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英國佬又掉鏈子了
俾斯麥一想到巴爾干同盟的事情就頭疼,奧古斯特最開始的想法是讓塞爾維亞和羅馬尼亞去干匈牙利,但是希臘加入進來之后整個聯盟性質就完全改變了。
因為希臘不可能繞過保加利亞去拿匈牙利的土地,那就只能是從保加利亞手上拿領土了,而保加利亞又跟巴爾干同盟的其他國家有一些領土糾紛。
在柏林會議的時候,列強主要還是滿足保加利亞的領土需求,以免它發動巴爾干戰爭,對于其他國家那能給的地方就都給了,實在給不出來的地方那確實就是給不出來,比如塞爾維亞就曾經抗議過,它覺得馬其頓應該劃給它。
但莉莉安的解釋就是我也想劃給你啊,但你已經拿了波斯尼亞和科索沃了,都已經是所有人中得到領土最多的,要不你把波斯尼亞吐出來?
塞爾維亞理虧只能退卻,但他們并沒有放棄吞并馬其頓的想法,本來它的對手應該得是保加利亞的,但保加利亞的國力在塞爾維亞之上,武德也更充沛,塞爾維亞一個人難以對付它。
就在這個時候,羅馬尼亞跟塞爾維亞組成了同盟,如果羅馬尼亞幫助塞爾維亞一起對抗保加利亞的話,那實力的天平就會扭轉,雖然塞爾維亞和羅馬尼亞單獨拎出來都沒辦法對抗強大的保加利亞,但如果他們能夠聯合起來,那還是有點實力的。
但問題就出在羅馬尼亞其實更想先對付匈牙利,它的確也想拿到南多布羅加地區,但畢竟這里不是硬性要求,有他沒他也過年,比起這里,它果然還是更想要特蘭西瓦尼亞。
而匈牙利也占領著克羅地亞地區,如果塞爾維亞想要統一南斯拉夫,那遲早有一天是要向匈牙利討回領土的,比起馬其頓,塞爾維亞還是更想要克羅地亞。
本來事情已經這么定下來了,匈牙利只是虛大,本身工業化進程十分的緩慢,如果看工業產值那甚至可能只有意大利的三分之二,塞爾維亞和羅馬尼亞加起來也能超過它,如果雙方能夠共同合作著進攻,要拿下匈牙利是很容易的。
就在這個時候,希臘突然摻和進來,改變了整個局勢,本來保加利亞有恃無恐,因為說到底羅馬尼亞還是只想要南多布羅加,光靠塞爾維亞根本拿不下保加利亞,但如果再加上一個希臘,那情況可就不同了。
希臘是最不可能參與這場紛爭的,但它還是來了,塞爾維亞和羅馬尼亞居然同意了讓希臘加入巴爾干同盟,這件事情只會讓保加利亞感到危險,到了后面肯定會引發很多的問題。
在得到消息的第二天,俾斯麥就前往了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一周前,巴爾干三國剛在這里簽下同盟宣言,現在俾斯麥要想方設法的勸說塞爾維亞和羅馬尼亞拋棄希臘。
但是當俾斯麥真的來到塞爾維亞的時候,她發現塞爾維亞的政局十分混亂,幾乎每年的內閣都在改變,文官系統職能失衡,首相年年換,但就是沒有一個人有能力站出來主持大局。
俾斯麥找到了塞爾維亞的大公米蘭·奧布雷諾維奇四世,只有這位大公才有能力主持大局,就算再怎么激進的人也不可能直接頂著大公的反對發動戰爭。
但是奧布雷諾維奇四世對此并不是很在意,在他看來,塞爾維亞與羅馬尼亞和希臘結盟是符合國際秩序的穩定發展的,他拋出了一個問題,“德國為了自身的和平與法國以及意大利結盟,那塞爾維亞為什么不能為了和平與羅馬尼亞和希臘結盟。”
俾斯麥則反問道,“歐洲聯盟是為了維護國際秩序以及世界和平而建立的,那巴爾干同盟是為了什么而建立的呢?”
“是為了巴爾干的和平,俾斯麥首相,您被譽為鐵血宰相,曾經用雷霆手段統一了德意志,那您應該最明白南斯拉夫人對一個統一的南斯拉夫國家的渴望到底有多大吧?這不亞于德意志人渴望一個統一的德意志帝國,我們將會進行我們的王朝戰爭,直到南斯拉夫人的國家在這個半島上成立。”
無論俾斯麥怎么勸說,塞爾維亞都不愿意放棄巴爾干同盟,這會讓塞爾維亞的名聲掃地,今后在巴爾干的處境只會更加困難。
俾斯麥沒辦法用武力威脅它,塞爾維亞的監護人是法國,雖然這個監護人就比較佛系,跟意大利有的一拼,但是法國對這位剛收的小弟還是夠意思的,戰后給了許多貸款,還賣了許多比較先進的武器,武裝塞爾維亞的軍隊,目前塞爾維亞的常備軍就有將近十萬人,到了戰時能夠臨時擴編到二十萬左右。
這個規模在巴爾干已經算是很大了,只有保加利亞能在軍隊數量上超過塞爾維亞,但是這點差距其實不算特別大,動員出來的部隊得有槍才行,而且還得對忠誠于國家,對戰爭充滿狂熱。
而且現在的保加利亞雖然紙面實力很強,但大部分人對戰爭并不狂熱,他們的領土需求大多已經被滿足了,剩下沒分到的只是些邊角料,比較重要的都已經劃進了保加利亞的版圖中了,他們自然沒有打仗的理由。
俾斯麥只能去勸說希臘退出巴爾干同盟,喬治一世也很現實,他問道,“如果希臘與保加利亞開戰,德國能在第一時間為希臘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援嗎?”
“德國會盡力而為……”
好吧,德國不太可能在戰爭時期為希臘提供太大的支援,畢竟我德意志自有國情在此,德國到希臘的陸上距離太遠,只能走海運,但是德國海上的運力也就那樣,第一時間支援希臘什么的不太可能。
一張空頭支票自然無法打動喬治一世,緹娜在巴爾干繞了一圈回到了柏林,所能得到的收獲很有限,希臘能保證自己不是開第一槍的那個,巴爾干同盟是個防御性質同盟,如果保加利亞對希臘發起進攻,那希臘自衛反擊也是很正常的。
但是什么叫做自衛?打到對面首都算不算自衛的范疇,這個俾斯麥不好回答,因為當年普魯士號稱自衛的反擊戰直接就打到巴黎了。
這是個大麻煩,巴爾干地區的矛盾太大了,即使強如俾斯麥也不可能在這種情況下還讓各方保持冷靜,除非德國和英國同時施壓,強迫各方保持冷靜。
她寫好了給英國首相的信,德國希望保護好羅馬尼亞,那就不能讓它跟保加利亞打起來,太危險了,萬一玩脫了那可就不好收場了。
但當塞西爾回信給俾斯麥之后,俾斯麥發現英國此時已經投身于另一場戰爭了。
那場戰爭就是發生在阿拉伯半島的阿拉伯戰爭,主力是英國支持的哈希姆家族與沙特家族,中東戰爭將會決定英國是否能夠控制阿拉伯半島,所以他們將資源全部投入到中東戰爭去了,哪有時間管巴爾干啊。
(https://www.dzxsw.cc/book/79990184/3636565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