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那個年月(102)一更
那個年月(1o2)
樓里有了電話,孩子們最好奇。
在京城的四合院里和大院的別墅里都有電話,自家的孩子倒是見過,但還是躍躍欲試的想要打個電話給爺爺。
林雨桐帶著他們過去,由著他們打電話,自己則在一邊幫著胖嬸攪一攪鍋里的粥。
她扭頭,看見江淮好奇的盯著電話,就心里一動。
等三個小屁孩跟老爺子絮叨完了,江淮才上去給老爺子問了一聲好。老爺子在那邊不知道叮囑了些什么,才都掛了電話。
林雨桐邊忙活邊對江淮道:“你爸媽的電話號碼你都記著的吧,跟他們說一聲咱們這邊的電話號碼。以后有急事也能聯系。”
其實有急事直接打到京城的家里,又何必費事用共用電話。林雨桐主要是想叫孩子跟印辰他們親近親近。
江淮猶豫了一下,就開始撥號。
印辰在那邊的家里,是有電話的。
如今是晚飯的時間,兩口子至少有一個應該在家里的。
樓里這時候正是做飯時間,打水的,洗菜的,來來回回的都是人。
見孩子在打電話,都在打趣。
“這是剛來就想父母了吧?”
“跟你爸說,咱們這里也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
嘻嘻哈哈的打趣,叫江淮臉都紅了。
好容易將號碼撥出去,是嘀嘀嘀的提示音。
緊跟著電話被接了起來,“喂……”低沉嚴肅,是辰叔的聲音。
江淮的聲音有些顫抖,“喂……”然后無助的看林雨桐。
胖嬸就在一邊笑道:“這孩子,你不叫爸爸,你爸能知道是誰嗎?怎么在電話上還不好意思了。”
林雨桐抿著嘴笑,看著江淮滿是鼓勵。
路過的人也跟著起哄,“江淮,怎么在電話上連爸爸都不敢叫了。”
印辰在另一邊,手捏著電話,指尖都泛白。電話是江淮打來的,邊上的人起哄,教著孩子應該怎么打電話。
孩子不是不會打電話,是這一句爸爸,難以叫出口吧。
他心里升起期盼,他也想有個孩子,管他叫爸爸。
胡楓從廚房出來,將碗筷放好,見印辰拿著電話神色不對,就走了過來。然后隔著電話,聽到電話那端的聲音。
“江淮,大小伙子了,怎么還難為情了。這電話里跟面對面是一樣的……”
兩人隔著電話,能聽見孩子的喘息之聲。
江淮看著林雨桐,林雨桐輕輕的點頭。
于是,他顫著聲,又‘喂’了一聲,才猛地道:“爸爸,是我,江淮。”
印辰抬起手,捂住了眼睛,孩子叫他爸爸。他穩住聲音,笑道:“噯!爸爸聽見了。兒子,爸爸聽見了……”
江淮能聽見那邊的聲音透著高興和興奮,還有顫抖,他反而沒有那般的激動了,“爸爸,這是三叔樓里的電話,你記一下電話號碼……”
林雨桐心里一松,沒有一個契機和環境,想讓這么大的孩子改口,談何容易。
管陌生的人叫爸媽,輕易張不開這個口。可一旦錯過了這個契機,也許一輩子都改不了了。
她笑著對江淮道,“你問問你媽媽,就說三嬸準備做紅襯衫,也給她準備了料子,尺寸按照你二嬸的尺寸,問她合適不合適?”
印辰和胡楓在電話的那一頭聽的清清楚楚,知道林雨桐這是找機會讓江淮跟胡楓說話,叫一句‘媽媽’。
這只要叫出口了,以后就再也不會難為情了。
印辰的手在眼睛上一抹,就道:“你媽媽在家,我叫你媽媽聽電話。”
江淮身子一繃,應了一聲。
電話了就傳來帶著幾分哽咽的聲音,“江淮,吃飯了嗎?”
