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账号:
密码:
大眾小說網 > 斂財人生[綜]. > 963.重返大清(68)三合一
翻页 夜间

963.重返大清(68)三合一


重返大清(68)

        “您懷疑誰?”董小宛看向皇后,    低聲追問了一句。

        林雨桐看了董小宛一眼,    她喜歡這丫頭的一點就是,    在自己身邊從來不拘束。有什么就問什么,不懂的就問出來。然后一一都收拾進心里,    記住她,    然后長記性。這兩年學的越有氣度了。不少宗室的福晉都旁敲側擊的打聽過,    問自己是想給她找一個什么樣的人家。這事……林雨桐提過,但沒逼迫。這丫頭是個心里有數的,她嫁人不嫁人,嫁什么樣的人,她自己下決心就行,    林雨桐并不會指手畫腳。

        見她問了,    林雨桐并不隱藏,只問道:“若是弘歷的那個側室……她一個剛從閨閣出來的女子,哪里有這手段?就算是有想法,沒有為她跑腿的人也不行。她能調動誰呢?或者說她能信任誰呢?”

        不是絕對信任之人,不可能將隱秘之事告之。

        除了承恩侯府就想不到其他人。

        董小宛這么說,    林雨桐就點頭,繼而又追問了一句,“別人對承恩侯府不了解。你卻是了解的。知道承恩侯府,知道我跟承恩侯府的關系,    那么從你的認識里,    你能從那侯府里找出一個敢辦這樣事的人來嗎?”

        董小宛皺眉想了半天,    到底還是搖搖頭。皇后跟承恩侯府的關系如何,    這兩年她看的很清楚。宮里需要出席的大小宴會,一直都是只有覺羅氏老夫人來了。要知道,覺羅氏老夫人跟承恩侯府,如今可是兩碼事。皇后壓根就沒想叫老夫人再回烏拉那拉家的打算。一年多的時間了,承恩侯府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不曾再被招進皇宮。那府里的任何喜事,皇后也只做聽不見。這些人不知道背后走了多少門路,十三爺的府里,十四爺的府里,九爺府里,就是弘旺阿哥的貝子府里,也都上門求了。只想打問宮里的意思,再就是給皇后娘娘一個態度,想說他們知道錯了。可皇后壓根就沒理他們這一茬。

        年底官員考核的時候,烏拉那拉家的好幾個爺們,都沒過關,又被萬歲爺下旨申斥了。要說在這種時候,他們還敢出來蹦跶,還真有點說不過去。

        董小宛心里駭然,“您這是擔心有人打著承恩侯府的招牌在外面胡作非為?”

        林雨桐沒點頭,事情總覺得哪里奇怪?林家的女兒入宮奇怪,林家這么輕易的相信有人能保他們為他們出頭也很奇怪。看似合情合理,但事情完全說開,林家也并不完全無辜。而更叫林雨桐皺眉的是,這位少詹事林大人,寒門出身,在沒什么背景的情況下,能晉身四品,以四十多歲的年紀來說,不能算是不得志。要是誰都不靠有如今的成就,那他就算是是個腦子絕對精明的主兒。要是這么一個精明人,這么輕易的就進了套子了,那這也說不上是精明了。反推過去,就得真的斟酌一下,這個林大人是不是真的在官場上沒有什么靠山了。怎么想都覺得林家矛盾的很。

        “先查吧。”她這么吩咐董小宛,“什么也別問……”問了這會子我也說不清楚,“往深了挖。把林家往底掉的查……”還就不信了。倒是想看看誰在這里面鬧鬼。

        這已經不是弘歷后院的事了。林雨桐懷疑這是有人刻意在自己跟弘歷之間摻沙子。

        這事一出,弘歷會怎么想?會不會覺得是自己指使侄女和娘家干出來這事的?

        會的!

