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3章 重任
皇上一邊隨聲附和十三阿哥,一邊不由自主地用手按了按胸口,十三阿哥所擔心的事情,對他而言何嘗不是同樣的憂心忡忡?只是這逼上梁上被迫打的一場硬仗,連他這個一貫自負至極之人都是心里沒有半點底,甚至比當初繼承大統(tǒng)的時候還要更加的沒有把握。至少那個時候是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貽,而現(xiàn)在則完全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不僅是指京城的局勢,也包括青海的實局。
心里就像明鏡似的皇上再度陷入了沉默之中,此時此刻即使是面對自己最為親厚的兄弟、最為親密的戰(zhàn)友,他仍是放松不下半點,畢竟這是一場賭上身家性命的硬仗,他義無反顧地踏上這條平叛之路,老十三呢?他實在是不敢想像,假若有朝一日落得一個滿盤皆輸?shù)慕Y(jié)局,他雖然并不后悔今天的抉擇,卻是覺得他的列祖列宗,愧對追隨了他大半生的十三阿哥,愧對摯愛他的家人,愧對忠心耿耿待他的臣子,愧對慘遭戰(zhàn)火涂炭的百姓……
十三阿哥果然是與皇上“心有靈犀”,此時眼見皇上再度陷入沉思之中,就已經(jīng)大致知道了他心中所想,于是猶豫再三,終是鼓足勇氣向皇上直接開口道:“皇兄,您無論做什么決定,臣弟一定全力以赴、萬死不辭!您就下令吧。”
“知朕者,老十三也!你猜得不錯,朕確定是已經(jīng)下定了決心,只是剛才沒有跟滿朝文武大臣們提起的原因,還是朕想要跟你先交個底,因為這場平叛,事關(guān)重大,而十三弟你的責任也非常重大。”
“皇兄,您就派臣弟去西北吧!臣弟知道您有為難之處,不管是老十四還是年羹堯都不值得信任和重托,延信又是文官出身,歷練不足,而且這個羅卜藏丹津絕對不是當年那個策旺阿拉布坦可以比得上的。所以,臣弟雖不敢妄自尊大,但您也知道,臣弟曾經(jīng)也有過多年的帶兵的經(jīng)驗,且從不曾懼過戰(zhàn)事,就算是為國捐軀也是死而無撼,至于弟妹那里,您就更不用擔心了,她一個婦道人家當然是要唯夫命是從,所以,您全都放心好了……”
十三阿哥這番赤膽忠心之語,說得皇上也如同年輕了二十歲似的,登時熱血沸騰起來。他感謝老天,有十三阿哥輔佐,是他這輩子里大的幸事。
“老十三,有你這番話,朕就知足了。朕知你心,所以朕不會舍不得用你,相反,朕還要全都依靠著你呢……”
“太好了,皇兄!您這就傳圣旨吧,臣弟只需今日回府安排一下,明天一大清早即刻就能出發(fā)!”
望著沒有半點猶豫,恨不能立即著手調(diào)兵遣將即刻前往西北的怡親王,皇上感動之余又忍不住童心未泯地與十三阿哥開起了玩笑來。
“你放心,上戰(zhàn)場是一定的,朕說過,不會舍不得。不過,你的戰(zhàn)場不是在西北前線,而是在京城這里。”
“京城?”
“對,就是在京城。你的任務(wù)是要給朕負責籌措軍響!”
直到這個時候怡親王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皇上是要他負責籌措軍響,而不是要任命他接任撫遠大將軍一職!這個結(jié)果實在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如果不是由他奔赴前線的話,誰會是新一任的撫遠大將軍呢?難不成下一步就要急召十四阿哥進京了?
當想到這里的時候,十三阿哥心中不由得一驚。他怎么又開始妄自揣度起圣意來了!皇上現(xiàn)在要他做的可是籌措軍晌的差事,至于誰當那個撫遠大將軍,哪里是他應(yīng)該關(guān)心的內(nèi)容!軍餉、軍餉,真是一件頭痛的事情啊!真還不如直接上戰(zhàn)場殺敵來得痛快呢!
