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地方行政競爭對中國經濟發展的長遠影響》
香港是一個真正繁華的國際大都市,這幾個月的時間里,楊少宗就一直生活在這個大都會中,大多數的時間,他還是和蕭薇一起很寂靜的生活在香港大學附近的一間獨立高檔公寓中,公寓樓是利氏家族提供的,甚至連租金都沒有收。/WWW。qΒ5.cOМ//
他讀博士,蕭薇則在香港大學修讀工商管理emba,兩個人都顯得很平靜。
就在這種寧靜的,時而又非常jī動的生活中,胡祖銘終于帶著一份很詳細的報告和資料來到了香港,將所有的硅銀ceo適合人選都提交給楊少宗。
楊少宗將所有的資料都看了一遍,這才和胡祖銘問道:“你都和他們談過嗎?”
胡祖銘想了一下,道:“都接觸過,未必都談過!”
這個人吧,未必愿意加入中旗系的人都敢拿出來給楊少宗過目。
蕭薇當然很了解胡祖銘是什么樣的人,就在旁邊幽幽笑出聲,拿著自己的書本離開書房,她才懶得參與這些決策,除非楊少宗要和她sī下詢問意見,一般情況下,她已經很少在會議上說什么。
她很清楚,她已經是楊少宗的妻子,她需要永遠保持一致,除非楊少宗是真的錯了,那她也選擇回家之后再慢慢勸說。
蕭薇離開后,楊少宗從厚厚的一疊資料中挑選出兩份簡介,一份是美國蘋果電腦公司互動媒體部的全球副總裁李開孚,另一份是趨勢科技的總裁姜豐年。
他很簡單的說道:“隨便找一個,如果李開孚不愿意來,那就直接兼并趨勢科技。”
兩個人都是臺灣,擁有很好的教育背景,擁有在美國的綠卡,應該也會一直定居在美國,或者回臺灣。
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有能力在美國的it世界里周旋,同時又是華人,大家至少在母語和文化上能夠溝通,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胡祖銘道:“第一個我說服不了,他問我有什么樣的計劃,我說暫時還不知道,他說,你都不知道為什么來找我,我以后在公司里該做什么。第二個,我還沒有接觸,但我聽朋友說,他籃球打得很好,很喜歡和朋友一起花時間聊天,我覺得比較適合我們的團隊!”
楊少宗想了想,道:“幫我定一張去美國的飛機票,我想去找他們,也許,我們兩個都要!”
胡祖銘tǐng有趣的稱贊道:“這真是一個好消息!”
是啊。
就在國內股市大暴動,淞州市委***幾乎每天打一個長途電話來找楊少宗問責的情況下,楊少宗居然決定去美國發展他的新世界。
這個時候,他們剛剛在開曼群島做好硅銀的注冊,總計投入7000萬美金,全部是用楊少宗手里的中旗投行原始股做抵押,和中國國際銀行借過來的,先啟動這家公司的運作。
楊少宗做決定一貫是很快的,他臨時推遲了明天預定和梁百韜就中旗銀行長期發展的策略會議,直接乘坐飛機和胡祖銘一起前往舊金山,并在那里見到了李開孚和姜豐年。
楊少宗先和李開孚見面,然后告訴他……他們到底想做什么,很簡單,投資那些最有潛力的網絡公司,購買一家有影響力的信息科技雜志,開設自己的信息公關和宣傳機構,建立自己的咨詢管理團隊,再通過一系列的風險投資購買那些很有前途的網絡公司、半導體公司、通信設備制造公司,以及軟件公司。
簡單的說,他們是一只雞蛋孵化器,從別人那里買雞蛋,用自己的方法將小雞孵化出來,養大,賣掉絕大多數的股份。
李開孚說,現在沒有這方面的好雜志,如果有需要,我們可以創辦一家專業網站,專注于網絡、信息、計算機和整個it業的報道。
楊少宗說,如果你是ceo,你可以這么做。
李開孚說,那好,我就來做這個ceo,我喜歡這個工作。
于是,他們一拍即合,然后又去找姜豐年,告訴姜豐年,他們準備收購趨勢科技這家設計服務器殺毒軟件的工作,并且單獨成立一家專門的殺毒軟件公司,面向所有it產業。
姜豐年考慮了幾天,幾天后才給楊少宗留給他的電話號碼打了過去,問楊少宗能出多少報價。
楊少宗說你要多少。
姜豐年說,一千萬美金。
楊少宗說,你再考慮一下。
姜豐年說,七十萬美金。
楊少宗說,很好,現在你是硅銀的ceo,而李開孚是總裁,他負責決定,你負責行動,我是董事長,但我基本不管理,除非我在媒體上看到一家很不錯的小公司,決定收購他們,比如說雅虎!
