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南方 第四十七章 討曾
\逆流天下 第二卷南方 第四十七章 討曾
瘋了。真是瘋了。”
十一月底的事情。隔了差不多十天。到十二月七八日左右。鎮江的天雄軍鏟除異己。殺害了四千余江南士紳的消息。傳到了江北的揚州城中。
洪承疇從地方官做起。歷任江西主事。兩浙參議。也曾在部做員外朗中。后來任陜西督道參議。一戰斬殺三百起義軍。名聲大噪。從此清云直上。歷任巡撫。總督。一直松山一役降清。一樣還是大清的重臣。
對明朝的重用他從未忘記。所以盡管他被皇太極的胸襟所感動。又因為貪生怕死而投降。到現在又被多爾信任重用。然而在內心深處。他是的自己與前明的這些官員士紳階層是一體的。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商量的。
睿親王用他。讓他趕到揚州前線。將來渡江后可能讓他來鎮撫江南。用的也就是這一點。由他出面來撫。可能效果更好。士紳階層也容易接受。這樣以新換舊。統合江南的力量。都會容易一些。
不過。他可萬萬沒有想到。一個藩鎮。居然敢如此冒天下之大不諱。就這么對江南士紳階層揮動屠刀。一天之內斬四千人。其中還有陳子龍和路振飛顧炎武顧杲等名震江南的大名士!
這種事情。教洪承疇一時半會都不能理解。也不能緩過勁來。
特別是他有不少門生故吏就在江南。雖然現在具體的名單還沒有搞清楚。不過根據江南的情形來看。恐怕會有不少人遇難。
已經知道的。有他的舊日門生金正希就在其中。
時間隔的太久了。洪承疇戎馬半生。已經不喜文事。當年與這些名士士紳交結論文的往事仿佛是上輩子的事情了。他努力的在腦海里編織著金正希的長相。卻總歸是想不起來了。
“這真是……這真是禽獸之舉啊!”
默然半響之后。洪承疇終于失去了他一向沉穩內斂的相臣風度。忍不住頓足大罵起來:“吾不料今日竟聞此事。竟有此事。曾某豈敢如此。竟敢如此!”
他的簽押房尋常人當然進不來。此時與洪承疇一起商議江南變故的。唯有勒克德渾與葉臣兩人。
聽著洪承疇頓腳大罵。葉臣卻是不以為然。道:“這樣也好啊。省我們下江南費事了。被這曾某人這一殺。江南那里的人恨死他了。連帶著明廷也要被恨死。這樣我們一江。投降的還不知道有多少。真省事。”
勒克德渾不想笑。可偏偏也在咧嘴:“這個。江南文氣受此摧殘。當然不是好事。不過。曾某人這么做用你們漢人的話說。這叫親者痛仇者快?”
洪承疇差點就要落淚了。不過。當著兩個滿洲貴胃。他卻是不敢表露出自己對前明士紳階層的這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感。當下也只能悶聲道:“確實是如此。曾賊雖然罪該萬。不過。這也算是為我大清軍掃平了|礙。也是一件好事了。這樣的。王師一過江。張榜安民。維持好地秩序。只要南京杭州一下。南方半壁。傳檄可定矣。”
“是啊。哈哈!”勒克德渾笑的很開心。揚州與鎮江只隔著一條長江。視曾志國為大敵巨寇。不容易對付。甚至。他覺的只憑揚州本地的力量。雖然有十幾萬投降的明軍。可是野戰也未必是天雄軍的對手。
前一陣子。天雄軍偷襲瓜洲渡口的戰例。使的他對天雄軍的整體實力有了一個比較不明確的判斷。
其實。那天偷襲渡口的三百士兵全是精挑細選出來。其中還有不少十夫長和百夫長也被當成普通的戰兵來使用。
這樣的一個方陣。其實等于是建奴把白甲兵集中在一起使用的效果了。
盡管如此。其實展現出來的戰斗能力也夠驚人了。勒克德渾和葉臣等人有所顧忌也是正常。
現在很好。曾志國從一個名聲極好的鎮帥變成了十惡不赦的軍閥。根據洪承疇的判斷。恐怕整個江南已經將曾志國視若仇敵。士紳階層已經與曾志國徹底決裂。再不會有人與他合作。也不會有人說此人半句好話。最多三個月。就連兩廣等地的士紳也會視曾志國為生死大敵。
如此一來。清軍只要渡過長江。打敗曾志國和攻取南京。整個南中國可能在三個月內就會完全歸順。
洪承疇心中不覺有些悲涼。暗想道:“大明氣數已經完了。這果然是真的。不然。也不會出曾某這種妖。”
悲涼之余。他倒也有些慶幸。身投降的前明大臣。如果清朝取不了天下。他的名聲可就臭到沒辦法修補了。現在很好。明朝顯然必亡。還有曾志國這樣的人出來頂在前頭。他洪享九松山戰敗投降的這一點小小不純。恐怕也算不的什么了吧。
“那么……”勒克德渾又沉吟著道:“我們可以做些什么?”