        甚至還會想,自己面上跟娘家鬧的僵,保不齊就是障眼法。暗地里叫娘家人做手腳才能撇開關系。他不會想他現在究竟有沒有哪些實力。畢竟史書哪些沒野心的被清算的都不少。再就是三個嫡子太小了,真要是為了保險起見,即便不能清除障礙,那時刻壓著年長的皇子不叫其壯大才是正確的。這次怎么著就是廢了高斌了。對弘歷的打擊不可謂不小。要是從一個正常的思維角度去看的,弘歷這么想其實不能算是錯的。

        帝王就沒有不多疑的。不往深了想的腦子也成不了帝王。

        大過年的出了這事,林雨桐覺得挺沒意思的。

        不等過正月十五,就跟四爺帶著孩子回園子了。

        想比起皇宮,四小只還是更喜歡園子。在宮里是不許他們出去的,也沒地方給他們在外面玩。但園子里就不一樣了。花房里地方大,也暖和的多,叫人帶著去,在里面可以撒歡的玩。

        在園子里安頓好,內務府就又叫人來問,正月十五這宮宴還辦不辦了。

        不辦!

        林雨桐還沒說話呢,四爺就直接給回復了。

        不光不辦了,四爺還不在園子里了。要帶著林雨桐出去瞧燈去。

        反正太后也不在暢春園,從宮里出來的時候就被十四順道給接走了。

        孩子還太小,出門一個也沒帶。又專人看著,小半天不在一點問題也沒有。

        從園子里出來,兩人帶著人,一人一匹馬直奔京城。這一條道上一天十二個時辰,總有人路過,九成還都是百姓得罪不起的貴人。所以連個探頭探腦打探的人都沒有。

        京城的格局跟以前還是不同了。以前熱鬧的一直都是內城,可自從京郊一個連著一個的辦起了廠子,如今瞧著外城可比內城熱鬧的多。哪怕是現在沒有宵禁了,人們去內城的欲望也小的多了。

        遠遠看著不遠處燈火通明的,四爺跟林雨桐下馬,將馬交給其他人,兩人就攜手步行,瞧著也就一里路的樣子,沒幾步路。

        卻不想剛轉過彎,就聽到身后一連串的鈴鐺聲。四爺拉了她避在路邊,卻見一輛馬車慢悠悠的跟了過來。隱約的還能聽見說話聲,想來馬車上的人應該不少。

        等到了跟前,車夫熱情的招呼,“要做車嗎?一位一文錢。”

        林雨桐愣了一下,不知道是九福晉的動作快,還是弘鑫沒耽誤,說了這事才幾天,連外城這么遠的地方都有馬車了。看樣子應該是從城外的村子里拉客的。

        四爺拉著林雨桐上去,給了車夫兩個銅板,然后才上了馬車。

        到了馬車上,四爺就見了一個熟悉的人——蘇培盛。

        這家伙本來是不遠不近的跟著才對,這會子卻坐上了馬車。還悄悄的沖四爺和林雨桐討好的笑笑。真是成了精了,不用問也知道,他是猜到四爺必坐馬車的。

        沒理他,裝作不認識似得坐在了加寬的車邊上。車頂棚上掛著一盞風燈,晃晃悠悠模模糊糊的,叫車廂里總不至于漆黑一片。車廂加長加寬,二三十個人總是能塞下的。車里坐位差不多都滿了,看穿著拉的也都是鄉下人。

        一車人原本還嘀嘀咕咕的各自小聲說話,見了林雨桐跟四爺打扮不俗,氣質不俗的人,都不敢怎么說話了。一時之間車里靜悄悄的。

        還好路不遠,反正林雨桐把車里還沒怎么打量明白,就到了地方了。從車上下來,氣氛一下子就不一樣了。下車的地方是夜市的外圍,下車的就是他們倆連帶著蘇培盛了。這邊剛下馬車,路邊就來了幾個人,順著又上了馬車,說座位不夠也不嫌棄,擠擠就行。可見生意是極好的。

