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wǎng) > 極限大佬一心向?qū)W > 第149章 孫烈壓力很大

第149章 孫烈壓力很大


第一百四十九章

        杭峰迅速地接受了范總的這個說法。

        說的在理,  為什么不聽呢?

        再說杭峰雖然一直單獨行動,但為他打下基礎(chǔ)的父母都是體制內(nèi)最專業(yè)的教練,對他的要求向來是極致苛刻的。

        不如說是因為簡的原因,  讓他放松下來了一年,  找到了自己的風(fēng)格和特點。

        如今再度回歸到系統(tǒng)的學(xué)習(xí)里,對于杭峰來說并不困難。

        可惜訓(xùn)練的時間有限,  沒過兩天,比賽就開始了。

        “亞洲滑雪洲際杯”的整個舉辦時間是九天,  不僅只有公園滑雪的部分,包括高山滑雪、越野滑雪、雪車等項目都會進行。

        資格賽安排的看似散亂,  但完全符合國人需求。

        因為所有的重點項目,在決賽時,都會進行電視直播。資格賽自然要見縫插針地安排。

        換句話說,  作為這次比賽一大看見的單板u型池決賽,會在晚上開啟。

        比賽開始后,杭峰的訓(xùn)練就停了。

        不光他,  整個參賽選手的隊伍都停止了訓(xùn)練。

        所有的場地在白天都會進行資格賽的比拼,  晚上會根據(jù)比賽行程舉辦決賽。

        突然空閑下來的杭峰沒有再繼續(xù)逼著自己,  而是按照范總的要求,  給自己放了兩天假。

        比賽到了第三天,單板u型池男子組的資格賽就開始了。

        還是第一次參加常規(guī)賽場洲際杯的杭峰,  出現(xiàn)在賽場上,  狀態(tài)相當(dāng)奇怪。

        很平靜,卻又古怪地激動著。

        平靜是對于即將開始的比賽,  不緊張,不焦慮,按部就班的進行賽前的準(zhǔn)備活動,  豐富的比賽經(jīng)驗讓他自然有一套備賽程序。

        但當(dāng)他站在賽場上,在熟悉的環(huán)境里,看著那些來自國外的選手,還有不遠千里趕來看比賽的華國觀眾,哪怕是資格賽都將觀眾席擠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馁悎觯幌胫@是自己在祖國的國土上,第一次正正經(jīng)經(jīng)參加的常規(guī)世界賽,卻又莫名地激動著。

        場面是少見的大。

        不畏懼。

        卻激動。

        就好像在海外漂泊了許久的游子,帶著一身優(yōu)異的成績歸國,等待一次大展身手的場合。

        全國聯(lián)賽的第二站沒能拿到第一,雖然從未有人在自己耳邊說過什么,但杭峰知道自己還是讓那些追逐喜歡自己的人失望。

        這一次,不會了。

        該謙讓的已經(jīng)謙讓,該刷的印象分也刷完,五周的技巧足以帶他沖進“世界杯”的決賽,他前進的腳步絕不會在一個“洲際杯”倒下。

        u型池資格賽這天,大賽組邀請來的國際裁判,早早的就已經(jīng)在裁判室里就坐。

        “洲際杯”只是世界a級的賽場,舉辦國可以安排最多三名裁判參與打分。

        這三名裁判自然承擔(dān)了招待的工作。

        他們坐在裁判室里,喝著咖啡或者茶水,隨意地閑聊著,等待今天比賽的開始。

        氣氛很融洽。

        這幾天的比賽,大部分裁判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合作,這些裁判有的可能同時擅長u型池和坡面障礙技巧的打分,或者有的裁判能力足以涵蓋所有公園滑雪項目。

        39名裁判所形成的裁判團體,在裁判團后勤人員的調(diào)動下,猶如細密編織的網(wǎng),覆蓋了整個賽場。

        這其中,就有幾名來自國際雪聯(lián)的裁判,擔(dān)任每個賽場的總裁判工作。

        今天,在u型池男子組資格賽,裁判組擔(dān)任總裁判的是一名來自德國的中年男性,名叫查利·貝爾納。

        這位長相嚴(yán)肅刻板的男人,在其他裁判肆意交談的時候,他一邊喝著咖啡,一邊再一次地翻看著手中的選手資料。

        這是一份讓選手看見了,會覺得隱私被侵犯了的資料。

        上面內(nèi)容密密麻麻,寫著每個選手歷史參加的比賽,以及他們在比賽場上完成的難度水準(zhǔn),包括不同時間的進步和退步,都用不同的顏色勾畫出來,細致無比。

