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wǎng) > 盛世華唐 > 0216 河患和糧患

0216 河患和糧患


  二十一世紀(jì)化肥、葉面肥普遍使用,農(nóng)作物的種植密度非常高,畝株普遍在四萬五左右,有些甚至還要超過。
  沒有化肥的古代可不敢種的這么密集,互相爭肥都能讓莊稼減產(chǎn)乃至絕收。
  八萬多粒種子,請有經(jīng)驗(yàn)的老農(nóng)育種,種植三四畝地是沒問題的。
  這么多地他自己肯定是種不過來的,  也沒有那么多精力去管理,必須要請專業(yè)的老農(nóng)種植才行。
  這個工作還是交給李世民吧,良種當(dāng)前相信他會很感興趣的。陳景恪就只留下了兩個稻穗,剩下的準(zhǔn)備都給他送過去。
  不過他并沒有自己往宮里送,進(jìn)宮容易往宮里帶東西就比較麻煩了,帶這么多稻谷更麻煩,  最好是讓宮里來人帶走。
  所以他就在入宮陪小兕子玩的時候,給長孫無垢說了一聲。
  對于他院子里那些水稻,  李世民和長孫無垢都非常的清楚,  也一直在關(guān)注。
  畢竟他在花池里種水稻怎么看都很怪異,關(guān)鍵是這水稻的稻穗生長的過分的大。
  然后兩口子達(dá)成了共識,這必定是陳氏一族培育出來的良種。有了這個認(rèn)識,他們又豈能不關(guān)注。
  甚至已經(jīng)提前找好了擅長種植水稻的老農(nóng),就等著這一茬水稻成熟了。
  所以當(dāng)陳景恪提起水稻成熟,讓她派人去取的時候,她并沒有覺得意外,反而問道:
  “你院里種植水稻的事情我早就有所耳聞,據(jù)說稻穗特別大不像是一般的水稻,不會是你們家族培育的良種吧?”
  陳景恪坦然道:“對,就是家族培育出來的良種,而且還是耐寒水稻,能在遼東苦寒之地種植。”
  長孫無垢驚訝的道:“哦?竟然能在遼東這等苦寒之地種植,  景恪的族人還真是能人所不能呀。”
  陳景恪笑道:“只要給予足夠的重視,愿意百年如一日去培養(yǎng),  總能誕生一些大才,  總會有所收獲的。”
  長孫無垢豈會不明白他的意思,  無奈道:“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呀,  又有幾人能如你的家族那般持之以恒呢。有陳氏一族是華夏之幸,有景恪你是大唐之幸啊。”
  陳景恪憨笑道:“有姨母您也是我的大幸。”
  小兕子跳過來,昂著小腦袋,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看著他道:“我呢我呢。”
  陳景恪彎腰伸出雙手,捧著她充滿膠原蛋白的小臉輕輕揉了揉,道:“有小兕子真是我祖上八輩子積德才換來的大幸。”
  “哈哈……”小兕子笑的那叫一個開心。
  長孫無垢卻嘆息一聲道:“只可惜遼東局勢復(fù)雜,大部都控制在契丹、高句麗手中,如此良種也難有用武之地。”
  陳景恪憂心的道:“良種是會退化的,在溫暖地區(qū)種植太久耐寒特性就會降低甚至喪失。”
  “耐寒水稻的稻種全天下就只剩下我手中的這些,如果這些稻種失去耐寒特性,再想重新獲得不知要花費(fèi)多少時間和精力。”
  “我建議在營州都督府治下,選一塊隱秘之地進(jìn)行小范圍種植,保證稻種不會丟失耐寒性。”
  他對生物學(xué)懂的不多,并不知道耐寒稻會不會退化。但正因?yàn)椴恢啦艜@么說,萬一真退化了那就欲哭無淚了。
  長孫無垢就更不懂這些了,所以并沒有懷疑他的話,為難的道:“可萬一這些稻種被高句麗獲取,豈不是資助敵人嗎。”
  陳景恪說道:“姨母怎么把火炮和炮艦給忘了,  有此神器在就算良種被高句麗獲取又能如何?他高建武還能以血肉之軀抵抗火炮不成?”