        一街兩行都是人,兩邊各式的彩燈掛起來,看不到盡頭。邊上還有各種的小吃攤子,味道混雜在一起,卻并不惹人厭惡,反而顯得特別有煙火氣。

        四爺怕被人沖散了,拉著林雨桐的手順著人流走。

        蘇培盛卻被人擠的東倒西歪,一時之間有點跟不上了。

        四爺也不去管,他的眼睛先是看街邊站著的維持秩序的衙役,又看向停在街邊巷尾的水車。心里不由的暗暗點頭,十四這差事還算當的不錯,未雨綢繆,事先防備總比及時處理要更高明一些。

        林雨桐卻瞧著胖娃娃抱著大湯圓啃的燈直稀罕,拉著四爺去買,“給孩子們拿回去瞧瞧……”

        這燈掛的高高的,要價肯定不低。張嘴就要五兩,還一副不要還價的樣子。

        說實話,這造價最多五百文。要是擱在平時賣,也就是一兩多銀子的事。可這剛趕上這節慶,價格翻番的往上要。

        看來不論古今,做生意的手段都是一樣的。

        這邊四爺剛要掏錢,結果一摸荷包才想起來,荷包蘇培盛拿著呢。

        然后他無辜的看林雨桐,意思是你出錢。

        林雨桐白了他一眼,忍著笑正要拿錢,卻不想一個笑嘻嘻的聲音傳過來了,“我掏……我掏……”

        是弘晝!

        這小子真不會撿時候。

        如今想過過二人世界咋這么難呢。

        弘晝一手遞了銀子,一手拿了燈舉得高高的拍被人給擠壞了,“爹娘,去酒樓坐坐去。”他朝路邊三成的酒樓一指,“有好位置,坐在上面看才好看。想吃什么小吃叫伙計下來買就行了。”

        碰上了想走是走不了了。

        沒言語跟著弘晝往酒樓去。

        到了門口一抬頭,見匾額上大大的寫著三個字——春風樓。

        這字跡熟悉啊!可不正是弘晝的。

        弘晝嘿嘿笑著摸了摸鼻子,“那個……爹娘里面請……”

        酒樓里面跟外面比起來,又是另外一重天。一層一個桌子挨著一個桌子,人坐的滿滿當當的。順著樓梯上去,二層三層就是雅間。原以為位置會在三樓,卻沒想到從三樓的拐角處還有一個樓梯,順著樓梯上去,又是一層。

        這一層上面就跟閣樓似得,靠著里面建了幾間房子,因為離臨街的一面遠,再加上牌樓的遮擋,很難現這里別有洞天。要是天氣和暖,只這天臺上賞景,就別有滋味。

        如今臨風站在上面,瞧下面的夜景。兩排的燈如同兩條火龍,蜿蜒而去,竟是瞧不見盡頭。人潮如流水往復來回,好不熱鬧。

        “這都是皇阿瑪的功德。”弘晝適時的拍馬屁,“幾年前這樣的場景是不敢想象的。”

        這馬屁拍的并不高明,但四爺的嘴角還是翹了起來。

        弘晝嘿嘿笑著拍了拍手掌,就有人端著托盤過來,他遞了兩杯酒給四爺和林雨桐,“……嘗嘗,這是九叔那邊從海外帶回來的酒……”

        林雨桐抿了一口,像是日本的清酒。

        弘晝又給林雨桐給滿上,扭臉話卻是對四爺說的,“……兒子的莊子里,種的全都是三哥弄的那個番薯。如今種番薯的越多了,產量也確實是多起來了。反正這玩意又不挑地方,種下去總得有的收……兒子想問皇阿瑪,要是收購這玩意……您看行嗎?”

        這東西能填飽肚子,不至于餓死。但說把它當成正經的糧食吃,那誰也受不了。一想起這東西,他肚子里就直冒酸水,想起啃著蒸紅薯就著辣椒蘸鹽的日子。有人收購換成錢當然好了,“你要那么多番薯做什么?”他這么問弘晝。

        弘晝笑嘻嘻的,“……去年種了不少,能做種的都給三哥了。剩下的不好的數量也不少,分下去一些還有剩的,兒子這酒樓有自己的釀酒師傅,原本就是在莊子上釀酒的。沒想到他見了番薯倒是感興趣,愣是拿那東西釀造出了番薯酒。”

