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真空模型
對于人類來說,卡迪拉文明的事情僅僅只是個插曲。甚至于,從頭到尾,它都未在社會之中泛起什么浪花。
時間仍舊在慢慢的流逝著,人類文明的人口,從之前的七百億左右,此刻已經增加到了將近兩千億——這還是在未計算風暴國人口的前提之下。
圍繞著h1恒星運轉的四顆大行星,俱都被不計其數的龐大飛船所環繞。一個又一個居住飛船之中人聲鼎沸,一座又一座太空工廠之中機器轟鳴。
此時此刻,無論從哪一方面衡量,無論從科技,人口,還是文化,文明規模,人類文明俱都已經站在了三級文明的巔峰。
從獲取到的其余文明歷史數據作為對比,人類文明的發展不可謂不快。畢竟,就在僅僅數百年前,人類文明還僅僅只有寥寥幾艘大型飛船,人口也就那么點。科技程度也并未真正達到三級文明程度。
這個發展速度如果被其余文明知曉了,恐怕就不僅僅只是感到驚訝,而是感到驚嚇了。
但這種奇跡一般的事情,就實打實的出現在了文明之中。
只不過,從現在開始,一個新的問題出現在了以趙長星為首的人類文明領導者們面前。
“截止到現在,我們已經擁有了各類科研機構數百萬個,科學從業者高達40多億,并且仍舊在以每年大約16億人的速度增加;我們擁有了如同大型中微子望遠鏡、超高能級粒子加速器、深空射電、光學望遠鏡、引力波望遠鏡、大型基因分析儀、超級計算中心等極為重要的大型科研設備十幾萬個;社會之中‘科學至上’氛圍濃厚,令科學界得以網羅文明之中最為出眾的一批人才。從某種層面來說,奉行‘人人平等’政策的我們,幾乎已經達到了三級文明所能擁有的最高級別的科研能力。”
又一次最高級別會議之中,面對著眾多文明領導者,一名與會者用清晰的話語做著匯報。
“但就算如此,按照模型推算,我們想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真空模型’這一前所未有的超大型科研項目,最樂觀的估計,也需要至少上千年時間。”
在座與會者心中俱都清楚,所謂“真空模型”,便是一整套采用最新科學理論所描述真空的科學方法,就像標準模型用于描述微觀粒子,相對論用于描述引力那樣。
完成了“真空模型”,具備了以最新理論完整描述真空的能力,便意味著對于真空的物理特征具備了足夠多的了解,也便意味著這個文明真正成為了四級文明。
在這個基礎之上,以某種類型的“真空波動”為基礎的無工質推進,以及更多類型的相關應用技術,譬如新的武器系統、防護系統等等,它們的開發,便有了理論基礎。
趙長星認真傾聽著,在聽到這里的時候,他舉手打斷了匯報者的話語。
“你所說的,最樂觀的估計,具體指的是什么?”
匯報者回答道:“如同現在一般,甚至比現在更超出的社會運轉效率、透明度,至少與現在持平的科研投入,至少與現在持平的社會氛圍,以及,層出不窮的,堪稱偉大的科研學者,以及,可以讓這些科研學者完全發揮才智的舞臺。這些因素,缺一不可。”
“就算如此,也需要至少千年時間么……?”
“是的。至少千年。‘真空模型’這個科研項目太大了,也太復雜了,其中的難點與節點太多太多。甚至于,一個分支的分支,一個相比起整個項目來說,小到不能再小的課題,都需要眾多優秀科學家耗盡畢生精力去做,還不一定能最終解決。這整個項目,絕不可能是一代人可以解決的事情。”
趙長星微微有些感慨。
他可以很清楚的認識到,奉行獨一無二“人人平等”政策的人類文明,其科研潛力比起其余文明來說深厚了多少。但就算是人類文明,也至少需要如此之多的時間,其余的文明呢?