姜豐年很驚訝,說,那已經不是一家小公司了,或許現在還很小,但全硅谷的風險投資商都在圍繞著他們轉,想要滿足他們的一切條件。很瘋狂,如果他們上市,那一定會有幾千萬的市值。
楊少宗道:那給你一個艱巨任務,連系他,用你的臺灣背景告訴他,你有的是錢,而且只會為他服務,不會管他想要干什么。
姜豐年驚訝的說不出話,很多年后,姜豐年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那個時候,他甚至以為楊少宗是個瘋子,可他沒有辦法,只能硬著頭皮去找楊致遠。
幾個小時后,姜豐年回來,他說那個姓楊的要一千萬風險投資,只給30%的股份,而且就像他們承諾的,不要干涉他們的管理。
楊少宗說,我想和他見一面,單獨談一談。
于是,楊少宗和楊致遠見面的,一起見面的還有姜豐年和李開孚,他們想了一個很特別的會晤,大家在一起打麻將,臺灣麻將。
其他三個人的水平都不好,只有姜豐年一個人不停的開胡,可他們玩的還是很開心。
一邊打麻將,大家一邊談生意。
最后,大家決定在一起干一番大事業,硅銀投入雅虎2500萬美金買下70%的股權,但楊致遠進入硅銀擔任副總裁,并且持有硅銀10%的股份。
這桌麻將打完,楊少宗決定將華康盛、管靳生他們全部甩出去,他在硅銀占70%的股份,胡祖銘占1%,其余29%股份全部讓李開復、姜豐年、楊致遠。
他很平均主義,李開復三個人基本均分,只有楊致遠是10%,李開復和姜豐年各拿9%,三個人分工是姜豐年管那些亂七八糟的工作,李開復負責硬件和軟件領域,而楊致遠負責網絡和多媒體領域。
胡祖銘占1%,不過是因為見者有份而已。
公司的所有啟動資本都由楊少宗一個人支付,而且是一次xìng拿出2億美金,所以,他不需要聽別人羅嗦和反對。
他覺得這樣tǐng好,如果管靳生聽說2500萬美金只買了一個幾乎沒有營業額,年年虧損的企業,他一定會瘋的,他會拍著桌子大吼,退還我的入股金,這個事情絕對不能再干下去了。
隨他去吧。
在成為亞洲首富的道路上,楊少宗決定一口氣走的很遠,和楊致遠一樣,他不想聽那些繁縟的董事會報告,羅哩羅嗦的亂七八糟的反對意見,他只想做自己想做的決定。
楊少宗的麻將技術爛的可以,比起他的保齡球水平基本差出三條街也不止,很幸運,李開復和楊致遠的水平也差的夠嗆,姜豐年基本是矮子里面拔高子,姜豐年甚至懷疑自己就算是詐胡,這三個家伙也看不出來。
因為技術都爛,根本算不過來,他們只打了一圈麻將,卻整整用了兩個小時,經常談一會打一會,順便問問別人……他們手里的這副牌可不可以胡了。
一圈麻將談完,楊少宗基本給硅銀敲定了三個方向,第一,不要投資已經上市的公司,因為我們的資本有限,只有兩億美金,投資上市公司的事情是中旗國際投資銀行在美分公司的工作,那是錢嘉威的領域,你們不要過問,但要和他們經常溝通信息,相互合作。
這個時候,大家早已知道楊少宗是中旗國際投行的董事會主席兼香港區總裁,這意味著他是很有錢的,所以他說“我們的資本有限,只有兩億”,這一刻,姜豐年覺得很痛苦。
第二,硅銀一定要做芯片,他看中了一家amd公司,但是,想要收購這家公司的成本很高昂,對方也拒絕被收購,所以,他想收購一家叫的芯片公司以及一家叫ati的公司,規模更小,只需要幾百萬美金就能收購,后續就是慢慢投資的問題,如果對方拒絕收購,那就是姜豐年的責任,最好的方式是風險投資,繼續給予一部分資金,獲取一些股份;
第三,硅銀要有創業精神,理解那些創業者的夢想,盡可能的去幫助他們。
