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零章 揚軍威,克名城
二八零章揚軍威,克名城
(五千字,求兩張推薦票,謝謝!)
李生達主動放棄天鎮,就像是握緊了拳頭,其目的還是為了更加有力地打出去。
隨著安兵臨城下,大同城內的士氣越發沮喪,面對數倍于己的敵軍,很多人都看出大同即將失守,要不是李生達派兵守著,大半的居民都會逃走。
張胡子(張作霖)的兵,個個都得是小土匪,殺進城來還有好?大同這回要遭難了!
第五軍連番激戰已經打殘,部隊編制番號雖然都在,實際兵員卻不足一半,眼看著士氣又逐漸低迷,李生達無奈之下,干脆集結部隊,從聚樂堡主動出擊。
大同是晉北中心,除了第五軍駐守此地,城里還有不少兄弟部隊在休整。為了配合這次反擊,李生達又臨時抓來一支炮兵幫忙,十幾門大炮對著綠腳兵的陣地一陣猛轟,然后派出兩千多人的部隊殺向敵軍陣地。
聚樂堡內晉綏軍也加以配合,遣兵出堡從側翼騷擾四十五師,兵力雖然只有幾百人,槍卻打得非常猛,一時和綠腳兵相持不下。
肖林等人已經退回了指揮部,這里有結實的掩體,只要不被大口徑炮彈直接擊中,就非常安全。
“*,陳長捷這是下血本了,這回一定要和他拼一拼!”外面激戰正酣,大家都湊在觀察孔前向外查看,馬三兒先被激起了性子,嗷嗷叫著要帶部隊沖上去。
肖林卻伸手攔住了他,晉綏軍經營大同多年,物資彈藥囤積極多,此時大炮小炮,機槍步槍都在拼命吼叫,火力極猛,暫時避過這個風頭再說。
“師長,這股子敵人太猖狂,再不上去陣地就要丟了。”眼看著聚樂堡的敵人不斷逼近,馬三兒跳著腳急得不行,他和陳長捷是老冤家,可不想莫名其妙又上一陣。
肖林擺擺手攔住了他,舉著望遠鏡向聚樂堡看了半晌,然后轉頭對石醉六說道:“石先生,我有個想法……”
“不錯,值得一試。”石醉六笑吟吟地點點頭,仿佛未仆先知。
這也太神了吧?肖林猶在不敢相信,石醉六看到他的表情,接著解釋道:“李生達此次反攻過于勉強,看起來氣勢洶洶,后勁卻嫌不足,只要咱們頂住開始的這波進攻,后面自然虎頭蛇尾,不足為慮……反倒是聚樂堡的動向值得關注,利用好了也許就是一個機會。”
“不錯,我正是這個意思!”
和石醉六的想法一致,肖林心中感到一陣激動,難道說,自己的指揮水平已經登堂入室,和黃埔分校的校長成為一時瑜亮……
李生達以數千殘兵據守大同,以弱敵強,本應隱藏實力,小心布防,把精銳部隊留在后面,等到安進攻的時候突然全力一擊,還可能有力地打擊敵人,并扭轉不利局面。
但從眼下的局面來看,晉綏軍炮兵步兵三路出擊,幾乎把精銳都亮了出來,如此不計成本,說到底只為了一個士氣。
大同城中肯定一片恐慌,李生達才迫不得已出城作戰,這里面的風險他自然也知道,只要能在這一仗中占些上風,穩固一下軍心,就會主動退回大同。
進攻是最好的防守,用在此時倒也貼切,不過如此一來,晉綏軍自身也露出了破綻。
“馬三兒,等會兒給你個任務,帶著三團繞開這股敵人,從側翼摸上聚樂堡。這個活兒可不好干,必須一仗拿下敵人陣地。怎么樣,能不能完成?”肖林看上的正是聚樂堡,拿下這里,大同外圍陣地就將崩潰,直接進入巷戰階段。
聚樂堡只有一個團的守軍,為了配合李生達主力反攻,卻派出近半部隊來攻擊綠腳兵。現在要做的就是示弱誘敵,把這股敵人引得越遠越好,等到馬三兒進攻聚樂堡時候,不讓他們回去增援。
如此一來,就能大幅減少攻堅時的傷亡。
“馬三兒,先別急著出發,再等一下。”肖林觀察著前沿戰況,不斷發令:“命令前沿陣地,放棄第一道戰壕,把這股敵人請進來。”
誘敵深入,總得給點甜頭,綠腳兵這一退,晉綏軍面前豁然開朗,似乎只要再攻破一道戰壕,就能突破綠腳兵的陣地,這個誘惑,他們能抵御得住嗎?
