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結束一切戰爭的戰爭
羅馬尼亞當局收到匈牙利的最后通牒時,國家內閣各位大臣的態度普遍是悲觀的,因為這種仗根本就沒得打,羅馬尼亞軍隊現在怎么個事情大伙不知道嗎?
軍官都沒幾個,手上的常備軍只有二十二萬,雖然有不少德軍駐守,但是羅馬尼亞的德軍人數也不多,裝備也就那樣,指望這幫人幫,而且把國家安全交給別國軍隊這件事情本身好像也是有問題的吧。
羅馬尼亞人對戰爭一點想法都沒有,他們根本就沒有做好戰爭的準備,你說他們能打嗎?跟匈牙利打,沒這個能力知道吧,在接下去要被匈牙利人揍了,俄國離得這么近,還得被俄國揍一頓。
布拉蒂亞努在布加勒斯特收到德國的保證的時候那是十分痛苦的啊,德國要求羅馬尼亞堅決不許妥協,但是他們也不傻,現在羅馬尼亞被兩面包圍,南邊的保加利亞也有點想要來揍自己的感覺,兩面夾擊和三面合圍好像都不是什么好事。
雖然德國強烈要求羅馬尼亞決不能妥協,但是羅馬尼亞做出了自己的判斷,全把老大的話當屁放了。
布拉蒂亞努給羅馬尼亞外交部發了一份聲明,要求外交部盡量安撫匈牙利方的情緒,一定不能給對方發動戰爭的借口。
至于德國那邊,布拉蒂亞努只能表示,等俾斯麥到我家門口的時候再跟我報告,畢竟要是俾斯麥能上門興師問罪,就證明至少自己家還沒被匈牙利人的炮彈給夷為平地。
他本人也去接見了匈牙利大使,并表示羅馬尼亞不想要戰爭,如果可以和平解決的話,那他很樂意跟匈牙利詳談此事。
匈牙利大使對于他的話沒什么興趣,雖然他是得到了消息,但是老實說國內到底狂熱成什么地步他也不確定,他只是回復,自己愿意當一個調解矛盾的人。
只是很可惜這位匈牙利大使對局勢有些誤判了,或者說整個羅馬尼亞外交部都誤判了,在這封電報發給匈牙利政府之后,什么事都沒有發生,匈牙利既沒有表示同意,也沒有表示拒絕。
原本鋪天蓋地的戰爭宣傳此時也沉寂了下來,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兩天之后仍然沒有消息,布拉蒂亞努立刻嘗試去找了匈牙利的大使,但大使只是表示,“布達佩斯沒有給我任何消息,匈牙利政府大概率不會這么直接對羅馬尼亞發起進攻。”
然而布拉蒂亞努仍然沒有放松警惕,他密電軍部,要求陸軍開始動員,讓陸軍前往羅匈邊境。
就在這封電報發送給羅馬尼亞軍部的兩個小時之后,此時是第三天的夜晚,布拉蒂亞努有種不好的預感,他在自己的房間里橫豎都睡不著覺,直到自己的助手敲開了自己的家門。
“首相先生,匈牙利在一小時前已經向我國宣戰,請您立刻移步至戰時內閣商議戰爭之事。”
此時的布拉蒂亞努眼神中滿是不敢置信,他立刻接過了那封匈牙利發來的文件,上面說了一堆廢話,但最重要的話就是,“介于羅馬尼亞毫無交涉的意思,匈牙利正式向羅馬尼亞宣戰,匈牙利將奪回她的榮耀!