        林雨桐就笑,則小子果然有些門道。這說的不就是地瓜酒嗎?不怎么醉人,濃度也就在十幾度到三十幾度之間。

        弘晝往北邊指了指,“不管是蒙古還是老毛子的地界,天都冷的很。男人喜歡烈酒,燒刀子越烈越好,但女人嘛,度數低點的帶著點甜味的想來也很受歡迎……兒子就是想把這東西往北邊賣……哪怕是換成牛羊肉或是羊毛也是好的……”原地轉手賣給九嬸,就是銀子。

        四爺點頭,算是認可他的想法,還專門要了番薯酒來嘗了兩口,味道還行。

        弘晝又把酒樓里有的酒都拿出來,叫四爺和林雨桐品鑒。

        不得不說,這小子是會做生意。什么桃花酒杏花酒菊花酒荷花酒葡萄酒梅子酒各色的酒應有盡有。

        四爺哼笑一聲,說弘晝,“這孝敬錢是不是給的有點少了……”

        少什么啊?夠花就行唄。錢存下來還有用處的。這做生意學習的道理也是一樣的,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啊。

        這話卻不敢跟自家皇阿瑪說,諾諾的點頭,保證一點多孝敬一點。

        林雨桐在一邊瞧著只笑,也不言語。起了風,吹的頭上的碎遮住了眼睛,她頭朝一邊撇開,抬手整理頭,瞇著的眼睛剛睜開,就不由的又瞇了起來。

        下面臨街的餛飩攤位上,坐著的人有點像是弘歷。

        這本也沒什么叫人驚奇的。只不過坐在他對面用輕紗遮面的女人又是誰?不是富察氏,也不是烏拉那拉氏,更不會是高氏,因為這女人剛才落座的那一瞬間她看見了,走路的姿態雖然也是聘聘婷婷,但卻有明顯的差別。只怕她是小腳。

        帶著漢女出來?這也沒什么。先帝的后宮漢女還少了,不一樣都是小腳的女人么。

        可真正叫她瞇眼的是,打眼看去,他們倆的周圍,分布著十數個護衛。別問林雨桐怎么看出來的,觀察環境做出準確的判斷,已經成了她的本能。

        而且這十多個人,可都不是弘歷的侍衛。侍衛營出來的人,一眼就能認出來。數了一下,十八個人里,只有四個是弘歷帶來的人。剩下的可都是他對面那個女人的。

        還有那餛飩攤子,如今坐著的可也就他們二人。這么多的小吃攤子,都是人滿為患,為什么只這一家,就招待這兩人。之前她在上面看的時候見沒有客人心里還道,這家的生意一定是最好的,這么早就把準備好的賣完了。可如今再看,卻完全不是這樣。再看那一對年老的夫妻,眼里就帶了打量的神色。

        四爺跟弘晝那邊說著話,半天沒見她言語,扭臉瞧她,見她看著下面愣愣的出神。

        “怎么了?”四爺問了林雨桐一聲,伸手拉她的手。天臺上瞧的是清楚,可也了冷的很。

        林雨桐反拽了四爺的手,“是弘歷……”

        四爺皺眉,順著林雨桐的視線看過去,瞧著一圈也沒見人,“哪呢?”

        林雨桐推了弘晝遞過來的手爐,轉臉一瞧,再細看,已經不見弘歷和那女人的蹤影了。

        餛飩鋪子正在收攤位,也不是之前的那對老夫妻,反而是一對中年夫妻,兩人很歡喜的樣子。散落在人群中的護衛也都不見了蹤影,她眉頭一皺,叫弘晝,“打伙計,去買兩碗餛飩……”

        弘晝朝下一看,心里有點明悟,應了一聲,轉身就走。

        四爺和林雨桐沒有了賞景的興致,去了另一邊的房間落座,等著弘晝的回復。

        不長時間,弘晝上來了,“……那對賣餛飩的,店里的伙計認識,常在這條街出攤位……就是附近村子里的人,這個錯不了……剛才叫人問了,說是有對老夫妻租了他們的攤位,一晚上給了五兩銀子……”