“命令山炮營準備還擊,同時定位聚樂堡目標。”
聚樂堡雖被建成一處要塞,周邊卻不過彈丸之地,以綠腳兵的山炮營加以轟擊,很輕松就能覆蓋全堡并摧毀砦墻。
城墻、堡壘,都是冷兵器時代的產物,在火炮面前只是一個大號的靶子。
因為榴彈炮過于笨重不便機動,裴春生只派了一個山炮營跟隨高維岳來到大同,如果安手里有榴彈炮,直接架起來朝著大同轟上一氣,守軍估計就會直接逃走。
舉著望遠鏡向聚樂堡看去,砦墻上影影綽綽都是觀戰的士兵,大眼一掃,不過三四百人的樣子。
再向另一側主戰場看去,雙方已經打成了壕塹戰。負責此處進攻的是李生達的嫡系部隊,第五軍直屬十五師,戰力不弱。但在綠腳兵強大的火力封鎖前,晉綏軍無法越雷池一步,只好各找地形隱蔽,就地和綠腳兵展開對射。
相比之下,綠腳兵的裝備更加精良,火力也更猛,對射中晉綏軍落在下風,但是李生達明顯也看到了此戰再敗的結果,退無可退之下,還是咬緊牙關死戰。
李生達心中存著僥幸,戰爭,拼得往往都是最后五分鐘,這邊如果再堅持一會,聚樂堡方向也許就會突破……
肖林對這個局面卻很滿意,這個方向拖住敵人就好,晉綏軍此次進攻就是程咬金的三板斧,開頭雖然厲害,但只要攻擊受挫,必然后繼無力,越戰越弱。
要不是離著大同市區還有一段距離,肖林甚至想再派一支部隊偷襲這股敵人的身后。可惜了,距離太遠,離敵人的腹地又太近,走不出幾步就會被發現,無法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現在要看的,還是聚樂堡的得失。
聚樂堡方向的綠腳兵退出了一線陣地,晉綏軍隨即跟進沖了上去。不知不覺中,戰場的重心轉到了這里,李生達、陳長捷等人都在揣測他們能否成功突破。
“咣,咣咣……”
大同城里又飛來一串一四式野炮炮彈,這里是晉綏軍的主場,射擊諸元早已測定,離著幾公里打得也非常準,綠腳兵的陣地上立刻騰起一片火光。
轉移陣地后立刻再次展開炮擊,晉綏軍炮兵所依仗的,就是每次炮擊的時間較短,敵人的炮兵來不及抓到他們。這不是蔑視對手,也不是自覺刀槍不入,而是為了盡可能的支援步兵而冒險。
從宣化打到張家口,李生達的第五軍和四十五師數次交手,彼此都算熟悉,根據以往和綠腳兵作戰的經驗,這個炮擊頻率是安全的,不等綠腳兵的大炮鎖定目標,他們的炮兵已經再次轉移。
但大同不是宣化,也不是張家口,李生達沒有料到,綠腳兵跟著鄒作華的炮旅打了幾場硬仗,山炮營技術水平進步很快,又討來了兩套先進的測角器,炮擊調整時間已經大幅縮短。
缺乏發展的眼光,僵化地看待對手,晉綏軍很快就要為此付出巨大代價。
“炮營,炮營,找到敵人的炮兵陣地沒有?”指揮部中,邵得彪抓起野戰電話,大聲地催促著炮營,必須盡快消滅敵人的大炮,部隊的損失實在太大了。
“報告指揮部,已經定位敵人炮兵陣地!請求射擊命令!”炮營營長的聲音有些顫抖,激動的。
四十五師的炮營出身于國民軍,因為彈藥裝備的問題,訓練量和實戰射擊明顯不足,技術水平存在短板,在察哈爾之戰中很吃了些虧。這些日子跟著裴春生的炮旅在一起,四十五師的炮營明顯長了見識,提高很快,今天能夠有機會報仇雪恨,他們怎會不激動。
“那還等什么,快開火,消滅敵人的炮兵!”
