒怎么吃力就完成了巨浪挑戰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他是今天第七個完成這一步的選手。

        巨浪挑戰非常的難,看看這數據吧,33名選手只有7個人邁出了第一步。

        杭峰就是這七個人之一!”

        解說打斷了布魯爾的小心思,大聲地解說著賽況,顯然他對杭峰上板的表現非常滿意。

        其實就像他說的那樣,杭峰上板所表現出來的輕松,讓人驚訝。

        在過去的時間里,將近20個人一站起來就歪倒,剩下幾個站起來的速度也很慢,他們雙手脫離板子之后,維持了相當長一段時間彎腰駝背的姿勢,保證自己的重心足夠低,以便更容易找到平衡。

        只有極少數,包括杭峰在內,他們雖然也有一個彎腰找平衡的過程,但持續的時間非常短。大概就是沖浪板左右搖晃了一下,他們就將身體直了起來。

        這是天生的平衡感天賦,也是后天經過長期的力量訓練,以及對場地不斷適應后得到優勢。

        在最頂尖的賽場,這些缺一不可。

        ……

        杭峰在沖浪板上站了起來,很穩,感覺還行。

        他的平衡感確實很優秀,是天生的,也是后天的鍛煉。沖浪運動是一個比滑雪更要求平衡感的運動,杭峰接觸沖浪確實比滑雪更早。

        他爸開浪域沖浪俱樂部的時候,他媽還在努力成為n省單板滑雪隊的總教練,奮斗事業的陳虹女士就經常將他交給老杭同志,老杭同志就會把他帶到浪域的海邊,讓他抱著他的定制小沖浪板,在大海里與海浪嬉戲。

        童年的記憶力都是大海的脈絡,不同于泳池的浮力,以及大海里滿滿的咸苦滋味。

        所以當他心驚膽戰,卻最終站起來的時候,他竟然發現這個過程遠沒有自己想的那么難。

        沖擊力是很強,有明顯的搖晃感,但只要能夠站起來,腳踏巨浪的感覺和其他的浪并沒有太大的差別。

        海面的張力依舊,沖浪板的平衡保持在自己可以完全控制的程度。

        總之這個情況下,他就算想要摔倒也很難。

        第一關過去了。

        接下來就是第二關。

        杭峰的目光驟然凝聚,一邊踏著沖浪板俯沖,一邊打量前方。

        就像一個巨大的滑滑梯。

        拔高的海面傾斜出一個巨大的坡面,并不是完全的垂直,和u型池的視覺感受差距不大,他沒有絲毫自己站的很高的感覺。

        十米的浪嗎?

        怎么覺得和五米也差不多。

        不!還是有差別的。

        沖浪的時間變長了。

        這既是一件很過癮的事情,也是一件讓人緊張的事情。

        沖浪的時間變長,隨時就有大浪覆滅下來的可能,多在浪面上停留一秒鐘,危險就增加一分。

        沖浪,都是以浪峰沖到浪谷為全程,無論在這個過程里做了什么技巧,也不過就是一件錦上添花的事情罷了。

        不能沖達浪谷,就是失敗。

        杭峰還記得簡交代自己的事情。

        “盡管發揮你的特長,有多快沖多快,這是挑戰賽,不是表演賽,也不是技巧賽。”

        杭峰能夠感覺到自己被拔高的浪帶著不斷往上頂,但同時他也自然而然的在往下滑。

        這個滑的過程就是沖浪。

        每個浪都有不同的脈絡,再加上沖浪者能力的不同,在浪上俯沖的角度也會不同,進而就會形成速度的差距。

        就像一個軌道,當你身處其中的時候,已經同步的慣性,想要脫離慣性就會變得很難。

        業余的沖浪選手被浪的慣性裹挾,職業選手則要克服慣性,用自己的實力征服巨浪。

        杭峰在往下滑的時候,能夠感覺自己是在一個“軌道”里,這是巨浪的脈絡,更是地球的紋路。

        可他不能順著紋路走。

        因為浪的最終目標是覆滅,是砸在大陸架上,撞擊陸地。

        他必須走出來,跳出這個框架,才能“逃出生天”。

        很難。

        當他順著軌道滑行的時候,一切都那么自然,他就好像穩穩地踩在傳送架上,就連搖晃都很難。

        可是當他試圖改變沖浪板的方向。

        巨大的力量就會從“脫軌”的一側兇猛地席卷而來。

        這讓杭峰想起來時的路上,那輛行駛在爛泥路上的大巴車,劇烈顛簸的身體,甚至會被拋起,隨時都有翻落的危險。

        杭峰第一次將手臂抬起,用以維持身體的平衡。他在上板的時候都沒有將手臂舉這么高?梢姶丝痰膿u晃的有多厲害。

        他的身體搖擺,沖浪板也左右起伏,白色的浪痕在身后搖晃出細微的蛇形,驚險極了!!