        至于那對老夫妻的來歷,那就不甚清楚了。

        沒有再待下去的心情,四爺和林雨桐直接回了園子。

        怎么也沒想到,弘歷提前他們一步回來,正等在御書房。

        四爺拍了拍林雨桐,“你去睡,我去看著孽障要說什么。”

        進了御書房,還沒說話,弘歷噗通一聲就跪下了,“皇阿瑪,兒子有要事啟奏。”

        四爺認真的打量了弘歷一眼,聲音帶著幾分冷意,“何事?”

        “白蓮教好像纏上了兒子。”弘歷抬起頭,面色帶著幾分惶恐,“兒子覺得事情不簡單,應付起來著實有些吃力,再不敢瞞著,還請皇阿瑪定奪。”

        四爺的眼睛瞇了瞇,在思量他這到底是真心的,還是桐桐瞧見他,他也現了桐桐。他一時之間有些拿不準,扭臉看向一邊低著頭的蘇培盛,他就在酒樓下面,弘歷有沒有現蘇培盛?或者是弘歷身邊的人有沒有現蘇培盛?這都不好說。

        要是因為蘇培盛從而判斷出桐桐和自己就在附近,這可以說是順理成章的事。

        這些卻都是沒法問的事。

        因此,四爺一時沒有說話。

        弘歷心里有些懊惱,他是真的一點也沒跟那些人有糾葛的意思。今兒只是心里煩,出來轉轉,不知道怎么就被這些人給纏上了。

        見皇阿瑪的樣子,他不敢隱瞞,將在濟南的事情都交代了。當然了,跟女人有糾葛的事,被他自動忽略了,“……兒子覺得這些人另外有主子,因而當時沒打草驚蛇……這么長時間也沒查出什么端倪來,沒想到今兒突然就冒出來了……兒子想打探根底,倒是耐著性子應付了兩句,可還沒說到正事上,那女人突然就起身要走,兒子急忙問在哪里找她們。她反而指著在春風樓下轉悠的蘇公公叫兒子看,說再不走兒子可就要遭殃了。兒子當時也確實嚇了一跳,沒想到皇阿瑪也來了這地方。兒子倒不是怕遭殃,只是還不得不作出點倉皇的樣子來叫她瞧,如此,她才能信兒子愿意跟他合作的誠意……”

        不知道是不是實情,但這么解釋卻是最最恰當的。他要是真的一點都沒動心,從濟南回來之后他就該稟報一聲的。沒稟報也就罷了,這么長時間他也肯定在京城沒有查什么白蓮教的幕后主使。要不然老七那邊不會一點消息都沒有。這一點上他撒謊了。可后面這些話,還真就沒法判斷了。他很聰明,聰明的將所有的漏洞都給堵上了。說的坦坦蕩蕩的。

        四爺不信弘歷真會對這些人言聽計從,但未必就沒有反利用一把對方的意思。

        他也不挑破,只問道:“你想如何?”

        “兒子想……”弘歷語氣頓了一下,“兒子想皇阿瑪暫時只作不知道吧。要是您放心,將這差事給兒子……白蓮教從南宋一直存在到如今,想要從根子上剿滅……難!兒子倒是愿意跟他們虛與委蛇,瞧瞧這里面的水到底有多深……”

        哪怕敗了,自己在這其中也不會一點收獲都沒有。

        若是成了,這功勞足夠一個親王爵位的。

        進一步退一步都沒有吃虧,因此,他請旨請的毫無壓力。

        四爺瞇了瞇眼睛,笑了笑,“你是朕的兒子,有什么信不過的……去吧,就按照你說的辦。”

        等弘歷走了,四爺卻叫林雨桐打人盯著弘歷的府上。

        這段時間弘歷的府上林雨桐一直叫人盯著呢。結果沒兩天就傳來消息,吳書來避著人親自去了一家當鋪,從當鋪里取出一車的東西來,趁著夜色從后門回府了。

        弘歷拿東西在銀行抵押過東西,卻從來都沒有去過當鋪。

        那這東西從哪里來的?又取回去的是什么東西?

