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南方 第六十一章 天道
志國要來校閱的消息立刻傳到了破軍和驃騎兩團。該章節(jié)由{}提供在線閱讀()u一個半月之前就被調到松江這里,松江亂的厲害,除了他們還有其余各團一起過來平亂。到了現(xiàn)在,其余幾個團又陸續(xù)被調往別處,留在這里的只剩下這兩個團。
今次大帥路過,能過來校閱將士,這是破軍和驃騎兩團的莫大榮光。
兩團駐地與曾志國所在之處也并不很遠,兩個千夫長帶隊,簇擁在曾志國身邊左右,一起向著駐地而去。
約德爾與楊英明正好要征調附近木匠前來打造大車,有兩個團駐軍在這里幫手,卻比讓當?shù)氐能姺植繀f(xié)助還要快捷有效,于是也一同跟了過來,打定主意,這一次要叫陳昱和華遠山幫一幫手,如果能在幾天內就做出樣車來,然后再緊急打造一批,那么這陣子運送糧食的重擔就要輕上許多。
眾人各懷心思,一路行來。兩個團迎接的馬隊有百多人,天雄軍缺乏戰(zhàn)馬,這已經(jīng)是兩個團能湊起來的大部騎兵了。
他們簇擁在曾志國所行最外圍的地方,一個個興高采烈,滿臉興奮之色。天雄軍的戰(zhàn)兵已經(jīng)全部換裝完畢,鎧甲兵器全部要與方陣要求相符。倒是各團中的騎兵擔負的多半是警衛(wèi)與斥候的工作,鎧甲仍然是對襟鎖甲,佩備的武器也多半是腰刀。
騎兵內里,就是內衛(wèi)部隊與普通的隨員,再里一層,便是楊英明與約德爾等人,然后,便是曾志國地親兵。
數(shù)百人與曾志國一并而行,鐵甲鏗鏘,鐵蹄如流,耀眼的紅色軍旗之下,到處都是穿著大紅色斗篷的英武軍人,長矛與長戟和腰刀形成了一道道散著寒光的令人膽寒的防御線,令得有心人不敢上前。
破軍團與驃騎團地團部都設在一個鎮(zhèn)子里,這里是典型的江南水鄉(xiāng)的小鎮(zhèn)。到處都是青磚烏瓦,到處是青磚砌成的拱斗飛檐,街道上是用條石鋪路,數(shù)百匹戰(zhàn)馬蹄擊在石板路上,當真是如春雷一般,轟隆隆的滾滾而過。
街頭轉角處,幾個十五六歲到二十左右的青年遠遠看到曾志國一行隊列到來。其中一個年紀稍大些的微嘆口氣,轉頭低聲道:“唉,完淳,這次又沒有機會了!
這個青年身后站立地。便是上次行刺曾志國失敗。卻被意外放走地夏復夏完淳。雖然不明白曾志國為什么放了他一條生路。不過。殺父大仇不是這么一放就能了結地。
松江一帶。到處都是家族中有人被天雄軍殺害地世家大族中地子弟。自崇禎九年規(guī)定南人中舉也要試射術后。這些青年以前也簡單學過些騎射功夫。大變一起。更是潛心練習弓箭武藝。一心想為家中親人報仇。
夏完淳陰沉著臉。旁邊地人多半不認識曾志國。他卻對曾志國地模樣記憶深刻。遠遠看到曾志國被大隊人馬圍在正中?匆豢醋o衛(wèi)情形。他地嘴巴動了幾下。半響過后。終于道:“是地。吳兄說地對。這一次是沒機會了!
他們五六人。表面上看來都沒有攜帶武器。一個個生地也是文弱。所以躲過了鎮(zhèn)上駐軍幾次地盤查。不過。自從太湖上到處都是反亂地義軍之后。他們這些原本士紳家族地人很容易就和這些義軍接上了頭,F(xiàn)在他們每個人懷中都有從南京武庫里弄出來地精致小帑。這些帑軍中用起來都嫌威力太小。用起來還不如弓箭。不過。對這些力氣不大。而且武藝射術也算很普通地年輕人來說。卻正好是合用地武器。
而且。這些帑很小。冬天穿地厚實。可以藏在懷中不怕被人覺。
因見曾志國一行越來越接見。四周原本還有些百姓,F(xiàn)在大家都避之不及。夏完淳臉色陰沉。面部表情也極為痛苦。
殺父大仇就近在眼前,卻是不能一快心胸,向之射出復仇之箭,這種痛苦,當真是教這滿臉稚氣的少年痛苦異常。
“完淳,不必如此,還有地是機會!
