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3章 是生是死兩傍徨
原承天將陣旗收了,另三名百族修士這才長舒了一口氣,將自己的法寶也收了回去,正想轉(zhuǎn)身,忽聽身后傳來切齒之聲:“諸位道友,當(dāng)真想這么走了嗎?“
百族諸修回頭瞧去,那說話之人正是周孝武,諸修不由面色慘然,此事若想就此罷了,只怕是癡人說夢了。
周孝武面色蒼白,森然道:“我周氏代執(zhí)事固然為大德之修,就算力壓諸位道友,也不肯恃強為勝,平白奪你等的法寶,傷損你等的修為。只可惜在下好友卻死在諸修手中,這筆賬該怎樣算來?代執(zhí)事剛才給了你等一個公道,你等也需還我一個公道。“
說到這里時,那持塔修士面上汗水浹然而下,看來那周孝彰的死定是與他有關(guān)了。
說來修士間奪寶殺人,雖說有違昊天仙修界道義,可又有幾人在意過?是以這昊天仙修界也如凡界一般,仍是弱肉強食。
在昊天界中,真正嚴守仙修道義者,唯有蘇姬元揚等四族以及禪修罷了。這也是因四族與實力強橫,等閑修士也不敢去招惹,而四族修士的一舉一動,皆被昊天諸修瞧在眼中,自是不敢輕動殺伐,以免墮了四族的名聲。
而禪修之士,又是最不肯惹事的,又不與諸修奪寶逐利,平日自然是沖突甚少。
除此之外,雖亦有不少大德之修,行事慈悲有序,可也是屈指可數(shù),怎成氣候?因此百族修士先前誅殺了周孝彰,也渾然沒放在心上,若非周孝武提醒,哪里能記得這樁事。
而若換了剛才,就算抬手將周孝武殺了,也是微不足道之事,怎奈偏偏有個原承天插手,這件事就變得微妙起來。
既有原承天施德在先,百族修士便隱隱覺得,今日若是不遵仙修道義,仍是像以往那般恃強為勝,心里就別扭萬分。說來這大德之士平時里因不曾遇見,誰也沒將其放在心中,如今遇上了,就發(fā)現(xiàn)那德行的力量好不強大,若是執(zhí)意去違拗了,心中怎會自在?
由此看來,說那人身最近道體,倒也不是妄言,以六名百族修士的行徑瞧來,人身本就心存善念,只因世間蒙昧,將這善念掩住了,自家也就渾然不覺,如今忽被催發(fā),又怎可忽略?
布袋修士受惠最多,心中便忖道:“今日之事卻是為難。“
若是將持塔修士交出去,來個以命抵命,百族諸修自是萬萬不肯,可若是翻臉無情,再來一場斗法,又著實做不出來。
百族諸修心中想了半日,也想不出有何妙策應(yīng)付今日之事,正在心中盤恒之際,持塔修士長嘆道:“罷了,大不了我還他一命便是。“
這話說將出來,不光是周孝武以及二姬吃了一驚,就連持塔修士的五位同伴,也是驚嘆不已,忖道:“今日怎就落到這步田地?“
二姬畢竟境界最高,深思之下,心中已有幾分明白,心道:“今日這六修是被原道友的行動震住了,也不好耍賴逞強,嘿嘿,我倒要瞧瞧,原承天又如何處置此事,難不成真的以命抵命?瞧他剛才連對手的修為都不肯損傷,又如何肯取人性命?可若不殺了這持塔修士,又該如何向周孝武交待。“
初時二姬心中尚存一絲興災(zāi)樂禍這意,這是因為一直都是將原承天視為對手,可想到艱深處,也替原承天為難起來。只因此著實不知該如何處理。
原承天見諸修的目光都瞧在自己身上,心中不免一嘆,只因自己此刻說話可輕忽不得,而目前這種微妙的局面下,自己一句話,說不定就斷送了一條性命。
好在他對此事心中已有成算,便緩緩道:“俗語常說人命關(guān)天,一來是說人命一事,比天還大,世間諸多紛爭,皆因人命而起,是以任何事都大不過人命去。“
一名姬姓修士點頭道“此言甚是。“
原承天道:“二來,既然人之性命貴重?zé)o比,誰又能擅自奪了去?故而唯有天地方有此權(quán)罷了,只可惜天何言哉,地何言哉?若是天地不言,又該如何定奪。“
那姬姓修士先前也沒想到這一點,聞言也是倒吸一口冷氣,道:“這么說來,此事著實是難了。“
原承天肅容道:“世間法度,固由天定,可其中細則,卻是世人懷敬畏天地之心,依世俗人情而擬,說來亦在人為。因此這位道友既然傷人性命,那便要有個說法了,至于誰來權(quán)來道出這個說法,倒也有些講究。“
諸修聞聽此言,皆是肅然起敬,心中道:“昔日誰會去想這個事體,可如今聽來,卻是字字有理,果然人命不可輕誅,可若是觸犯了這個法度,卻該由誰來定奪生死?“