        探查的人專門測了這一車東西在土路上留下的車轍,根據計算,得出的結果是那是一車金子。

        四爺冷笑一聲,將送上來的消息往一邊一扔,罵了一聲:“就那點出息!”

        林雨桐也忍笑,只怕這一車金子真是弘歷從白蓮教手里忽悠來的。

        這兩方遇到一起,就不知道誰坑誰了?這些人也是,弘歷在女色上確實有些糊涂,但在其他地方,他們要是把弘歷當傻子,那他們可就真成傻子了。

        這不,還不知道有不容易贊起來的錢財,就叫弘歷這么輕易的給弄到手了。

        這家致富的辦法,也算是另辟蹊徑了吧。

        林雨桐又吩咐下去,叫他們繼續往下挖,當鋪就是一條線索,看看跟白蓮教到底又什么瓜葛。這個查起來真不是太難的事,最后查來查去,查到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身上,這個人唯一有用的信息就是玉柱的奶娘的表弟。

        林雨桐就了然了,這八成就是李四兒死守的東西,輾轉落到了白蓮教手里,如今又到了弘歷的手里。不過這李四兒藏錢是有一手,放到當鋪里去,到時候拿點銀子贖當就是了。而且他用的這個人,是它兒子奶娘的親眷,更何況,這表弟跟奶娘表姐之間還有點說不得的二三事。為了給她兒子留個后手也是費了思量了。就是不知道怎么這么輕易的就將東西給交出來了,可見白蓮教這些說的是供奉佛母,其實也都不是什么善茬。

        開年了,都挺忙的。主要是要打仗了嘛。多少大事忙不過來你呢,弘歷府上這事,林雨桐就說直接先扔一邊去,看他能折騰出什么花樣來。

        這邊剛吩咐完,董小宛就進來,“……林家的事查清楚了……”

        得!看董小宛的表情就知道事情不簡單。

        別的事情都先推了,連孩子得叫奶娘帶出去玩,指了邊上的椅子叫董小宛坐了慢慢說。

        董小宛將邊上林雨桐吃剩的半盞茶端起來一口給灌下去了,這才道:“怪不得娘娘叫查,這林家確實是奇怪的很。”說著,緩了一口氣繼續道,“這位林平大人,是康熙五十年進士,二甲七十二名……”

        吊了個車尾,算是幸運的。

        林雨桐點頭,聽董小宛繼續往下說,“……林大人是山東濟南人士,家里就是務農的。只一個寡婦娘將他拉扯長大,供他念書,在考取了秀才之后,娶了同村方家的女兒方氏……”

        “方氏是農家女?”林雨桐挑眉問了一句。實在是有些驚訝,倒不是說看不起農家出身的姑娘,可方氏給人的感覺可不是一個大字不識的的農家女兒能有的樣子。哪怕是跟著林大人這二十年來學,可有些東西卻不是那么容易學出來的。按道理說,她在成親之后很長時間都是在鄉下地方的,直到十多年前,康熙五十年之后,生活才優渥了起來。接觸的環境才會改變。那時候的她很多東西都已經成型了,怎么能一點痕跡都沒留下呢。就說她行禮的儀態練一練能練出來,可那一口京片子半點口音都不帶,這卻不容易。

        這點疑惑一露出來,董小宛就更加佩服了,“原來娘娘看出了蹊蹺。娘娘叫我查,往深了查,對林大人而言,這岳家是何等親近的人?當然得好好查查。可這一查就出問題了。林大人確實是娶了方家的女兒。可據那些有了年紀的老人說,這方家是逃荒來的,說是原本也是書香人家。后來在當地就落戶了。將家里的女兒許配給秀才林平之后,不到一年,這方家老兩口連帶他們的兒子都回南邊老家去了。之后,也只從這方氏的嘴里聽到過娘家的消息,再沒別人見過方家的人。再后來,也都是林平中了進士之后的事了,聽說是方氏的老家了大水,一家老小都沒逃出來……當地的父老還夸林平,說是不忘本,達了也沒拋下糟糠之妻……尤其是在方氏沒有娘家撐腰之后……”

        所以說,這個方氏本身就來歷不明。

        可為什么別人不選,只選這個林平呢?真是林平有才華,叫他們看出此人必中皇榜?