        唐雋緊張地渾身繃緊,眼睛睜的很大。

        老杭同志也沒什么挑戰巨浪的經驗,所以對杭峰現在所面對的挑戰也一無所知,只能無聲焦急。

        觀眾席更是傳出驚呼聲。

        不!

        比起杭峰此刻明顯尋找平衡的狀態比起來,更讓人心焦的是他身后那正在快速形成的管狀波。

        真不好運。

        比起單純地挑戰冷水波和管狀波,更讓人害怕是冷水波在形成的過程里沖擊力太強,從而導致的浪太高太薄,最終形成的一個不那么合格的管狀波。

        此刻杭峰面對的就是這么一個不合格的管狀波。

        看起來,卷的并不漂亮,但選手所面對的考驗一樣,如果不能在管狀波追上之前逃出來,就會被更大的吸力回到軌道里,必須沿著管狀波的孔洞方向前行。

        可這管狀波的孔洞太小了,根本無法完成。

        選手們一旦遇見這樣的浪,百分百的只能丟盔棄甲地投降。

        就連直播間的解說看見這一幕都在惋惜:“哦,運氣真不好,之前遇見這個浪的選手沒有一個成功,這就是一個不適合沖浪的浪!

        看見這一幕的路易笑了,本尼也揚了眉梢。

        簡和伊瑞克蹙了眉,眼底都有幾分擔憂。

        杭峰此刻并不知道,他對抗慣性而失去的平衡,壓根就不是巨浪挑戰的常態。

        很不好運,他就是遇見了一個難度非常大的浪。

        而他本人卻一無所知。

        不知道這巨大的慣性是因為有管狀波形成。

        不知道管狀波正在身后追逐自己。

        他眼里、心里就記得一件事。

        簡讓他最快地往下滑。

        離開“軌道”太過顛簸?

        沒關系,克服!

        板頭和地平線的角度變大,速度也變快了?

        沒關系,克服!

        杭峰就是個巨浪挑戰的“小白”,偏偏卻又有著強大的實力,以及讓他十二分信任的教練。

        所以他就硬生生在那危險的環境里,頭鐵的往下沖。

        往上拔高的浪還沒有完全停下,在海上剛剛形成了一個蔚藍色的屏障,杭峰就以角度接近80°,近乎于垂直的角度往下疾馳。

        速度很快。

        速度非常快!

        對于大部分沖浪選手來說,這個角度太危險了,稍微有點不注意就會翻下去。

        不是兩側翻,而是頭往前倒地栽下去。

        畢竟沖浪和在斜坡上滑行不同,腳下的浪是“活的”,可能稍微涌動的急一點,就能把人掀出去。

        杭峰的滑法,太莽了。

        出于自我保護的本能,大部分人都不會這么滑。

        “這個角度,很快就掉板!

        “最多兩秒鐘!

        “下一秒就掉!

        觀眾席上的沖浪愛好者用自己的經驗這樣評論。

        這個特殊的巨浪和杭峰的表現逐漸吸引了很多目光,本來已經打算中場休息一下的觀眾,在身邊人的提醒后,重新拿起了望遠鏡。

        望遠鏡里,在巨浪上沖浪的亞洲年輕人顯然和他們經?匆姷倪x手表現不同。

        角度不同,姿勢好像也有點不同,還有他身后搖擺的白色水痕,無一不在說明他現在正在經歷的考驗。

        恐怕這個選手的比賽只能到這里了吧?

        像是失去了平衡的樣子,而且角度那么大,是沒有沖浪的經驗嗎?然而這樣的念頭還在,等待杭峰失敗的心情也在持續,可是一秒過去,兩秒過去了,秒過去了……杭峰還在巨浪上,沒有如自己想象的那樣摔下來。

        這不科學啊!