洪承疇道:“曾某濫殺無辜。且都是江南士紳中的菁華。咱們不妨寫出文告。曉諭江南官紳知道。國家已經在京師開科取士。北方紳一應如常。國家待之以禮。大清取天下。已經成必然之勢。天命在清。讓江南士紳急速緊降。吾等一定會擇賢錄用的。”
他帶著一點疲憊。把手放在自己剃的發青的額頭上。道:“這也算是先聲奪人吧。王師南下之日。江南士紳。必定來投。”
“很好。那就依先生的意思來辦吧。”
勒克德渾搓一搓手。與葉臣相視而笑。強敵自斷羽翼。這還有什么可說的。
大約真是漢人所說的。天命在清。
他們都是曾經跟隨皇太極身邊左右。對皇太極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對漢人的文官武將都竭誠倒履而迎。那種推心置腹的態度與海納百川的氣度都熟悉清楚的很。
祖大壽是什么人。把太宗皇帝涮了一遍又一遍的小人。就是這樣的人。最終歸降后太宗皇帝都沒有殺他。為什么?這道理很簡單。要的人心!
現在。對岸的明軍已經自亂陣腳了。大敵當前。只有和衷共濟。團結一切力量對外的道理。哪有就這樣對自己人動刀一說?鬧成這樣。也真是亡國氣象已顯。氣數已盡了。
……
揚州的清軍將帥彈冠相慶。南京的南明小朝廷卻是驚惶失措。已經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曾某人自從被捧上位。大家原本以為這是國之良將。就憑他不計自身安危來回沖殺。保的十萬揚州百姓逃出生天的舉動。當真
是有謀。而且仁義過人。史可法賞他。東林黨也信|士英一黨也覺的此人可以把守門戶。以此人的武勇來鎮守防長江防線。保住鎮江京口不失。如此。可保半壁江山。
大家齊心協力。給錢給人。曾某南京一行。的到伯爵的爵位。討虜大將軍印京營提督并鎮江蘇州常州松江提督軍務總兵官。江南一葉。千萬生民并朝廷安危。盡付此人之手。
后來曾志國因著軍餉分發大權在手。地方糧臺也歸他掌握。漸漸難以控制。他的天雄營與忠貫營接連擴。把南京武庫和戶部的倉庫掏了個干干凈凈。實力越來越強。也越來難以控制。
待他殺鄭鴻奎鄭彩。囚禁史可法。斬閻爾梅張家烈等人時。已經形叛亂。最少。也是擁兵自重。跋扈不法。朝廷因此對他有了防范之心。聽著劉宗周與黃等人暗中聯絡。復社中人在地方上與馬士英一黨也聯起手來。要鏟除這近在肘腋的威脅。結果。事機不密。協同不佳。也是那些書生說大話慣了。自己當自己了不的。結果屠刀之下。無有幸免者。江南士紳的勢力不能說被根拔起。不過。也是傷了元氣。幾乎是被曾志國一夜之間把脊梁給打折了。
現在的江南。等若是曾志國一手遮天。士紳官吏如同狗一般趴在地上。曾帥還踏上了一只腳。生殺予奪。已經操自曾帥一手了。
頭天晚上殺人。當夜南京城中就有不少士紳官員知道了。如果說江南各地是整個大明士紳階層力量最雄厚。知識份子菁英最多的地方。那么。南京城中聚集的便是士紳階層的代表人物。是菁英中的菁英。
