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回師
() 嘿,宋王?”
赤著上身,肩胛處斜插著一支鐵羽的宋金剛被幾個百練騎架在李元霸的身前,面對這個黑壯漢子,李元霸極有興趣,歪斜著眼打量他。追莽荒紀,還得上眼快。
宋金剛其實一生成就很小,歷史上名氣卻是不小,李元霸回到這個世界已經很久,原本并不該有什么特別的感覺,此時看到這個黑大漢半死不活的架在自己身前,雖然已經命不長久,卻還努力做出一副桀驁不馴的樣子,令得李元霸興趣大起。
“嘿,李元霸?”
聽到李元霸用打趣的語氣來嘲諷自己,宋金剛卻是夷然不懼,也學著李元霸的語氣來回應對方。
幾個百練騎士聞言大怒,此時的李元霸在他們眼里猶如天神一般,哪里容得人這么侮辱?當下幾個人緊一緊手,握的宋金剛渾身的骨頭咯吱作響,然后痛加斥責道:“衛王名諱,豈是你叫得的?”
宋金剛原本就是垂死之人,哪里經的住這么折騰,眼前一黑,差點兒就暈死過去。
李元霸伸手止住眾人,豁達笑道:“取名本就是讓人叫的,他這么叫我,倒也沒有什么了不起的。”
宋金剛原本也就是等死,雖然與李元霸語言交鋒,其實并沒有動怒氣,此時見李元霸如此豁達,心里的怒氣反而遏制不住,當下向著李元霸怒道:“你也確實沒有什么了不起,這一仗不過是你運氣好罷了。”
“哦?”李元霸滿臉驚奇,笑問道:“愿聞其詳!”
宋金剛定一定神。喝道:“若不是咱們貪功冒進,以步騎協力而不是脫離,就算你的百練騎反戈一擊,也絕不會有如此大勝,惜乎,劉武周他太貪功,太想得全勝了。”
他這話說地也是有些道理,李元霸略一點頭。表示贊同對方的話。等對方話一說完喘息已定。李元霸便又笑道:“不過以你宋金剛的見識。我的三百鐵騎如何?”
宋金剛起事是在河北易縣,與羅藝的幽州鐵騎也是打過交道,是以李元霸有此一問。
宋金剛閉目沉思,良久后方搖頭答道:“你練兵確實有一手,我和劉武周私下里說過,你的三百鐵騎,羅藝的親衛鐵騎都是遠遠不如。要不是你數量遠遠不及于他,現在你就能殺向幽州,燕趙之間,沒有人是你的鐵騎對手。至于你地輕騎,其實也很厲害,依我看,就是突厥大汗地金狼騎,箭術與騎術可能比你地輕騎強。不過合陣騎戰之術。遠遠不如,至于軍心士氣,只怕也強不到哪里。兩邊互有長短。將來打起來必定是一場好廝殺,不過可惜我看不到了。”
宋金剛說的極為頹唐,而他說所的練就百練騎一事,確實是李元霸最得意的事。他自己武勇過人,實是天生神力,在武學上并沒有下多大功夫,況且他也知道,一個人的武藝再高強,也敵不過千軍萬馬,溫候呂布如何?還不是被熟知兵法的曹cāo砍了腦袋?是以決心做出一番事業的時候,他便以種種辦法,練就了自己地一支jīng銳騎兵,此事是他大得意之事,現在連李世民也在學他,在隴西打造秦王的玄甲jīng騎,他對李世民佩服中帶有害怕,而對方居然也有學習他的時候,此事也令得他非常高興,也極為驕傲。
宋金剛見他神情,原本是極不順眼,原本是要打擊對方,卻是不由自主說出令對方非常高興的話,這讓他很是懊惱。只是思來想去,自己今天決計不能再活,就算對方饒了xìng命,也絕計醫治不了他身上的重傷,當下只覺萬念俱灰,索xìng向著李元霸又道:“你少鐵騎,多jīng騎的策略很對,羅藝占了先手,當時是以大隋全國之力,打造一支讓突厥人聞風喪膽的無敵鐵騎出來,光是戰馬,就得是jīng選的上等河套馬,我看你現在重騎地馬,還不如羅藝當年留下地馬種,如果你再想建起一支如幽州鐵騎一般數量的具甲鐵騎,以唐公現在的地盤,傾盡財力也不可能。漫說是財力夠了,光是成軍,也得幾年之后了。所以少鐵騎沖陣,jīng騎掠陣包抄,這樣地打法最好,如果想打羅藝,最好是大量jīng騎sāo擾他的地盤,避不決戰,消耗他的實力,最多半年,幽州疲憊,不需要打,羅藝也敗了。”
說到這里,宋金剛搖頭苦笑:“秦失其鹿,天下共獵,今天看來,還是唐公最有帝王相啊。”
李淵其實早就稱帝,宋金剛此時倒反說他有帝王相,雖然是贊美,卻還是讓李元霸等人面露尷尬之sè。
宋金剛倒也光棍,自己覺得話也說完,他起兵之后家族早就死的差不多,況且也是生xìng涼薄的人,原本的妻子也讓他趕走,娶了劉武周的妹妹為妻,這種政治婚姻哪來的感情?當下只覺得再無牽掛,又只覺得肩胛處的傷口越來越痛,又是赤著上身,剛剛是鼓勵士氣之舉,此時只覺得丟人現眼,當下努力伸長脖子,向著李元霸道:“衛王,大好頭顱,敬請斬之!”