        這是扯淡!

        于是又追問董小宛,“林家呢?”

        董小宛皺眉,“……林平的父親是招贅到當地的,原來是哪里的人,沒人說的清楚。本就是個走街串巷的貨郎,挑著擔子南北東西的跑,哪里的方言都會說,為人及其圓滑。林平的母親是家里的獨女,原本就打算招贅的,可是說來說去說不到個好后生。誰家有出息的兒子都不愿意招贅出去。這才將這個貨郎招贅進門了。能說會道又能支應門庭,無父母無兄弟三親六故都沒有。這樣的女婿進門才好拿捏,也不怕欺負自家女兒……”

        于是,林平的父親本身就是個說不清楚身份來歷的人。

        那么這些人選中林平,是不是跟他父親有關呢?

        林雨桐心里轉個不停,聽董小宛繼續往下說,“……林家原本不怎么富裕的日子,打從女婿進門,一天一天就好了起來,置辦了田產房產,日子漸漸紅火。成親后第三年,林平就出生了。打從林平出生,每年林父都會帶林平出一趟遠門,來回一個月左右。說是去祭奠老家的祖先了。但具體是去了哪里,就沒人知道了。不過咱們的人從林平幼年的玩伴那里找到了一件玩件,木雕的小玩件保存的很好……”說著,就從腰里的荷包拿出小小的小馬駒來遞給林雨桐。

        林雨桐接過來一瞧,馬蹄上有個不怎么清晰的印鑒,是楚云閣。

        楚云閣可是老字號了,在京城里經營了上百年。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也就是說林父是帶著林平來京城了。”林雨桐將那小玩件放在一邊,問了一聲。

        董小宛點頭,“我也是這么想的。據這位玩伴說,是林平從外地祭祖回來送給他的。”

        那這就錯不了了。

        林雨桐看了那小馬駒一眼,“可去楚云閣問過了?”

        老字號就是有老字號的優勢,他們的東西有印鑒,而且售賣出去的每一件東西都是獨一無二的,賣給了誰什么時候賣出去的都有記載。

        董小宛點點頭,“查過了……按時間推算,哪一年林平該是六歲,但賣給的人卻不姓林,是一個叫做朱順的。我又叫人查這個朱順,這個人應該是京城地面上的人,姓林的查不出來,但這朱順該是能查清楚吧。雖然廢了一翻功夫,可這個人到底是查到他的蹤跡了。此人原本在西山腳下開了一家大車店,五年前不知道什么原因經營不下去了,關了門,倒是在福緣寺出家了。”

        出家了?

        “這福緣寺要是沒記錯,還是在西山吧?”林雨桐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樣,問道。

        董小宛詫異的看了一眼林雨桐,應了一聲是。

        “西山離煤山那棵古槐有多遠?”林雨桐問了這么一句。

        董小宛幾乎是跳起來,“娘娘是說崇禎皇帝上吊的那個……”

        除了那個還有什么解釋。

        董小宛呼吸都急促起來了,“這是反清復明那些人在搗鬼?那林平到底跟那朱順是什么關系?”

        你問我呢?我能問誰去?

        董小宛低聲道:“林平會不會是朱家的后裔?”

        要是朱家的后裔這會子就不會被當成槍使了,戳在最前面的一定不會是大Boss。

        不過朱順就很有意思了。不知道真是朱家的后裔還是朱家的忠臣?給忠仆賜姓氏,這不是什么新奇的事情。

        林雨桐心里想著,先把這一節放在旁邊,繼續問,“那林平的女兒是怎么回事?怎么進宮的?”

        董小宛又皺起眉頭,“這又是一件怪事……”


  (https://www.dzxsw.cc/book/79808020/3450139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