聞此消息。南京城中闔城不安。半夜之中。都有人在街道上穿著青衣小帽。只在幾個家仆簇擁下提著燈籠走親訪友。互相打探消息。巡街的御史見了。自然也知道是為什么事。大家睜眼閉眼。不加過問。偶爾遇著熟人。還會打聽一下。究竟如何了。鬧到下半夜時。各勛臣家里。閣臣家里都是燈火通明。徹夜商量。整個南京城都籠罩在一股子惶惶不安的氣氛當中。
天色一亮。驚惶了一整夜的百姓就有全家一起出逃。攜老扶幼。挑著行李推著小車。把全部身家都帶上一起出逃的也不在少數。百姓雖然無知。卻也知道鎮江那邊出了大事。朝中貴人都是一副惶恐不安的樣子。如果真的曾帥提兵打到南京來。達官貴人們怎么樣還不知道。一旦圍城。只怕南京城里要餓死不少人。沒奈何。貧家小戶的只能逃親靠友。趕緊出逃。到了外頭。總還有點辦法。陷在城里。那可就全完了。
百姓如此想。也如此做。可城中的"員卻是沒有辦法。他們既不能走。也不能躲起來。于今之計。只有乞望上面的幾個大佬。能拿出辦法來。
南京城中官員眾多。六部九卿一應俱全。不過。真正主事的不是皇帝。也不是這些普通的官員們。城中真正有實力左右大局。并且可以幾句話定大事的。只有那寥寥數人。
大學士首輔馬士英當然是實力最強的一位。他有大量的黨羽幫手。有貴州兵護衛為爪牙。有文官班底。有武力護持。馬士英的實力自然最強。朝中大事。也多半由他來決斷。
除了馬士英。便是南京守備勛臣城伯趙之龍。京營兵的力量。幾乎全在趙之龍手中。清軍攻克鎮江。南京城中重臣會議。便是由他決定投降。他態度一明確。其余人已近無話可說。
這兩人之外。還有勛臣伯爵劉孔昭。他是操江總督。手中也有一部分的軍隊。
再其次。便是南京司禮監太監韓贊周與幾個大學士各部尚書。
而真正能決斷大事的。非馬士英與趙之龍劉孔昭三人莫屬。其余的大學士尚書等。手中無兵。僅憑一張嘴。亂世之中已經無甚用處了。
當然。除此之外。南京城中復社也有不小的勢力。人多嘴多。再加上有劉宗周坐鎮。也算是一股很能搗亂的力量吧。
鎮江的事出來。整個南京城亂成一鍋粥。馬士英很想鎮之以靜。不過。卻怎么也靜不下來。他不停的派去鎮江一帶打聽消息。同時有人上門來。他也是來者不拒。
以往出大事。馬士英總歸是能沉的住氣。天大的事。也不過付之一笑。
在南京之初。高弘圖姜曰廣呂大器那一幫東林黨人與他過不去。冷貼人家的冷屁股。他也不過就是一笑置之。后來東林黨人意欲政變。被發覺后索性慫恿左良玉稱兵犯境。馬士英也是從容布置。最終將左良玉擊退。他沒事。左良玉倒是憂懼死了。
不過。自從出了曾志國這個跋扈的藩鎮。馬閣老的好日子算是到頭了。
曾某。不按常理出牌。完全的肆無忌憚。雖然以前的四鎮也是這般。但馬士英至少知道四鎮的鎮帥在想什么。他可以從容分化。收買。利用。
也不過就是用點銀子和心思的事情。算不的什么。
可是曾志國卻是不同了。他從朝半搶半要過去的銀子糧食。全部用來裝備了軍隊。他的每一分錢。都用來打造鎧甲兵器。他的天雄軍從一千多人的嫡系發展到八千人再到三萬人。每一分銀子都用在了該用的地方。換了別的鎮帥。拿走朝廷的這兩百萬的銀子和一百多萬石的糧食。最多有三分之一用在鎮兵上就算不錯了。剩下的拿去揮霍。再掏出一部分小錢來養活幾百人的家丁。臨陣之時。就用家丁來打仗。順風打一打。逆風就逃。幾十年來。大明的將領都是這么做的。
