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印象宜昌 > 回眸中書街(135)

回眸中書街(135)


回眸中書街(135)

        一三五、譚家小屋

        那棟小樓是屬于譚家的,據譚家的那個紅臉龐、大嗓門、一頭花白頭發、很粗獷,也很有男子漢風度的老爺子在世的時候經常說,他們世代就居住在宜昌城里,也就是真正的宜昌老人(宜昌話:土著)。

        翻了一下譚姓的溯源,既有源于姒姓之說,也有源于姬姓之說;既有源于瑤族之說,也有源于蒙古族之說;既有源于景頗族之說,還有源于滿族之說。不過,譚姓第一次以史料的形式出現在宜昌,是《三國志·魏書》里記載的,曹氏魏明帝年間(公元226-239年),當時孫氏吳國的夷陵(宜昌)的守將是安北將軍譚正。

        而在有關湖北譚氏的家譜上,秭歸譚氏始祖譚金,“湖廣填四川”時自江西撫州府臨川縣遷來,子孫后來散居秭歸、宜昌等市縣。這應該是宜昌譚姓最大的族群;而沿著清江而上沿線分布的土家譚氏,是明洪武年間遷自宜都;還有宣恩的譚氏,祖居江西洪州府,北宋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始遷祖譚忠以平蠻功遷居宣恩,子孫散居在宣恩、荊門、宜昌和安徽阜陽等地。

        無意中看到湖南茶陵譚氏的《白石譚氏九修族譜》記載:“始祖建南公后裔次周公子孫早年遠徙湖北宜昌府東湖縣……據《白石譚氏老譜》記載其先輩墓地如下:1、湖北宜昌府東湖縣河西鋪,地名:簡家衛浩(簡家沖、柴家沖)男:……(大字輩);2、湖北宜昌府東湖縣北鄉離城50里咸池鋪,地名:黃家場、黃黎樹。男:……(緒字輩);3、湖北宜昌府東湖縣,地名北鄉金家堤蔣家沖。”

        以上所說的北鄉黃家場,就是如今的夷陵區黃花場,而金家堤蔣家沖,就在如今的夜明珠到蝦子溝一帶,而河西的簡家沖、柴家沖自然是點軍區,就是不知道具體方位,在《宜昌往事》群中,有一叫“忘不了”的網友告訴我,就在黃家棚村南。據說,清末民初的時候,湖南茶陵老家還曾經來過人對宜昌這里的族人進行過查詢,以編入族譜,可就是如今時過境遷,連地名都變得面目全非了。

        宜昌與譚氏最大的相關無疑就是長江南岸的譚家河,雖然僅僅只是一江之隔,可隔山容易隔水難,一直都是宜昌的蔬菜基地的艾家鄉譚家河村直到1975年才劃入城區,而且是因為那里有了由于三線建設從上海搬來的大型國企紅旗電纜廠。不說紅纜對譚家河所做出的貢獻,就說當時往來于譚家河碼頭的輪渡線路就叫人肅然起敬:譚家河就有村辦的人渡線路一條(譚家河-紅纜碼頭),紅纜廠的班輪專用有清江號躉船一個(宜都-宜昌班輪);紅纜廠的人渡線路一條(紅纜廠區-紅纜碼頭);紅纜廠汽渡線路一條(紅纜廠區-寶塔河紅纜專用汽渡渡口);710人渡線路一條(艾家鄉-紅纜碼頭);伍家崗人渡線路一條(艾家鄉-白沙路);伍家崗汽渡線路一條(艾家鄉-熱電廠渡口)。

        除此之外,譚家河的人還可以乘坐紅光港機的人渡(紅纜-紅光),然后轉乘宜昌人渡(紅光-大公橋),進城回家都是很方便的。不過隨著夷陵長江大橋的建成,江南的人渡和汽渡都相繼消亡,一趟28路公交從譚家河社區站始發,經過譚家河二組、紅旗電纜廠、紅光港機廠、五龍、北山坡、世紀花園、國際大酒店、一馬路、市政府站,不過半小時,就可以到達市中心繁華鬧市的夷陵飯店,自然方便快捷。不過就是晚上沒有公交車,那也沒什么,我有一個住在紅纜廠的朋友,有天晚上在我家打麻將誤了車,子夜時分打一電話,就有面包車在市府門口靜候,包接包送,不過車費是35元。

        不知道我在這里提到的那個住在學院街與中書街的拐角處的譚家究竟來源哪里,位于學院街與中書街交匯處的那棟小樓的宅基地在明清兩代和民國的時候是屬于誰的,反正抗戰期間,宜昌淪陷,日本人先是將宜昌燒成一片火海,后又將老城區劃為難民區,剩下的建筑幾乎都是斷壁殘垣;同時還有幾萬宜昌人出外逃難,后來光復以后,陸續回來的人要么發現家里什么都沒有了,要么就干脆沒回來,抗戰八年,也是滄桑巨變。

        反正位于中書街與學院街口那棟房的宅基地在解放前就已經屬于譚家了。譚家老爺子耳朵不太靈光,所以說話總是大嗓門。那個干了一輩子的老泥瓦匠喝了一點酒,就會很有精神的和我講他的那棟小樓的來歷。最開始是一座木板房:“家里窮,買得起原木柱子、八字梁木屋架,卻買不起墻板和檁條,只好先用竹席當墻,上面抹上泥巴。”他接著說:“后來有一年發大水,川江沖來不少木料,就買了些便宜貨,這才有了最開始的板壁房。”

        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后期,聯通四新路與四新橫路的富裕街與富裕橫街上幾乎還全都是那種茅草頂或者青瓦頂的板壁房和土墻房。


  (https://www.dzxsw.cc/book/79721358/3130621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