        這位總裁判還算從容。

        畢竟只是“洲際杯”,選手的履歷大多不算豐厚,需要閱讀的內(nèi)容并不是太多。

        他的目光快速的在資料上翻閱,隨之在腦海里也會浮現(xiàn)出一個接一個的印象分。

        沒有注明,卻都記憶在腦海里。

        就比如這次東道主的孫烈,作為華國在這個項目上最強的選手,四年前還一度完成過五周的技巧,拿下了一枚世錦賽的銅牌。

        這樣的一名選手,這幾年雖然一直沒有進步,但整體狀態(tài)非常穩(wěn)定地停留在四周半,再考慮到東道主的加成,他的分?jǐn)?shù)已經(jīng)先一步的在查利的腦海里浮現(xiàn)。

        88~91分,東道主可以再多1分,在他沒有更多突破前,最多92分,不能再多了。

        至于出現(xiàn)失誤,就按照程序扣就好。

        如此,就是所謂的印象分。

        再往后翻,照片上出現(xiàn)的是相對陌上的臉,華國名字翻譯過來叫做董楊。

        董楊幾乎沒有國際賽場的履歷,是通過東道主“外卡”,參加的這場比賽。

        個人履歷一欄,倒也不是空無一物,從華國的資料庫里調(diào)出的檔案,說明這個選手的水平穩(wěn)定在四周,偶爾可以完成四周半的技巧。

        印象分……80分左右,還是有東道主身份加成,在這個賽場屬于進決賽需要點運氣的選手。

        查利將目光從董楊的履歷上移開,再一次看向他的年齡。

        21歲,一個很年輕的選手。

        如果不是后面還有一個人,他或許會認(rèn)為這是華國培養(yǎng)的后備梯隊成員。

        不過現(xiàn)在嘛……

        再一次地翻開下一頁,一名濃眉大眼,精神抖擻,看著就很年輕的華國小伙兒的照片,出現(xiàn)在了查利的眼前。

        查利的表情瞬間變得復(fù)雜了起來,眉心也微微蹙緊。

        杭峰。

        恐怕現(xiàn)在全世界在體育圈里工作的人,沒有一個會說自己不認(rèn)識杭峰吧。

        這個年僅17歲,就在極限運動取得傲人成就,一年時間連奪兩個極限運動世界冠軍,就連查利都佩服。

        只是……

        目光落在杭峰的個人履歷上,查利的臉色像是吃了苦瓜一樣難看。

        小孩兒的全國冠軍倒是挺多,從一周到三周的難度有跡可循,看過去密密麻麻的冠軍頭銜非?捎^。

        然而總歸只是國內(nèi)的賽場,還是u級賽場,做不得任何的參考。

        明明知道到了“洲際杯”,國內(nèi)資料就沒有太多的參考價值,華國的雪聯(lián)還是將這些打印進去,對方打的什么主意,他一清二楚。

        不過就是想要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一點他的印象分嗎?

        “哼!”

        非常不禮貌的小手段!

        如果不是杭峰,換一個人,他的印象分只降不高!

        杭峰在國際體壇的成就,還需要這些小手段嗎?

        查利心里不悅,目光落在接下來的履歷上,陷入了深思。

        這是杭峰在上屆“x-games超級u型池”獲得的成績,初出茅廬就獲得了第七名的成績,并且在賽場上態(tài)度極好地展示了他所有四周的“難度池”,還有一個四周半的技巧難度。

        隨后,還有今年全國聯(lián)賽,杭峰在賽場已經(jīng)填滿四周半“難度池”的履歷。

        老實說,無論是國內(nèi)賽場,還是“x-games”,對于來自于國際雪聯(lián)的查利而言,都不具備太多的參考價值。

        國內(nèi)賽場可以做手腳的地方太多,“x-games”是大池子本身就不同。

        在常規(guī)賽場干了這么多年的裁判工作,查利還是第一次遇見這么棘手的選手。

        潛意識里覺得他很強,但呈現(xiàn)在自己眼前的數(shù)據(jù),卻說明他只是一個“世界杯”賽場上最常見的運動員。

        通常這類運動員的印象分?jǐn)?shù)也就是90分。

        在這個賽場,拿下獎牌都很難,更不要說在“世界杯”上了。

        可他的內(nèi)心深處在提醒他,不對,不是這樣,他了解到的杭峰應(yīng)該更強一點,才配得上他迄今為止取得的成就。

        所以這太糟糕了不是嗎?