要說十三阿哥能把皇上的心理猜得個**不離十,那么皇上就不折不扣地是十三阿哥肚子里的蛔蟲,此時怡親王在想什么,他早就是心知肚明了。
“上戰(zhàn)場有能有謀就可以了,籌措軍餉豈止是有勇有謀就能夠大功告成的?這其中有多艱難,想必朕也不用再跟你多費話啰嗦的。你是朕最得力的精兵強將,好鋼當然是要用在刀刃上。俗話說,花錢容易掙銀子難,前線就是花錢如流水的地方,那么容易的差事實在是枉費了朕平日對你的悉心栽培呢,所以,讓你去就任撫遠大將軍實在是大材小用了,還是留在朕的身邊吧,為朕解決這個最大的難題。”
皇上這番話說得很有技巧,他并不是要刻意地貶低一方抬高一方,說籌措軍餉比直接前線殺敵更需要技高一籌也確實是不為過,畢竟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而且目前又是一個國庫極為緊缺的現(xiàn)狀。皇上曾經(jīng)嘗過追債的苦,知道這是一個多么費力又不討好更得罪人的差事,他這么一個鐵腕人物還處處被制肘呢,何況極具俠義心腸的十三阿哥了。毫不夸張地說,兩樣是追討庫銀,皇上的風格是鐵面無私直到追得對方傾家蕩產(chǎn)甚至只剩下一條褲子也毫不留情,十三阿哥則不然,他是寧可自掏腰包替對方墊付最后對方還錢的事情也不了了之,也不會冷下一張臉追得對方連條褲子都要保不住。
正是因為十三阿哥性格上的這個特點,再加上欠銀大戶在康熙朝已經(jīng)被時為皇子的皇上追得差不多了,皇上才會說交給他的是一個多么艱巨的任務(wù)。十三阿哥自己當然也是非常清楚,畢竟他是主管戶部的官員,國庫里有多少銀子,他這個總理大臣當然是心知肚明。就憑手頭上這八百萬兩銀子想要打贏西北平叛之戰(zhàn),十三阿哥也是不由自主地心虛起來。可是皇兄寧可冒著皇位不保的危險也要打響這場戰(zhàn)役,他怡親王就是勒緊褲腰帶,哪怕挨門挨戶去抒乞討,也要將軍響籌措起來,讓前線無憂,保得大清江山永固。
“回皇兄,您就放心吧,有臣弟在,您要多少銀子,臣弟就籌措多少銀子,”
“十三弟!朕有你這句話就感激萬分了,不過朕還要提醒你,西北軍餉可不是你一個怡親王府那點兒家當就能支應(yīng)下來的。”
皇上話里有話地說了這么一句,也算是給十三阿哥提前打了預(yù)防針。他當然知道十三阿哥的性子,但是怡親王府能有多少家當?他老十三又不是貪官污吏,相反在康熙朝的大部分皇室成員中可是算得上是“一貧如洗”了,哪里是‘要多少銀子就籌措多少銀子’的事情?
不過十三阿哥倒是沒有太在意皇上的善意提醒,他只是要向皇上表明自己的決心罷了,皇上寧可冒著被廉親王暗中顛覆政權(quán)的危險也要痛下決心平定西北叛亂,他怡親王當然是不能夠拖皇上的后腿,就算是不惜一切代價也要確保銀兩到位。
“皇兄,您就放心吧,老十三說到做到!”
十三阿哥的辦事能力早就是有目共睹,他絕對是憑自己的真本事才坐到如此高的職位之上,因為皇上可是一個眼睛里揉不得沙子之人,假若十三阿哥是草包一個,皇上念及兄弟情份只會給他一個閑職,而不是如此權(quán)高位重的總理事務(wù)王大臣。
現(xiàn)在有了十三阿哥的這個堅強后盾,皇上的心里總算是稍稍地踏實下來。從這一天起,軍餉就成為壓在皇上和怡親王兩人心頭的一塊大石頭。銀子的獲得只有兩個渠道,一曰開源,二曰節(jié)流。
所謂開源,首當其沖就是追討,對于虧欠國庫的銀兩,要求立即補交齊全。對于不能在期限內(nèi)補交齊全,或是原本就是貪官污吏之徒,則實行第二個措施――抄家。一時之間,不論是達官顯貴還是低階官吏,無論是京城還是外省,一場席卷全國、轟轟烈烈的打擊貪官污吏兼充盈國庫的運動蓬勃開展起來。
所謂節(jié)流,就是盡一切可能壓縮支出,減緩發(fā)放官員俸祿、滿朝文武節(jié)衣縮食,以全民總動員的姿態(tài),力求將各項用度降到最低。就連皇上自己也是以身作則,皇宮各項開支用度全部減半,舉一國之力,全力支撐西北平叛之戰(zhàn)。
除了開源和節(jié)流兩大問題之外,但是還有一個至關(guān)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時間”。籌措軍餉哪里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除非現(xiàn)代社會濫發(fā)紙幣,引得物價飛漲,幾萬元才能買一袋米,在三百年前的大清帝國,當權(quán)者還沒有“聰明”到這種程度。
戰(zhàn)事迫在眉睫,軍餉物資一刻不到位,前方將士就會隨時面臨斷軍火斷糧草的境地,戰(zhàn)敗的危險就一刻也不能消除。家里沒有銀子可以先餓兩頓肚子,戰(zhàn)場上沒有槍炮彈藥可就不是餓兩頓肚子的事情,而是兩手空空的將士白白犧牲送死的事情,是城池失陷、斷送江山的事情。
除了時間上等不及之外,由于現(xiàn)在正值隆冬季節(jié),所需軍需物資要比其它季節(jié)成倍地增長。所有這一切都沉重地壓在皇上和十三阿哥的心頭,許久都喘不過一口氣來。
本書由網(wǎng)首發(fā),請勿轉(zhuǎn)載!
(https://www.dzxsw.cc/book/7991/483546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