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4章 典禮
西北平叛之戰貫穿了雍正元年歲末和雍正二年之初,在此之間還發生了一件事情,與西北平叛這么重大的事件相比,實在是不值得大書特書,但是在整個清史中還是占據了一定的份量,那就是舉行了皇上所有后妃的冊封禮。
眾所周知,皇上的各位后妃早在元年之初就塵埃落定了,另外又是西北戰事的關鍵時期,為什么在這個節骨眼上要舉行后妃們的冊封禮呢?
按照祖制,帝王后妃的名分由皇上直接下詔書的方式詔告天下,但是中國是禮儀之邦,只有一紙詔書,不足以體現帝王家庭人員的尊貴程度,就好比皇上,有了先皇親擬的繼位詔書是不夠的,還要舉行一個盛大的登基大典;又好比現在的學生,取得畢業證書是不夠的,還要舉辦一個畢業典禮。后妃是皇帝的重要家庭成員,是整個帝國最尊貴的女性階層,她們的身份地位不僅僅需要皇帝的一紙詔書,還需要一個盛大的冊封典禮彰顯她們的與眾不同、地位超然。
既然這個冊封典禮是老祖宗留下的規矩,皇上只是照章辦事,無可非厚,然而具體時間的選擇卻是因為一拖再拖,拖到最后竟然拖出了問題。
按理講皇上是急性子,辦事從來不會拖拖拉拉,雖然是為自己的女人舉辦冊封禮,但是一來這是他的女人們應得的榮耀,二來也是照章辦事,他沒有久拖不辦的道理。然而皇上因為是個誠孝到極致之人,冊封禮再是從簡也算是喜事一樁,而先皇和皇太后相繼過世,孝期未滿就舉辦冊封禮,實乃大不孝大不敬之舉,為此,皇上想再多等些時日。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皇上計劃得好好,一旦過了皇太后的九九八十一天孝期之后再將冊封禮的事情提到議事日程上來,結果九九八十一天孝期還沒有過,就迎來了跌宕起伏的西北平叛,舉全國之人力物力財力于一役,皇上盡管坐鎮京城,心情沒有一天是平靜的,每是憂心戰事,研究戰報,冊封禮的事情就無限期地拖后了。
冊封禮雖然說是無限期地拖后,但其實也是有限期的,按照規矩來講,冊封禮一定要在雍正元年內完成,否則也就失去了冊封禮的意義。其實冊封禮并不難,都是現成的程序和流程,只要提前選定日期、禮儀官和做好金定金冊即可,而且帝王的家庭就是世間的楷模,皇上在這件事情上壞了規矩,對于維護帝國的倫理朝綱禮教來講沒有任何好處,甚至還有可能引發類似前朝那樣曠日持久的禮法大戰,那就更是得不償失了。
此時已經是臘月二十日了,離雍正元年的正式結束還有不到十天的功夫,盡管西北戰事還沒有最后奠定勝局,但是一連串的捷報頻傳令皇上終于下定決心,盡快將冊封禮舉行完畢,也算是為雍正元年做一個圓滿的收尾。
除了武云芳之外,其它六個女人都有各自的名分,但因為名分不同,享有的冊封禮待遇自然也是不同,其中雅思琦享有的是皇后冊封禮,冰凝享有的是貴妃冊封禮,淑清和惜月享有的妃子冊封禮,韻音和春枝享有的則是嬪的冊封禮。
舉行冊封禮的時候,皇上還要事先單獨擬定冊文,并將這個冊文印制在冊,這件事情對于皇上而言自然是手到擒來之事,自己的女人品行特點如何他當然是最為清楚也最有發言權,因此只一個上午就完成了所有人的冊文。
其中雅思琦的皇后冊文如下:朕惟道原天地,乾始必賴乎坤成,化洽家邦,外治恒資乎內職,既應符而作配,宜正位以居尊。咨爾嫡妃那拉氏,祥鐘華胄,秀毓名門,溫惠秉心,柔嘉表度,六行悉備,久昭淑德。于宮中四教弘宣,允合母儀于天下。曾奉皇太后慈命,以冊寶冊立爾為皇后,爾其承顏思孝,務必敬而必誠,逮下為仁,益克勤克儉,恪共祀事。聿觀福履之成,勉嗣徽音,用贊和平之治。欽哉。
冰凝的貴妃冊文則是:朕惟起化璇闈,爰賴贊襄之職。協宣坤教,允推淑慎之資。聿考彝章,式崇位序。咨爾妃年氏,篤生令族,丕著芳聲,賦質溫良,持躬端肅。凜箴規于圖史,克勤克儉,表儀范于珩璜,有典有則。曾仰承皇太后慈諭,以冊寶封爾為貴妃。爾其時懷衹敬,承慶澤之方新,益懋柔嘉衍鴻庥于有永。敬哉。
