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你已經學會寫字了,快去當首相吧
此時托莉雅還天真無邪的在辦公室里左顧右盼,絲毫沒有察覺到暴風雨即將到來,卡普里維著急啊,趁俾斯麥現在還沒想明白,趕緊給托莉雅兜售一些俗稱攻略吧。
卡普里維走到托莉雅身邊,向她鞠了一躬,“殿下,初次見面,我叫列奧·馮·卡普里維,是總參謀部的副官,隸屬于國防軍勃蘭登堡軍區,您今天來真的是跟俾斯麥首相學習處理公務的嗎?”
托莉雅點了點頭,“您好卡普里維先生,我是德意志帝國的公主,托莉雅·亞歷山德拉·帕賽瓦爾·馮·普魯士,我很榮幸能夠成為宰相的學生,今天跟著俾斯麥小姐來到國會學習……我也不知道俾斯麥會給我派怎樣的任務。”
愛麗絲也向卡普里維鞠了一躬,“您好副官卡普里維先生,我是愛麗絲,是奉命守護托莉雅殿下的皇家女仆。”
“嗯,很高興見到你美麗的女仆小姐。”
卡普里維簡單的說了幾句,隨后回頭看了一下俾斯麥,她正在抽屜里翻找著些東西,卡普里維立刻對愛麗絲說道,“愛麗絲小姐,陛下知道托莉雅殿下的行程嗎?”
“這個嘛……我有提交文件給卡塔琳娜女仆長的才對,所以陛下應該知道的。”
看著愛麗絲這副呆萌的模樣,卡普里維知道壞事了,“好吧,陛下大概是不知道托莉雅殿下的行程……她從來不看報告書,這種事情一定要當面跟陛下說。”
愛麗絲疑惑的問道,“請問是發生了什么事嗎?”
“我并不是懷疑托莉雅殿下的能力,只是以我對首相的了解,她是絕不可能手下留情的,我怕那些事情的復雜程度遠遠超過了托莉雅殿下的能力范圍,站在我個人的角度,我并不想因此打擊到托莉雅殿下。”
卡普里維已經說的很委婉了,但這并不能改變托莉雅想要進步的心,她可太想進步了。
托莉雅去看過很多東西,奧古斯特的許多事跡都被編撰成了冊子,就像很多專門的歷史書一樣,許多報社都去過柯尼斯堡,嘗試的去尋找奧古斯特的足跡。
現在最貼近真實的,關于奧古斯特生平的書出自柯尼斯堡報社出版的《奧古斯特與德意志》,這本書記錄了奧古斯特從柯尼斯堡到柏林討生活的一系列往事,以及她在柏林做的那些事情,替代大哥成為攝政王,最后加冕稱帝。
這其中有許多事跡被夸張化了,但大部分還是挺客觀的,奧古斯特本人也看過,但是評價并不是很高,她感覺這本書就跟丘吉爾寫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一樣,你說他寫的假吧,那大部分也都是事實,但是它還不夠真,如果這本書是奧古斯特寫的,她肯定要被后人罵是自吹自擂。
托莉雅則將其當真了,畢竟還很小,她也一直將奧古斯特視作她的目標,她也想成為這樣的君主,但是越是對比,她就發現自己好像并不是很行的樣子,二者的差距是天差地別的。
托莉雅還很小,她跟幾位哥哥比起來更加缺乏自信,再加上奧古斯特長期放養,導致性格出現了一些小問題,她看不到政治家們真正的樣子,這也是奧古斯特找羅恩來指導她的原因,但是羅恩畢竟在這方面不是專業的,大方向雖然沒錯,但是就這個效果比較一般。
托莉雅也給自己定了個極高的目標,她希望自己可以盡快的做到像奧古斯特那樣,快點一口氣追上那些一流的政治人物們。
這就跟小屁孩挑戰泰森一樣不自量力,沒有長年累月的積累,這種事情其實是很難辦到的,俾斯麥這種等級的天賦型選手幾百年才出一兩個,而且人家也確實是在一次次的試錯中才玩出了一套屬于自己的操作手段。
但這只能說是個例,概率太小了,大部分人都還是普通人。
即使是皇室也不能例外,卡普里維是真覺得托莉雅辦不到,而托莉雅則是認為自己或許可以辦到。
卡普里維只能盡量勸了,但托莉雅還是堅持自己的意見。
“我希望我可以做到,我也希望你支持我。”托莉雅說道。
卡普里維只能退卻,他拗不過這位倔強的小公主,而俾斯麥的考題馬上就來了,她選了一張很經典的例子,這是連她第一次處理的時候都感覺頭皮發麻的東西。
“這是幾年前關于柏林市區綠化的相關文件,當時這件事情就是我負責的,如果你認為自己可以做到的話,你應該試一試這個。”
俾斯麥拿出了當年奧古斯特給她出的題目,就是當年那個綠化帶的建設項目,現在俾斯麥要求托莉雅給出一份自己的解題思路。
托莉雅接到題目的時候人都傻了,這特么寫的都是啥,咋每個字都看得懂,但連起來就完全不知所云呢?
其實關于各種部門互相扯皮,經費亂丟,每個部門之間互相折磨的事情現在的德國也不少,特別是對南方四邦以及奧地利那邊的事情,那叫一個神頭鬼臉,這些年那些地方建設基本沒有,就是因為這個勾八玩意效率實在太低了,得柏林這邊催了他們才動一下。
但這也沒辦法,畢竟德國的官僚集團十分的復雜,在抽風程度方面可能只有大英能略勝一籌,不過現在他們講究一個流水線作業,干不了的一條線全開了,經典名言你不干有的是人干,除本土外,其余地方都在內卷,卷生產卷效率,搞得殖民地經濟連年攀升,攢出來的錢還能幫助本土完成產業升級,就是這段陣痛期有點慘,資本家都只能三菜一湯艱難度日了。
雖然以上的東西聽上去好像很好,但德國做不到,德國不可能經得起那么長的陣痛期,而且德國能夠提供經濟價值的殖民地也就只有東亞那幾塊,人家是指望海外經濟能夠反哺國內經濟,德國打算指望誰?
奧古斯特還總是喜歡既要又要,到頭來就是這邊磨一下,那邊磨一下,導致有時候就政府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所有人都很清楚要做什么,但是這件事情就是辦的很慢。
舉個很樸素的例子,就是學生宿舍打算安裝空調了,然后那些個校領導還得琢磨一下,琢磨琢磨著一個學期就過去了,好,等下個學期再想吧,反正手底下的人再怎么牛馬也不妨礙我明天去4S店提新的勞斯萊斯。
突出一個質樸,十分的接地氣。
俾斯麥對于這種麻煩事是敬而遠之的,要不就把相關負責人抓出來讓他找個廠上班,但還是治標不治本,相同的問題還是會發生,不是開除一個人就能解決的,這邊一直在催,那邊一直在拖。
你一問那是一個快做好了,實際上剛新建文件夾,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嘛,從這個角度看,那確實是快了。
而這種難度的題目完全超過了托莉雅的能力范圍,這種程度的題目就像是你讓一個連乘法口訣都還沒有想明白的小學生去折磨讓人頭皮發麻的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
俾斯麥的第一題就已經殺死了比賽,而這還只是第一道題,俾斯麥隨便從抽屜里將自己做過的備忘錄拿出來當成題目出給了托莉雅。
總參謀部副官卡普里維看了都表示:如果俾斯麥首相當初讓我做這道題,那我的大腦現在早就宕機了。
(https://www.dzxsw.cc/book/79990184/3636564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