這件事情讓布拉蒂亞努大吃一驚,他第一反應是情報錯了,他收拾好東西立刻坐馬車前往了羅馬尼亞駐布達佩斯大使館,但他發現此時的大使館早已是人群樓空了。
實際上羅馬尼亞的大使得到消息的時間和布拉蒂亞努差不多,因為兩小時前羅馬尼亞發出的那封軍事動員消息,羅馬尼亞軍隊正在趕往邊境,此時羅馬尼亞與塞爾維亞之間邊境的駐軍基本上都走光了,事發突然,所有人都沒有準備好,就連大使也是在幾個小時前收到通知的,那時他就立刻安排馬車離開羅馬尼亞了。
他預計通過塞爾維亞返回匈牙利國內,因為此時的塞匈兩國算是盟友,塞爾維亞沒有過多刁難,但是羅馬尼亞這可就人傻了,這匈牙利怎么油鹽不進啊,居然直接宣戰。
宣戰通知發表過去的同時,匈牙利的軍隊立刻對奧拉迪亞發起了進攻,由于羅馬尼亞軍隊倉皇集結,匈牙利軍隊輕松就打進了羅馬尼亞的國境內,將戰線往前推進了好幾十公里。
當第四天的曙光降臨的時候,戰爭已經爆發了,這場戰爭最開始只是兩個小國之間的紛爭,在此之前只有極少數人認為戰爭會波及到大國,直到一個月后,整個歐洲都被戰火吞噬。
……
“匈牙利與羅馬尼亞的戰爭只是巴爾干戰爭的延續。”法國總統卡諾這么說道,他在幾個月前剛剛上位,他是一個政治立場偏左的人,他并不認為目前的情況算是十分危急。
因為畢竟只是匈牙利與羅馬尼亞之間的戰爭,他認為德國雖然話說的好聽,但不一定會為羅馬尼亞而戰,所以法國目前還有恃無恐。
但是對于沙俄來說,戰爭已經打響了,在匈羅戰爭爆發的第二天,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簽署了總動員令,開始戰爭總動員,并預計朝比薩拉比亞方向增派了四十八個師,總計八十萬人的大軍,想著在兩周之內跟匈牙利瓜分羅馬尼亞。
亞歷山大三世畢竟沒有他老爹的氣魄,對于這場戰爭,他顯得要沒什么自信,但是總動員令都已經簽下去了,根本就沒有反悔的余地。
俄國參謀部的預計俄國大概率可以在一個月的時間里動員三百萬大軍,陸軍大臣德米特里認為德國還沒準備好,現在應該一鼓作氣將羅馬尼亞拿下,趕在德國反應過來之前結束戰爭。
同一時間,德國的鐵血宰相俾斯麥呼吁俄國‘保持理智’,不要因為沖動毀掉亞歷山大二世創造的一切基業。
但與此同時德國也秘密開始軍事動員,德國進行戰爭動員前擁有一百二十萬,差不多八十多個師的常備兵力,宣布戰爭動員后,很快就能將兵力擴增到三百七十萬左右,差不多一百個多個師。
英國是第三個開始戰爭總動員的國家,不過英國比較特殊,它本來就擁有二百多萬的常備兵力,是全歐洲和平時期擁有最多兵力的國家,但是都在世界各地,其中還包括了六十萬殖民地部隊。
所以這會它打算從本土動員一百三十萬預備役,再從世界各地的殖民地進行征兵,但這需要時間,大概能夠額外征召二百萬的部隊,大英帝國在戰爭初期就能投入四百萬的軍隊。
法國也緊隨其后開始戰爭動員,法國的軍隊數量在開戰前只有八十萬,但八十萬都是本土作戰的精銳部隊,開始動員之后,法國短期內可以征召二百七十萬的部隊,雖然數量上跟德國差距很大,但這也沒有辦法,畢竟法國的人口只有約四千萬,德國有六千萬,而俄國則有一個億。
體量的巨大差距迫使法國必須采用精兵戰術,開始將所有資源投入到軍工生產中。
法國最高軍事委員會對全國發出戰斗的號召,拿破侖四世親自在凱旋門前進行演講。
“無論如何,法國絕對不能再敗給德國,無論付出多大的傷亡,為了驅散普法戰爭籠罩在法國頭上的陰霾,我們將戰斗到最后一刻,法蘭西不會停止戰斗,就算是付出一切,就算失去一切,我們將戰斗到底,天佑法蘭西。”
(https://www.dzxsw.cc/book/79990184/3636555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