        現場的觀眾在心里大叫,都這樣的還沒掉板嗎?

        “這太科學了啊!”

        然而在直播間的觀眾卻集體大喊,興奮到頭發都張開了。

        “杭峰太棒了!”

        “我們的u型池未來之星表示,這樣的坡度算得了什么?”

        “我們的滑板速降冠軍表示,這樣的速降速度算得了什么?”

        “突然愛了愛了,杭峰這是只要搞好平衡,其他就都不用擔心啊!”

        “不恐高,不怕速度,不擔心角度,平衡感還超絕,這是什么級別的大佬,未來可期了!”

        顯然比起現場觀眾還不知道杭峰參賽這件事,直播間里已經看過宣傳片的觀眾,就非常清楚杭峰的實力有多強了。

        搖晃?!

        沒關系,這就是我們的戰術找平衡!

        角度大?!

        沒關系,這就是我們的戰術在躲避管狀浪!

        總之,杭峰這一刻做什么,在直播間的觀眾眼里,都是對的,都是大佬最完美的處理方式!

        不明覺厲啊!

        杭峰確實很吃力。

        在脫離的“軌道”之后,他能夠感覺到這種不順著大海脈絡沖浪的方式,讓他顛簸的厲害,隨時有著跌落的可能。

        光是維持平衡,他就用盡了全力,到全身肌肉,包括腮幫子都疼痛的程度。

        其他的已經無瑕顧忌了。

        他咬著后牙槽,用平展開的雙臂控制平衡,板頭不停的往上翹又落下去,為了避免自己被摔出去,他必須時刻控制身體的重心。

        往下俯沖的角度已經快要到他都無法控制的程度,角度再大一點,一旦變成接近直角,神仙來了恐怕都得掉海里去。

        終于,在感覺到馬上失控的前一刻,杭峰保持住了板頭的朝向。

        大概就是75°角的程度,比其他所有選手角度都大的情況下,停了下來。

        就像走在鋼絲線上,多一分都危險。

        可他就是這么完美地停在了自己的臨界點。

        只有對自己的實力有著極為精準,同時在賽場上表現的非常松弛從容的運動員才能做到。

        杭峰成功了!

        身后的沖浪尾波也變得平穩順滑!

        如果非要形容,杭峰就像升空的火箭,在穿過大氣層的時候劇烈地顛簸著,直至來到外太空的軌道,一切都不一樣了。

        看的更遠,視角更大。

        換成杭峰的巨浪挑戰,就是他擁有了更快的下滑速度,也有著更大的機會,在被浪花追上之前沖出來。

        這個部分,或許可以稱為巨浪的挑戰的第二關吧。

        當他平穩下來后,所有為他捏一把汗的人,也都淺淺地松了一口氣。

        “平衡感太棒了!

        “是怎么做到的?我真的以為他會掉板!

        “說起來話長,簡單來說他剛剛成功突破了次元,在這個浪的另外一個位面。”

        是說起來話長,但所有的職業選手和他們的教練們都知道,這很難,不是沒有人能做到,而是非常難。

        巨浪挑戰有時候是要看運氣的,誰都不知道這個浪形成后是什么形狀,所以想要完成挑戰,最簡單的就是沿著浪的脈絡滑。

        或許運氣好,那個浪的最后不是“吞沒”,那么完美的挑戰就出現了。

        但大部分選手,都沒有那么好運。

        之所以巨浪是“挑戰賽”,就是因為它難度大,浪要“滅”你。

        所以杭峰的好運還會持續下去嗎?

        還是用他超絕的技術克服所有?

        比賽還遠遠沒有結束……


  (https://www.dzxsw.cc/book/80647306/2909830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中市| 包头市| 临夏县| 新邵县| 林芝县| 丹棱县| 娄底市| 延庆县| 扬中市| 南陵县| 鄄城县| 铁岭县| 南开区| 株洲市| 侯马市| 雅江县| 仙游县| 凤庆县| 聊城市| 新宾| 原阳县| 新绛县| 舟曲县| 清水县| 汝城县| 射洪县| 格尔木市| 全椒县| 团风县| 乐昌市| 当涂县| 宿松县| 萨嘎县| 梁平县| 南宁市| 区。| 平原县| 本溪市| 拉孜县| 淳化县| 集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