可是曾志國不這樣。他發展的太快了。除了親兵之外。他沒有一個人的家丁。不過。整個鎮江鎮的實力。已經遠在其余各鎮之上了。
如果不是這樣。朝廷為什么要忍?他馬士英為什么要忍?他早就看了出來。京營兵不是對手。黃的功一樣也不是對手。黃帥有三四萬人的戰兵。不過。黃帥的戰兵素質在鎮江鎮面前。真的是差太遠了。
這一次。馬士英也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左營和黃的功倒不一定要與曾志國內戰起來。但是江南士紳抱成一團。給曾志國添點惡心。倒是省事不費力的事。曾志國發展太快。口太大。朝廷撐不住。地方士紳也撐不住。不拖一下后腿實在是了不的的事。
結果倒也簡單。曾帥做事很粗暴很直接。幾千顆人頭落
大風潮。鬧的沸反盈天的大事。原本以為曾志國不死皮的布置就在對方的屠刀之下。一切都煙消云散了。
今之計。是后事如何。這才是值的真正要好生商討謀劃一下的。
大敵當前。東林黨也好。閹黨也好。總歸要和衷共濟了。
清議堂里。這一次坐定商討國事的重臣。足有三十余位。幾個在職的大學士。城中的勛臣。南京鎮守太監。各部尚書。都察院左右都御史。九卿。還有京營的總兵副將們。濟濟一堂。看起來。倒也熱鬧。
人雖然多。四顧看來。卻是熱鬧中見凄涼。眾人都是泥雕木塑一般。眼觀鼻。鼻觀心。不敢發一言。說一語可能會給自己惹禍的話。
曾志國那么手狠。誰敢保自己哪一天不落在他手里?與路振飛相比。座中人也只有幾個名望和官位上更加勝出。可路振飛也不能保其性命。別人又如何說!
向來。只有文官彈劾武將。或是請尚方劍斬武將的例子。而大明時至今日。竟是文官重臣和名士官紳被武將殺雞一樣的宰殺。其中況味。已經讓這些文官重臣們被壓的說不出話來。也是無話可說了!
“今日之下。諸位老先生居然無話可說嗎?”
悶坐了半天。馬士英終于忍不住最先開口。他逼視著坐在自己下首左邊第一位的王鐸。向著這個大學士問道:“老先生有什么話說?”
王鐸倒是吃了一驚的模樣。呆了半天。才道:“這個。學生到鎮江時。委實沒看出來曾帥是如此手狠的人……這個。真的看不出來。”
“純是廢話!”馬士英在心里暗罵一句。也知道拿王鐸這個老狐貍沒有辦法。便又向王鐸身后不遠處的錢謙益問道:“那么。牧老有什么可以教我?”
錢謙益也是一副受了驚的模樣。萎靡不振。他倒是真的看不出來。怎么在他府中那個有點謹小慎微。說話行事都很拘束的曾帥。在離開半年多后。竟是突然變成如此模樣。他的老家是無錫。這一次消息傳過來。無錫當地的大名士和有數的幾個富紳都被殺了頭。聽說下一步就是抄沒家產了。消息傳來之后。他嚇的整夜沒有睡覺。一直在想。如果我在無錫。將會如何!
結果當然不是很美妙。于是這位東林領袖禮部尚書已經打定了主意。在這件事上。絕不會說一個字!
絕不!
馬士英問到他。錢謙益支支吾吾。卻是一個字也不肯說。
他的心思。馬士英當然也明白的很。于是嘆一口氣。自己也不發問了。
又沉悶了一會。倒是刑部尚書高悼向著趙之龍問道:“老先生。若是曾帥移兵來謀留都。京營兵能出戰否?”