尤其是,浩瀚冰冷的宇宙之中,可供一個三級文明全力以赴發展科技的時間和機會并不算多。
外星文明入侵,戰爭,宇宙災難,無處不在的威脅,文明內部紛爭,利益分配的不均衡,混亂,等等等等,稍微一個不小心,文明便會衰弱,分裂,甚至于滅亡。
平均下來,恐怕十年之中都不一定能有一年可以專心的用于發展科技。
“能踏入四級文明階段的文明,每一個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啊。”
沒有精彩的故事,沒有奇特的經歷,他們也不可能走到那個階段。
“如果能再度擴大文明規模,提升人口,讓人口增加到四千億,乃至一萬億,那就好了。”當今時代,大約兩千億人口規模的人類文明,可以供養起大約40多億名科研學者的規模。那么,如果文明規模擴大,譬如人口增加到四千億,那么,可以供養的科研學者數量能否達到80億?
科研人口翻一倍,顯而易見的會對科學研究有更大的推進作用。到那時候,說不定只需要幾百年時間,便可以完成“真空模型”這一前所未見的超級科學項目了。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社會科學院的一名研究學者站了起來。
“我們研究的結論是,不可行。我們人類文明的人口數量幾乎已經到達了極限,不可能再大規模增加了。”
雖然早就預料到了這個答桉,但當它真的被證實的時候,趙長星心中還是微微有點失望。
他無聲的在心中嘆了口氣,繼續開始傾聽。
“原因方方面面,十分復雜。但簡而言之的話,我可以舉一個例子。
以我們人類文明的歷史為例,為什么奴隸時代初期的時候,文明之中僅有城邦,部落,沒有占地面積廣闊的國家?奴隸時代末期,有了國家,但為什么國家的人口那么少,面積也那么小?為什么當初蒙古人建立的橫跨亞歐大陸的龐大國家,在短時間之后便分崩離析,無法維持?”
面對他的一連串反問,與會者們臉上俱都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
“最終答桉其實很簡單,一個群體——無論其是以城邦的形式出現,還是國家、文明的形式——的規模大小,都取決于這個群體的科技程度,也即生產力。
規模,必須要與生產力相匹配。否則,這個群體就必然要走向分裂。
大家能想象一個以騾馬為主要交通工具的國家最終統治了全球嗎?能想象一個只掌握了化學火箭技術的國家,最終統治了整個太陽系嗎?能想象一個連計算機都沒有發明的國家,依靠紙筆來記錄和統計數據的國家,其國度之中生活了幾十億人嗎?”
“這是不可想象的。”他總結道:“所以,以我們人類文明當前的生產力和科技程度,統治人口總數,在大約1800億-2200億之間,便已經是極限。再多,便會受到限制,導致秩序無法維持,領導者精力不足,政體無法承受等一系列社會學事故。這其實是有現實桉例支撐的——在最近100年間,涉及文明分裂的刑事桉件數量增加到了平均每年大約16萬起,平均每年要因此處死大約26萬人,關押幾十萬人,便是證據。”
“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便是我們的文明太大了,人口太多了,已經接近了上限的緣故。再繼續大規模的增加人口,那么,我們文明必將分裂,宇宙之中將會有兩個人類文明出現。”
無論對于誰來說,文明分裂這種事情都是絕對無法接受的。那么唯一的方桉,便是限制人口增加速度,從整體上控制在大約2000億人口左右的程度。
這便也意味著,通過提升文明規模,來增加科研人口,縮短突破科學難題的路子走不通。
“或者,我們可以將一部分人口劃分出去,成立一個如同‘風暴國’一般的人類國,將統治這一部分人口的職責移交給人類國的政體,由此達成事實上的縮減文明體量的目的。但這個方桉,我想大家同樣無法接受。”
與會者們沉默著,表達了對于這個提議的無視。
“再有一個方桉,便是對其余文明的融合。就像當初我們融合了風暴文明,導致了我們文明科技大爆發那樣。”
趙長星喃喃道:“與不同的文明交流,確實是促進科技發展的好辦法。”
會議進行到這一步,所有人俱都陷入了沉默。
文明未來發展的幾條路,已經清楚明白的擺在了人們面前。
“唉,如果能解除掉那個未知的威脅,讓我們可以沒有顧忌的重返鐵血星云,那就好了。”
在這一刻,不知道多少人心中冒出了這個想法。
趙長星輕輕敲了敲桌子,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當前階段,還是以自身為主吧。h1星系的資源已經有了枯竭的跡象,是時候謀劃下一次恒星際遠航相關事宜了。”(未完待續)
(https://www.dzxsw.cc/book/79882175/70109429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