  “況且我們也只是小范圍種植,只要把守好秘密,  高句麗人沒那么容易摸得到良種。”
  “這么做還能在遼東積累種植水稻的經(jīng)驗(yàn),等朝廷決心平滅高句麗,可以提前一年大規(guī)模種植。”
  “來年出兵即可就地解決部分軍糧問題,緩解后勤壓力,可謂是一舉多得。”
  長孫無垢有些意動,道:“此事你我說了都不算,待我稟明圣人,看他做何決定吧。”
  陳景恪道:“也只能如此了。”
  他又陪小兕子玩了半天,才告退離宮,長孫無垢派孫福財帶著幾個人過來取走了良種。
  就是易奴和玉珠兩人有些不舍,畢竟這是她們兩個的勞動成果,自己都沒嘗一口就被拉走了。
  接下來幾天陳景恪的生活又恢復(fù)到了往日,給徐山鷹幾人上課,寫秦亡總結(jié)。
  期間程懷亮三人來了一次,主要是和他說外貿(mào)的事情:
  “……西域局勢復(fù)雜且有西突厥在太過危險,北方草原薛延陀心思難測,我們以為還是遼東諸國更合適。”
  “高建武怯懦畏懼大唐不敢生事,奚人、契丹、新羅、百濟(jì)更不敢與大唐為敵。且這幾個國家都較為富有,能買得起玻璃,真人以為如何?”
  陳景恪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道:“世伯們?nèi)绾握f?”
  程懷亮說道:“這也是長輩們的意思。”
  陳景恪頷首道:“正常來說這個想法確實(shí)沒錯,但我覺得有個地方比遼東諸國更合適。”
  程懷亮眼睛一亮,連忙問道:“哪里?”
  陳景恪道:“先回答我一個問題,你們能弄到可以在海上航行的大船嗎?越大越好,數(shù)量越多越好。”
  程懷亮為難的道:“不瞞真人,我們家在造船上并無產(chǎn)業(yè),也無什么人脈。”
  秦懷道和尉遲循毓也都是同樣的情況。
  陳景恪無奈的道:“那就沒辦法了,我說的地方需要大型海船才行,沒船你們還是往遼東那邊賣吧。”
  “這……”程懷亮追問道:“你說的地方真的能賺到大錢嗎?”
  陳景恪回道:“那里沒錢,但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糧食。”
  “嘶……”三人都倒吸一口涼氣,糧食啊,比錢都值錢的東西。
  秦懷道興奮的道:“天下真的有這種地方?”
  陳景恪肯定的道:“有,那里一年四季都能生長莊稼,水稻一年三熟。”
  “土地肥沃到隨便撒一把種子就不用管了,過幾個月可以直接過來收割莊稼。”
  尉遲循毓激動的道:“這種寶地合該歸我大唐所有,快告訴我它在哪里。”
  陳景恪搖頭道:“如果你們有船,告訴你們也無妨,沒有船告訴你們只會產(chǎn)生不必要的風(fēng)險。”
  “你們可以回去告訴幾位長輩,未來海洋會是大唐的重點(diǎn)發(fā)展方向。如果相信我,現(xiàn)在就可以往這方面投入一定的資源了。”
  三人懷著興奮不甘的心情離開了,至于三家會怎么做,陳景恪也不知道。
  反正該給的提點(diǎn)他已經(jīng)給了,怎么做就是他們的事情了。
  就在他以為接下來會太平無事的時候,又發(fā)生了一件大事。
  首先李世民不知道哪根筋抽了,突然放出風(fēng)聲要世封刺史。
  好家伙,這是要開歷史的倒車啊,群臣頓時就爆炸了,一個比一個反對的激烈。
  就連有資格被世封的人也一樣反對,群臣反對的奏折就和雪花一樣飄向?qū)m中。
  陳景恪也目瞪口呆,前世李世民確實(shí)這么干過,被群臣給阻止了。
  這輩子歷史已經(jīng)改變,他以為不會再有這種事情了,沒想到還是發(fā)生了,只是時間推遲了一段時間。
  然后他就該干啥干啥了,連象征性的勸諫都沒做——有長孫無垢在李世民翻不了天。
  果不其然,沒兩天他就不提這事兒了。
  上一世他還和群臣拉扯了許久才打消這個念頭,這一世幾乎就相當(dāng)于直接舉手投降了。
  不過這件事情卻給了陳景恪一個啟發(fā),把這個靈感完善了一番之后,他就拿著寫好的秦亡論進(jìn)了皇宮。
  沒有去甘露殿,而是去了立政殿,讓長孫無垢請李世民過來。