硅銀的原則很簡單,我們是一個信息時代的孵化器,我們尋找小公司,為他們提供最好的服務,可以長期持有,也可以打包出售。
在硅谷做風險投資很不容易,基本是100家小公司中才能有一家最終成長起來,可一旦正式上市就會帶來驚人的投資回報率。
至于楊少宗給楊致遠的報價,那基本可以將所有美國的風險投資公司全部擊潰,近乎是別人報價的一倍,就算是當時美國最大的信息科技風險投資公司也不可能一次拿出上千萬美元去砸一家小公司。
那簡直是瘋了。
如果失敗的話,董事會肯定要從風險投資公司的老總一路罵到最底層的小分析師,然后讓他們全部收拾好東西滾蛋。
楊少宗并無所謂,他給的投資越多,雅虎發展的就越快。
投資回報這種問題,永遠不是網絡股中的大問題。
當然,他的投入資本還是很小,只有兩億美金,這甚至不夠收購amd的價格,雖然amd去年的營業總額只有一億美金,可這就是網絡股的時代,只要amd需要錢,他們總是可以找到很多合適的投資貸款和非常有趣的融資方式。
沒有就算了,楊少宗不在乎,他的辦法是收購芯片公司和ati公司,然后不斷派遣最好的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工程師到這兩公司工作,利用這個平臺培養國內第一流的設計團隊,直接返回旗州光谷創業,再和旗州計算機科學研究院合作。
芯片業務可以不賺錢,但他一定要做,就像他非要在香港開設一家亞洲商務飛機設計公司一樣,他不在乎最后能否賺錢,他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將運10那一批都被打散掉的團隊重新聚集起來,又在航空工業總公司旗下大肆搜刮了一批人才,從瑞典和加拿大也聘請了幾個人。
這是他自己的投資,所以不用股市做出任何公報。
不成功也沒有關系,只要是哪怕有一丁點的收獲,他都覺得無所謂了,他是面向未來的亞洲首富,雖然他現在根本不是首富。
沒有關系,他覺得自己總有一天會成為亞洲首富。
到時候,他有的是錢,別人有錢了喜歡玩女人,幾千萬的珠寶、房子亂送,他大不了就當是為國玩了七八個女明星,搭進去幾個億的開銷。
……
楊少宗在美國沒有逗留太久,在斯坦福大學,他順道和正在斯坦福大學完成經濟學碩士學位的趙瑛見了一面,聊了聊,從他開始和蕭薇處對象開始,他們之間就漸漸的生疏了。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聽說趙瑛打算一直留在美國生活,他就給了趙瑛一份兼職的工作,在硅銀公司擔任財務主管,雖然趙瑛肯定不缺錢,她的父親和姐姐都擁有驚人的財富,足以支付她在美留學的所有開支。
在美國已經生活了四年,并正打算繼續攻讀金融學博士學位的趙瑛還是很愉快的接受了這個邀請,她不打算一直留在美國,但至少現在,她覺得拿一份綠卡還是有必要的。
斯坦福大學的經濟學博士學位很難申報,好在,她仍然擁有很多亞洲經濟學家的推薦,而這些推薦大多是出自于楊少宗的特殊關系,但無所謂,她并不是很介意,她知道自己缺乏那種經濟學者的研究能力和開拓xìng的思考模式,她只是覺得這可能也是一件很值得驕傲的事,有必要去做。
回到香港后,楊少宗繼續做他的工作,并將第一篇真正由自己親自負責的學術論文《地方行政競爭對中國經濟發展的長遠影響》寫完,通過楊小凱教授的推薦發表在《美國經濟評論》雜志上,然后又通過李兆棠的推薦發表在《中國經濟評論》,毫無疑問,前者的影響力更大。