邵得彪放下話筒,和肖林等人交換了一個眼神,臉上也寫滿了興奮之色。
抓住了敵人的破綻就不能放過,只要打掉了敵人的火炮,守軍就變成了案板上的面團,任綠腳兵隨便揉搓。
突然之間,綠腳兵二十余門75毫米山炮一起發出了怒吼。經過察哈爾一戰,四十五師連繳獲帶補充,炮營的規模不斷擴大,此刻同時開火,威勢驚人!
大同方向立刻騰起片片爆炸的煙云,幾乎就在同一時刻,綠腳兵頭頂上呼嘯的炮彈突然不見,晉綏軍的炮兵啞火了!
成功了!指揮部里立刻響起一片歡呼和掌聲,肖林向著馬三兒點了點頭:“現在可以出擊了,趁亂一舉攻克聚樂堡,這一仗非常關鍵,一定要把握住機會!”
“你就情好吧!”
馬三兒早就等得急不可耐,正繞著柱子來回磨圈兒,接到命令后一躍而起,沖出指揮部通通通大步而去。
馬三兒打仗雖然勇猛,卻不是一味莽撞,三團早就集結完畢,做好了攻擊準備,馬三兒一聲令下,上千人馬悄悄地從陣地后側迂回而出,向著聚樂堡的側后方摸了上去。
“命令炮營調整目標,準備炮擊聚樂堡砦墻。”肖林再次下令。
隨著雙方炮兵的互射,大同城周圍許多民居都被殃及,樹木莊稼被引燃,黑煙騰空,火焰沖天,戰場上到處一片混亂,三團又是迂回而出,一直走出老遠,都沒被敵人發現。
“快,快,再近一點,就可以準備沖鋒了!”肖林舉著望遠鏡,在心里為馬三兒加油……離敵人距離已近,可以發動攻擊了。
“命令炮營立刻開火!”通過野戰電話發布命令,綠腳兵又完成了一次漂亮的步炮配合。
“通,通通……”沉默片刻的炮營再次發威,向聚樂堡傾斜著鋼鐵怒火,敵人的大炮已被摧毀,綠腳兵的大炮就成了戰場上的主宰。
炮兵早就測好聚樂堡的射擊角度,此時突然開火,打得非常準。連續不斷的炮彈落在堡內,落在土胚磚包的砦墻上,磚石飛濺,騰起片片火光。聚樂堡內的守軍猝不及防,不少人直接被炮彈炸飛炸倒,僥幸沒傷著的也亂作一團。
這連串的炮擊就是命令,綠腳兵突然全線發動,無數士兵從戰壕中殺出,向著正面之敵沖了過去,手中的花機關槍和擲彈筒不斷開火,一時打得晉綏軍抬不起頭來。
于此同時,三團千余人馬突然加快腳步,從陣地側后沖殺而出,向著煙霧彌漫的聚樂堡沖了上去……
晉綏軍的指揮官終于發現了危機,陣地后方令旗連連搖動,試圖調動部隊攔截三團,增援聚樂堡的守軍。他們此時終于反應過來,綠腳兵剛才都在蓄勢不發,就是為了一舉拿下聚樂堡。
晉綏軍非常清楚聚樂堡的戰略價值,如果被綠腳兵攻占此地,大同就再也守不住了。
到了這個局面,這一仗的輸贏已經不重要了,保住聚樂堡才是重點。但被四十五師突然爆發的反攻壓制,陣地前方兩股晉綏軍都在疲于應付,好在他們終歸訓練有素,調整了一會兒終于完成了陣型變換,前陣變后陣,后陣變前陣,后面阻擊綠腳兵,前面掉頭趕往聚樂堡方向,試圖援助守軍。
但戰場上時間最為寶貴,耽誤了這么一會兒工夫,他們已被馬三兒遠遠地甩在身后。
“命令炮營調整目標,截擊敵人增援部隊!”肖林又為三團加了一道保險,他們馬上就要沖到聚樂堡砦前,大炮正好調整目標,改為轟擊敵人的援軍。
不過三四分鐘的時間,一顆顆炮彈砸向了聚樂堡的側翼,在晉綏軍的援兵面前拉起了一道死亡彈幕。
“太過癮了,這仗打得真來勁!”