  這件事情太大了,最好是和帝后一起說,大家商量著來。
  只是今天李世民來的有點(diǎn)晚,一直到三點(diǎn)多才出現(xiàn),且臉上帶著掩飾不住的疲憊。
  長孫無垢和陳景恪馬上就知道發(fā)生大事了,都擔(dān)憂不已。
  李世民也沒有隱瞞,主動說道:“十四日黃河決堤了,陜州河北縣被淹,河陽三城的中譚城被沖毀。”
  “啊?”長孫無垢驚呼一聲,連忙道:“死傷如何?趕緊抽調(diào)糧食賑災(zāi)呀。還有防疫,大災(zāi)之后必有大疫,一定要做好防疫。”
  李世民頷首道:“我已經(jīng)下令賑災(zāi),并令周邊州縣接納安置流民,又從義倉里調(diào)撥了糧草,防疫之事也做了安排。”
  “二郎英明。”長孫無垢嘆道:“今年真是多事之秋啊。”
  七月谷水外溢淹洛陽,水深達(dá)四尺。洛水外溢,淹沒六百余戶。
  但比起谷水和洛水,黃河決堤才是最嚇人的,翻翻史書就知道它發(fā)起怒來是什么后果。
  作為穿越者陳景恪對黃河的認(rèn)識,還要超過李世民和長孫無垢,甚至超過這個時代的大多數(shù)人。
  仔細(xì)回想了前世看過的關(guān)于黃河的記錄,他說道:
  “史書關(guān)于黃河水患的記載多不勝數(shù),改道都有數(shù)十次之多,因此而死者更是不知凡幾。”
  “東漢初王景奉命修河,至今五百余年黃河都未發(fā)生過大的災(zāi)禍,可謂是功在當(dāng)代利在千秋。”
  “然經(jīng)過五百多年淤積黃河水位上升,部分河道損壞嚴(yán)重。恐怕以后水患會一年比一年多,最可慮者還是改道。”
  “為了杜絕更大的災(zāi)難,防患于未然,我建議陛下應(yīng)該效仿先賢,重修黃河。”
  李世民臉色陰晴不定,最終化為無奈道:“我何嘗不想,只是修河事大,需要動用的民夫數(shù)以十萬計(jì),一個不好恐會釀成大禍。”
  “且朝廷連年征戰(zhàn),府庫中糧草儲備不足,已經(jīng)不足以支撐大規(guī)模的行動。別說修河,接下來數(shù)年朝廷連大規(guī)模用兵都難。”
  陳景恪也沒想到,看起來蒸蒸日上的大唐家底竟如此薄弱,不過想想也正常。
  從立國開始就一直征戰(zhàn)不斷,直到貞觀九年打敗吐谷渾才算緩口氣兒,府庫里能有多少糧食?
  原本的歷史上大唐足足修養(yǎng)了五年,直到貞觀十四年消滅高昌,才重新恢復(fù)了大規(guī)模軍事行動。
  然后李世民就一口氣打敗西突厥重新入主西域,消滅薛延陀兵鋒直抵北海。
  又御駕親征討伐高句麗,此戰(zhàn)雖未竟全功但也把它打殘,為李治滅高句麗打下了基礎(chǔ)。
  但這會兒還是貞觀十一年,國家還在休養(yǎng)生息之中。
  抽調(diào)民夫修黃河,不光要消耗府庫里本就不多的儲備糧食,還會因?yàn)榇罅縿趧恿Ρ徽饔茫⒄`糧食的生產(chǎn)。
  里外里這么一弄,國家還真負(fù)擔(dān)不起。
  不過……陳景恪心中想道,糧食啊,好像也不是沒有辦法解決。


  (https://www.dzxsw.cc/book/79771816/70509800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jī)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江市| 扬州市| 大方县| 日土县| 夏津县| 遂宁市| 辽阳市| 昭平县| 普安县| 石泉县| 调兵山市| 平武县| 屏东县| 连江县| 平邑县| 北海市| 攀枝花市| 手游| 焦作市| 蕉岭县| 鞍山市| 庆元县| 太和县| 宿州市| 泰来县| 桦川县| 镶黄旗| 二手房| 堆龙德庆县| 青浦区| 榆树市| 简阳市| 太和县| 肃南| 嘉峪关市| 杨浦区| 敦煌市| 丹棱县| 中牟县| 邯郸县| 永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