眼見大隊人馬越來越近,附近可以看到的百姓已經(jīng)屈指可數(shù)……松江這里幾乎一直在動刀兵,現(xiàn)在大規(guī)模地抵抗已經(jīng)被平下去,不過不代表小規(guī)模的沖突已經(jīng)消彌。可以說,天雄軍在此對江南百姓并不能放心,而普通的百姓也不會與軍人交結甚歡。
這樣的情形之下,在眼前大隊人馬前面還停立不走,一定會受到嚴苛的檢查。如果查的細致,這五六人身上多半帶了帑,還有人藏了短刀等兇器,查了出來,多半就是個死字。
帶頭的年輕人姓吳,父親正是大名鼎鼎的吳易。
鎮(zhèn)江那次殺人,吳易與夏完淳的父親一起遇害,自從那一天起,這些破
親人的年輕人便聚集在了一起,有的參與義軍之中,中竄連,也有的跑到了左營或黃鎮(zhèn)之中,還有人到了南京,繼承父祖的衣缽,加入了復社,用筆墨來控訴曾志國的殘暴。
至于夏完淳等人性格堅毅,而且也有點膽大包天的味道,他們沒有躲起來或是忍氣吞聲,反而想方設法搞來弓帑,意圖行刺。
“走,速走。”
他們雖然年輕,決斷倒也明快,一看今天曾志國有大隊護衛(wèi),便立刻決定撤走。
“真是……不是說此賊現(xiàn)在經(jīng)常微服而行,身邊很少護衛(wèi)的嗎!”臨行之際,有個虎頭虎腦的青年重重的往墻上一捶,因為用力過大,墻倒是沒事,他自己的手卻是打的皮開肉綻,鮮血淋漓。
眾人先不理他,一起悄然奔出幾十步后,眼看出了鎮(zhèn)子,為的吳姓青年松了口氣后,才皺眉向著那滿手鮮血的青年道:“應當不是事機不密泄了密,若是有人告密,鎮(zhèn)上早就雞飛狗跳,有人搜拿咱們了,F(xiàn)在看,是咱們運氣不好罷了,諸位兄弟盡可放心,天道好還,曾賊總有伏誅的那天!
夏完淳先是點頭,然后卻道:“吳兄,我不打算與諸兄一起繼續(xù)找機會了!
“哦,這是為什么?”
夏完淳道:“我已經(jīng)數(shù)次找機會了,先父離世那天原本機會最好,也被曾賊避開過去了。此賊縱然沒有傳聞中的萬夫不當之勇,弟當日看他反應迅捷,應該也是沙場驍勇之士。等閑手段,或是咱們懷里藏著的這種強是傷不到他的。況且,曾賊身邊就算是微行,也總有護衛(wèi)在,咱們想要行刺,成功之可能甚微。”
他說的自然是實情,不過,雖然如此也是太過讓人沮喪,吳姓青年聽的面帶薄怒,待他說完之后,便道:“那么咱們幾個的殺父大仇,就這么算了?”
“當然不是!”夏完淳亢聲道:“殺父大仇不共戴天,弟豈能一日忘懷?”
夏完淳雖然在這幾個中年紀最小,不過眾人平時也知道他性格堅毅多智,而且善與人交結,眾人懷中的小便是夏完淳想辦法弄了過來。此時聽他如此一說,各人都是精神一振,知道夏完淳必定有話要說。
“既然謀刺不成,不如投軍。”夏完淳神情淡然,似乎是在說別人的事,不過語調中堅毅非常,顯然是決心已定。
他也不管別人如何應答,當即又道:“弟已經(jīng)打定主意。左營遠,京營太弱,投之無用。
黃鎮(zhèn)近在蕪湖,一路都有水路相連,咱們幾個坐船趕路,幾天功夫就到了。聽說黃鎮(zhèn)已經(jīng)在調兵集將,就要討伐曾賊。咱們不如去投軍,諸兄與弟一并相投,想來黃帥會收留下咱們的!
眼前眾人,幾乎個個家族都是江南望族出身。家中父祖多半都曾經(jīng)考中舉人或是進士,做為京官或是外官,就算明末時,他們這些人一樣對武夫并不如何敬重。
不然的話,早就可以投軍或是動族中父老一起舉事了。
不過,既然行刺無門,似乎也只有投軍這一條路可以走了。幾個年長些的青年互相對視一眼,片刻之后,便是一起咬牙,都道:“那末便投軍。不過,咱們要與黃帥說好,不做幕僚,也不要他視若賓客,咱們要披堅執(zhí)銳,手刃大仇!”
夏完淳神情激越,也是道:“不錯,弟也是這樣的想法!”
他們畢竟太過年輕,只以為投軍之后便可以領取武器,然后以他們的家世可能做一個低級軍官,大軍一動,便可以與朝廷諸路兵馬會合,打跨天雄軍,報得大仇。
眾人計較已定,當下便不在耽擱,先各自潛回家中,取了行李和一些銀兩,然后會同一處,一起坐小船沿水路,一起向著蕪湖而去。
等到了船上,出了天雄軍境內之后,卻是遇著不少與他們目的地一般相同的人群。這其中多半都是讀書士子或是原本江南各地的官紳家族,一路上船只不斷,去投黃得功的幾乎全部是江南一帶的精英,夏完淳等人在船上幾乎時時刻刻都能看到熟人朋友,一路上招呼不絕,待快到蕪湖時,幾乎匯集了三四百人。
“曾賊授之日不遠矣!”
夏完淳雖然不喜歡妄言,他的師父陳子龍與普通的復社成員不同,并不喜歡復社的那一套。不過,看到眼前情形,夏完淳還是忍不住振臂高呼,滿臉喜色的道:“人心相背,由此可見,若是這樣還擊不破曾賊,還有天道嗎?”(未完待續(xù),如欲知后事如何,Www.Paoshu8.Com。章節(jié)更多,支持泡 書 吧!)
(https://www.dzxsw.cc/book/79626/484989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