趙之龍是勛戚貴胃。二百多年的伯爵世家。他年輕時。很受崇禎皇帝的賞識。因此被授以南京守備的重任。其實大明東南半壁的安危。也在他手中。
此人現在四十出頭。一張臉面團團若富家翁。保養的極好。他頭戴著七梁四柱的伯爵朝冠。穿著大紅朝服。大帶玉佩。革。黑鞋白襪。坐在人群之中。猶顯富貴。
不過。現在他的臉上也滿是困惑。他不明白。怎么就有人敢如此大膽。如此的心狠手辣。朝廷令名不行。鎮帥抗命者甚多。甚至有不少鎮帥在地方上燒殺淫掠。這些朝中都很清楚。
不過。敢向幾千士紳揮動屠刀。敢殺朝廷現任官員的。曾志國已經是獨一份了。
他是朝中勛戚。手握兵權。不過到了此時。他也只能極為痛苦的閉眼搖頭。道:“京營兵久不訓練。甲胃不齊。餉銀不濟。上陣擊敵。恐怕敗多勝少。不能打。不能打啊。”
高悼又面向劉孔昭。劉孔昭是劉基劉伯溫的后人。劉家也算世代勛戚。與國同休。現在他為操江總督。手中也有一些力量。如果劉孔昭能奮發。其余眾人也還有點依仗。
哪知劉孔昭連連搖頭。只道:“吾意與城伯一般。絕不能打。一打必敗。一敗可就全完了。”
劉孔昭性格強硬。對東林黨也從來不假辭色。所以東林黨總是說他性格傲慢殘暴。而且還是私生子。照理不應襲爵。
在劉孔昭答話之前。眾人還總對他抱有希望。指望他當真能兇悍強硬一些。誰知道。此人的反應竟是與之龍相同。甚至更加的不堪。
京營兵絕望。操江兵用不上。眾人心頭都有種絕望之感。當初用曾志國是要他守住南京的門戶。結果。建奴沒有過江。可是就在臥榻之側。也養起了一只惡虎。隨時都能沖過來。擇人而食!
“完了。完了啊!”吏部尚書張捷頓足大哭。鼻涕眼淚流了一臉。他也是不管不顧。只是嚎啕大哭。一邊哭。一邊道:“國朝出此事。已經與唐末時相仿佛。完了。我大明完了啊。”
如此嚎啕。當然不成體統。不過人都是心頭沉重。難以開解。不少人已經在偷偷抹淚。覺的大明亡國。確實已經為時不遠了。
外有建奴。內有強藩。還有閹黨為亂。在場諸人。心頭都是亂麻一般。再也無法理順。
“唉。看來只有昭令黃的功左夢庚討賊了……打。必須打。一定打。
打他。吾輩可能亡于建奴之手。不打他。不僅亡國。還要亡天下。亡我華夏兩千年之道統。要打。一定要打!”馬士英站起身來。轉身便走。他深悔今日一議。朝中重臣。平時袖手之時仿佛一個個腹有韜略。一個個都是武侯再生。大事臨頭。除了嚎啕待死外。真的是一無所用。
要打。必須要打。他會讓黃的功和左夢庚一起動手。他還要調湖南的何騰蛟過來。他要親自帶著自己的貴州兵和京營兵一起出征。他會調浙江的鎮守部隊過來。他要齊聚三十萬雄師。滅此朝食!
曾志國不完。就是大明必亡。這一點。他已經看的很清楚了。而曾志國今日此舉。不僅是讓大明亡國。他的有關漢儒之爭道統的議論。也是儒家出身的士大夫絕不會容忍的。
今日之前。馬士英已經與劉宗周等人見面商議。從今日起。再沒有閹黨與東林復社之爭。大家攜起手來。一起討曾!
與流賊。建奴。都有的商量。唯有曾某一人。絕不能與之同戴一天!
(https://www.dzxsw.cc/book/79626/484987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