楊小凱教授的推薦意見是——它開創了一種可能只適用于中國內地的經濟學分支,而且是讀懂中國經濟和政治的唯一鑰匙。
李兆棠的推薦意見是——這可能是最近十年中,中國經濟學界最具有創新xìng的一篇學術專業論文,毫無疑問是真的開創了一個經濟學分支,并在未來二十年,甚至是更長時期內,它都將對中央經濟調控起著主導xìng的作用。
雖然華康盛、胡祖銘都在《地方行政競爭對中國經濟發展的長遠影響》的完成過程中,做了很多非常特殊的幫忙,特別是在一些非常細節的方面進行深層次的對角點解探討,以及一些邊際分析理論的指點,可不管怎么樣,這確實是楊少宗真正完成的第一篇學術論文,而且,影響力非常之深遠。
雖然楊少宗此前已經通過華康盛、李兆棠等人代筆發表了一些經濟學論文,可都是糊弄學位的作品,保證不是抄襲大作就行,現在則不一樣,這篇論文是絕對原創,很快就在國內經濟學界引發了大轟動。
李兆棠一直以來都沒有特別脫穎的學術論文,他的學術功底是扎實的,這一點不可懷疑,問題在于他將生命中絕大多數的時間都用于為政治人物解答基本的經濟學理論,恰恰因此,憑借深厚的官場人脈,他在學者官場上混的如魚得水,即便最大的靠山老韓***被人玩垮了,他還是成了中央經濟政策研究室的副主任,同時兼任中國社科院經濟院的院長。
他的官場人脈中,一半都是靠楊少宗累積的,包括現在能得到容總理的賞識和信賴,那也是由此而來,所以,他對楊少宗的這篇論文是極其給力的到處推薦。
還有一點不可忽視,他是博士生導師,卻專門抽出時間去帶楊少宗這個碩士,一度被人指點的很厲害,現在,他終于可以反擊——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從一開始就知道楊少宗是非常厲害的,這樣的學生,你不教,那是你一輩子的損失。
雖然又有人笑話他,有什么用,別人一讀博就去香港找楊小凱和張五常了,根本不鳥你,就你那水平……活該!!
這樣的話,李兆棠只能選擇無視,他繼續賣力的推薦著,直接送到了中央政策研究室,還提交給國務院總理和幾位副總理,重點推薦。
聽說是楊少宗的論文,容總理還是比較在意的,雖然他基本都看過楊少宗此前的經濟學論文,讓他多多少少有點失望,覺得不夠犀利,重復xìng的東西太多,這一次是真沒有容總理失望。
做為行政官員中幾乎是最好的經濟學專家,容總理很清楚楊少宗寫了個什么東西,簡單的說,如果你不會做總理,你只要完全信任這篇《地方行政競爭對中國經濟發展的長遠影響》,只憑這一點,你這個總理就合格了,你就可以將地方政府操控于鼓掌之中。
你要淞州停止發貸,實行緊縮政策,淞州絕對不敢不服從,你要深州暫時轉讓土地,深州絕對不敢不聽……如果你一直遵守《地方行政競爭對中國經濟發展的長遠影響》中的一些基本導論的話。
什么叫一戰成名,這就是一戰成名,楊少宗只用一篇學術論文就奠定了自己在中國經濟學界的地位。
從今以后,如果你想要為中央政府效力,成為中央政府一名得力的走狗型經濟學者,你就必須在這個領域內下足功夫,而這個領域的范圍和基礎工具都是楊少宗劃出來的,他是這個領域和新學派的奠基人。
我們將這個新誕生的領域稱之為“行政經濟學”,其實,你也可以將這個領域稱之為“官場經濟學”,只是這樣命名是不是太難聽了一點。!。www.
(https://www.dzxsw.cc/book/79263/469328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