        他對杭峰的印象分,比紙面上呈現(xiàn)的數(shù)據(jù),還要高。

        大姑娘上轎頭一回啊!

        查利先生的裁判生涯都已經(jīng)抵達了巔峰后期,還是第一次遇見這么一個讓他充滿期待,也很怕失望的選手。

        在比賽快要開始的時候,查利先生將文件夾合上,捏著鼻梁,拿起咖啡喝下一口。

        棕色的眸子在顯示器上游走,尋找那個他應(yīng)該可以輕易認(rèn)出的身影,在心里冷哼著,這個家伙最好能拿出不讓他失望的實力,否則就算是東道主也要讓他明白,常規(guī)賽場沒那么好闖!

        總裁判的臉色難看,很快熄滅了裁判室里,和樂融融的氣氛。

        三名華國裁判被特意分開就坐,隔著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里看見了一抹興奮。

        期待了好多天的比賽終于來了。

        早在一周前就通過范總,了解到杭峰實力的他們,早就在等待今天的比賽。

        為了參與到杭峰的這場比賽里,他們內(nèi)部可是經(jīng)過了很嚴(yán)苛的競爭,沒有點兒門路可成不了今天比賽的裁判。

        華國男子公園單板滑雪,揚眉吐氣的日子終于到啦,哇咔咔!

        甭管裁判室里怎樣的暗潮洶涌,比賽的時間一到,選手們便按照自己簽到時獲得的號碼,依次登上賽場。

        東道主選手自然會是第一批報名,不過根據(jù)各國的習(xí)慣和風(fēng)俗,有些東道主隊伍會集中出現(xiàn)在開場,也會集中出現(xiàn)在壓軸。

        勉強也算是一點東道主的特權(quán)吧。

        在隊里開會時候,范總專門問了上場的時間,“開始上?還是結(jié)束上?”

        杭峰毫不猶豫地舉手:“開始!

        “那不是要很早起來備賽?”孫烈想了想,“不過也沒關(guān)系,提前調(diào)整作息就好,早上場早結(jié)束!

        不等董楊表態(tài),2vs1,投票提前結(jié)束。

        所以,就看見華國的三名選手,最先出現(xiàn)在了賽場上。

        這一次,杭峰身上的衣服變了。

        紅白色的滑雪服,是國家隊為這次“洲際杯”專門定制的服裝,胸口和頭盔上還有一面醒目鮮艷的國旗。

        杭峰站在u型池出口的位置。

        胸口的背心上貼著的衣服,赫然是“001”號。

        畢竟是他第一個舉手,要前面的位置,這種猶如暖場一般的出場順序,大部分人都不喜歡,他就拿走了這個“1號”。

        這個時間,太陽還沒有完全出來。

        觀眾席也不是特別的滿,還有陸陸續(xù)續(xù)的觀眾在趕來的路上。

        山里的溫度格外的冷,是空氣冷,也是氣氛冷,剛剛才暖過的身子,好像只是在這里站上一會兒,就開始發(fā)涼了似的。

        好像興奮度不是很高啊。

        對自己狀態(tài)非常了解的杭峰,在心里暗道了一聲不好,在前面出場不代表拿1號,這個序號出乎意料的壓力有點大啊。

        就在這時,一道吼聲從不遠處傳來:“加油!”

        杭峰抬頭,就看見了站在護欄上,揮著拳頭的范總。范總的身邊還站著另外幾名國家隊教練。

        他們望著杭峰,接連給杭峰打氣:“加油!加油!”

        熟悉的語言顯然激活了觀眾席上的人,恍然大悟的才發(fā)現(xiàn),站在賽場上的赫然是自家的選手。

        當(dāng)時就有人放聲大喊:“加油。 

        還有一大早跟著上山的國家隊員,更直接地叫著:“杭峰!加油!!”

        咦咦咦?

        是杭峰嗎?

        沒有聽錯?

        真的是杭峰?!

        迅速就有觀眾發(fā)現(xiàn)了嘩點,立馬就有不少人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拉長了脖子看向賽場。

        啊啊!

        是杭峰!

        隨后,尖叫聲就響了起來。

        “啊啊啊——”

        “杭峰加油。 

        “愛你杭峰!!”

