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最大的惡
這就是堂堂大周,治下的普通百姓,這才是這個世界上的普通人,就是這么脆弱。
生如螻蟻,死如螻蟻。
這個世間美好嗎?
并不美好。
至少對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來說是并不美好的。
但是這個世間不值嗎?
值得的,至少對楚嵐來說,是值得的。
這世間確實是不美好,但還是有著許多像師傅長卿道長、像師兄們、像許乘風還有張缺、宋長青,對了還有大寶母子,有那個面館的老板,有那個無名的小村莊,楚嵐覺得這些都是值得的人。
是的,這個世界并不美好,但楚嵐想要盡可能的去遇見、去幫助更多的這樣的人。
朝廷不應該是現(xiàn)在的樣子,霸州也不應該是這樣的霸州。
楚嵐覺得,那個還未見到就已經離去的上官老盟主應該是和自己一樣,或者比自己更優(yōu)秀的人。
所以才會有了后來的霸州盟,才會有了這幾十年的霸州百姓的安穩(wěn)生活。
這是當時所能實現(xiàn)的最好的解決辦法,但楚嵐覺得僅僅這樣,實在是不夠的。
就像現(xiàn)在,一旦上官老盟主一出事,整個霸州盟的秩序便崩潰了。
秩序不能只靠一人,秩序是為所有人規(guī)定的秩序,應該是由所有人來維護的。
但人性就是如此,只能靠著一個強有力的政權來為所有人來制定規(guī)范的制度。
而能這么做到的,只有朝廷。
但是在霸州,這里的官員從上到下,已經是爛到了根子里。
從上到下的官員,不但不再維護,反而主動的去破壞規(guī)則。
百姓是一個國家的基礎,這樣無疑是在自掘墳墓。
這次,即便是楚嵐和上官黎可以成功的將斷脈幫一眾幫派打敗,重新入住演武山,恢復秩序。
但這樣就真的算是解決了嗎?
如果再發(fā)生一次像上官老盟主那樣的事呢?那是不是又將是一次新的混亂。
只有作為執(zhí)政的朝廷,才能真正的解決這個問題。
但,楚嵐心中感到萬般無奈。
現(xiàn)在的大周經過了幾百年,早已不是當年的大周了。想當年,大周開國皇帝也不過是一個小道士,后來在王朝末年的混戰(zhàn)中,不忍于百姓在戰(zhàn)火中痛苦掙扎,這才舉起旗幟一路過關斬將的擊敗了其他所有的亂軍首領。
大周的開國老皇帝為什么能最后贏得天下?
要知道在當時,他一個無名的小道士,什么也沒有但卻在最后擊敗了包括那些在前朝便是權傾一時的諸侯們,憑什么呢?
憑的便是,他是真心為百姓的,而不僅僅是為了那個位置。
而在之后,大周建立,這個一生縱橫沙場的皇帝卻是收繳天下兵器,劃九州為36郡,于民修養(yǎng)生息,往后幾十年的執(zhí)政也不再妄動兵戈。
而現(xiàn)在,他的子孫后代治理下的大周,卻是慢慢朝著前朝的道路發(fā)展。或許這位老祖宗在天上看著也只能,恨不得抽死這群不孝子孫卻是能徒呼奈何!
難道,這便是每一個王朝都必將的經歷嗎?
楚嵐在心中問道。
楚嵐對權力并未有太大興趣,但是世間之人很少有人逃得出名利的。
而每一次的更替,受苦的總都是無數(shù)的百姓。天災、人禍,天災可怕,但人禍同樣可怕。
地獄便在眼前,百姓便是身處地獄的人。
而那些,世家大族,其實王朝的更替對他們的影響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的大。
千年世家有,千年王朝有嗎?
五百年的世家有許多,五百年的王朝有幾個?
戰(zhàn)爭,受害的永遠都是普通人。
一個安穩(wěn)的國家對什么人來說更加的重要,百姓普通人。
只是平淡的生活便可以讓他們覺得美好。
而那些上層權貴呢?
嘴里喊的為國舍身,為國赴死。但其實真正的有幾個人?
因為他們很清楚自己的位置,一個安穩(wěn)的國家是很重要,但當這個國家衰敗而你有著另一個選擇不受影響,你是會去隨著國家一同赴死還是選擇另外一條路呢?
不否認會有些骨頭尚未斷裂的隨著國家赴死,但更多的則是會去做另外一個選擇的。
那個選擇是什么?
不過就是認另外一個主罷了。
反正他們想統(tǒng)治這個國家,都是離不開這些人的。
那怕是蠻夷異族,也可以跪下磕頭。
在他們心中,王朝終究會滅亡的,但在世家看來,不過是一次重新洗牌的機會罷了。
有些世家會隨著新的國家乘風而起,有些世家會衰敗下來,然后蟄伏起來,等著下一次洗牌機會的到來。
這就是世家眼中的規(guī)則。
但他們有的選,百姓呢?
為國赴死,去與敵國死戰(zhàn)的是什么人,是他們嗎?
并不是,是那些腿上帶泥的百姓。
國家國家,國便是他們的家。
楚嵐感覺有些意難平。
這個世間不應該是如此的,不應該是現(xiàn)在的樣子的。
楚嵐總感覺說不出來的別扭,世間太多的事情是那么的荒誕不堪,但卻是就那樣正正經經的擺在臺前。
看多了,大多數(shù)人已經習以為常,被動的接受并融入了這個荒誕的世間。
慢慢也就覺得,世間本來就是如此,只是自己不適應罷了。
而楚嵐卻并不是這么覺得,人錯了便去改變罷了,那現(xiàn)在世道錯了,難道就不能去改變嗎?
錯的并不這些無辜善良的人,而是那些造成現(xiàn)在這樣世道的每一個人。
但這世間,還清醒的不愿沉淪的人很少,就算有也可能會去利用自己的清醒去為自己謀得利益。
真正的愿意為了這個世道的改變而去努力的人真的很少。
這是因為人性本來就是惡的嗎?
并不是的,只不過是沒有人站出來而已,看到了這世間的模樣,才能有機會去改變這世間。
但這樣的成本是大部分人所不具備的,普通百姓一生能獲取到的知識是及其有限的,只能看到眼前的一點點東西。
磨難的生活已經占據(jù)了他們全部的精力了。
這并不是他們的錯,他們只是沒有機會罷了,甚至是那些上層的權貴有意的造成這樣的結果,壟斷讀書的機會,用無盡的體力勞動占據(jù)百姓的一生。
這樣百姓才會變得愚昧,成為他們所喜歡的樣子,信服他們所說的話,貢獻出自己的一生為了這些權貴換來利益。
而不知道,也不敢反抗,將這種壓迫深深勒入百姓的靈魂之中,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https://www.dzxsw.cc/book/79935602/3133518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