看到晉綏軍的援兵被炮火擊潰,指揮部里響起一片興奮的議論。炮兵,果然才是戰爭之神,肖林此時的體會異常深刻。
聚樂堡的砦墻到處都是被炸開的缺口,還有零星的槍聲在反抗,三團的將士卻猶如不見,如同潮水般一沖而進,瞬間就將寥寥無幾的守軍淹沒。
大同方向突然響起了軍號,召集晉綏軍的殘兵敗將撤退,在綠腳兵強大的火力和兵力面前,敵人已經無法組織有效的反撲,只好暫時退了下去。
“今天打贏這一仗,李生達方寸已亂。三日之內,大同必為我軍所下!”石醉六的總結最為精辟。
。。。。。。
平心而論,李生達并非庸將。
在晉綏軍系統中,閻錫山一向重用晉北老鄉,李生達籍貫山西晉城,屬于晉東南地區,但卻憑借赫赫戰功一路攀升,官居晉北鎮守使、第五軍軍長之職。
多年戎馬生涯,他幾乎未嘗一敗,閑暇之余也因此暗暗得意,只想在戰場廝殺中不斷得勝,一路飛黃騰達。
不料自從遇到肖林的綠腳兵后,他的不敗神話就被打破了,吃一塹長一智,他總結察哈爾大敗的原因,主要還是怪自己,輕敵冒進,見利忘險,才給了肖林可乘之機。
被四十五師打敗之后,李生達的第五軍實力大減,又受到閻錫山、徐永昌等多方批評,這些日子心里既憋悶又不服氣。
察哈爾之敗的主要責任都在豐玉璽,正是因為他一力搶功縱敵,才釀下興和之敗的苦果,最后一著不慎滿盤皆輸。真要是一對一的放對,他自信能夠輕松戰勝四十五師。
因此當四十五師兵抵大同城下,李生達才冒險出擊,想趁著綠腳兵立足未穩,先給肖林點顏色看看,從而挽回不利局面,為晉綏軍調整防御爭取時間。如果能打贏這一仗,也算立下一份不小的功勞。
不料聚樂堡一場大戰,殺得他膽戰心驚,這肖林用兵果然詭計多端,而綠腳兵更令人吃驚,這支部隊仿佛又變強了!
聚樂堡一丟,大同的外圍陣地已經崩潰,李生達仿佛被抽掉了精氣神,一夜之間老了好幾歲,幾乎是斗志全無。他不顧陳長捷等將領的反對,將第五軍的殘部全都撤到大同城內,主動放棄了城西的高山堡,在城區擺下防御陣型,然后拼命向后方發電報求援。
李生達的突然退縮,倒出乎肖林和高維岳的意料,晉綏軍殘部幾乎毫發無損地撤進大同城區,高維岳隨即占領了高山堡,和四十五師一起耐心清掃大同外圍陣地。
高維岳和肖林商議一番,決定暫不急于攻城,李生達的守軍雖然不多,但城市巷戰很難發揮炮火優勢,必然造成巨大的傷亡。安長途奔襲,兵員補充和傷員救治都有困難,沒必要主動跳進這個絞肉機。
不戰而屈人之兵才為上策,下面就看閻錫山如何抉擇了。
閻錫山接到聚樂堡失守的消息,終于再也撐不下去。他雖然有心支援大同,但晉綏軍的主力都在山西外圍,太原已是一座空城,無兵可派。
形勢逼人,經過一夜無眠的苦苦思索,閻錫山終于接受了趙戴文的意見,命令李生達炸毀御河鐵橋,第五軍棄城而走,南撤廣武、雁門關一帶,以收縮兵力,鞏固防線。
攻克聚樂堡后第三天,四十五師兵不血刃占領大同。
(https://www.dzxsw.cc/book/79235/467739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