原承天目光如電,一掃諸修神色,再次緩緩道:“這世間原有‘報仇’二字,以在下想來,或是那先賢大德忖度天地之心,定出了這條法則,想來既有這此種說法,那么世人若替親友報仇,諸位應(yīng)該是無話可說了。“
持塔修士嘆道:“道友之言甚是,那周孝武既然是周孝彰的親友,若是由他來替周孝彰報仇,倒也最合適不過了。孝武道友,只管來。“
原承天沉聲道:“道友心中已決?“
持塔修士道:“若是依我往日脾氣,個把條性命怎會在意,可今日被大修觸動心腸,頓悟已非,便覺得自家的性命固是要緊,可天地間的法度,卻更是違拗不得,我心已決,但請道友取劍來誅。“
原承天緩緩點頭,轉(zhuǎn)向周孝武道:“仁兄,這位百族道友既然殺了孝武,論理當(dāng)誅,而此間也唯有仁兄可替孝彰道友報仇。此人這條性命,如今便在你手,若他食言而肥,在下定然不會袖手,少不得要替你行個公道。“
周孝武剛才雖然說出來替周孝彰報仇,那也只是心中義憤罷了,哪知諸修被原承天正氣所奪,一時間觸動心腸,持塔修士真的肯挺身而出,伸頸就戮,因此見到持塔修士閉目而立,反倒心中慌忙起來,一時間手足無措。
持塔修士哈哈大笑道:“孝武道友,難不成不想替你家兄弟報仇,我便站在這里,若是稍動一動,就是天誅地滅。”說到最后,則收了笑容,神情莊重之極。
原承天便將手的無鋒之劍遞到周孝武手中,卻是一言不發(fā),只因他知道周孝武此刻心情動蕩,最易被人言語所誘,若是他人替他定了主意,那就不是周孝武的本意了。
而原承天雖認為天地或?qū)⒄D殺持塔修士之權(quán)交予周孝武手中,可真正的主意,仍是由天地定奪,而天地究竟何意?其實就是是周孝武的本心了。
這其中的奧如之處,亦難對人分說明白。
周孝武持著無鋒在手,手腕忽的抖動起來,他先前想到周孝彰之死,自是意憤填膺,恨不得將持塔修士誅之而后快,可如今持塔修士真的引頸就戮了,卻又反倒遲疑起來。
只因人之性命,委實事關(guān)重大,人在義憤之時,固然可以不計后果,可真正起意殺人,卻又何其之難。
周孝持劍在手,一步步走向持塔修士,諸修見他面部神色變化無常,心中也是暗嘆不已,明白周孝武此刻定是天人交戰(zhàn),無論做出怎樣的決定,都是極不容易了。
持塔修士負手而立,果然是紋絲不動,若說他心中惶恐,其實瞧來倒也從容,若說他毫無懼意,可又何必將雙目閉的緊緊?
周孝武喃喃道:“孝彰,你與我同修仙道,共計三百余年,至今思來,這三百年每件事,都牢牢的記在心中,怎有一日忘懷。你仙基雖略強于我,只可惜性子略顯軟弱了,修行起來,也常有畏難之意,或許正因此故,今日你才會走在我的面前。“
說到這里,長嘆一聲,淚水就流將下來。
持塔修士嘆道:“三百年交情,也的確有資格替他報仇了。“
周孝武并不理會,又低聲道:“此次偶得靈獸,又聽到族中新來了位大德之修主持大局,你我都好不歡喜,只盼能將這靈獸安然送回族中,你我也好優(yōu)哉林下,同修仙修妙道,哪知道你卻因執(zhí)意護著我,遂遭他人毒手。“
持塔修士嘿嘿笑了一聲,復(fù)又長嘆起來,當(dāng)初的情景,就如周孝武說的那般,周孝彰為護周孝武,以一人之力擋住了六修,只盼能讓周孝武有機會逃回族中,只可惜卻是螳臂擋車,縱是犧牲了一條性命,也換不來周孝武的一絲生機。
周孝武將無鋒劍緩緩送到持塔修士心口,咬牙道:“道友,你我往日無怨,卻因貪圖我懷中靈獸,執(zhí)意殺了我孝彰兄弟,此刻我若要殺你,豈不是天道循環(huán),因果注定,你可曾后悔嗎?“
持塔修士微微一笑道:“若說后悔,也是后悔,若說不悔,也是無悔。“
周孝武道:“此話如何說?“
持塔修士叫道:“若知你殺個人也這般猶猶豫豫,我剛才何必答應(yīng)了承天大修,此事著實后悔,至于殺了孝彰道友,既然已經(jīng)做下,又怎會后悔!“
周孝武叫道:“可惱。“無鋒劍振臂而出,直奔持塔修士而去。
(https://www.dzxsw.cc/book/8030/500849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