        “杭峰杭峰你最棒。 

        氣氛來的如此的突然,也格外的熾烈,別說杭峰,就連出發(fā)點的裁判都在往觀眾席的方向張望。

        杭峰站在出發(fā)點,驚訝的發(fā)現(xiàn),蒙在自己大腦里的“霧”,不知道什么時候突然就散了。

        整個人好像都輕了幾分。

        這就是東道主的魅力。

        是常規(guī)賽場的魅力。

        杭峰很清晰地認(rèn)識到,這是自己沒有感受過的部分,那種什么都還沒有開始,就已經(jīng)備受期待的感覺,來自于同胞,來自于腳下的這片土地。

        熾烈的,如同火焰在燃燒。

        杭峰閉上眼,深呼吸一口氣,緊閉的雙眼再次睜開,眸底深處有一簇火苗在燃燒。

        腳下移動,橫板變豎板,滑行的感覺伴隨著四周流動的物體,沿著這條加速道,向著前方?jīng)_去。

        “唰”的聲音在耳邊奏響,杭峰注視前方,一口綿長的呼吸這這個過程里悠然吐出,隨后伴隨著新的甘冽空氣鉆進鼻腔,整個人傾斜往下,進入到了u型池里。

        于是,隨著他的出發(fā),所有的加油聲又消失了。

        就像自己也在深度參與到這場比賽里一樣,屏著呼吸,跟著緊張。

        滑行在u型池里的人,在那如碗狀的弧形中,俯沖而下,緊接著又悠然往上。

        接著一個向上的跳躍,飛躍而起。

        前手抓板尾。

        身體向后躬出明顯的彎弓形狀,同時一個外刃的偏軸一周半,猶如月牙兒飛舞般的旋過半空,利落優(yōu)雅,又翩然落下。

        偏軸一周半,540度?

        在入場處等待的孫烈看見這一幕,驚訝地?fù)P了眉梢。

        540度而已。

        前手抓板尾而已。

        都是非常簡單的難度。

        至少對于他們這個級別的選手,只要拋飛的高度合適,隨隨便便就能做出來。

        只是,完成也有個前提。

        就是慣性足夠,拋飛的力量足夠,高度足夠。

        畢竟這算是一周半540里頂格的難度了。

        也不是說輕松到小朋友就可以隨隨便便完成。

        因而,對各方面都有一定要求的動作,放在第一跳上,未免就有點勉強。

        讓孫烈做,第二個折返輕輕松松就可以完成,只是從未在第一跳上去做過。

        這已經(jīng)和慣性沒關(guān)系了,完全屬于原地硬拔,才能完成的技巧。

        要更高的爆發(fā)力,跳的足夠高,轉(zhuǎn)的足夠快。

        畢竟這種向后拉伸的抓板方式,轉(zhuǎn)的是大圈,需要的時間可比其他的動作難多了。

        可就是這樣孫烈都不愿意去碰的動作,杭峰硬生生在第一跳里完成了。

        不但完成,還完成的很好。

        起跳的位置恰到好處,落點也精準(zhǔn)到腳下像是長了眼睛,看不出來太過勉強的地方,這一跳不但成功為杭峰獲得了更高的分?jǐn)?shù),還讓他獲得了更大的動力。

        只能說,小孩兒特別認(rèn)真吧。

        孫烈揚眉笑了一下,覺得杭峰的表現(xiàn)有點出乎意料,作為一個世界冠軍級的選手,應(yīng)該明白資格賽不需要動用全力的戰(zhàn)略,畢竟?fàn)顟B(tài)這個東西,有時候一旦用掉了,后續(xù)就會比較乏力。

        孫烈笑著,目光追著杭峰的身影移動,看著他第二跳高高躍起,一連串的數(shù)據(jù)就如同字幕一般在腦海里流淌而過。

        孫烈笑不出來了。

        后手抓板頭,空中翻騰一周,加偏軸轉(zhuǎn)體兩周,落地再來一個半周的轉(zhuǎn)體,反向落地。

        咦?

        第二跳可以完成三周半這個動作的嗎?

        如果說第一跳,還在孫烈的實力范圍內(nèi),勉強一下也能做出來,那么第二跳的這個難度,就算他勉強也做不出來了。

        杭峰的實力在暴漲。

        完全出乎了他的預(yù)料。

        不過就是出去轉(zhuǎn)了一圈,參加了第三站的聯(lián)賽,再加上不到一個月的強化訓(xùn)練,可以達到這個程度嗎?