李元霸也覺得沒有什么話要說,他對宋金剛這種xìng格的人很不歡喜,不過這不妨礙他想把對方收為已用,只是看到宋金剛傷勢太重,也是息絕了此念,此時見對方只求速死,李元霸思前想后,只得默然點頭。
既然他已經同意,唐軍上下也沒有人對這個與突厥人合作,又是積年大盜的宋金剛都無好感,當下也沒有人上前求情,幾個軍中的刀斧刀奔上前來,將宋金剛拖了下去,過了一會便將此人斬做身首兩斷,然后傳首全軍。
宋金剛被斬,不久后還會傳首長安,劉武周窮極而逃,收羅的敗兵也不堪一戰,如果不是唐軍經過這一場大戰后太過疲憊,只怕直搗馬邑劉武周也是一點辦法沒有。
當下諸將與李元霸一起計較,決定只留少數輕騎在此sāo擾守備,不使劉武周輕松再得這一重要關隘,反正經此一戰后,劉武周的騎兵大半崩潰,也無力對抗唐軍的百練騎了。
一切安排妥當后,等到輕重傷兵治包扎治療后,兩萬多唐軍終于緩緩拔營起寨,向著晉陽方向返回。
武德元年秋末,兩萬多唐軍鷹揚府兵與兩千多百練騎一起回到晉陽,在此之前,宋金剛的首級亦是送往長安,等大軍回到晉陽時,遠在絳州的裴寂都趕到晉陽來歡迎,城中的世家與百姓更是出城十里歡迎。
看到紛紛擾擾出城來的百姓,李元霸心生感慨,自己不過是在河東山西首開均田,就在民間贏得了如此高的聲譽,沿途府兵歸鄉時,各郡百姓也是夾道相迎,對李元霸的儀仗叩拜行禮,對這一次擊敗了劉武周等人歡呼雀躍,在百姓看來,均田一事讓他們生活有了著落,李元霸鎮晉陽一天,均田一事便有保障,便會有很多善政改善他們的生活,如果沒有了李元霸換了一個人到晉陽,誰知道將來的事又會如何?
這也是中國一直采取人治帶來的后果,沒有一慣相承的法制,zhèngfǔ更迭會帶來制度與執政方式的變化,而換了一個帝王,甚至是換了一個知縣,當地的百姓就會有截然不同的生活。
楊堅雖然是篡逆,不過民間風評其實很不錯,不管開皇年間也是賦稅沉重,最少文皇帝能保持天下安定,能讓百姓過的下去,換了楊廣執政,就是天下sāo然,楊廣此時的風評自然也好不到哪去。
死了不到一年,關于楊廣好sè荒yín,不理政務,殘酷暴虐的種種傳聞就已經傳遍了天下,天可憐見,楊廣千般錯萬般錯,不過與蕭后感情深厚,從來不好外sè這個是朝野遍知的事,到得現在,居然沒有一個人愿意為故主辯解一句!
而李元霸心中也是明白,他那個二哥說的水能載舟,亦能復舟的道理是如何的直觀,又是如何的正確。眼前這些歡呼跳躍著歡迎他的百姓,如果在他做出什么錯誤的決定之后,將來一樣歡呼著砍下他腦袋的人,想必就是城外歡迎他的這些人!
只有在隋末經歷過這一場大變亂的人,才能說出這樣深刻的話,才能有這樣直觀的見解。
而就是這幾個字,卻是每一個字,都由無數人的幸福與生命鑄刻而成。
開皇年間,中國的人口統計超過了五十萬,而直到后來的唐玄宗年間,人口峰值才又達到了開皇年間的水平。在貞觀之初,中國人口足足下降了三千多萬!
“吾必善待吾民,一以貫之!”
在這一刻,雖然還有著后世的靈魂,李元霸卻已經真正的融入了這個時代,水rǔ交融,再無任何隔閡。
進入城中之后,李元霸不得休息,立刻安排各地府兵就地解散,發給賞賜,提拔重用這一戰的有功軍官與士兵,計算報銷費用,安排各地官府秋收,然后準備冬天的農田水利。
整整一個月間,李元霸片刻不得休息,一直忙到秋收結束,方算是松了一口氣。
(https://www.dzxsw.cc/book/79612/484758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