兩相對比不難看出,粗看之下因為二者的身份地位不同,雅思琦的皇后冊文要較冰凝的貴妃冊文長一些,但是認真研讀并仔細體會其中的語句也不難看出,皇上在雅思琦的冊文之中滿篇都是公式化、程序化的語言,用詞用語都很是規范,并突出體現了皇后是一個值得世人尊敬,母儀天下之人。而在冰凝的冊文之中,皇上的用詞不再是大而空泛的公式用語,相反是非常具體,體現的完全是有感而發的結果。譬如“愛賴贊襄之職”,自然是贊揚她屢屢盡職盡職地襄助雅思琦的那些事跡;又譬如“凜箴規于圖史,克勤克儉,表儀范于珩璜,有典有則”,不但事例非常具體,甚至連句法修辭都格外地講究,幾乎是達到了精益求精的程度,完全是不惜天底下所有的溢美之辭,字里行間體現的是對她的滿滿贊譽。
冊文擬就了,日子也定好了,由欽天監選定的皇道吉日,就在后天,臘月二十二日,再晚些時間就要耽擱朝廷各部節前封筆了。冊文要制作在金帛制就的金冊上,另外還要制作象征身份的金寶,這些也全都交由禮部按規矩行事,剩下的就是冊封當天的程序。
按照祖制先例,帝王后妃的冊封禮在同一天舉行,但是在此前一天,禮部官員要前往太廟祭告,皇親則要親自前往奉先殿祭告。
至于到了行冊封禮的當天,禮部以及鴻臚寺的官員要設節案于太和殿內。設皇后、貴妃冊、寶于案上,再依次設齊妃、熹妃、懋嬪、裕嬪冊、印于各自的案上。內監還會在皇后、貴妃、齊妃、熹妃、懋嬪、裕嬪等人的宮內正中位置設上香案、節案以及制冊、寶案。具體到行禮之時,鹵簿大駕全設,教坊司在太和殿檐下設中和韶樂,在太和門內設丹陛樂。內監還要在養心殿設中和韶樂,在宮門前設丹陛樂。內鑾儀衛則要陳設相應的儀仗在皇后、貴妃、齊妃、熹妃、懋嬪、裕嬪等人的各宮門前。
待一切準備就緒之后,冊封禮正式舉行。鴻臚寺官員引領王以下各官員身著朝服在太和殿前集齊。內閣和禮部官員則要奉制冊、寶、印等置于由校尉手舉的彩亭之內,依次由中路入太和門丹墀內,至此彩亭停下,靜侯在臺階之下。這個時候內閣和禮部捧制冊、寶、印,自中階進入太和殿內,將相關各物置于各自的案上。封使和致事官站在丹墀東面向西而立,欽天監官則大聲稟報“吉時已到”。于是禮部堂官奏請皇上著禮服來到太和殿上,當眾宣讀冊文并親授節。此后內閣、禮部和鴻臚寺官員則舉皇后和貴妃的冊、寶案,還有齊妃、熹妃的冊、印案,以及懋嬪、裕嬪的冊案依次出太和正殿大門直到階下靜候的各彩亭內。再由校尉舉亭,前面陳列御仗,由中道出太和門。
此后,王以下公以上官員進太和正殿內落坐,由皇上賜茶,至此,對外公開進行的冊封禮儀事項全部完畢,皇上自太和殿退下還宮于養心殿。
至此,在前朝公開舉行的冊封典禮全部結束,而在后宮舉行的冊封典禮才正式開始,封使持節到景運門外,將制冊、寶、印節等授與內監。內監再各持節,舉彩亭依次前行至皇后中、貴妃宮門外,持節捧制冊、寶進入宮內,另外還有幾路內監抵達齊妃、熹妃的宮門外持節捧制冊、印進入,還有幾路內監來到懋嬪、裕嬪宮門外,持節捧制冊入。
所有后妃在這個時候都要身穿禮服,各自都要迎到自己宮門口的內門右側位置站立,靜侯制冊、節、寶、印置于黃案上,冊封典禮在各宮同時舉行。待放好冊、節、寶、印等物之后,內宮的女官先跪下,后妃們隨后跪下,依次宣讀制冊、寶、印,再授予制冊、寶、印等物。后妃們收到之后,要先行禮,再送節。待各個宮內儀式舉行完畢,內監持節而出,捧節到景運門內,全部侯齊之后,再將節授給各個宮的正副使。各正副使持節于后左門。至此,在后宮舉辦的冊封典禮全部完成。后宮各宮行禮完畢后,各部堂官傳該內監奏請皇上到養心殿正殿升座,同時中和韶樂大作。女官們則引領貴妃、齊妃、熹妃、懋嬪、裕嬪隨皇后來到皇上面前,行六拜三跪三叩頭禮,同時丹陛大樂齊奏。至此后妃冊封典禮全部完成,由內監奏請皇上還宮,奏中和邵樂,女官則恭敬地引導皇后還宮。
本書由網首發,請勿轉載!
(https://www.dzxsw.cc/book/7991/484332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