        別說一個“洲際杯”,在國際賽場上,在第二次折返就去拼三周半的情況,也不多見。

        畢竟,也不是必須的。

        三周才是這第二跳的合理范圍,就算多半周,裁判也不會給出超過05的加分。

        關(guān)鍵是很難做到啊。

        孫烈其實很清楚杭峰早晚要超越自己,或者說這次的比賽,杭峰會在自己的上面,他已經(jīng)做好了“前浪讓后浪”的準(zhǔn)備。

        只是杭峰的表現(xiàn)出乎了他的意料,也超出了他的實力后,從容的心情就被破壞了。

        第二跳就感受到被后輩碾壓的感覺,可不好受。

        孫烈臉上的笑容收斂,一邊看著杭峰的動作,有點后悔。

        果然,第三跳,杭峰沒有出乎任何意料的進入到了四周。

        非常輕松。

        高度太足了,他用倒滑的方式起跳,內(nèi)刃翻滾兩周,加兩周的偏軸,1440完成的快如閃電,整個人似乎還沒完成空中的拋物線,就已經(jīng)松開抓板的手,等待落地。

        算是四周一個頂格的難度吧。

        所以接下來要到四周半了嗎?

        第四跳做四周半,并不算離譜,孫烈在狀態(tài)最好的時候,可以在第四跳和第五跳連續(xù)完成四周半。

        思維的速度很快,u型池的折返也在不知不覺間,快到大腦無法更仔細思考的程度。

        杭峰第四跳,再落下。

        孫烈上一秒的思維還沒落下,杭峰卻已經(jīng)沖向第五跳的舞臺,殘留在腦海里的印象,猶如重播的慢動作一般,在腦海里烙印下一個接一個的影子。

        一、二、三、四……咦?只是個四周嗎?而且還是一個難度不算特別高的四周?杭峰想干什么?

        疑惑方才從心里升起,下一秒,遠處那高高飛在半空中的身影,卻已經(jīng)在孫烈的大腦里,烙印了這一生都難以忘記的畫面。

        向高處拋起的年輕人,將身體緊緊地團著,翻滾轉(zhuǎn)動出讓孫烈格外陌生,又格外熟悉的姿態(tài)。

        直至他從拋物線落下,將身體舒展開來,等待落地,他的身后仿佛還拖拽著一連串的殘影。

        向內(nèi)翻騰的一周被拉的很長很長,與此同時身體還做著轉(zhuǎn)體的動作,一周兩周三周,便是1440的周數(shù)。

        難度至此并不算多高,在這最后一跳孫烈也可以輕松做到。

        可這個部分杭峰完成的太快了,快到好像只用了孫烈完成這個動作的三分之二的時間,剩余那過于漫長的等待時間,讓人覺得困惑而不安。

        這樣就結(jié)束了嗎?

        只有四周嗎?

        早早的做完,就等著落地了?

        這不是杭峰的風(fēng)格吧?

        然后下一秒。

        從弧線落下的年輕人卻沒有如同往常一般打開身體,而是依舊將身體團成一團,再一次的在落地前,完成了一個轉(zhuǎn)體。

        完成的時間剛剛好,恰到好處地在轉(zhuǎn)彎最后一圈后,松開抓板的手,落地,繼而在那“唰”的聲響中,沖出了u型池。

        完成了他的比賽。

        一周的翻騰,加上四周的偏軸轉(zhuǎn)體,嘶。。

        孫烈慢了半拍,終于意識到杭峰做了什么。

        特么是五周。

        臥槽臥槽臥槽!!

        這樣一想,孫烈只覺得后背的冷汗刷一下就淌了出來。

        一開始他就有預(yù)感會后悔,果然預(yù)感成真。

        第一個出場,滑在他前面的杭峰,要用五周鎮(zhèn)壓整個亞洲杯的賽場啦。!

        嘖!

        早知道自己就第一個上場了。

        滑在杭峰后面壓力太大,太大了!


  (https://www.dzxsw.cc/book/80647306/2863591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远市| 醴陵市| 廉江市| 永川市| 许昌市| 卓资县| 噶尔县| 潮州市| 集安市| 镇远县| 太仆寺旗| 堆龙德庆县| 和平区| 会昌县| 易门县| 石家庄市| 苍溪县| 崇礼县| 滕州市| 彭山县| 洪雅县| 叙永县| 彝良县| 天柱县| 孟州市| 沂源县| 东港市| 呼伦贝尔市| 乐清市| 松原市| 梅河口市| 即墨市| 卢龙县| 南华县| 四平市| 伽师县| 江安县| 历史| 蓝山县| 中阳县| 雅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