“一會就吃。”江淮兩只手捧著話筒,手指緊了緊才道:“媽媽,三嬸說給您做襯衫按著二嬸的尺寸行不行。”
胡楓眼淚吧嗒吧嗒的往下點,“行。媽媽跟你二嬸的尺寸差不多。”說著,又問道,“快開學了吧。媽媽給你買了書包寄過去。”
江淮點頭說好。
胖嬸就扭頭跟林雨桐道:“孩子不在跟前,這爹媽肯定想的厲害。我聽著都像是哭了。”
林雨桐就點頭,“可不是。有電話就是方便。聽見聲音了,就知道好不好。”
胖嬸應和了一聲,“要么說現在這世道好多了,多方便呢。擱在以前,一封信在路上就得走一兩個月。”
這邊兩人說話,那邊江淮說完話掛了電話。
“我媽說她在那邊買了不少印染布料,寄過來給雨生和曉曉做裙子。”他眼睛亮閃閃的,滿是歡悅。
林雨桐摸摸他的頭,“以后,一周給你爸媽打個電話。也經常寫信過去。”
江淮應了一聲。
林雨桐又拿了一塊錢給他,“你們四個一周的零用錢,你保管著。”
江淮拿了錢,就帶著噘著嘴的三只出去了,研究所門口天天有拉著板車的商販,賣些零嘴。他們一準是又去門口了。
“馬上就吃飯了,別跑遠了。”林雨桐在后面叮囑了一聲。
遠在南國的胡楓,靠在擱著電話的桌子上哭了出來,“我以為這輩子,都聽不到孩子叫我媽媽了。”
印昆就過去撫著她的脊背,“現在不是好了嗎?”他有些感嘆,“爸爸當初的決定是對的。孩子得在一個健全的家里適應一段時間。曉曉太小,雨生他們年紀跟江淮相差不大,能玩在一起。孩子到了陌生的壞境不會覺得寂寞,不會覺得被孤立了。平時看著雨生三個怎么跟父母相處,他也能明白正常的家庭里,孩子跟父母應該是怎么樣的關系。孩子能改口,這是第一步。咱們慢慢來,不能著急。”
胡楓應了一聲。
她也不能想象,孩子萬一真的跟過來,見到的所有人都會嘆了聲,‘這是江河的兒子吧。真是可憐!’
雖然,他們養孩子也沒想過叫孩子忘記親生父母。但是這樣的氛圍無一不是提醒孩子,長在這個家里,他也是外人。他得到的東西,都是一種恩賜。
憑著這孩子喝別人家一口稀粥都要想辦法還人情的性子。這個恩太重了,重的成了孩子的負擔,一輩子都背負不起。
那么,他本能就是逃避。就是歉疚。
這不是他們想要的。
“慢慢來,我不急。”胡楓擦了把眼淚,“吃飯。明兒給寄點錢過去。雖說家里不缺孩子的吃用,但咱們也不能當沒事人一樣。”
印辰笑著應了。
林雨桐晚上燉了排骨湯,飯菜剛端上桌,孩子就回來了。
除了江淮,一個拿著一個糖葫蘆。
肯定是江淮自己舍不得,只給那三個買了。
“一人給大哥吃一個。”林雨桐瞪眼。
震生點頭,“我們沒吃,就是打算回來再分的。”
還真是,都是拿手舉著。
林雨桐稍稍欣慰一點。然后對江淮道:“花錢不用省著,你爸媽給你留了不少生活費。就是你頓頓吃肉都花不完。”
四爺從里間出來,也跟著點頭,“你一個人一個月有二十塊錢的生活費,胖嬸一個月才掙二十塊。你怎么花都花不完的。”
江淮就笑:“沒事。我不愛吃山楂。”
胡說!孩子就沒有不愛吃零嘴的。就是不愛吃見到別人吃也嘴饞。
一個糖葫蘆上五個山楂,一個拿出一個給江淮,江淮還是少吃了一個。
吃飯的時候,林雨桐分鵪鶉蛋。三個孩子一人兩個,江淮三個。算是補上剛才少吃的那個山楂。
江淮不好意思。林雨桐和四爺又堅持。三只小的沒有異議。
夜生跟江淮嘀咕,“下次一定一起買,要不然我們少吃還得被罰。”
江淮無奈的點點頭。
林雨桐嘴角挑起笑意。養孩子就得這樣,將性情不一樣的孩子混養在一起,雖說時有沖突,但更多的是相互受益。
因為江淮在,孩子們出門玩耍,林雨桐和四爺都不怎么擔心了。還在正月里,外面還冷的很,晚上又飄起了雪花。孩子們沒開學,但是大人得上班了。
“三嬸,沒事,我在家看著他們。”江淮擺擺手,指了指還在被窩里賴著,沒起床的三個。
林雨桐指了指廚房,“電飯鍋里熱著飯,水壺里有熱水,記得都把奶粉喝了。不會干什么就找胖奶奶去,她一直都在樓梯口坐著。碗筷不用你洗,泡著就行。”
可等中午回來,屋里廚房都打掃的干干凈凈。
“媽媽,我自己疊被子了。”雨生拉著林雨桐和四爺進去看。
雖說歪歪扭扭的,但是真的不錯。這是進步。
不光如此,幾個孩子還從食堂買了一鍋牛骨頭湯回來。
豬肉雖然隨便能買到,但是牛羊肉卻不容易得。尤其是牛肉,更是難。
食堂里的李師傅還算是有本事的人,跟屠宰場的關系不錯,才能弄來這些東西打牙祭。
他們倒是機靈,聞著味道香,就趕緊去買回來了。
“干的好。”林雨桐摸出錢來,“去給李師傅送去。”
江淮應了一聲,“李師傅給咱們家的是原湯,沒兌水。”
這是傳達別人的善意。
林雨桐了然的點點頭,“一會咱家烙好餅子,也給胖嬸送去。”
江淮就抿嘴笑。
(https://www.dzxsw.cc/book/79808020/3450755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